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的說,自從華晨宇登上《歌手》舞臺之後,他和湖南衛視的關注度都上了一個臺階。
在他登上節目的第一期,就以一首精心編排的爽歌《齊天》將結石姐從三連冠的寶座上拉了下來,而在重新演繹了《山海》和《假行僧》之後,華晨宇似乎也越來越享受被歌迷打上「搖滾歌手」的標籤。
今晚的《歌手》如期而至,因為早就聽說華晨宇要在這場淘汰賽中演唱樸樹的《平凡之路》,所以我一直對這期節目有很大的期待。
在開場時,張韶涵更是說:「華晨宇為了改編這首歌兩天兩夜不睡。」
華晨宇今晚穿了一身白衣,把頭髮梳起來,也沒有往日的濃妝,顯得非常樸素,造型上極力的在往「平凡」的主題上靠。
但是一張嘴,華晨宇就徹底「露餡了」,華晨宇本身是很難和平凡二字產生關係的,但既然他選擇了這首《平凡之路》,我一直在期待他在《歌手》舞臺上反差最大的表現。但他演唱時候驕傲的神態出賣了他。
在唱到「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的離開」的時候,無論是颱風還是唱腔,都讓我覺得有一些矯揉做作和故意賣弄。
這讓我想起了過年的時候在家長面前表演完自己的拿手節目,等待著家長們鼓掌和誇獎的別人家孩子。
副歌部分,華晨宇更是直接站在臺階上,張開雙臂,享受臺下山呼海嘯般的掌聲,此時的華晨宇,睥睨天下,身上沒有一絲一毫「平凡」的跡象。
華晨宇和樸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有人說,未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我對華晨宇並沒有什麼偏見,但如果談起對「平凡」二字的理解,中國搖滾圈可能沒人有資格和樸樹相提並論。
講個老故事:當時的樸樹還沒有發他的三張專輯,出道之後只有二十幾首歌,不足以撐起一場演唱會,於是張亞東見到他就催他:「做張新專輯吧,那麼多喜歡你的人,你可以用音樂和他們交流,還可以賺錢。」
張亞東的話在現在看來一點毛病都沒有,但是樸樹卻疑惑的問他:「為什麼要賺錢?」
你可能覺得樸樹在裝,或是單純地有些過分,但其實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對平凡與否沒有概念的人,一個連欲望都沒有的人。
1996年,把音樂當成生命的樸樹加入了高曉松和宋柯的麥田音樂,成為一個正經的歌手。當時的樸樹、葉蓓和尹吾,被稱為麥田音樂的三原色。
在麥田的幾年裡,樸樹做出了《我去兩千年》這張專輯,結果大獲成功。那一年,樸樹是全中國最火的男歌手之一。
但隨之而來的名氣和利益,卻讓他感到針扎似的煎熬,這些本應讓一個歌手感到成功與驕傲的東西,卻成為樸樹寧願捨棄音樂最大的導火索。
樸樹就是這樣一個擰巴的人,他渴望別人欣賞他的音樂,卻厭惡明星的角色和公司的束縛。在2009年與華納的合同結束後,樸樹從巔峰上激流勇退,消失在公眾的視野裡。
十年沉寂,樸樹像是從沒有來過這世上一樣,沒出過作品,也沒公開露過面,他就像歌裡唱的「野草野花」那樣,蟄伏在泥土裡。
我們為《平凡之路》所感動,是因為從中聽到了「經歷」。
有人說,未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未經歷過平凡的人,更寫不出《平凡之路》這樣的作品。
樸樹在歌詞裡唱到: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遠的離開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扎無法自拔
其實歌詞就是樸樹的真實經歷。在職業的最巔峰期,他親手毀掉一切,只為離開公眾的視野,在這樣的娛樂圈裡,這絕對需要勇氣。
在他消失的幾年裡,有人說他江郎才盡,有人懷疑他吸毒,這些評論樸樹都格外在乎,因為他是一個極其敏感的人,他不想出來說話,只能默默的忍受漫天流言蜚語。
樸樹視音樂如生命,他同樣渴望世界欣賞他的作品,但是在這幾年裡,他必須放下他的摯愛。
樸樹並沒有你想像的那樣滿不在乎,因為他說:「我曾經擁有這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
看到這樣一條痛苦不堪的平凡之路,看到已經不惑之年的樸樹在音樂節上依然會緊張,語無倫次,看到他在節目上赤裸裸的說:「我最近比較缺錢。」
這十年的不告而別,便立刻被原諒了。
華晨宇確實是一個好的歌手。他從小學音樂,更有一副與生俱來的好嗓子,但是在《平凡之路》面前,華晨宇顯得太未經世事了。
華晨宇從小坦途一片,沒經歷過大的挫折。他的人設,更是被公司塑造成一個柔弱的乖乖仔形象,在出道之後,無論是粉絲還是媒體,都把他捧在手心裡,凡是都要保護他。
最關鍵的是,這首《平凡之路》是樸樹在頂峰中毀掉自己的一切,是最孤獨的平凡,是在選擇創作還是安逸之間扭曲的無奈。
而華晨宇的《平凡之路》,唱的都是自己的欲望。
他選擇這首歌的目的是欲望:對觀眾們歡呼的欲望;對比賽名次的欲望;對賽後上佳評論的欲望。這些欲望常人都有,放在這樣一個熱血青年身上更是毫不過分,但恰恰是和樸樹的《平凡之路》產生了讓我非常彆扭的違和感。
還記得當年樸樹在發布《平凡之路》後,萬千歌迷立刻被這首歌感動了。
王安憶的小說《長恨歌》裡有這麼一句話說得很好:「這感動不是雲水激蕩的,而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這是有煙火人氣的感動。」
我們十年來不知道樸樹的近況,不知道樸樹的心情,但我們在惋惜他離去的同時也一直在同情他的痛苦,並且嘆服於他的勇氣。
樸樹的《平凡之路》是有煙火氣的,樸樹緘默十年,但他在通過這首歌和老朋友們敘舊呢。華晨宇的演出便是雲水激蕩的、突然地,充滿欲望的,讓人一聽就不由得皺起眉頭。
其實,我毫不客氣地說,華晨宇選的三首搖滾作品,從情感層面上講,他全都駕馭不了。
草東的《山海》是很喪的一首歌,MV裡充滿了悲劇的自戕意味,華晨宇把他演繹成一首燃爆的魔幻主義爽歌,還把原曲最精髓的吉他忽略掉了;崔健的《假行僧》中的情緒極度複雜,極度扭曲,有著浮士德一般的戲劇性,華晨宇完全理解不了這首歌的內核。
他更適合走張杰的翻唱路線,以自己精緻的嗓音去演繹一些諸如正面積極的《追夢赤子心》,甚至《夢回唐朝》這樣特別宏大莊重的古風搖滾作品。
在吹噓華晨宇「革了中國搖滾的命」之前,看到發布他更多有說服力、能夠表達自己精神內核的作品才是王道。
無論你音樂素養有多高,通過改編別人的作品也永遠不可能體現一個音樂人最優秀的一面。就像華晨宇永遠也唱不出《平凡之路》裡面所說的「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一樣。
如果華晨宇真的自詡為搖滾歌手,那麼搖滾樂這個圈子,用專輯說話。
另:能不能別把「他」再唱成「tca」了,這樣真的很做作.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
歡迎轉發和分享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樂勢力」
更多搖滾和音樂資訊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