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封城,踩完中國轉頭就吹義大利?圍觀《紐約時報》「雙標」現場

2020-12-25 騰訊網

3月8日,《紐約時報》在其官方推特上先後發布了兩條推文。

第一條發布於上午10點30分,講述中國封城情況:

To fight the coronavirus, China placed nearly 60 million people under lockdown and instituted strict quarantine and travel restrictions for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others. Its campaign has come at great cost to people’s livelihoods and personal liberties.

為了抗擊冠狀病毒,中國隔離了6000萬人,並對數億人實施嚴格的檢疫和旅行限制。這場戰『疫』極大損害了人們的生活與個人自由。

1.place…under lockdown: 將…置於封鎖之下

2.institute: vt.建立、設置

3.quarantine: n.檢疫隔離

4.come at great cost to:讓…付出巨大代價

20分鐘後,《紐約時報》又發推文報導了義大利的封城情況:

Breaking News: Italy is locking down Milan, Venice and much of its north, risking its economy in an effort to contain Europe’s worst coronavirus outbreak.

突發新聞:義大利正在封鎖米蘭、威尼斯、以及北部大部分地區。他們冒著犧牲自己經濟的風險來遏制這場歐洲最嚴重疫情的蔓延。

1.breaking news:突發新聞

2.lock down:封鎖(名詞:lockdown)

3.contain:遏制

很快,義大利推文下的評論一片翻車,被「雙標」(double standards)「偏見」(bias)等字眼淹沒……

Amazing double standards compare to a tweet right before this one.

China: at cost of people's livelihoods and liberties

Italy: risking its economy

跟前一條推文相比,雙標太明顯:

中國:「以民眾的生活和自由為代價」

義大利:「冒著經濟風險」

這一事件也在引發了中國媒體的熱議,人民日報更是稱其為馳名「雙標」。

今天借這個話題,就跟大家聊一聊「雙標」的英文說法:

「雙標」是網絡流行語,完整說法是「雙重標準」,翻譯為「double standard」。 指「對同一性質的兩件事情,使用不同的評判標準(a double standard implies that two things which are the same are measured by different standards)。

例句:

The governor is being accused of (having) double standards in being tough on law and order yet allowing his own cabinet members to escape prosecution for fraud.

州長被指責「雙標」,他一方面要求嚴格對待法律和秩序,另一方面卻縱容他的內閣成員逃脫欺詐起訴。

There are double standards when it comes to men and women appearing on screen as they get older.

人們對於螢屏裡的男性和女性變老這件事有著雙重標準。

再回到《紐約時報》,兩篇推文對「封城」一事的講述也被指責為「雙標:

New York Times is being accused of having double standards in criticizing China violated its people’s liberties yet praising Italy for risking its economy to contain coronavirus outbreak.

《紐約時報》被指責「雙標」,它一方面批評中國侵犯民眾自由,一方面又讚揚義大利敢冒風險抗擊疫情。

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成立於 1851年,至今已獲得127個普立茲獎,在美國乃至世界報紙品牌中影響巨大。這一次的兩篇推文你覺得是否「雙標「呢?

如果你對國外大學申請感興趣的話

相關焦點

  • 紐約時報經典「雙標」指責武漢封城 網友怎麼看?
    原標題:《紐約時報》經典「雙標」,全球這屆網友怎麼看?日前,美國媒體《紐約時報》在其社交媒體官方帳號上發布了一則關於中國防控疫情措施的報導,陰陽怪氣地指責武漢封城的做法「讓人民付出了生活和個人自由的巨大代價」。
  • 《紐約時報》等要求中國「放手」,外交部:這封信該發給美國政府
    《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可能不太懂這個道理。近日,隨著中方反制駐華美媒措施期限臨近,這三家美媒試圖通過發表致中國政府的公開信的方式來挽回,結果遭到了外交部的「硬核」回懟。在公開信裡,三家媒體依然沒能放下傲慢姿態。他們先是渲染了一番自家疫情報導的「重要性」以及種種「優異成績」,之後又稱自己承受了中美外交爭端的「附帶損害」。
  • 《紐約時報》贊韓國「不封城」,可做「民主範本」,網友:重點難道不...
    後半句矛頭突然指向中國,說「與中國形成鮮明對比(a contrast to China)」……而在標題下的摘要部分,《紐約時報》點名表揚大邱市(Daegu),稱其雖然成為韓國疫情暴發中心,也沒有限制人們的行動,堪稱範本(template)。
  • 紐約時報,我堅決捍衛你「打屁」的權力,但更鄙視你卑劣的心態
    紐約時報:「最近消息,義大利正在封鎖米蘭,威尼斯及其北部大部分地區,為遏制歐洲最嚴重的冠狀病毒爆發而冒著經濟風險。」只要是個中國人,讀著上面兩段文字,就會難抑心中的憤怒。上面兩段文字,來自於美國《紐約時報》發布的推文。兩段文字針對兩個國家——中國和義大利;針對同一件事——新冠肺炎病毒;採取同樣的做法——對所在國疫情嚴重的區域進行封鎖與隔離。
  • 援意醫生:義大利僅封城還不夠 更多中國專家將支援
    義大利疫情感染人數為何上升得這麼快?其北部倫巴第地區的死亡率為何如此之高?義大利疫情快速上升趨勢是否還將繼續?《環球時報》記者22日獨家連線正在義大利北部重災區倫巴第大區的中國援意專家團隊成員、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肖寧。他告訴記者,在接下來兩周內,義大利疫情或將繼續處在上升階段。
  • 利用「封城」時間差,米蘭人「大逃離」
    「在保持『封城』的同時,義大利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來緩解貝加莫當地經濟的損失,比如減免企業稅收。但遠水難解近渴,短期內的經濟萎縮很難避免。」他補充道。米蘭人利用時間窗口逃離義大利政府的「封城」令發出後,社交媒體上迅速出現大量米蘭人「大逃離」的照片和視頻。而「封城」令也確實為「逃離」留下了時間窗口。
  • 全國封城下的義大利
    再過幾天,我們的處境就將成為你們的處境……」3月18日,法國《解放報》刊登了一封由義大利作家弗朗切斯卡·梅朗德裡寫給法國人的信。信中,他以經歷者的角度向法國人預言即將發生的場景:封城禁足、上網課、在陽臺奏樂、空蕩的街道。疫情席捲義大利的速度堪稱驚人:2月21日前,義大利公布的確診病例僅為3例,且確診病例的接觸者並未感染。此後確診數量陡然上升,情況迅速惡化。
  • 視頻|起底外媒:「新冠」報導的偽善與雙標
    中國日報推出調查紀錄片,起底西方媒體的偽善和雙標。片長20分鐘,來不及看的小夥伴可以先收藏。03政治化一切問題再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紐約時報》作為國際馳名「雙標」是如何報導封城的。紀錄片片段《紐約時報》相隔兩周的兩個標題,第一個批評了中國的封城策略對湖北省的影響,第二個涉及到義大利採取的中國式封鎖,則讚頌義大利的做法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雙標」的背後,不僅僅是意識形態「有色眼鏡」看問題的表層驅動,更重要的是,服務於西方政治利益的媒體「專業化」的表現。
  • 義大利封城首日: 火車照行 酒吧照開
    義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8日上午宣布的封城新法令,區域涉及人口約1600萬,佔義大利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這進一步限制了義大利的商業活動,其中交通運輸、旅遊和製造業感受明顯。歐盟委員會提醒,疫情過後,義大利經濟恐怕難以實現V型拐點。對此,孔特表示,義大利將「充分利用」歐盟預算規則所設定的靈活性,以應對抗疫情給義大利經濟帶來的打擊。
  • 義大利頒布新法令 再對部分地區採取封城措施
    中國僑網11月5日電 據《歐洲時報》義大利版微信公眾號「意燴」消息,綜合義大利《晚郵報》、Tgcom24、今日網報導,儘管義大利總理府和地方政府對新防疫措施依舊持有不同意見,但在經過長時間的會議討論後,孔特已於4日夜間籤署了新總理府法令。
  • 鍾南山全程英文與歐洲分享中國經驗,網友:您太帥了!
    (新聞來源:浙江新聞) 贊義大利猛踩中國 近日,《紐約時報》連續發布推文,點評中國封城「給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帶來了巨大損失」,義大利封城則是「為遏制冠狀病毒肺炎,冒著經濟風險」。
  • 中國有人寫「小黃書」被判刑,《紐約時報》下場開罵了……
    國內對此尚在爭論時,《紐約時報》居然也跑出來刷存在感了……這個事情是這樣的……網絡寫手劉某某,筆名「天一」,寫了本名叫《攻佔》的耽美小說,並拿來印刷販賣了7000冊,從中盈利了十幾萬。許多中國公民譴責量刑太嚴厲、太過分。
  • 爆發中的義大利:封城,日增千例,停止親吻
    有當地華人在朋友圈反思:米蘭是不是該停一下了,義大利是不是也該停一下了。米蘭不停,病毒也不會停。3月7日晚20點40分,義大利政府發布了緊急法案,將整個倫巴第大區以及包括威尼斯在內的11省列為紅色隔離區域,全面封城。
  • 意大利面臨「至暗時刻」,封城是否有效?
    雖然義大利認識到新冠病毒嚴重性的過程有些慢,但許多當地人現在覺得,他們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義大利總理3月9日晚間宣布,10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封城禁令。分析認為,此舉表明當地政府正在努力應對規模不斷擴大的緊急情況,相信採取強硬措施是減緩疫情蔓延的最佳機會。
  • 紐約時報年度照片回顧:2020年,很特別
    紐約時報在幾日前公布了這一年的年度照片回顧,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特別的一年。 1月1日,紐約的時報廣場,人們正在慶祝新年。此時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接下來的一年將會發生什麼。 .........................
  • 中國有人寫小黃書入獄 紐約時報觀點讓人三觀盡毀
    原標題:中國有人寫「小黃書」被判刑,《紐約時報》竟罵得如此無釐頭這屆《紐約時報》,咋就這麼不行呢……前兩天,國內一枚網絡作者因寫淫穢小說、並販賣給包括未成年人在內的讀者,被判刑10年半。
  • 封城下的義大利:只有一種「病毒」難以抗拒
    前兩天全義大利封城之後,突擊採購的地方多了起來,貨架暫時空了的畫面也多了,但是很快也又被補充上。 昨天起,義大利除藥店和超市等生活必須的店外,其他的店鋪都奉命關門了。義大利當局下令封城後,街上呈現空蕩蕩景象 圖/路透社朋友告訴我,今天超市裡出現的新情況是,所有人排隊都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選購的時候大家也儘量拉開距離。
  • 封城下的義大利: 只有一種「病毒」難以抗拒
    全義大利封城之後,突擊採購的地方多了起來,貨架暫時空了的畫面也多了,但是很快也又被補充上。 現在義大利除藥店和超市等生活必須的店外,其他的店鋪都奉命關門了。義大利當局下令封城後,街上呈現空蕩蕩景象 圖/路透社朋友告訴我,今天超市裡出現的新情況是,所有人排隊都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選購的時候大家也儘量拉開距離。但物資供應還是沒有變化,依然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