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國開啟了「民法典」時代。「民法典」對於強化規則意識、引領社會風尚、維護公共秩序具有重大意義,必將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和諧和家庭的和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了更為健全的法治保障的同時,也期待「民法典」就像我們可以遵守「紅燈停、綠燈行」一樣成為社會成員的自律行為。
怎麼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宏篇巨著呢?看看中國之聲特別策劃的融媒體系列節目《民法典你我他》,是不是關係你我他?節目邀請中國之聲主持人子文和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執業律師朱巍以「你提問,我回答」的形式走近「民法典」,走進「百姓生活」。
本期話題: 鄰居家狗半夜叫,吵得我睡不著覺,咋辦?
本期話題涉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條包括:
【隱私權包含私人生活安寧權】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飼養動物應履行的義務】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條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礙他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