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蕪湖三七互娛網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本公司」或「三七互娛」)投資者關係總監梁蓉與多家境外機構投資者、券商研究團隊分析師就公司經營情況進行溝通。
以下為本次投資者關係活動紀要:
一、公司基本面情況以及未來增長策略:
1、投資者關係總監梁蓉介紹公司情況以及未來國內外增長策略
目前,三七互娛在國內移動遊戲發行市場份額佔比10.51%,僅次於騰訊、網易。我們和騰訊都屬於研發、發行一體的商業模式,我們擅長通過廣告的方式來獲取用戶,並且保持較強的商業變現能力,創始人團隊和核心人員始終堅持在業務一線,保持對市場的敏銳度並迅速做出決策。前幾年我們主要是集中的ARPG類產品的研發及發行,近年我們開始走多元化全球化的策略,拓寬產品賽道,覆蓋更廣的用戶人群。
未來的增長空間主要看新品類的拓展及海外市場的增長,為更好實現增長,我們在保持流量運營的優勢基礎上,選擇了能力範疇內的品類拓展,在保證原來基本盤的利潤貢獻同時增加新品類。產品供給上,除了自己研發外,今年我們投資布局了多個優質研發cp,針對不同的區域市場用不同的產品去主打。
二、問答
Q:公司在遊戲產品創新和推出方面有何獨到之處以保證產品的成功率、相應的流行周期、吸引現有客戶和新客戶?
A:多年來公司堅持研運一體的商業模式,發行線能夠第一時間接觸用戶,了解用戶的需求並反饋給研發團隊,指導項目立項和自我糾正;
自研產品我們也在不斷的自我突破進行產品的迭代及微創新,力求打造精品長周期的產品,不僅僅在玩法上進行創新,在產品設計及美術上也均有創新突破,例如:《榮耀大天使》核心三大創新點為卡牌推關的元素、三職業合一、每一個職業不同流派的設計。
明年即將上線的《鬥羅3D》美術上也會有創新的內容,同時,我們在北美地區主推的SLG類產品例如《Puzzles & Survival》iOS暢銷榜排名持續提升,在「消除+策略」的融合創新上實現突破,RPG+SLG的創新融合,這種融合不僅能吸引本身SLG的用戶,還能把非SLG用戶通過這種融合創新的玩法,把關聯用戶吸引進來。
在產品運營推廣方面採取差異化策略,通過效果廣告投放凸顯用戶差異,年輕向MMORPG,投放素材更多的是展現畫面製作精美,色調清新靚麗等年輕向遊戲效果廣告的特點,把不同品類的遊戲進行針對性廣告投放,以滿足不同用戶層的需求,精準鎖定目標用戶。
Q:公司未來3-5年的規劃?
A;公司自18年開始就進行多元化的轉型,目標是多元化、年輕化、多品類化,用戶年齡層會向下突破,在流量經營的核心優勢基礎上去做新品類創新和用戶拓展,未來3-5年公司會立足「雙核+多元」產品戰略,推動雙核(MMORPG和SLG)+多元(SRPG、模擬經營、泛二次元、女性向)品類發展。
國內MMORPG傳統優勢品類爭取做到有序迭代,在研發品質上力求精益求精,不斷進行創新突破。憑著多年的研運一體的商業模式,我們對優勢品類的用戶畫像和消費行為已經理解的較為透徹,能準確的追蹤定位玩家的訴求並及時予以糾正,加上公司在智能投放系統的應用,將能實現更為精準的素材投放和更高效率的MMORPG產品運營。海外以SLG長線運營品類作為突破,進行多種細分題材嘗試。目前已儲備多款SLG產品。
Q:在產品擴張和海外擴張方面的預期和存在的挑戰?
A:我們所定的產品策略的品類是基於市場需求分析及自身團隊能力分析而來,而這些品類本身也是適合公司研運一體流量經營的思路。除了我們內部研發團隊的創新孵化外,今年也逐步加強了外部cp的投資力度,希望通過投資的手段,更快地布局研發,提升突破速度。
公司在未來三年也將持續重視研發投入,不斷擴大研發團隊的規模,預計在2023年研發人員數量將達到3500~4000人的水平。我們鼓勵創新,今年調整了研發的立項及激勵機制,在立項機制上,將原先單一的根據企業或市場需要立項的機制,改為鼓勵員工「自下而上」的立項機制,激勵機制也打破傳統一貫按項目流水的僵化薪酬分配框架,變為根據遊戲孵化品類靈活設置團隊考核標準,將更好地吸引年輕化人才。新的調整既保證了基本盤的穩定,又對新品的拓展起到積極作用。
Q:買量是你們很重要的增長手段。如何看待你們與為你們輸送流量的第三方平臺的長期關係(比如字節跳動的頭條、抖音系還有和騰訊的長期關係)買量成本的趨勢和對你們未來利潤率和回報的影響?
A:字節跳動和騰訊比較重要的商業模式就是流量變現,這個模式將是一個持久的模式,所以頭條、抖音系以及騰訊和我們是一個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他們更擅長優化流量分配,我們更理解用戶和流量變現,兩者不可或缺;
買量成本跟同質的產品競爭相關,跟素材品質相關,跟投放工具和方法相關,所以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東西,公司更看重的是提升遊戲的運營品質,提升創意素材的競爭力,提升投放效率。相信這幾點做到了,利潤和回報都是可期的。
Q:我們看到買量市場的興起,不管是大廠還是新興的中小開發者都在進入買量發行的市場。公司在買量方面競爭壁壘如何?
A:公司在買量方面的競爭壁壘一是投放能力,包括投放方法和素材質量,二是投放效率,包括了工具建設和數據算法的助力。公司未來的買量思路是品效合一,把握市場變化進行高品質的宣傳,利用好的投放能力吸引目標用戶達成好的效果。
附:活動信息表
(此稿由證券時報e公司寫稿機器人「快手小e」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