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舞劇匯聚十二藝節舞臺 打動億萬觀眾-爆款 麗人行 永不...

2021-01-07 東方網

  原標題:他們憑啥跨越時空成為網上爆款,打動億萬觀眾

  舞劇《杜甫》昨晚亮相十二藝節舞臺,很多粉絲提前「秒殺」搶票,為的是到現場看一看爆紅網絡的《麗人行》。圖為該劇海報。

  1200多年前《麗人行》裡描繪的盛唐女子「活過來」了,舞劇《杜甫》中的這個舞段成了網絡「爆款」,相關話題在抖音平臺被播放了7.4億次;70年前李白烈士的英勇事跡在舞臺上「重現」,觀眾噙著淚花看完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豆瓣評分高達9.2;上世紀70年代末青藏鐵路的建設故事被搬上舞臺,370萬觀眾通過網絡直播欣賞舞劇《天路》,讀懂了築路人的堅守……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期間,一批自帶「網紅體質」的舞劇匯聚上海:他們跨越時空,與先賢同敘千古詩篇;他們真誠地回眸歷史,描摹英雄對信仰的堅守;他們鮮活地映照時代,與當下觀眾共鳴。這些舞臺上的奼紫嫣紅不約而同地奔向「雲端」,破「牆」出「圈」,「小眾」藝術打動了億萬觀眾,新技術和新的傳播方式正深刻改變著舞臺藝術的生態圈。

  破「牆」出「圈」,「口碑劇」在人群中找到最大共鳴

  朱潔靜最近養成了新習慣,演出結束走下舞臺,她總會拿出手機刷微博,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話題裡有她讀不夠的觀眾留言。在劇中扮演蘭芬之後,上海歌舞團首席女演員和數不清的網友通了「電」,點讚、回復、轉發……在社交網絡與觀眾互動成了朱潔靜每天的「必修課」。

  十二藝節開幕演出當晚,紅色「電波」久久地迴蕩在上海大劇院上空。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結尾處,蘭芬懷抱孩子走向上海解放的黎明,那一個轉身回眸,讓無數觀眾的眼淚忍不住再度奪眶而出……演出剛一結束,朱潔靜的朋友圈就被「電波」刷屏了。專家、同行、普通觀眾紛紛點讚,復旦大學教授汪湧豪還為此寫了一首小詩:「啼紅密訴莫心驚,剪綠深盟醉欲行。怕舞愁殷輕蹙步,小舒羅袖到天明。」

  一夜刷屏的背後,是《永不消逝的電波》去年創排以來試演、巡演近30場精益求精的努力。幾乎每輪演出都一票難求,社交網絡上,很多網友二刷、三刷之後寫下一篇篇飽含感情的repo(觀戲報告),自發宣傳推薦這部「太好看」的主旋律作品。熱情的觀眾多是80後、90後,甚至00後,「電波」就這樣一步步打破劇院之牆,衝出專業圈子,跨越年齡和職業,走進萬千網友的文藝生活,這種自發觀戲、評戲、推戲的熱潮,被舞蹈界稱為「電波」現象。

  「這是一個時代對另一個時代的致敬。」編劇羅懷臻認為,好的藝術作品可以有年代感,但不應有年代的局限,它可以穿越時空,帶給觀眾屬於這個時代的美的享受。《永不消逝的電波》中,主人公對信念、對理想的堅守是超越時代的,當這種堅守化作對家庭、對崗位具體的愛,足以打動年輕觀眾。

  「爆款」登場,「網紅體質」來自對藝術的琢磨與創新

  社交網絡正改變著舞臺藝術的生態圈,這個過程是潤物細無聲,也可能是平地起驚雷。

  舞劇《杜甫》昨晚亮相十二藝節舞臺,很多粉絲提前「秒殺」搶票,為的是到現場看一看爆紅網絡的《麗人行》。今年年初起,一段意外洩露的《麗人行》視頻接連登上了抖音、微博、B站等平臺,一度成為熱搜話題,目前僅在抖音平臺的話題點擊量就達到了7.4億次。網民們紛紛留言:「舞蹈太美」「震撼人心」「仿佛夢回大唐盛世」。

  《麗人行》的「爆款體質」來自舞蹈團對藝術的琢磨與創新。儘管網友總結舞蹈要領並不複雜,轉身、甩手四次、後蹬腿、甩頭、跺腳、起飛……但舞劇裡的每一個抬手、送腰、踢腿、扭胯都不是隨意編排,要演繹出的盛唐韻味更需要潛心揣摩。記者得知,《杜甫》全劇排練達到1500個小時,光是表現詩中遊春仕女「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的慵懶之態,舞者就花費了數月練習。「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美學表達,展現時代之美就是舞蹈的使命。通過一段極其優美的舞,觀眾就能理解、親近、記牢一臺劇。」80後女編導韓真、周莉亞透露,《麗人行》成為「爆款」雖出乎意料,卻也帶給她們許多啟示,這才有了之後《花木蘭》中的「對鏡貼花黃」舞,以及《永不消逝的電波》中伴著《漁光曲》深入上海弄堂的「蒲扇舞」。

  目前,網上流傳的《麗人行》有多個版本,除了原版舞蹈,還有配上網紅曲《雙面燕洵》後的剪輯片段,與「網生代」搭上了線。其中,舞劇出品方重慶市歌舞團就「貢獻」了26個短視頻,甚至還請專業演員到戶外玩了一把「快閃」,僅這個視頻的全網點擊量就達到1.2億。一時間,模仿、教學、尬舞等視頻在網絡上「野蠻」生長。許多網友先看幾十秒的抖音版,再看8分鐘的完整版,還覺得不過癮,他們進而走入劇場,走入舞臺營造的詩意世界。

  科技助推,舞臺藝術首創「4K+5G」直播

  舞劇《天路》5月11日剛進行了全球首次「4K+5G」影院直播,並在手機端、電視大屏端等多渠道同步呈現。當晚,微博互動人數達5180萬人次,370萬觀眾通過線上平臺觀看了直播。記者獲悉,《天路》定於明晚的十二藝節首場演出,將再次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飛入萬千百姓家。「這是《天路》的高光時刻!在劇院演100場只能滿足多少觀眾,網上直播能讓百萬觀眾同時欣賞,築路人的故事應該讓更多人了解,他們是這個時代不能忘記的人。」舞劇總導演王舸說。

  觀眾打開手機就能實現一鍵觀劇,但舞劇直播並不簡單,「4K+5G」的直播更是國內首創。出品方國家大劇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拍攝到傳輸再到呈現,直播均採用「4K」超高清技術,5G網絡使畫質更清晰,不僅保持在50幀的高幀率,而且每一幀畫面之間的間隔短至0.02秒,讓直播觀看更為流暢。

  隨著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未來舞臺藝術資源將以更多元的方式走向市場。「高雅藝術與高新技術的高度融合,突破劇院和舞臺的限制,讓觀眾隨時隨地對高雅藝術觸手可及。我們希望藉助最新科技手段,探索舞臺藝術產業化運營的新模式。」國家大劇院的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爆紅「出圈」後,為什麼選擇回歸舞臺
    齊舞》等舞蹈類綜藝爆款頻出,一批優秀的青年舞者「破圈」而紅,進入大眾視野。連帶著,「大部頭」舞劇市場也風生水起,上海出品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芭蕾舞劇《茶花女》等全國巡演好評如潮,美輪美奐的舞臺呈現使慕名而來的觀眾感慨「不虛此行」。
  • 爆紅「出圈」後 郝若琦朱潔靜等這些優秀舞者選擇回歸舞臺
    齊舞》等舞蹈類綜藝爆款頻出,一批優秀的青年舞者「破圈」而紅,進入大眾視野。連帶著,「大部頭」舞劇市場也風生水起,上海出品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芭蕾舞劇《茶花女》等全國巡演好評如潮,美輪美奐的舞臺呈現使慕名而來的觀眾感慨「不虛此行」。
  • 爆紅「出圈」後,這些優秀舞者為什麼選擇回歸舞臺
    齊舞》等舞蹈類綜藝爆款頻出,一批優秀的青年舞者「破圈」而紅,進入大眾視野。連帶著,「大部頭」舞劇市場也風生水起,上海出品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芭蕾舞劇《茶花女》等全國巡演好評如潮,美輪美奐的舞臺呈現使慕名而來的觀眾感慨「不虛此行」。
  • 「爆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來津
    本報訊(記者 翟志鵬 攝影 姚文生)在天津觀眾的期待中,作為近年舞劇市場的「爆款」,由上海歌舞劇團打造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昨日開啟了在天津大劇院的演出。自2018年首演以來,《永不消逝的電波》迅速「火出圈」,特別是其中的一個舞段登上了2020年央視春晚,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該劇以犧牲於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為歌頌英雄的主旋律舞臺劇提供了新的範本。該劇至今在全國演出180餘場,此次來津也在天津觀眾中引發了搶票熱潮。昨日的演出大幕拉開,危機四伏、魚龍混雜的舊上海還籠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迎來第200場:以愛與先烈對視用心讓觀眾來電
    圖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演出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兩周歲的「電波」昨晚在佛山大劇院上演了第200場,影片質感的氛圍營造、懸疑大片的情節推進、英雄烈士的藝術形象,凸顯了上海可以創作出讓觀眾對紅色題材舞劇「來電」的優秀範例。
  • 「爆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主演主創見面會來啦!
    豆瓣評分9.5分,斬獲文華獎和五個一工程獎一票難求的超人氣新經典「爆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將於8月21號在青島大劇院上演。 8月22號本周六下午3點,《永不消逝的電波》主演主創見面會將於粉絲相約青島大劇院抖音直播間!
  • 現場|《麗人行》的「大唐美女」來了,梅溪湖見
    Tell me你一定刷到過驚豔全網的舞蹈《麗人行》!舞蹈《麗人行》片段《麗人行》的唐風舞蹈風華絕代,引來全網多才多藝的網友競相學習和模仿。舞蹈《麗人行》來自獲得第十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的舞劇《杜甫》。創排這個舞劇的重慶歌舞團也因此「出圈」。重慶歌舞團舞劇《杜甫》片段哇哦!
  • 抖音麗人行配樂歌曲叫什麼 舞蹈視頻背景音樂為何那麼火
    抖音麗人行配樂歌曲叫什麼 舞蹈視頻背景音樂為何那麼火  最近,火爆抖音的網紅舞蹈《麗人行》,席捲了一波模仿秀,清麗的絲竹管弦之樂響起,將人帶回盛世唐朝。那麼抖音麗人行配樂叫什麼?下面來看一下。  抖音麗人行配樂叫什麼  抖音上《麗人行》舞蹈配樂是《雙面燕洵》。這不是《麗人行》原版的配樂,原版的配樂沒有那麼輕快。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是如何誕生的?
    2017年5月5日晚,廣西南寧,上海歌舞團排演的舞劇《朱䴉》上演。導演:佟睿睿,編劇:羅懷臻,主演:朱潔靜、王佳俊。來自視覺中國《永不消逝的電波》這個主題確定下來以後,陳飛華又找到羅懷臻,希望再次合作。起初羅懷臻謝絕了。一方面他覺得自己不擅長這種題材,另一方面,他雖然是和電影同時代的「50後」,卻沒有被這部電影打動過,「人物都是臉譜化的。」
  • 爆款如何打造,舞蹈怎樣「破圈」?韓真周莉亞的回答果然「柔中帶剛」
    麗人行》;《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登上過央視春晚的《晨光曲》,這些舞劇中已然「出圈」的名場面,背後有一對共同的名字——韓真、周莉亞。麗人行》「改編風波」,到舞蹈究竟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親近大眾,她們坦然與觀眾和媒體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 重慶歌舞團首次試水「舞劇+文創衍生品」模式
    12月19日、20日晚,重慶歌舞團原創舞劇《杜甫》走進「塞上明珠」陝西榆林,在新落成的榆林大劇院連演2場,收穫滿堂彩。據悉,此次重慶歌舞團首次試水「舞劇+文創衍生品」模式,文創衍生品跟隨演出來到當地銷售,同樣也受到了觀眾的歡迎。
  • 今夜開演丨這是屬於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周末!
    羊城觀眾心心念念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今夜終於又要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了,這部備受矚目的紅色經典舞劇,從開票以來就得到了大家的強烈支持與熱愛,在原定的四場幾近售罄的情況下,還追加了寶貴的一場,連演五場,承包了咱們廣州大劇院歌劇廳的整個周末,可謂盛況!
  • 倪萍流淚,潘虹如遇「初戀」,央視《大幕開啟》解碼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
    看了12場演出的觀眾送來一份怎樣的禮物?9月27日晚,在央視三套播出的《大幕開啟》欄目聚焦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這部榮獲「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的作品,在全國巡演超過150場,觀眾超過15萬人次。
  • 招募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主演見面會,領銜主演與你分享電波的點點滴滴
    在此之前,劇院君邀請到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四位領銜主演——王佳俊、朱潔靜、侯騰飛、王景,進行一場面對面的主演見面會,與觀眾們分享關於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藝術創作和臺前幕後的故事。 上海歌舞團榮典·首席演員 藝術總監助理,國家一級演員 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主要作品 :舞劇《朱䴉》《野斑馬》《天邊的紅雲》《霸王別姬》《水月洛神》《舞臺姐妹》《一起跳舞吧》等;舞蹈《走向太陽》《當代節奏
  • 這是一場無需介紹的演出,現象級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即將開票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取材自「100 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李白,以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原創,融入青春色彩、紅色記憶、浪漫情懷、諜戰氛圍等元素。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值得!
    「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8月6-8日,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終於在觀眾們的千呼萬喚之下登上了閩南大戲院的舞臺先來康康大家在演出前都是如何表達對「電波」的期待的吧!四位主演表示:《永不消逝的電波》不僅是一部集結了全國最優秀的主創團隊所打造出的一部沒有硝煙的戰場的舞劇,更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舞劇的顛覆,既顛覆了舞蹈演員對於舞劇的表演方式,也顛覆了主旋律題材給人的刻板印象,讓英雄人物變得有血有肉。
  • 《麗人行》IP+中秋佳節!重慶歌舞團試水文創衍生品
    9月10日,重慶歌舞團以舞蹈《麗人行》IP為基礎,跨界聯名茶企苗品記推出的文創產品「娘娘的茶」正式上新。疫情之下,針對演藝行業不景氣現象和國有企業轉企改制的改革困境,重慶歌舞團「逆風」飛翔,開啟了舞蹈藝術IP的跨界文創之路。
  • 開演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今晚再現真實而偉大的時代英雄
    」人物之一—— 李白,以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原創,融入青春色彩、紅色記憶、浪漫情懷、諜戰氛圍等元素,通過舞劇的獨特表現形式,把石庫門、弄堂、馬路、報館、旗袍裁縫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細緻入微地呈現在舞臺上,以高度凝練的舞劇敘事、唯美的意象表達、靈活寫意的舞臺布景和諜戰的緊張懸念,再現了為我黨民族解放事業而壯烈犧牲的、 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