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杭州10月19日消息(浙江臺記者林璐茗 解梓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0月18日,2020菠蘿科學獎在浙江揭曉。您或許不了解菠蘿科學獎,這是一個為正經的科研成果頒獎的嚴肅的、有點好玩的活動。
    菠蘿科學獎的特質是搞笑又嚴肅,它從刊發於正規學術期刊的科研作品中評選出有幽默感的科技研究,獎勵那些有想像力、有趣的科學研究成果,喚起人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也被稱為中國版的「搞笑諾貝爾獎」。
    菠蘿科學獎是浙江省科技館與果殼網合力打造的科學獎項,每年評選一次。獎項包括物理獎、醫學生物獎、幻想獎、發明獎等10個獎項。今年已經是第九屆。從去年起,菠蘿科學獎成為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組成部分。
    過去八年裡,菠蘿科學獎給幾十位科學家出於「好奇心」所做的科研項目頒了獎,比如「數錢可以減輕疼痛」「一個泳池裡有多少尿」「蚊子為什麼不會被雨滴砸死」……
    那麼,今年菠蘿科學獎又捕獲了哪些腦洞清奇的科學、科普工作者,誰又獲獎了?
    看到桌上殘留了一些鼻涕;廁所裡有沒衝的糞便;坐在飛機上,身後有個人在嘔吐……你是什麼感受?近年來,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瓦爾·柯蒂斯教授和布魯內爾大學生命科學系的麥可·德巴拉博士進行了一些「噁心」研究,並對噁心進行了六因素結構分類,獲取了年輕人的「噁心分布圖表」,這個項目獲得菠蘿科學獎生物學獎。麥可·德巴拉博士通過視頻表示:「我們觀察了人們對數百種不同刺激的噁心反應,反映出人們覺得厭惡的東西和傳染病之間的對應關係,所以我們探索的是噁心這種感覺會促使我們避免環境中的傳染病源。」
    說起男人的鬍子,總讓人覺得是展現男性魅力的重要方式。今年,來自美國猶他大學生物系的卡雷爾和本校物理系的幾位研究者發表論文稱,鬍子除了好看還能扛揍。卡雷爾等幾位研究者用綿羊皮毛模擬人體毛髮,對比完整的皮毛、剃短的皮毛、連根拔除的皮毛對於衝擊力的吸收力後發現,皮毛確有削除鈍擊的能力,同時能擴散衝擊力,起到類似凱夫拉防彈衣的作用。菠蘿科學獎物理獎獲得者卡雷爾介紹:「我們研究的是一個實驗,測試雄性的鬍鬚能在雄性打架的時候保護面部的骨骼,這樣他們有可能在爭奪女性配偶的競爭中獲得成功。」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永無止境,近年來,各國航天航空計劃中都在研究如何儘可能地在登陸星球上就地取材。今年2月的一項研究最讓人振奮——來自挪威、荷蘭、西班牙的一個國際合作小組提出,要好好利用太空人的尿,他們發現尿液中富含的尿素能在混凝土凝結的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性能。2020年菠蘿科學獎幻想獎得主挪威奧斯特福德大學學院安娜教授表示,建造出未來月球基地的夢想不再是夢:「尿液中含有一種叫做尿素的東西,這是尿液中的主要成分,我在和藥師合作的時候,知道尿素可以幫助東西在水分較少的情況下容易凝固,雖然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會這樣做混凝土,但我只是想嘗試下,很高興我們成功了。」
    菠蘿Me獎獲獎者馬修是一位來自美國的計算機教師,他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通過製作短視頻把教學和有趣的故事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們在枯燥單調的計算機課堂中找到了樂趣。他的教學視頻點擊率總是輕鬆破億。「我相信數學和科學在當今這個技術世界中尤其重要,使事情變得有趣的方式是要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喜歡和屏幕互動,讓現實與屏幕互動。」他說。
    科學家們指出,多動症的背後有著多種不同的神經生物學原因。而之前一些研究發現,電子遊戲基於遊戲的治療方法有可能會改變大腦結構和功能。美國遊戲公司Akili公司通過科學的設計與嚴謹的試驗證實了遊戲療法的潛力,程式設計師們開發的一種數字療法,能以遊戲的形式讓兒童用戶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並在這個過程中改善他們的注意力。這一療法,今年6月得到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於治療8歲到12歲的部分多動症兒童。這個項目獲得菠蘿科學獎醫學獎,遊戲研究社記者跳跳作為代領獎者說:「實際上這個遊戲本身挺無聊的,對於正常人來說,它是專門給孩子玩的,設計也比較簡單。」
    另外,人稱「中二所」的中科院物理所獲得今年的菠蘿U獎,他們把沒有多少人能看得懂的深奧知識變得人人可看。菠蘿科學獎發明獎得主為思路清奇、手藝精湛的青年發明家「手工耿」(本名耿帥),他發明一款高科技現代版笑容輔助器——一個鋼鐵打造的弧形,前面有兩個鉤子掛在嘴角,轉動後腦勺的按鈕就能擁有美麗的笑容。
    據了解,今年是菠蘿科學獎的第9次亮相,也是首次面向全球,菠蘿科學獎的口號是「向好奇心致敬」——通過獎勵那些有想像力、有趣的科學研究成果喚起公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
    很長時間來,大家印象中的科學研究是神秘又嚴肅的,傳統的科研評價體系側重於發表的論文數,或是產生的經濟效益,這些都忽略了好奇心對科學研究的意義,無形中也拉大了科研和普通人的距離。
    科學研究離生活不該這麼遙遠!菠蘿科學獎取名「菠蘿」,寓意著科學研究像菠蘿一樣又酸又甜。
    被網友調侃為「發明界的泥石流」的河北民間發明家「手工耿」,獲得了今年的發明獎,他曾在網絡發表不鏽鋼「腦瓜崩」、「菜刀手機殼」等創意「發明」,看似都是「無用良品」,但卻都是在向好奇心致敬,向這個世界做出一些不一樣的嘗試。
    向科學家們的好奇心致敬,也願你我都能永遠對生活保持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