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族譜裡的字輩是怎麼排的,你知道自己的字輩嗎

2021-02-08 搜狐網

原標題:趙氏族譜裡的字輩是怎麼排的,你知道自己的字輩嗎

「」

ID:zhaoshizongqin

常回家看看

投稿

編輯 | 趙英雄

隨著中國獨生子女的出現與增多,男女比例失調,在不遠的將來,許多姓氏不但要成為歷史,很多字輩也將消亡。自五、六十年代以後,世人對字輩譜變得陌生,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更是明顯。但其實字輩對一個人來說如同姓名一樣重要,按字輩可以追根溯源,找到自己的族人。這在古時候各個名門望族都是有著無數個字輩,每個字都有特殊的含義。

字輩都是祖輩定下來,一代代傳承的,每個姓氏可能都點不一樣。以前起名字字輩一般就是名字中間的那個字,可是後來人們不願意把字輩放名字裡了。久而久之,字輩就被人們淡忘了。大家想知道自己的字輩可以翻翻自己的家譜族譜。 家譜有利於人們尋根溯源。家譜的核心部分是世系,記載了家族始祖至今的血緣發展過程,因此家譜的世系內容也成為人們尋根的主要依據。記下了每個族人的生平,分清了每個支派的世系,使木得其本,水知其源了。

字輩,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於表示家族輩份的字(多為名字中間的字),俗稱派。其意蘊為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字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國古代一種特別的「禮」制,它一直延續到現代。

關於字輩的起源,現已難以考證,不過一般認為最正式的字輩應該是起源於唐朝。比如韓氏字輩是唐朝韓愈譜寫的。

字輩的形式很豐富,其中以類詩體和對聯最為常見。比如賀龍元帥家族的字輩,賀氏宗族即「大廷良土,文學興邦,光宗耀祖,世代永昌」十六字排輩。譬如山東日照丁氏,他們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六修丁氏家乘時,從第十三代開始將字輩定為:「惟我家譜,履歷備詳,原籍海州,肇始武昌,明初來照,相宅河北,天啟開科,崇禎任職,鄉賢名宦,德言事功,顯揚令緒,繁育興隆,聿願同心,孝敬和睦,世代綿長,丕承祖澤」這套字輩以四言的形式,敘述了日照丁氏的來歷、遷徙、發展以及對子孫後世的祝福與期望。

用對聯作字輩也很多,最早的就是大宋王朝太祖皇帝趙匡胤為其後代擬定的字輩組成一副對聯,太祖派:德、惟、守、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魏王派: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次、古、光。

大冶市陽新縣、通山縣趙氏輩分,我遠祖完普乃宋宗室之後,傳至希龎公,生子三:長子金堦(又名榮四),次子金城(又名榮五),三子金安(又名榮七)。希龐公登王遴榜進士,封秀容縣尹。

吾遷祖金堦官至兵部尚書,遭饞落職,閒居江浙,會方國珍兵起避亂,攜胞弟金城、金安、堂弟金陛從祖籍汝寧府息縣渡長江、過武昌、至興邑,見七峰山之北山巒聚秀,仙鶴祥集紫氣環繞,遂以卜居。金城公同時移居蝦蟆湖山下。金陛公則居富川城之滸。金安公則居黃州,廣濟。吾祖金堦生六子,長子景元移居金鑲園豐義裡,後從政公同次子宣禮公移居長樂園太屋莊,三子宣義入他戶在小箕山懷仁裡定居。長子宣仁公仍居金鑲園。金堦公次子景四、三子景六移居小箕山下。其後嗣繁衍極盛,現分為三大戶,景戶、顯戶、保戶。主要分居陽新、大冶。四子景均公(又名興世公)移居通山縣黃沙園。五子景八公(又名興祖公)仍居七峰山下,現絕大部分嗣孫都遷至羅北口水庫外分莊定居。興祖公之女,貞懿姐贅劉成武之子宗泗為婿新惟篤摯,不啻園同胞願以趙為姓,夷考其先厥、歷代相承。與興世、興祖同為趙氏開戶之祖,從此,兄弟各自築營定居,創立基業。六子景春移居江西省奉新縣(失考待續)。

景元公之子宣仁公,孫應麒公前二十八世老字輩為:

金景從宣 小生千萬 應榮勿亨 玉正思仲 繼志學有 之太季清 吉華昌堂

景元公之子宣仁公,孫應麟公前二十八世老字輩為:

金景從宣 小生千萬 應榮永單 福伯文邦 以立啟士 有太季清 吉(華)輔朝堂

景元公之子宣禮公,孫應麒公前二十八世老字輩為:

金景從宣 必良原元 亨單道單 單秉仲時 子繼加志 太光先德 思城啟後

景四公景戶前二十八世老字輩為:

金景文武 福子廷必 永崇大廣 汝之良有 興啟志世 克恢前烈 利輔朝堂

金景文武 福子廷必 仁志文仕 永興大廣 萬世榮昌 克恢前烈 利輔朝堂

金景文武 福子廷必 仕志文承 永(子)興大時 宗啟思彥 克恢前烈 利輔朝堂

景四公顯戶前二十八世老字輩為:

金景文武 添信祥廷 彥萬單元 承國君永 興啟志世 克恢前烈 利輔朝堂

景四公保戶前二十八世老字輩為:

金景文武 添祥思道 本興恩邦 希名芳遠 世定榮昌 克恢前烈 利輔朝堂

景六公前二十八世老字輩為:

金景德永 錦玉仁文 應希良守 國遠正定 乾坤傳昌 克恢前烈 利輔朝堂

景均(興世)公前二十八世老字輩為:

金興子如 文世永汝 元一良啟 貴光邦國 士洪德正 克恢前烈 利輔朝堂

景八(興祖)公前二十八世老字輩為:

金興應文 友允伯宗 單三昌日 崇承尚大 志建學立 克恢前烈 利輔朝堂

景春公:遷江西奉新縣 失考 知者後續之

金城公前二十八世老字輩為:

金福俊希 時志貴諱 興太必家 邦國尚忠 良永世崇 克恢前烈 利輔朝堂

新定排行二十四字輩(鹹豐十年):

克恢前烈 利輔朝堂(尚) 英才煥發(達)(時)行逢豫順 運際平康 敦倫飭紀

新定排行二十四字輩(八八年戊辰):

龍騰益肇 雄偉堅強 麟瑞潤澤 卓傑昆浩 星耀楚江 鹹宇舒泰

陝西省旬陽縣趙氏輩分,「顯尚孟文國,開崇道義長。英賢全善起,芝蘭滿庭芳。風範宜鴻猷,慶雲傳吉昌。龍鳳有萬鎰,魁甲步朝堂。」

下面以孔氏字輩為例給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在明代以前,孔氏後裔沒有趙氏宗親(ID:zhaoshizongqin)固定的行輩。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後賜給孔氏十字作為行輩字,從五十六代起排,此後孔氏族人不準隨便取名。明崇禎年間,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報請皇帝,又立十字十輩。清同治年間,七十五代衍聖公孔祥珂經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輩。1919年,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由中華民國內務部備案續立二十字二十輩。以上幾次訂定的行輩字計五十字五十輩,這算得上是最奢華、最高貴的字輩來歷了,代代都是由皇帝和政府親自擬定。舉幾個孔家名人的字輩吧。比如著名桌球運動員、教練孔令輝就是令字輩。南京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四大家族的孔祥熙是祥字輩。著名援藏幹部孔繁森是繁字輩。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是慶字輩。

再說一個明朝皇室的字輩。明太祖給每個兒子定了一個輩分表,每個表20個字,從他的孫子開始依次向下起名字。還有一個規定,從子輩起,每五個字輩的命名,以五行順序,在同輩之內依次以偏旁部首命名。順序是:木——火——土——金——水,輪迴旋轉。如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宗(朱祐樘)、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垕)、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其名諱偏旁部首分別為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

看了上面兩個字輩的例子,大家是不是覺得字輩挺神奇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字輩的,每個字輩都有一個特殊的含義,不知道的小夥伴們快去查查族譜吧!同時歡迎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填寫尋根資料投稿趙氏宗親微信公眾號。

這有

這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趙氏字輩大全(2017年8月更新)
    由於各種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後,世人對字輩譜變得陌生,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更是明顯,趙氏子孫要謹記我族字輩,字輩不僅是祖輩對後輩殷切希望和期許,更是我輩尋根問祖的依據,通過字輩和始祖可以找到同支宗親,趙氏宗親微信公眾號:zhaoshizongqin要立志弘揚我趙氏文化和興旺趙氏家族!
  • 即將消失的族譜字輩,在淡忘中尋找家族歸屬感
    很多人不用猜也知道了,那就是「家族字輩」,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堂號,字輩排行,這條紐帶聯繫著整個姓氏大家族。例如;上杭院前李氏善緣公房字輩:一原貽代久,人和兆吉祥!近幾年,各地姓氏祖籍地都會舉辦大型姓氏聯誼會或者祭祖活動以加強宗親之間的聯繫和溝通,比如上杭李氏大宗祠火德公春分祭祖大典,上杭張化孫清明祭祖大典等等。但經過近幾十年的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聯繫宗族觀念的紐帶卻無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繼承危機。
  • 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關於家譜裡的字輩
    其實對於年輕父母而言,都想給孩子起一個好聽而響亮的名字,但是礙於族譜,可能起名字的時候就受到了約束,覺得很難取到一個好名字,所以現在自然沒人願意用家譜起名。現在中國一共有四千一百多個姓氏,而中華姓氏的形式更是源遠流長,姓氏的成因也是很多元的,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譜或家譜,而族譜裡記載的字輩,那可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
  • 趙氏字輩大全!
    1986-1996年貴州威寧《趙氏天水郡總譜》續字排20字: 永、萬、世、承、殿,士、大、文、明、遠;德(家)、音(聲)、慶、澤、長,學、本、崇、聖、志。51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一支趙氏族譜的輩份用字:趙體令經文克世松,希心全體永,長顯義德龍,詩書傳萬世,吉慶嘉樂榮,興志春明繼,學思宏光成 。
  • 樂活學院九二老師——按族譜字輩起名法
    排行字輩的起名習俗直接受宗法制思想的影響,其要點就是維持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制( 正妻所生長子有合法繼承權)。- -般家族,特別是名門大族,為了使「人不忘本」,「 知統系來處」,都要撰修家譜。人的名字要明確標示出他在家族世系中所屬的輩分字。如同族兄弟採用同一字或同-漢字偏旁,同族不同輩分用不同的字表示。這種方法,稱排行或排字輩。排行字輩的起名習俗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大、範圍廣。
  • 田氏各地族譜字輩匯總【田雲強輯錄2020.7.8更新】
    江津關勝支族字排:仁洪太宗慶,興應景維茂,時豐榮貴永,世代徳澤長 江津梅坡公後裔老十四字派:念文旺鳳積以遠,大華爾發奇居雲。  雲南廣南縣族譜班輩:仁、洪、太、宗、慶、興、應、景、維、茂、時、豐、榮、貴、永、世、裕、德、澤、長。 注:各位宗親!由於我個人精力有限,不能逐個清理田氏各支字派,請各位宗親細看以上族譜字派,是否有你支字輩信息,如若沒有,請加我微信tyq660918(註明家族事,否則不加,因無時間閒聊)或打電話18996312228(非家族事勿擾)。
  • 鮑氏文化:鮑氏家譜文獻/字輩排行,請家人對照找下自己的字輩
    江蘇淮安鮑氏族譜一卷,(清)鮑揄弼等纂,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鎮江市博物館。江蘇鎮江古潤城南官塘橋鳳凰山鮑氏族譜二卷,(民國)鮑祖順等重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 『何氏字輩』各地最新字輩信息!幫忙尋親,功德無量!
    大家可以添加本平臺小編好友,將字輩信息、尋人尋親信息,發給小編,我們會整理後會發布出來,供大家轉發,讓宗親們一起尋找!如需發布尋親與字輩消息,按以下模式寫出:你的所在地+所尋親人的關係和歷史狀況+字輩+你的聯繫方式注意:由於信息過多,發布出來的信息,可能會有疏漏,請各位親人諒解,我們會及時更新。
  • 中華馬氏家譜字輩寶典——安徽 江蘇 浙江
    族譜中關於鄉村史、宗族史、家世史,以及關於名勝民俗的記載,彌補了史志文獻的欠缺。司馬遷、班固、陳壽等史學家在其史學著作《史記》、《漢書》、《三國志》中分別使用譜牒內容,使得史書更加準確與完備。每個人都是人類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的血脈淵源,家譜是這種歷史延續的真實記錄。沒有家譜和族譜,我們就無法了解我們的祖先。有了族譜,我們才能知道我們家庭和家族的過去。
  • 你知道家譜中字輩嗎?你又了解字輩的美好寓意嗎?
    字輩,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於表示家族輩份的字(多為名字中間的字),俗稱派。
  • 侯姓擺譜臺之4•河南周口市鄲城縣忠恕堂87版族譜及字輩
    如有侯姓字輩排行、族譜、家史、典故、祠堂圖文視頻、尋親問祖信息、文創作品、侯姓新聞、文化名人、優秀事跡、宗親活動通知、報導、各地宗親會及主要牽頭者簡介、各世系簡史、人丁現狀及分布等資料請簡訊至18982059448(
  • 全國張氏字輩總匯
    南充市蓬安縣張家井張氏:始祖張維堯於康熙三十六年奉國朝旨由湖廣永洲府零陵縣卑田鄉張家鵝公大丘調入西蜀順慶府蓬洲東路長寧裡九甲地名張家井長溝立宅居住,邀族眾謫議三十字派。(歡迎連譜)南充市蓬安縣平頭鄉張家溝張氏,據族譜記載原從湖北麻城孝感鄉遷來,字輩:學文君仕國,元遷獻其德,永遠傳萬代,聲名必長發。當前在世的大都是「永遠傳萬代」這一部分。
  • 趙氏字輩大全(2017年5月9日更新)
    1、 大宋皇室族譜太祖派: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溥、綱、鼎、建、存、忠、厚、禮、義、謙、和、勖、永、循。 1986-1996年貴洲威寧《趙氏天水郡總譜》續字排20字: 永、萬、世、承、殿,士、大、文、明、遠;德(家)、音(聲)、慶、澤、長,學、本、崇、聖、志。
  • 全國鄭氏字輩(二)
    >湖北羅田《鄭氏族譜》載原宗字派:再永賢金,單立文中,尚必興起,大振家聲。:(通德堂 )(浦江仁義裡遷此) 伯滿房世(楨 )文章華國 忠厚傳家宣城鄭氏字輩(祖上湖北):義興金霍丘鄭氏字輩:文紅士賢家當塗鄭氏字輩:繼述祖志立德建明
  • 《謝氏字輩彙編》(2021年版)之十二·廣西謝氏字輩
    眾所周知,「字輩」約始於唐代,就是同宗同輩人都用一個固定的字來代表,讓人一看便知是某個家族的第幾輩(第幾代)人。字輩名一般都是二字名,其中一個字代表輩分,另一個字是同輩人各自不同的代表符號。因為輩分名具有明顯的傳承性,所以直至現在仍被一些家族所採用。有些人雖沒有按照輩分起名,但是,各自屬於哪一輩分,基本是清楚的。輩分是家族世系次第的分別,都明確寫在族譜裡。
  • 陳氏宗親,天下陳姓字輩146則,看看有你家的嗎?
    重慶合川市寶華鎮群英村三社遷自貴州遵義府人遵縣南鄉村清潭裡八甲葛家寨,原為彭城人士.先祖陳大利,妻李氏,陳仲德,妻傅氏,陳文現,妻王氏.陳玉璞妻梁氏於清雍正年間遷入四川重慶合州明月裡七甲白茨巖土地山下陳家老院子(現為重慶合川市寶華鎮群英村三社).字輩為:大仲文玉 舜國仕朝 元興開通 景運永正 山合根本 萬世紅光92.福建永寧陳氏至今已傳二十五世,字輩譜為(從十二世起用):銘洵楷輝墀,
  • 尋根問祖:湖北省蕭氏部分字輩
    知道怎麼銜接望知曉同宗告知我們是那個支系,衷心的感謝!,我們的家譜丟了,都不知道怎麼傳承了!有這字輩的宗親們嗎?請大家幫忙找找,你們那裡有這樣的世系、班文嗎?我是13世的書字輩。2014年成功糾肖復蕭!
  • 海南馮氏各支系源流及字輩
    海南馮文俌公支系源流字輩 文俌公,字宗周,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卒於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因平定五指山黎叛有功,官任海南副將。自澄邁遷徙於瓊山縣蘇尋都橋頭裡居住,爾後子孫昌盛,成為如今海南馮氏後裔最興旺的一支。文俌公支系字輩志士啟文明,朝登君相任。
  • 廣東-叔穎公後裔字輩資料
    >如有以上字輩相同的請電聯159 1498 7398或者與本公眾號聯繫,以下為賴氏族人各地的字輩粵1、鬥山公次子道傑公後裔字輩/花縣南門起排士宗開文學,舉進會林源,奕世昌其遠,英雄鎮國庭。    4、潮汕地區多使用的輩序詩(十天幹冠首,五言排律) 甲第簪纓在,乙源沛澤豐,丙陽天地照,丁實歲時逢,戊育蕃滋潤,己傳起敬崇,庚強人自厚,辛旺事能通,壬大來章紱,癸全萬福同 說明:全國賴氏海內外宗親會依據廣東省賴連三公,公元1940年至1949年編修賴氏族譜新輩序詩統一實行
  • 《謝氏字輩彙編》(2021年版)之十五·湖北省謝氏字輩
    眾所周知,「字輩」約始於唐代,就是同宗同輩人都用一個固定的字來代表,讓人一看便知是某個家族的第幾輩(第幾代)人。字輩名一般都是二字名,其中一個字代表輩分,另一個字是同輩人各自不同的代表符號。因為輩分名具有明顯的傳承性,所以直至現在仍被一些家族所採用。有些人雖沒有按照輩分起名,但是,各自屬於哪一輩分,基本是清楚的。輩分是家族世系次第的分別,都明確寫在族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