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陳長林演奏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是漢文化中的瑰寶。曲調清雅、淳美,聲音靜遠、飄逸,既是先賢聖哲出塵不染、遺世獨立的精神象徵,也是高人雅士超世脫俗、寄情山水林間的精神寓所。
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他是弘揚一個國家或民族精粹的重要宣傳栽體。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積極地把自己國家或地區最引以為榮,最有先進代表性的事物和信息展示在郵票上,讓郵票隨著郵件,抵達天南地北,四面八方。
國外發行的郵票中也屢見古琴身影。
《竹院品古》1999年
1999年朝鮮郵政發行了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中國99世界集郵展覽中國故宮藏畫·明·仇英《人物故事圖》小全張及明信片。一共四枚郵票,這是其中的一張《竹院品古》,另外三張分別是《松林六逸》《吹簫引鳳》《貴妃曉妝》。
《人物故事圖》原畫為設色絹本,冊頁。每開縱41.4釐米,橫33.8釐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全冊共十開。其中共有四開涉及到了古琴,而本套郵票發行只選取了其中的四開,箇中有兩張圖涉及到了古琴。《竹院品古》是原冊頁中的第七開。
《竹院品古》畫中翠竹林前作一圍屏,畫屏一作花鳥,一作山水,款亦落於屏畫邊際。右二人坐湘妃竹椅。正全神貫注於鑑賞桌上所陳之古畫冊頁,右前一童負掛軸來,中立者正捧古玩,左童則方啟盒,陳瓷器於另一高士前。四周羅列觚、爵、簋、卣、罍等銅器,另有古琴、宋瓷間雜其間。二女供手侍之,秀麗端姘。屏後二童,一生爐烹茶,一於竹林空際石坪上,正置棋具,供對子手談之用。前二犬相戲,一犬側地舉首之狀,與仇氏最擅之畫馬形態如出一轍,正所謂得意者必常用之。
《松林六逸》1999年
1999年朝鮮郵政發行了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中國99世界集郵展覽中國故宮藏畫·明·仇英《人物故事圖》小全張及明信片。一共四枚郵票,這是其中的一張《松林六逸》,另外三張分別是《竹院品古》《吹簫引鳳》《貴妃曉妝》。
《人物故事圖》原畫為設色絹本,冊頁。每開縱41.4釐米,橫33.8釐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全冊共十開。其中共有四開涉及到了古琴,而本套郵票發行只選取了其中的四開,箇中有兩張圖涉及到了古琴。《松林六逸》是原冊頁中的第八開。
《松林六逸》描繪了唐天寶年間李白、孔巢父、韓淮、裴政、張叔明、陶沔等號稱「六逸」的文士結社於山東泰安徂徠山下,盤桓於松樹之間逍遙自得的情景。畫中一位手指高處的逸士回首與身邊背琴的藍衣童子正說著什麼。
《北齊教書圖》2000年
位於加勒比海的大英國協國家——安地卡及巴布達於2000年期間發行了一系列的多張《千禧年·中國古代繪畫》郵票。
其中有一張郵票為《傳楊子華·北齊校書圖細節》
《北齊校書圖》宋摹本,絹本設色,縱29.3釐米,橫122.7釐米,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所畫內容是北齊天保七年文宣帝命樊遜和文士高幹和等11人負責勘定國家收藏的《五經》諸史的情景。畫中人物神情均極生動,用筆細勁流暢,設色簡樸優美,細節描繪精緻入微。
楊子華(生卒不詳)北齊世祖時(561-565)任直閣將軍員、外散騎常侍,善畫貴族人物、宮苑、車馬。所畫馬尤其生動逼真,有「畫聖」之稱。他所畫人物形象豐滿圓潤,有別於顧愷之的「秀滑清麗」,他的畫風影響到唐代。具有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郵票截取了原畫中最中心的段落,左下角一張古琴,清晰可見。
《宮中圖 • 平均音律》2000年
2000年1月1日,非洲郵票大國賴比瑞亞借千禧年之際推出一款《中國古代指科技文明》千禧年紀念小版張,內含17枚郵票,回顧了過去一千年東方文明古國的科技成就和對世界的巨大貢獻。既有四大發明中的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也有弓弩、渾天儀、算盤等物件,還有天壇、應縣木塔等古建築。
其中令人驚奇有兩處,一是該小版張中心放置了一枚看似不搭界的《清明上河圖》「虹橋」片段無面值副票,變現了當時世界領先的造橋、造船技術。而另一處則是在最後一張用了中國在世界音樂史中的成就。
郵票上半部分選用了《傳南唐周文矩·宮中圖(局部)》。該長卷為南宋摹本,乃周文矩真跡臨本。絹本設色,縱28.3釐米,橫尺寸不詳,存殘卷四段,分別藏於美國克裡夫蘭藝術博物館、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周文矩(生卒不詳)建康句容人,南唐後主時任翰林待詔。工畫佛道、人物、車馬、屋木、山水,尤精於仕女,也是出色的肖像畫家,存世作品多是摹本。
郵票中的琴阮合奏體裁出自該卷的第一段。
郵票下半部分選用了《摘自明朱載堉〈律學新說〉平均音律》。
朱載堉(1536—1610),字伯勤,號句曲山人,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代樂律學家、音樂家、數學家。他還潛心記錄了明代舞蹈,編輯成冊。明萬曆十二 (1584) 年,朱載堉在他的著作《律學新說》中把根號2開12次方,精確到小數點後24位有效數字,製成了最早的十二平均律。
《古琴與鋼琴》2006年
2006年9月26日奧地利郵政與中國郵政聯合發行《古琴與鋼琴》特種紀念郵票兩枚。以此來慶祝兩國建交35周年和莫扎特誕辰250周年。
郵票「古琴」。畫面主圖是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唐代「大聖遺音琴」正反面,背景圖案春秋時期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武漢漢陽古琴臺舊址,清代南陽陳敬翔繪製的「琴臺古韻圖」局部,以及清代書法家宋湘《琴臺題壁詩》碑刻圖局部。
《臨戴進謝安東山圖》2009年
2009年非洲南部國家莫三比克郵政分別發行了《沈周逝世500周年》小型張及小全張。其中郵票選用了沈周的《臨戴進謝安東山圖》。
《臨戴進謝安東山圖》原畫為絹本,水墨設色,立軸。縱170.7釐米橫89.8釐米。現為美國翁萬戈所藏。這是明四家之首沈周五十四歲時臨自戴進的作品,當時戴進已卒,如今戴進原作已佚,故此畫可看作是沈周在參考了戴進作品後精心繪製的。
畫面中間是身穿褒衣博帶式長袍、頭戴烏紗帽、手拄木杖的謝安,他身後跟隨著四位仕女,拿著絲竹樂器。其中一位背對觀眾,手中捧著一張琴。
《弘曆觀畫圖》2009年
2009年東加勒比海島國——格瑞那達(全稱:格瑞那達屬卡裡亞庫島和小馬提尼克島)為紀念在中國洛陽舉辦的2009年世界郵票展覽,而發行了「中國清朝乾隆帝·2009世界集郵展覽」 小全張郵票,全套共計四枚。其中第二枚郵票為《弘曆觀畫圖》(局部),郵票內右下角童子懷中抱了一張古琴。
《弘曆觀畫圖》原圖為設色紙本,縱136.4釐米,橫62釐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此圖無作者名款,從創作手法上分析應該是中西畫家的合璧之作。圖中乾隆皇帝的肖像是由擅長寫實畫的郎世寧繪製。
《中國歷史朝代·東晉》2011年
2011年位於北大西洋岸的西非國家幾內亞比索郵政發行了《中國歷史朝代·東晉》小型張。該小型張中除了有晉元帝外,還有雞首壺、陶俑等那個時代的各類物件。而背景用的則是南京西善橋出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該模印磚畫,縱80釐米,橫240釐米,現藏南京博物院。全圖由200多塊古墓磚組成,分為兩幅。榮啟期、阮鹹、劉伶、向秀為一幅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另佔一幅。其中榮啟期和嵇康都是彈琴的造型。
小型張背景為第一幅,可惜榮啟期手中的琴被雞首壺擋住了,只有醉酒的劉伶依稀可見。
《山徑春行圖》(發行年代不詳)
東加勒比海群島國家——聖文森及格瑞那丁(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郵政於2012年前(具體發行年代不詳)發行了《南宋畫家·馬遠誕辰》小型張一枚及《南宋畫家馬遠作品集》紀念郵票三枚。
其中小型張選用了馬遠的《山徑春行圖》,而紀念郵票則選用了《松溪觀鹿圖》《觀梅圖》《倚雲仙杏圖》。只有《山徑春行圖》中有琴。
馬遠(1160-1235),字遙父,號欽山,祖籍河中。南宋光宗、寧宗間任畫院待詔,出身繪畫世家,家學淵源。自幼藝術薰陶,繼承家學並吸收李唐畫風,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其藝術成就以山水畫最為突出,師法李唐,多用水墨,筆法雄奇簡練。在構圖上,馬遠一變五代、北宋以來的「全景式」,在取景上善於以偏概全,小中見大,只畫一角或半邊景物以表現廣大空間,故人稱「馬一角」。
《山徑春行圖》為設色絹本,縱27.4釐米,橫43.1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春天的江南,雲淡風輕,草長鶯飛,一名儒雅的文士,帶著攜琴小童,正漫步於山徑間。溪邊的柳樹已抽出了細柔的嫩芽,引來了一對黃鸝在枝梢上愉悅地鳴唱。畫家著墨不多,但巧心的布局,豐富的線條,以及如輕煙燻染般的淡墨卻將春山的潤澤與人物陶然的情態表露無疑。以有限的筆墨,描繪無窮的餘韻,正是此畫動人心弦之處。
江南的春天,一名帶著攜琴小童的儒雅文士漫步於山徑間。溪旁的柳樹抽出了細柔的新芽,枝梢間一對黃鶯在鳴唱,充溢著一種初春的氣息。
「無錫梧聲古琴傳習所」 由古琴藝術無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古琴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無錫古琴研究會會長吳炯老師創辦,是專業嚴謹傳授古琴藝術的專門機構。
古琴零基礎課程設置
招生對象 :無須基礎,成人及10周歲以上兒童均可報名
開設班制 :6-8人班、4人班、1對1班等。
各班課時 :每期課程12課,固定於每周某時段,每課1小時,全天候開班。
學費 :初級6-8人班1800元,教材費140元。
報名程序:諮詢時段——交費確認——選購古琴與教材——人滿開班
傳授課程 :零起點第一期課程可學完古琴基本理論和基礎練習,及《黃鶯吟》《秋風詞》《長相思》3首古曲。
以後各級課程有《湘妃怨》《慨古吟》《良宵引》《鳳求凰》《陽關三疊》《酒狂》《春曉吟》《鷗鷺忘機》《碧澗流泉》《平沙落雁》《醉漁唱晚》《欸乃》《梅花三弄》《招隠》《漁樵問答》《關山月》《山居吟》《洞庭秋思》《憶故人》《泛滄浪》《龍翔操》《流水》《秋鴻》《瀟湘水雲》等曲。
我們還不定期推出暑期班、節假日班、雅集、講座等公益活動等,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平臺或電話諮詢。
主課老師 :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古琴學術委員會、無錫古琴研究會資深老師。
上課用琴 :由梧聲古琴傳習所提供。
洞簫課程
開設班制 :4-6人班、單人班
各班課時 :每期課程12課,每周一課,每課1小時,時間為周一至周日晚間。有「錢煒精緻」簫專售。
報名電話:18915357615
0510-82823500
「梧聲古琴」教務二維碼
無錫梧聲古琴傳習所 分享與交流
請點擊右上角按鈕|查看官方帳號
或搜微信公眾帳號|無錫梧聲古琴傳習所
【總部地址】無錫市南禪寺妙光街39號「梧聲古琴」,電話:18915357615,(0510)82823500;
【顯雲街分部】顯雲街近方廟路牌坊入口一樓,電話:18915357615;
【洛社分館】無錫市惠山區洛社洛城商業中心1-106(麥德龍北側)「坐看雲起茶書院」,電話:13812024327;
【蠡溪分館】無錫市蠡溪路500號-20「中國黑茶」,電話:(0510)85884447;
【山水涯分館】無錫市錫山區友誼北路299號東方國際輕紡城C12-1-301,電話:13395105687;
【深圳總部地址】寶安區西鄉大道文化潮汕博覽園五樓,電話:13699806250,13823518845;
【深圳前海分館】前海泛海拉菲花園二期一棟拉菲文化中心二樓梔子花藝術中心「梧聲古琴」, 電話:13699806250,13823518845;
*分享和推薦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感謝您關注「無錫梧聲古琴傳習所」
回復「1」將獲得「無錫梧聲古琴傳習所」自我介紹
回復「2」將獲得「無錫梧聲古琴傳習所」教學介紹
回復「3」將獲得「無錫梧聲古琴傳習所」課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