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year 2013 has witnessed a growing demand for learning Mandarin from French students, as the French Ministry of Education required Chinese classes cover 26 regions in the country.
more>>
中新網9月7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援引法國國際廣播電臺中文網消息,9月3日是法國中小學結束暑假正式開學的第一天,法國《世界報》4日用整整一個版面的篇幅介紹了法國中小學生踴躍報名學習中文的情況。文章介紹說,中文,這個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在法國越來越吃香。3日,法國有33500多名中學生以及4500名小學生報名學習中文,這一數字同去年相比增加了10%,而同10年前相比較,增加了4倍。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援引《世界報》的報導指出,今年法國本土26個教區全都開設了中文教學,這在法國教學史上還是首次。另外,為了滿足法國中小學生學習中文的願望,今年法國教育部新增添了40多個中小學中文教師的職位,同去年的15個工作崗位相比較顯然是一大飛躍。就此,法國教育部的中文總監白樂桑先生解釋說,中文最近幾年來在中學生所學習外語排名中從原先的第九位上升至第五位,緊隨英語,西班牙語,德語以及義大利語之後。然而,擁有職稱的中文教師卻只佔教師總人數480名中的三分之一。
白樂桑還介紹說,法國是全世界教授中文最早的國家。早在1814年,法蘭西學院就開設了首個中文教授崗位,首名任教的是一位耶穌派的漢學家名叫Jean-Pierre Abel-Rémusat。法國著名的東方語言學院從1840年開始就教授中文。法國第一家教中文的中學是位於愛蘇納Essone省的蒙傑榮中學,Lycee Montgeron,該校在法中正式建交之前六年,也就是1958年就開設了中文課。中法1964年正式建交之後,大批的法國留學生前往中國學習漢語。
《世界報》採訪了首批前往中國留學、學成之後回法並在蒙傑榮中學教中文的卡特裡娜·莫維斯女士(Catherine Meuwese),莫維斯女士介紹說,不要以為40年前學中文的學生寥寥無幾,事實上,早在1970年,她就有130名學中文的學生。當時教育部還沒有出版正規的中文教科書,最早的教科書也要等到2002年。當時用的教材都是教師自己編的。老師既教文字,也教歌曲以及戲劇。當年學生對中國文化充滿熱情,而這種熱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便漸漸降溫,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就業等方面的考量。
法國國際關係學院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巴黎政治學院講師愛麗絲·艾克曼(Alice Ekman) 完全贊同上述觀點。她表示,她的學生中大多數都是出於務實的考量學習中文。15年前,中國只是歐洲居民外遷的第6個選擇國,而今天中國已經遠遠超出美國與英國,成為歐洲居民外遷的第一大國。今天在法國的150所大學以及專業院校,學習中文的大學生總人數超過18000人。
不過,《世界報》筆鋒一轉指出,對某些家長來說,子女學中文往往只是一個偶然的選擇。一名家在阿爾薩斯的婦女向記者表示她的女兒之所以學習中文最初是為了能夠進入斯特拉斯堡的一所優秀的中學。當然,之後,她的女兒對中文越來越感興趣。
不過,中文並不是只在重點中學開設的科目,法國教育部並沒有隻在條件優越的富人區開設中文課,正如白樂桑先生所解釋的那樣,法國教育部是有選擇的滿足學校以及學生的要求,儘量考慮平衡各地區之間的差距。他認為既然中文可以為孩子們的未來增加新的機會,那麼,那些低收入階層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學習中文。確實,比如說,位於巴黎東北部的美麗城並不是富人聚居的地區,家住美麗城的克裡斯戴爾的兒子今年上初三,雖然他們所在的地段是法國教育部劃分的優先教育區,也就是說師資以及學生的質量相對薄弱的地段,但是,自從學校推出了中英文雙語教育,並且增加了教時之後,那些原先為了孩子的未來準備搬家或者給子女更換學校的家庭條件較高的家長都逐漸改變了計劃。《世界報》樂觀地評論說,這或許可以促進貧富階層之間的社會融合。
位於巴黎第十三區華人聚居的伊夫裡門學校也屬於優先教育區,但這所學校的學生每周至少都有一至兩個小時的中文課,這就為學生門進一步深造增加了新的機會。該校的校長驕傲地說,他們每年都有好幾個學生被巴黎著名的路易大帝中學錄取。(作者:楊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