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瘋狂計劃:豐臣秀吉準備佔領寧波,遷都北京,攻下印度

2020-11-20 騰訊網

引言

在人類並不漫長的歷史上,曾出現過無數個堪稱瘋狂的計劃,不過瘋狂的計劃雖多,但真正實施過的計劃卻沒有多少,但凡曾實施過瘋狂計劃的人皆可以稱之為「狂人」,而我國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恰恰盛產各種狂人。

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就和日本古代的一位狂人和他的計劃有關,相信愛好歷史的朋友對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的「猴子」——豐臣秀吉不會陌生吧?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

豐臣秀吉騎馬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豐臣秀吉曾經計劃徵服包括明國(中國)、天竺(印度)、呂宋(菲律賓)、暹羅(泰國)等國在內的亞洲大部分地區,然後定都北京,夢想建立一個史無前例的超級大帝國!而更讓人吃驚的是,他是這麼想的,也真的按照這一計劃實施了!

豐臣秀吉何許人也?

豐臣秀吉(日語: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原名木下滕吉郎,他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中村鄉貧苦農民家庭,從地位卑下的「足輕」(下級步兵)幹起,最終在當時各地「大名」(諸侯)割據的情況下,憑藉過人的把握機會能力和武力平定了日本的戰國亂世,將日本列島上的各國統一在自己的麾下,成了「天下人」。

亞洲部分地圖

但是統一了日本後,豐臣秀吉並不滿足,當安定下的日本國泰民安之時,野心漸起的豐臣秀吉又將目光看向了更大的目標,想要攻取明國,接著是亞洲其他地區的其他國家,最終打造一個亞洲帝國。

東北亞古地圖

豐臣秀吉的瘋狂計劃

豐臣秀吉是一個有著強大想像力的傢伙,而且行動力十足,在1590年左右時,豐臣秀吉就開始將入侵明朝的構想具體化。在具體的行動安排上,豐臣秀吉計劃先派兵佔領朝鮮,然後自己渡海襲擊明朝南部海疆,等攻克下沿海省份後,自己停留在寧波等地,隨後遠徵印度,另外再派自己的養子豐臣秀次襲擊明朝首都。最後,最晚到1594年完成這一系列計劃,將奉正親町天皇遷都到北京。

為了完成自己的驚天計劃,豐臣秀吉準備給自己找些幫手,於是在1591年6月時,命令對馬島大名宗義智通告朝鮮國王,在書中言明了自己的志向,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請予協助,具體內容如下:

「日本豐臣秀吉,謹答朝鮮國王足下。吾邦諸道,久處分離,廢亂綱紀,格阻帝命。秀吉為之憤激,披堅執銳,西討東伐,以數年之間,而定六十餘國。秀吉鄙人也,然當其在胎,母夢日入懷,佔者曰:『日光所臨,莫不透徹,壯歲必耀武八表。』是故戰必勝,攻必取。今海內既治,民富財足,帝京之盛,前古無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滿百歲,安能鬱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釋。貴國先修使幣,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

戰國時期各個大名所佔的版圖

文書的大意就是豐臣秀吉先大吹特吹自己一通光輝戰績,說自己還在娘胎的時候就被人說是日後可以耀武揚威的人物,如今已經統一了日本島上的六十多個國家,所以準備近期再進攻明國,讓明國的四百神州皆歸化日本習俗,你們朝鮮之前給我派了使臣祝賀,我很滿意,等我進攻明國的時候,你就給我做嚮導吧。

在發完這篇膽大包天的文書第二年(大明萬曆二十年),在沒有獲得朝鮮同意答覆的情況下,豐臣秀吉就悍然發動了一場影響後世東亞三國數百年的戰爭,中國史稱「朝鮮之役」,即著名的萬曆三大徵之一,朝鮮方面稱為「壬辰之亂」或「壬辰倭亂」,日本方面則稱為「文祿慶長之役」。

戰鬥

而除了給朝鮮王朝發了文書以外,為了完成自己的驚天計劃,豐臣秀吉還向琉球國(今琉球群島)、呂宋(今菲律賓)、高砂國(臺灣大肚王國)、瀾滄王國(寮國)、暹羅、南掌、大越、廣南、佔城、莫臥兒帝國、葡屬印度(今印度果阿)及葡屬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發了文書,要求他們俯首稱臣,以及出兵幫助日本向明國進攻。

但根本沒有人理他,一些國王還因為豐臣秀吉在文書中的傲慢語氣而怒火中燒,向明朝廷報告此事,並打算派軍到大明,與明軍一起教豐臣秀吉做人,只不過因為明朝廷的拒絕才作罷。

明朝地圖

事實證明豐臣秀吉真的想多了,他計劃的第一步就失敗了,但豐臣秀吉的賭徒心理已經高漲了起來,召集了三十餘萬兵力(實際出徵的軍隊有十五萬七千餘人,編為九個軍團),基本將日本所有戰國名將「一網打盡」。

日本又要賭國運了!日軍分釜山、慶長、金海等三路入侵朝鮮,戰爭初期的結果還給了豐臣秀吉,以及一幫所謂「戰國英豪」極大的信心。

在侵略朝鮮的初期,日軍得到了極大的戰果,因為當日本軍隊無預警入侵時,朝鮮王朝承平日久,軍隊武備廢弛,朝堂黨爭不斷,國內的各郡縣連基本的駐軍都沒有,所以根本無法抵擋經過長期準備又久經戰陣的日軍攻擊。因此接連慘敗,節節敗退,戰績丟人,在大約2個月的時間裡就將國都和大部分國土都丟給了日本(日軍4月份出動,5月份即攻佔王京漢城,6月便進入平壤),連幾位王子也都相繼成了日本人的俘虜 。

朝鮮軍隊

日軍還一度跨過圖們江,襲擊了依附於明國的兀良哈建州女真等多個部落,豐臣秀吉稱作是「攻略明地」。不過,雖然朝鮮人不堪一擊,但是朝鮮背後的父母之邦——明國卻是日本人的噩夢,當查明日軍動向和意圖後,無法坐視自己小弟被欺負的萬曆皇帝,開始調兵遣將救援朝鮮(陸續派出官兵7萬)。

明王朝地圖

有意思的是,明朝廷雖然在日軍攻擊朝鮮時就已經收到了關於日軍動向和意圖的消息,但等到朝鮮君臣向其求救時,卻還是考慮一段時間,因為明朝廷實在沒想到,作為一個實力不小的國家,一個能經常欺負邊境附近女真部落的「大國」怎麼突然就被倭國打的快亡國滅種了!其崩潰時間之快,實在讓人難以置信,而且朝鮮人只顧求援,卻根本不提及自己跟日軍在何時何地打過幾場戰爭,也不說自己哪裡丟了,死了多少將士,整個一問三不知,透著股不靠譜的氣息,因此明朝廷對朝鮮的求援抱有疑問。

明朝廷懷疑朝鮮已經和日軍串通了,對自己的求援,其實是想將明軍引入朝鮮地區,然後朝鮮和日軍再伏擊明軍,不過在派出人員進行一系列調查後,明朝廷終於發現,朝鮮人不是有奸計,而是真的菜!沒辦法,只得派軍入朝作戰,並把朝鮮君臣安置在遼東半島上休整,將其保護了起來。

明國的參戰直接讓豐臣秀吉的美夢破碎!隨著吳惟忠、麻貴、李如松和駱尚志等明朝將領入朝作戰,直接改變了戰爭走勢,截止了日軍的攻勢。

但已經佔領了朝鮮大部分領土的日軍也不是軟柿子,而且朝鮮君臣還儘是豬隊友,從明軍剛開始入朝時,為了讓明軍快速進軍,朝鮮人便有意隱瞞日軍人數和實力,致使明軍以寡擊眾,落得敗仗而回。朝鮮君臣為了儘快奪回家園,還與明軍將領爭搶指揮權,催促明軍士兵在天氣和地利惡劣的地方行軍戰鬥,但其提供的少量朝鮮輔助軍不是一擊即潰,就是和日軍在陣前眉來眼去,讓人對其忠誠實在無法放心。

朝鮮將軍——李舜臣

有明軍將領看軍糧太過於缺乏了,想在駐地屯田生產,還被朝鮮君臣想辦法給攪和了,因為朝鮮君臣怕明軍一旦在朝鮮屯田,以後就賴著不走了!所以極力的攪和阻止,如此種種,致使參戰的明軍將領對朝鮮君臣意見很大。

日軍鐵炮手

日軍特有的鐵炮(火繩槍)、悍不畏死的武士和堅固異常的「山城戰法(將整座山改造成軍事堡壘)」也給明軍留下了深刻印象,雙方有勝有負,但主要還是朝鮮交通不便,軍糧、軍資也無法提供多少,明軍只能想辦法從國內轉運,物資的匱乏限制了明軍的軍事行動和士兵數量,只能慢慢梯次增兵,搞成了添油戰術,無法集結優勢兵力將日軍快速推出朝鮮半島,在1593年時還不得不議和停戰,但議和並沒有解決戰爭,停戰後沒多久,雙方又起戰火。

朝鮮之役前後打了6年,最終在被明軍多次擊敗後,氣急攻心之下豐臣秀吉因病而死,日軍只能放棄自己的妄想,在1598年時,日軍全部撤出朝鮮,之後明軍得勝班師回朝,至此戰爭基本結束。

雖然如今的人們已經不記得這場戰爭了,但是這場戰爭還是很重要的,它深刻影響了中日朝三國隨後數百年的局勢,徹底改變了東北亞地區的格局。

日本武士

在明軍的幫助下,朝鮮從亡國的邊緣撐了過來,得以光復全境,但實力也被嚴重削弱了,百業蕭條,幾十年內都沒有恢復過來。而明朝雖然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保住了朝鮮,但幾年戰爭下來,國力也被損耗不少,東北地區的軍資損耗情況尤其嚴重,此後多年也未得到補充。等到努爾哈赤起兵叛亂時,有官員便上書稱自己轄區內的火藥在朝鮮之役中已經消耗完了,如今軍火庫內根本沒有足量的軍事物資抵抗女真人。

日軍經此一役也終於發現了以自己的實力水平還不足以完成那個瘋狂的計劃,豐臣秀吉死後沒多久,日本又開始動蕩不安,各個大名合縱連橫相互攻伐,無法再集結侵略,一直到德川家康重新統一日本後,日本才又歸於平穩,但德川家康對於再次侵朝作戰的興趣並不大。

雖然後世日本人經常叫囂文祿慶長之役沒有失敗,自己國內還有十餘萬第二批次的預備隊沒有入朝作戰呢,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但當時的日本人卻知道胳膊拗不過大腿,自己的小身板真扛不住明軍鐵拳重錘,往朝鮮戰場上再填十幾萬人也無濟於事,只得美夢破碎,此後也只敢敲敲邊鼓,搞點小動作,就這樣一直到清末。

相關焦點

  • 豐臣秀吉的野心:死後要葬在寧波!寧波憑什麼徵服了他?
    豐臣秀吉的野心:天皇遷都北京,自己鎮守寧波!豐臣秀吉為何說,死後要葬在寧波?寧波靠什麼徵服了他?
  • 豐臣秀吉曾想「搬家」寧波?
    到了他的後來者豐臣秀吉,則更是落實到行動,要在生存之年,將大明領土劃入日本版圖。萬曆十二年(1592年),豐臣秀吉坐鎮日本,指揮十二萬大軍,入侵朝鮮。然後遭到了朝鮮「大哥「明朝的兩次暴擊,一代梟雄的「侵略霸業」折戟沉沙。雖然最後侵略的「營業」全部破產了,但是豐臣秀吉生前吹下的牛皮卻都被歷史學家記錄了下來。
  • 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原創 張嶔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在16世紀末震驚東北亞的「萬曆朝鮮戰爭」裡,叫後世多少讀者深感不可思議的,就是戰爭發起者——日本「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那瘋狂的戰略計劃。豐臣秀吉的「戰略計劃」有多瘋狂?
  • 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
    說實話,日本雖小,但那段戰國歷史真是精彩紛呈,笑料百出。戰場上縱橫無敵的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等最終都沒能奪取天下,而靠運氣勝敵的織田信長卻成了天下第一,信長死後,坐享其成的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但老烏龜德川家康熬死了豐臣秀吉,卻成了最後的贏家。不得不說,日本戰國歷史,真是有趣至極。
  • 萬曆朝鮮之役時,豐臣秀吉為何相信能和明朝長期抗衡?
    豐臣秀吉幼年家境貧寒,可是他不甘心屈從命運,於是少年時就四處遊蕩,憑著自己的本事被織田信長所信任,織田信長在政變中被殺後,豐臣秀吉繼承了他的位置,經過一系列戰爭統一了日本,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但是他的自信告訴他,幅員遼闊的明朝也應該是他的土地,所以豐臣秀吉決定攻打明朝的藩國朝鮮,打下了朝鮮再攻打明朝首都北京,讓整個中國成為日本人的天下。
  • 日本戰國英傑‖豐臣秀吉
    元龜二年(1570年),織田信長又以違抗命令為由出兵越前國朝倉家,織田信長徵朝倉義景因淺井長政突襲被迫撤退時,中途在金崎得到盟友淺井長政的背叛的暗示,在撤退途中受到淺井軍攻擊,此戰豐臣秀吉負責殿後,保護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安全撤離。歷史上稱之為「金崎殿後」。
  • 豐臣秀吉的故事告訴我們,好名字真的很重要
    織田信長的態度是「速速斬殺」;德川家康說「我會慢慢等它叫」;豐臣秀吉則是「我就引誘它叫」。三句話體現出三人的性格。織田殘忍好殺,德川隱忍堅韌,而豐臣是靈活機變。豐臣秀吉的發跡,本身就是一個勵志故事。他出身差,顏值低,織田信長在給他老婆寧寧寫的信裡,直接稱他為「禿鼠」。這麼一個形容猥瑣、沒有任何社會背景的人,能走上了戰國日本的權力頂端,沒有過人的韜略和手段,是萬萬辦不到的。
  • 豐臣秀吉(9)——金鑾後的導火索
    北條氏已定,豐臣秀吉,這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成為了日本的實際之主。如果秀吉讀過中國歷史的話,他應該會發現這樣一種歷史現象:秦,終結了春秋戰國以來數百年的割據局面,短暫完成了一統,但是只傳了兩代就滅亡了;隋,終結了南北朝以來數百年的割據局面,也短暫完成了一統,也是傳了兩代就沒了。現在,平定自應仁之亂以來一百多年亂世局面的是豐臣秀吉.
  • 豐臣秀吉活著的時候為什麼不除掉德川家康?
    在日本歷史上,最為精彩的時期應該就是日本歷史上的戰國時期了。
  • 豐臣秀吉與諸葛亮
    正好那個年代興起了一股「成功學」的潮流,書店和書攤上出現了不少「成功學」的書籍。當然,那時候的成功勵志書籍不像現在這麼亂七八糟,東抄西抄的,基本還是以舶來品為主,如卡耐基、拿破崙·希爾、盛田昭夫、松下幸之助的著作等,那些西風東漸的思想也確實讓加速發展時代的國人感到不斷感到新鮮。最近把以前的書找出來翻了翻,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相比於歐美的「成功學」,沈版主更喜歡讀些日本人寫的勵志書。
  • 揭秘豐臣秀吉與織田信長竟然是這樣的關係丨日本歷史
    在青洲會議時,豐臣秀吉又得到了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等人的支持,成為了接替織田信長的人選。後來,豐臣秀吉又擊敗了柴田勝家和織田信長的兒子織田信雄,從真正意義上取代了織田信長。日本的史書《太閤記》記載了豐臣秀吉一生從平民到關白的歷史,從這部書中,也能很容易地看出,豐臣秀吉與織田信長是什麼關係。
  • 日本戰國第一軍師,因打朝鮮與豐臣秀吉鬧翻,晚年不甘寂寞再出山
    正是在他的輔佐下,豐臣秀吉從一介馬夫成長為織田信長手下舉足輕重的大將,由於竹中半兵衛去世過早,實際上秀吉絕大部分決策都出自黑田官兵衛的手筆。他不僅能獻兵謀,還是個十足的戰略家,判斷形勢十分果決。「本能寺之變」發生時,豐臣秀吉正在遠徵毛利,戰事十分膠著,而且距離京都非常遠,若等到打完收兵,天下早就是明智光秀的了,可直接撤退又恐怕被毛利抄後路。
  • 萬曆朝鮮戰爭,豐臣秀吉意在入侵明朝,為何他覺得自己能滅大明?
    豐臣秀吉屌絲逆襲之後,自信心膨脹,他是相信自己能夠滅了大明的,不然也不會制定計劃付諸行動!在他的計劃中,日本要先滅朝鮮,再滅明朝,隨後佔領天竺稱霸世界。並且在計劃實施的第七年,將首都遷到北京。不光是豐臣秀吉,他的手下們也是自信滿滿,比如加藤清正仗還沒打就先開口要了二十個明朝的縣城作為封地,龜井茲矩則是要了浙江台州……日本只是一個彈丸小國,為什麼豐臣秀吉和他的手下們會自信心這麼膨脹呢?
  • 豐臣秀吉為何發動韓戰,讓他打的潰不成軍
    猴子取得名義上的「天下一統」,豐臣秀吉並未建立幕府。類似於民國時候的軍閥模式,許多大名根本是聽調不聽宣。戰爭打完了,國內一大幫無所事事的武士,猴子也不敢讓他們下崗啊,大名老爺也不能養閒人呢!猴子抓耳撓腮想了又想,國內市場是不行了,我們還有國際市場啊,把國內矛盾轉嫁國外!
  • 【科普】戰國三英傑之一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中村一戶貧農家庭。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封建領主,是繼室町幕府之後,完成近代首次統一日本的日本戰國時代大名。  在八歲時,豐臣秀吉的父親去世。不久,他的母親又找了一個丈夫,在繼父的眼中,豐臣秀吉就像一隻猴子,十分討厭他,讓他幫人家打短工。但豐臣秀吉無論走到哪都不受歡迎,每個地方都待不久。
  • 出身貧賤的日本梟雄:豐臣秀吉
    因為明智光秀背負著反叛主君的罪名,事實上連光秀以為一定會來援助他的細川父子都剃掉頭髮,與他絕交。表面上看起來,明智光秀似乎太過盲動了,其實本能寺之變時,織田信長的主要將都在遠方與強敵作戰,而織田信長最忠實的盟友──德川家康也正在京都大阪觀光,幾乎不帶一兵一卒。因此明智光秀舉兵叛變的時機並沒有錯誤,只是他的運氣太差了,真可謂人算不如天算。
  • 壬辰衛國戰爭—豐臣秀吉侵略美夢的破滅
    1592年,剛剛統一目本的豐臣秀吉,企圖轉移國內矛盾,通過戰爭消滅或削弱異己力量,並掠奪外國的財富,擺脫經濟困難的處境,以穩固自己剛剛建立起來的統治地位。豐臣秀吉的目標是先佔朝鮮,進而侵略中國,把朝鮮作為向中國進攻的跳板。
  • 問答:豐臣秀吉侵朝,為何不派德川家康上陣,消耗其力量?|文史宴
    豐臣秀吉出兵朝鮮的舉動,即便是在當時的日本大名們眼中,也是非常瘋狂的行為。如蒲生氏鄉便吐槽豐臣秀吉是在找死。而後世的日本史學家中,也不乏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秀吉因為嫡子夭折,而導致精神失常所至。然而,與其極富賭徒性格的主公織田信長不同,無論是在政治活動還是在軍事行動中,秀吉皆體現出極其謹慎的精算師性格。當時日本流行的一首童謠「餓殺三木,渴殺鳥取,不用一兵,水淹高松」。
  • 討鬼傳極豐臣秀吉獲取章節名稱 刷秀吉的任務
    屆時玩家就能在自己的電腦上體驗這款遊戲了。目前Steam已經開始預售了,現在購買還能享受到10%的優惠。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討鬼傳極豐臣秀吉的獲取章節。希望大家都能成功的刷出這一強力的御魂。 酷炫的攻擊特效   豐臣秀吉是真正從農民起家的一位日本統治者,早年是日本歷史上著名軍事家織田信長麾下的一個足輕(也就是步兵),而後也是以足輕的身份成為了織田信長的家臣,最早從事打雜等奴僕的工作,而後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步一步獲得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