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鳴古琴 噪中取寧靜

2020-12-25 中山網


   人物小檔案    姓名:林書舟    年齡:80後    職業:琴社創辦人 古琴推廣    愛好:音樂 茶藝


   林書舟安坐撫琴。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這是嵇康在天地間肆意揮琴的灑脫。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這是阮籍在幽憤難眠中撫琴消愁的悵惘。

古琴,因其琴音低沉、優雅,而有別於任何表演琴類,更直指琴者的內省,用於修煉身心。在中山,便有一群古琴愛好者,她們忙時各司其職,一閒下來,便樂於從古琴中汲取超越現實的力量,獲得內心的寧靜。她們或集於琴室一隅,或遊走於山間田野,隨身攜帶一把古琴,隨時安坐撫琴。

林書舟就是這群撫琴者的帶頭人和組織者,也是中山古琴協會會長,正在積極推動中山古琴文化的傳播。

民樂樂器小全才初長成

提到協會會長或者帶頭人,總讓人想起一副德藝雙馨、德高望重的尊者形象。而中山古琴協會會長林書舟卻是一位年輕的女孩子,平日也有很多年輕人的愛好。前不久,她的大學琵琶老師和好朋友來中山看她,五個人一起用琵琶彈了一曲「鬥地主」,發在朋友圈和抖音上,引得觀者莫不哈哈大笑。

沒錯,雖然林書舟現在最愛的是古琴,但她大學期間還學過琵琶、古箏、二胡、葫蘆絲,更讓人意外的是,她主修的樂器竟然是鋼琴,專業是音樂教育。

「其實,每個年齡段,我好像都有點和同齡人不同。小時候,因為奶奶的薰陶,我早早開始接觸民族樂器,已經打下了古箏和琵琶的基礎。那時候,同學們報的興趣班一般都是鋼琴或者奧數、英語。後來上了大學,同學們又開始往唱歌跳舞的方向努力,我卻和幾位小夥伴一起,把常見的中國樂器都學了起來,甚至還補上了之前接觸不多的西式樂器鋼琴,幾乎每天都和琴相伴,每天都會定好時間勤奮練琴。」

與此同時,林書舟和幾個小夥伴還組成了一支民樂表演隊,接商演「接到手軟」,「因為我們最全面,什麼樂器都會,隨便抓一個人或者隨便組合都能上臺,所以我們的表演機會非常多,基本上在大學已經實現了同齡人中的經濟自由。」

年輕人簡單的熱血衝動,讓林書舟的大學生活過得積極向上,「又有幾分喧鬧。」

偶遇古琴,萌發強烈好奇心

在大學熱鬧的生活中,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林書舟聽到一位師兄的古琴演奏。「其實,這次和古琴相遇,並沒有一見傾心或者怦然心動,因為古琴的樂音非常低沉,在樂室外聽得並不真切,但我卻萌發了強烈的好奇心。我對所有的民族樂器都有一種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從那之後,林書舟的學習目錄中又多了一項「古琴」。「入門之後慢慢我就發現,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樂器,它並不像古箏、琵琶或者鋼琴那般優美動聽而富有藝術性和觀賞性,卻最能讓人的內心沉靜下來,去直面自己、探尋自己的內心。」

學習時間越長,林書舟對古琴的喜愛就更深幾分,每天練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與其說是練習,不如說是享受。內心稍有波動或者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就願意坐在古琴前,久而久之,它就變成我的一位好朋友,而且是最懂我心事的好朋友。」

畢業之後,林書舟沒有選擇朝九晚五的教師生活,而是和小夥伴一起,開了自己的琴行,「依然主打中國樂器和相關培訓。」

在這個時期,林書舟帶領團隊打入中小學特色教育課領域,「我們在東莞開了廣東省第一個古琴班,後來推廣到多個城市。中山也是在我開始推之後,才慢慢有了一些古琴文化的氛圍。」

彈琴品茶,自得其樂

從2012年畢業來到中山開琴行,到2015年創辦中山古琴協會,林書舟的事業重心也慢慢從中國樂器培訓轉向古琴文化推廣。她和合伙人一起開辦了樂心行琴社,教授一班朋友學習古琴,朋友又帶來更多的朋友。

在林書舟的琴社,可以看到一排排古色古香的七弦古琴,這是她教學用的。講臺上,她自己的古琴則是跟隨在身邊多年的「朋友」,琴臺上放置著香盒和桃木擺件,背後是古琴琴譜《仙翁操》。當她在古琴前面坐下,手撫觸到琴弦的一瞬,似乎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而此時的世界也只屬於她。正如她在教室門口寫的對聯,「數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子,過琴棋書畫詩酒花生活。」她想帶著自己和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之外找到一份寧靜。

每到農曆節氣或者節日,林書舟都會和學員們一起踩著自然的步伐去尋找「琴人合一」,「去年,驚蟄、小滿、三伏、立秋……幾乎每一個節氣和節日,我們都會早早起床,來到有山的公園裡,登上山頭,撫琴吹簫,自得其樂。」

去年,林書舟將茶也加入到古琴生活中,「白居易在詩中早都提過『琴茶』,琴和茶從來都是不分家的,所謂『琴茶一味』,撫琴和品茗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備休養。我特地把琴社搭檔新出的福建福巖白茶命名為『琴茶一味』,彈琴活動也就變成了琴茶雅聚、琴茶詩話、琴茶大會,還曾去到茶山上彈琴品茶。」

如今的林書舟和她的朋友們,出門已經不止帶一把古琴,也要帶上一套茶具。一首曲子,一杯清茶,正是她們在繁忙之餘安放心靈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幽幽方寸鳴丨郵票中的古琴(國外篇)
    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是漢文化中的瑰寶。曲調清雅、淳美,聲音靜遠、飄逸,既是先賢聖哲出塵不染、遺世獨立的精神象徵,也是高人雅士超世脫俗、寄情山水林間的精神寓所。  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古琴名列其中。
  • 《平沙落雁》薄克禮: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裡,天際飛鳴
    探索古琴美學靜心 | 音樂 | 承古 | 融今 古琴中國網   © 點擊上方綠標,聆聽最美音樂▲ 古琴演奏《古音正宗》中說此曲:「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裡,天際飛鳴。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通體節奏凡三起三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迴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鳴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這段解題對雁性的描寫極其深刻生動。全曲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 古琴 |《虛靜》古樸高雅,寧靜致遠
    ©點擊上方綠色音頻聆聽今晚與大家分享一首巫娜老師的古琴曲《虛靜》,出自專輯《天禪》。
  • 陳長林古琴演奏欣賞——《平沙落雁》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它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三千餘年不曾中斷,本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是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的古老樂器。
  • 古琴 |《慧》至清至潔,滌蕩客塵
    "今晚與大家分享一首古琴曲《慧》,出自李祥霆老師的專輯《風華國韻·古琴心》。空曠渺茫,洗心洗塵,簡單中的豐富。已知禪意,未聞禪音,已聞禪音,不見禪者。夜聞此曲,浮此畫面。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好曲。
  • 「琴簫合鳴,聆聽中國之音」洛邑古城古琴洞簫音樂鑑賞會圓滿落幕
    12月23日下午3時許,「琴簫合鳴,聆聽中國之音」古琴洞簫音樂鑑賞會在洛邑古城立德苑舉行。中華經典吟誦大會全國總冠軍太月、笛簫製作大師韓振國、古琴斫制非遺傳承人盧丁親臨現場,琴簫合鳴一展身手,講授古琴與洞簫的淵源傳承。
  • 古琴 聶隱娘中的青鸞舞鏡
    在這部電影中,或許有你看不懂的地方,卻也有你聽得見的美。2015年,侯孝賢導演的電影《聶隱娘》在坎城影展得到最佳導演獎,配樂也榮獲原聲音樂獎最佳原創音樂獎,該片在國際及兩岸聲名大躁。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電影在日本拍完後,在機場有劇組的人請她作曲,她以為是客套話,也就沒放心上。兩年過去後隨著電影得獎,配樂大師林強在臉書上的感謝名單也提到了勤心的名字,令她相當的開心!
  • 古琴 |《水龍吟》國樂鳴奏,大氣磅礴
    ©點擊上方綠色音頻聆聽今晚與大家分享一首國樂鳴奏《水龍吟》,此曲是在央視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收官之夜;李祥霆大師與笛子演奏家王次恆
  • 古琴曲《在水一方》: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捧一本詩經,蒹葭,一個好美的名字,雎鳩一聲,散落在千年的風雨中,蕩起層層漣漪。從留言粉絲中隨機抽出一位,贈送精美禮品一份,獲獎者我們會在後臺留言中回復您,到時請與客服微信聯繫。古琴曲《靜水流深》:安寧自在,清靜中歡喜自生古琴曲《琴心和鳴》:品一抹靜謐,忘卻一切喧囂煩惱古琴曲《雲水禪心》:觀雲聽水,心安便是歸處古琴曲《綠度母心咒》:守一份寧靜
  • 古琴十大名曲
    【瀟湘水雲】曲譜最初見於《神奇秘譜》,共分十段:1、洞庭煙雨 2、江漢舒清
  • 古琴《酒狂》一首能讓春天醒來的妙曲
    酒中得道真暢然。在幾千首傳統的琴曲中《酒狂 》是極為獨特的,可快、可慢、隨心而作,不同的人會彈出不同的畫面感有的是豪爽暢飲有的靈逸灑脫各有各的韻味古琴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譜》的《酒狂》譜為蘭本,又參照《西麓堂琴統》譜整理打譜,把樂曲處理成在古琴樂曲中罕見的6/8拍子。
  • 會不會彈古琴,露一「手」就知道了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我們在彈琴中也能體會到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對豐富自己的情感有著彌足珍貴的意義。古琴蘊含著濃鬱的中國傳統文化,其對於現代人而言,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進修。人們可以通過學習古琴來慰藉心靈,在學習古琴的過程中來感悟人間的處世之道,古琴與人而言,更像是情感升華的「容器」,不同的聲音造就不同的意境。
  • 古琴文化的,底蘊內涵
    在中國眾多的音樂形式中,古琴應當說是儒道兩家在音樂中體現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張入世哲學,重視人生的現實問題,強調藝術對人倫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樂講究中正平和,不追求聲音華美富麗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古琴首當其衝地擔負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責任。
  • 古琴 |《幽玄》琴簫和鳴,清新脫俗
    琴簫和鳴,自然流淌,讓你覓得一處心靈休憩的地方。 優美,雅靜,深邃,空靈,琴音禪韻,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內在的煩躁,衝突,焦慮,能夠很好得被安撫,進入空無的內在世界,整個人得以方松,安靜。 對我們來說,這樣的琴音算是我們很好的精神治療方式,縷縷音弦,禪意處處,生機一片,帶來平和,唯美,寧靜的能量。
  • 最佳抗噪夥伴 Bose QC25抗噪耳機試聽
    可是以前為什麼我不帶抗噪耳機出門?這次卻想借Bose QC25抗噪耳機呢?這要回到2014年幫壹周刊推薦年度影音產品,他們借回了好幾款耳機請我試聽,其中QC25的抗噪效果最讓我印象深刻。至於抗噪效果,我在辦公室牛刀小試一番,沒有打開抗噪線路,耳罩包著耳朵的時候,空間噪音在耳罩與耳朵中間「迴響」,背景噪音感覺更大了,可是一打開抗噪線路,馬上安安靜靜,而且有一種寧靜的空間感。好,抗噪耳機什麼原理?當外界有持續性噪音時,抗噪耳機裡面的麥克風會偵測噪訊,同時發出反向訊號,與外界噪訊相互抵消。
  • 古琴 《瀟湘水雲》寧靜以致遠,塵心頓息
    點擊▲上面音頻免費聆聽音樂寧靜以致遠,塵心頓息。有一種味道 有一種讓人安靜下來的衝動。文章不療山水癖,身心每被野雲羈。 今天是吳景略先生110歲誕辰。重聽經典,紀念大師! 《瀟湘水雲》,南宋郭楚望曲。吳景略先生演奏此曲,飛騰跌宕,灑脫神奇,被譽為「吳氏瀟湘」。吳版的最激蕩,真有亡國之思一樣。其他人的似乎都平淡些。
  • 《犬鳴村》影評:都市傳說迷人的神秘色彩
    劇情簡介《犬鳴村》是一部2020上映的日本恐怖驚悚電影,由清水崇執導,三吉彩花、坂東龍汰、大谷凜香主演,取材自九州福岡縣「舊犬鳴隧道」的真實都市傳說事件,劇情講述自從哥哥悠真與女友明菜在夜遊途中發生意外之後
  • 寧靜致遠,隱於大世:享受古琴音樂中久違的靜謐
    古琴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距今已有約3000年的歷史被譽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它典雅高貴、悠遠寧靜一切都是淡淡的所以,在忙碌奔波之餘,不妨多聽聽幾首靜謐的古琴樂。當古琴最後的那繞梁的餘音迴旋在耳畔時,我們會突然恍悟,生活原來充滿詩意與美麗。
  • 聽一曲《寒山僧蹤》兩耳是菩提,無處不寧靜
    ▲古琴演奏:龔一無德禪師評價此曲: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搏跳動就是鐘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如入定的老僧,如訪禪的夜客,在心靈深處一問一答,一切隨著琴簫的張弛,盡在不言中。寒山是個詩僧、怪僧,曾隱居在天台山寒巖,因名寒山,他的詩寫得很美,但脾氣卻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廟中"望空噪罵",和尚們都說他瘋了,他便灑笑而去。曾在天台國清寺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幹和尚化緣經過,慈悲為懷,將其帶至寺中撫養,並起名"拾得",在國清寺中將他受戒為僧。
  • 彈奏古琴對身體的好處
    中醫理論中最早在《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篇》中就已經提到了陰陽五行和五音的關係:「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管子也說:「五聲即調,然後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又說:「凡聽徵,如負豬,豕覺而駭。凡聽羽,如鳴馬在野。凡聽宮,如牛鳴穴中。凡聽商,如離群羊。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音疾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