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參保人員達到正常退休年齡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怎麼辦?實際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點:一是檔案記載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二是個人或企業欠費;三是特殊工種材料不齊全;四是錯過了辦理退休的時間。原因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略有差異。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為什麼達到正常退休年齡,不能辦理退休手續?
要想辦理退休,需要符合2個基本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不低於15年。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具體來說,主要原因也有以下4種:
(一)檔案記載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
有的人上學時分不清陰曆和陽曆,混淆了生日的時間;有的人在辦理身份證的時候,個人的出生時間被工作人員錄錯了;有的人為了參軍或者報考院校,私下修改了個人的年齡等等。
(二)個人或企業欠費
有的是因為個人經濟壓力大,沒錢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導致欠費;有的是因為企業破產、重組等原因,欠繳企業統籌部分和個人部分的養老保險費用。
(三)特殊工種材料不齊全
因為特殊工種人員可以提前5年辦理退休,與足齡退休相比,特殊工種退休審批比較嚴格。如果無法證明特殊工種的工作年限和工作經歷情況,也會無法辦理退休的。
(四)錯過了辦理退休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我們應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生日當月,辦理退休手續。但是,有的時候,由於企業經辦人員或者職工本人的疏忽,錯過辦理退休的時間。
二、退休手續辦晚了,應該怎麼處理呢?
(一)檔案記載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怎麼辦?
當人事檔案記載年齡與職工實際年齡不符,應以職工人事檔案中最早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重點查看個人的《入團志願書》、《參軍登記表》、《知青登記表》、《入學登記表》、《招工備案表》等相關材料。或者查看個人直系親屬檔案,尋找關於出生時間的線索。
(二)個人或企業欠費,怎麼辦?
1.對由於個人欠費原因導致未按期辦理手續人員,自辦理手續並補齊欠費下月起計發基本養老金,期間國家和當地出臺的調整基本養老金政策同時開始享受。
2.對由於用人單位欠費原因導致未按期辦理退休手續人員,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實,單位補齊欠費及滯納金後,可從法定退休時間下月起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期間國家和當地出臺的調整基本養老金政策同時開始享受。
(三)特殊工種材料不齊全,怎麼辦?
特殊工種審核的重點就是:工作年限和工作經歷。從事工種的工作年限,至少在8~10年左右;特殊工種的工作經歷,要與崗位相符合。你可以把人事檔案作為突破口,通過查找《工資審批表》、保健津貼發放材料、崗位操作證、調令等原始檔案材料,作為自己辦理特殊工種審批的重要依據。同時,也可以查找同班組、同工段的已經按照特殊工種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作為審批時的參照依據。
(四)錯過了辦理退休的時間,怎麼辦?
1.參保人員達到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後,由於參保人員本人或者單位原因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而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其超過退休年齡的繳費時間不計算為繳費年限,其中個人多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一次性退還給本人,單位繳費部分不予退還;
2.基本養老金標準核定按參保人員本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的辦法和工資基數確定,辦理退休手續與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期間的基本養老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予補發。期間如進行基本養老金調整,按規定調整的數額應當納入核定的基本養老金標準。
寫在最後:
1. 參保人員達到正常退休年齡,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對症下藥。
2. 退休是一件大事,不能掉以輕心。對於即將退休的人員來說,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退休是你自己的事,你不上心誰上心!
3.退休的準備工作,宜早不宜晚。千萬不要臨時抱佛腳,以免影響退休。
很多人由於企業破產等原因,導致社保欠費、人事檔案丟失。明明到了退休年齡,卻無法按時辦理退休。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