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為我們中國的鄰居,可謂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度,對去過印度的人來說,又愛又恨無疑是最直接的感受。作為一個攝影人,我認為印度隨手都是人文大片的天堂,但對於旅行者來說,髒亂差的環境卻又是地獄。這次印度之旅我攜帶尼康D810機身搭配騰龍SP 15-30mm F2.8 Di VC USD(以下簡稱騰龍15-30mm F2.8鏡頭)鏡頭,拍下了一張張精彩感人、帶有神秘色彩的照片。騰龍15-30mm F2.8鏡頭定位專業、畫質出色,並配備有VC光學防抖系統,給手持拍攝帶來了極高的成功率。
焦距:19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5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時間:1/8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本次印度之旅行程的第一站,我選擇了從北京直飛印度首都新德裡。來之前聽朋友說新德裡很髒,給人以混亂的感覺。到了我才發現這裡滿大街都是亂衝直撞的tutu車、人力車,還有其他交通工具,以致每到上下班高峰期,簡直舉步維艱。新德裡街道很髒,隨便可以找到一堵滿是人類排洩物的牆,還有隨處可見尿跡斑斑的地面,尤其是新德裡火車站附近,空氣中的尿騷味真的是這個城市難以分割的一部分。
碧綠的池水與湛藍的天空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焦距:1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64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到達新德裡已經是凌晨2點,我第二天一早按照計劃的行程拍攝了德裡紅堡、賈瑪清真寺、胡馬雍陵、巴哈伊教蓮花廟和德裡印度門等景點。作為喜歡把一座城市地標建築拍的淋漓盡致我來說,在印度門拍攝費了一番功夫。我使用尼康D810搭配騰龍15-30mm F2.8鏡頭尋找我心中的畫面,先以路面為前景,並且把一片噴水池當做前景,這樣印度門就可在反射在水面上。確定好拍攝方案後,我架上三腳架安裝上濾鏡按下快門。騰龍15-30mm F2.8鏡頭真是我心中完美的超廣角,VC防抖的加入使得在手持時不用擔心快門速度,在拍攝中可以獲得4擋以上的快門優勢。無論是15mm端還是30mm端,手持1/10秒的快門是完全HOLD住的。儘管超廣角鏡頭在15端有輕微的桶形畸變,不過已經算是很好了。畢竟這款鏡頭是超廣角,沒有變形是不太可能的。
在恆河上撐船叫賣的小販
對於印度人來說,恆河就是他們的聖河
印度人對於色彩的痴迷,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無論是慶祝節日還是日常勞作,他們都非常喜歡穿著色彩鮮豔的衣服。在印度街上,隨處可見身著紗麗(一種印度等國的傳統女性服飾)的婦女。本次印度行攝之旅,是在令我畢生難忘。如果你說中國鄉村是髒亂的話,來瓦拉納西,它會告訴你,髒亂是沒有極限的,不過好處便是豐富多彩人文拍攝題材。
恆河的日出
焦距:15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5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50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9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50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在十分擁擠的街道上,人力車夫還能行走如流的技術,讓我們很是刺激了一把。在瓦拉納西,即使不到恆河邊,路上都有很多人文題材值得拍攝。不過友情提醒,在恆河邊,很多印度人都會伸出手來,想跟你握手,你最好不要以為他們很熱情,因為一旦你跟他握手了,頭上就會被點祝福。祝福完後,當然是需要收費的哈。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是非常友好的握手。可以說第一晚在恆河的體驗,讓大家真正進入到了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
·一片古老的國度
第二天早上,按照計劃好的我早起來到了恆河河畔拍攝日出。由於時間太早沒有人力車,我們只能徒步到達,此時也見識到了凌晨時刻的印度。這裡的街道上睡滿了乞丐,同時也到處都是動物正在休憩,簡直太難以置信。我接著到達恆河邊,相比昨天晚上有更多的穿著當地特色服裝的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為了在早晨沐浴恆河聖水的,其中也有很多是住持之類的人物。我們在等待登船前,都在附近找這些特色人文拍攝。差不多到六點的時候,約定的船夫到了,我們都登上船,準備遊著名的恆河。
焦距:3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1/16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5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1/2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的拍攝中,我們來到了齋浦爾。印度貧富差距非常大,隨處都可以看到有人在街上乞討。城市宮殿旁有一面巨大的粉紅色「牆」,上面密布953扇蜂窩狀的窗,每扇窗戶都是用紅砂石鏤空製成,呈半個八角形,這樣的結構使宮殿內任何地方有風吹入。遇到狂風天氣,當地人只要把窗戶打開,大風就會吹過前後窗,而不會把建築吹倒,宮殿因此得名為「風之宮殿」。風之宮殿一面可以看到街景,一面可以俯瞰城市宮殿和簡塔•曼塔天文臺。
焦距:18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1/125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50
曝光時間:1/25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這面牆最初修建的目的,是為了讓深閨下的後宮婦女無聊時可以隔窗觀看外面的世界。風宮猶如精緻的蜂巢,色彩豔麗、設計精巧,整體氣派高貴又華麗,就那麼浮誇地屹立在大馬路旁,可想而知當時的統治者多麼富有,不過這也成就了一道奪目的城市風景線。了解完這座粉色之城的建築,我拿起了騰龍15-30mm F2.8鏡頭尋找著獨特視角。
焦距:1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320
曝光時間:1/25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320
曝光時間:1/25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建築題材不同於風光攝影,需要慢下來細細地打量這個建築的魅力所在。拍攝完照片後,在相機屏幕內就能看到騰龍15-30mm F2.8鏡頭所營造的高畫質超廣視界,良好的色彩還原成功再現粉紅之城真色彩,極為豐富的色彩和諸多的人物充滿了構圖。這款鏡頭採用13組18片的光學結構,碩大、向前突出的前組鏡片中有一片XGM大口徑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對超廣視角下出現的各種像差進行了良好地校正,營造了出色的邊緣畫質。
焦距:15mm 光圈:f/13.0 ISO感光度:80
曝光時間:8/10s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如何極佳地還原色彩和最大化保留諸多細節?這是我首先考慮的問題。騰龍15-30mm F2.8鏡頭很好做到了這一點,我的這個新夥伴具有強悍的高畫質和色彩還原能力。精準的USD環形超聲波自動對焦系統能夠捕捉璀璨文明現代的印度正經歷著古老文明和現代發展碰撞的融合,對焦速度非常理想。
夜間的恆河河畔又是另一番景象
時間總是不經意間的過去,一轉眼就到了日落時分。我找到了拍攝風之宮殿最佳位置,支好腳架安裝上濾鏡,等待夜幕降臨的那一刻。雖然夜景拍攝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去構圖、測光,並調整絕佳的拍攝數據組合。這樣的體驗是不曾有過,讓我今生難忘。如果你是一位風光或者建築攝影師,那麼騰龍15-30mm F2.8鏡頭是你的一個新選擇。
【器材諮詢】杜經理:18966714196
【俱樂部電話】029-87858269
【俱樂部官網】www.xgjlb.com
【俱樂部地址】西安市和平門外向南400米路西金座大酒店一樓大廳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