前一段,新加坡佛教電影節放映日本情色片引發了佛教界的一片譁然,以佛教為幌子展現情色內容,受到了佛教界人士一片指責。
的確,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電影中的暴力、色情成了電影中的一個類型,國外對此還有嚴格的等級劃分。
雖說有些電影規定了未成年不許觀看,但從佛教看來,即便是成年人對於暴力、色情影視節目,也應該完全杜絕,因為暴力、色情的長期薰染,會令一個人墮入「深淵」。
暴力、色情都可以被歸為佛教所說的「貪、嗔、痴」上,暴力是嗔恚,色情是貪,很多人都會覺得看包含有暴力、色情的影視作品很「過癮」,並且痴迷於它們,這會在一個人的阿賴耶識上留下極為負面的影響,這些「負能量」會在某一時刻成熟,令人做下萬劫不復的錯事。
2005年,《法制晚報》曾刊登了一篇《色情遊戲誘導跟蹤女性後強姦》的文章,文章中說,一款日本的色情遊戲大受青睞,後來還有部分玩家自發成立了所謂「俱樂部」,現實模擬遊戲中的情結。
心理專家認為,長期受色輕遊戲的薰染,會影響玩家獲得健全的人格,導致玩家產生犯罪傾向。
果不出所料,有兩個上中學男生,效仿著遊戲情節,把曾經的同學,一個含苞待放的少女輪姦了,而且實施強姦的手法非常惡劣,國內有許多青少年的強姦案都是原於這種色情遊戲。
除了遊戲,有些極為恐怖的電影中,會「傳授」一些極其殘酷的殺人手法,這些手法都是正常人根本想不到的,現實中很多案件的施暴者都是受了不良影視劇的啟發。
這些負面影響,即便現在不會去做,當它們牢牢印在阿賴耶識中時,終有一天它們會讓一個人做出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
如何自我救贖?唯有依靠佛法的力量——懺悔!
曾經,一位知名法師在訪談節目中談到了女明星穿著暴露、拍攝帶有色情情節電影的問題,法師說這類人的果報都在阿鼻地獄,如果能夠發心懺悔,並且在日後多多出演宣揚仁義道德的作品,會對改變自己落入地獄的果報有很大的作用。
換言之,曾經看過暴力、色情電影、玩過此類遊戲的人,也可以通過懺悔來消除些罪,只要我們能生起慚愧心,並且又不復造,就能夠將之前不好的「印記」擦去一些。
我們不能主動去搜索、關注帶有暴力、色情的影視作品或玩此類遊戲,同時,當我們無意間接受到了「負能量」,千萬不要隨喜讚嘆,不能認可那些體現「負能量」的行為。
看到積極的、陽光的事情,隨喜讚嘆就會獲得很大的功德,而如果是隨喜讚嘆一個不如法的行為,也會獲得相應的果報,雖然你可能只是看,並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增一阿含經》中說,其有眾生以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彼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云何為二十一結:
瞋心結;恚害心結;睡眠心結;調戲心結;疑是心結;怒為心結;忌為心結;惱為心結;疾為心結;憎為心結;無慚心結;無愧心結;幻為心結;奸為心結;偽為心結;諍為心結;憍為心結;慢為心結;妒為心結;增上慢為心結;貪為心結。
諸比丘,若有人有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
電影、遊戲中的暴力、色情,無一不包含了這21種「心結」,不能不知其中的過患,更要用正確的方法,化解「負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