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好奇心致敬 2020菠蘿科學獎揭曉

2021-01-09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杭州10月19日消息(浙江臺記者林璐茗 解梓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0月18日,2020菠蘿科學獎在浙江揭曉。您或許不了解菠蘿科學獎,這是一個為正經的科研成果頒獎的嚴肅的、有點好玩的活動。

&nbsp&nbsp&nbsp&nbsp菠蘿科學獎的特質是搞笑又嚴肅,它從刊發於正規學術期刊的科研作品中評選出有幽默感的科技研究,獎勵那些有想像力、有趣的科學研究成果,喚起人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也被稱為中國版的「搞笑諾貝爾獎」。

&nbsp&nbsp&nbsp&nbsp菠蘿科學獎是浙江省科技館與果殼網合力打造的科學獎項,每年評選一次。獎項包括物理獎、醫學生物獎、幻想獎、發明獎等10個獎項。今年已經是第九屆。從去年起,菠蘿科學獎成為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組成部分。

&nbsp&nbsp&nbsp&nbsp過去八年裡,菠蘿科學獎給幾十位科學家出於「好奇心」所做的科研項目頒了獎,比如「數錢可以減輕疼痛」「一個泳池裡有多少尿」「蚊子為什麼不會被雨滴砸死」……

&nbsp&nbsp&nbsp&nbsp那麼,今年菠蘿科學獎又捕獲了哪些腦洞清奇的科學、科普工作者,誰又獲獎了?

&nbsp&nbsp&nbsp&nbsp看到桌上殘留了一些鼻涕;廁所裡有沒衝的糞便;坐在飛機上,身後有個人在嘔吐……你是什麼感受?近年來,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瓦爾·柯蒂斯教授和布魯內爾大學生命科學系的麥可·德巴拉博士進行了一些「噁心」研究,並對噁心進行了六因素結構分類,獲取了年輕人的「噁心分布圖表」,這個項目獲得菠蘿科學獎生物學獎。麥可·德巴拉博士通過視頻表示:「我們觀察了人們對數百種不同刺激的噁心反應,反映出人們覺得厭惡的東西和傳染病之間的對應關係,所以我們探索的是噁心這種感覺會促使我們避免環境中的傳染病源。」

&nbsp&nbsp&nbsp&nbsp說起男人的鬍子,總讓人覺得是展現男性魅力的重要方式。今年,來自美國猶他大學生物系的卡雷爾和本校物理系的幾位研究者發表論文稱,鬍子除了好看還能扛揍。卡雷爾等幾位研究者用綿羊皮毛模擬人體毛髮,對比完整的皮毛、剃短的皮毛、連根拔除的皮毛對於衝擊力的吸收力後發現,皮毛確有削除鈍擊的能力,同時能擴散衝擊力,起到類似凱夫拉防彈衣的作用。菠蘿科學獎物理獎獲得者卡雷爾介紹:「我們研究的是一個實驗,測試雄性的鬍鬚能在雄性打架的時候保護面部的骨骼,這樣他們有可能在爭奪女性配偶的競爭中獲得成功。」

&nbsp&nbsp&nbsp&nbsp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永無止境,近年來,各國航天航空計劃中都在研究如何儘可能地在登陸星球上就地取材。今年2月的一項研究最讓人振奮——來自挪威、荷蘭、西班牙的一個國際合作小組提出,要好好利用太空人的尿,他們發現尿液中富含的尿素能在混凝土凝結的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性能。2020年菠蘿科學獎幻想獎得主挪威奧斯特福德大學學院安娜教授表示,建造出未來月球基地的夢想不再是夢:「尿液中含有一種叫做尿素的東西,這是尿液中的主要成分,我在和藥師合作的時候,知道尿素可以幫助東西在水分較少的情況下容易凝固,雖然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會這樣做混凝土,但我只是想嘗試下,很高興我們成功了。」

&nbsp&nbsp&nbsp&nbsp菠蘿Me獎獲獎者馬修是一位來自美國的計算機教師,他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通過製作短視頻把教學和有趣的故事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們在枯燥單調的計算機課堂中找到了樂趣。他的教學視頻點擊率總是輕鬆破億。「我相信數學和科學在當今這個技術世界中尤其重要,使事情變得有趣的方式是要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喜歡和屏幕互動,讓現實與屏幕互動。」他說。

&nbsp&nbsp&nbsp&nbsp科學家們指出,多動症的背後有著多種不同的神經生物學原因。而之前一些研究發現,電子遊戲基於遊戲的治療方法有可能會改變大腦結構和功能。美國遊戲公司Akili公司通過科學的設計與嚴謹的試驗證實了遊戲療法的潛力,程式設計師們開發的一種數字療法,能以遊戲的形式讓兒童用戶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並在這個過程中改善他們的注意力。這一療法,今年6月得到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於治療8歲到12歲的部分多動症兒童。這個項目獲得菠蘿科學獎醫學獎,遊戲研究社記者跳跳作為代領獎者說:「實際上這個遊戲本身挺無聊的,對於正常人來說,它是專門給孩子玩的,設計也比較簡單。」

&nbsp&nbsp&nbsp&nbsp另外,人稱「中二所」的中科院物理所獲得今年的菠蘿U獎,他們把沒有多少人能看得懂的深奧知識變得人人可看。菠蘿科學獎發明獎得主為思路清奇、手藝精湛的青年發明家「手工耿」(本名耿帥),他發明一款高科技現代版笑容輔助器——一個鋼鐵打造的弧形,前面有兩個鉤子掛在嘴角,轉動後腦勺的按鈕就能擁有美麗的笑容。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今年是菠蘿科學獎的第9次亮相,也是首次面向全球,菠蘿科學獎的口號是「向好奇心致敬」——通過獎勵那些有想像力、有趣的科學研究成果喚起公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

&nbsp&nbsp&nbsp&nbsp很長時間來,大家印象中的科學研究是神秘又嚴肅的,傳統的科研評價體系側重於發表的論文數,或是產生的經濟效益,這些都忽略了好奇心對科學研究的意義,無形中也拉大了科研和普通人的距離。

&nbsp&nbsp&nbsp&nbsp科學研究離生活不該這麼遙遠!菠蘿科學獎取名「菠蘿」,寓意著科學研究像菠蘿一樣又酸又甜。

&nbsp&nbsp&nbsp&nbsp被網友調侃為「發明界的泥石流」的河北民間發明家「手工耿」,獲得了今年的發明獎,他曾在網絡發表不鏽鋼「腦瓜崩」、「菜刀手機殼」等創意「發明」,看似都是「無用良品」,但卻都是在向好奇心致敬,向這個世界做出一些不一樣的嘗試。

&nbsp&nbsp&nbsp&nbsp向科學家們的好奇心致敬,也願你我都能永遠對生活保持好奇!

相關焦點

  • 向好奇心致敬:「河北保定愛迪生」手工耿獲菠蘿科學獎發明獎
    既搞笑又嚴謹,有想像力又有趣的科學研究,或許最能喚起公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10月18日晚,第九屆菠蘿科學獎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開獎。九位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英國倫敦、美國加州等地的科學家和充滿好奇心人士分別獲得菠蘿科學獎的物理學、生物、數學和心理學等獎項。
  • 2020菠蘿科學獎揭曉
    長鬍子的男人扛揍、人類的六大噁心因素、拆散情侶的衛生學方法……昨天,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活動之一的「2020年菠蘿科學獎頒獎典禮」在溫州舉行,10個國內外「有意思的」的科研成果獲獎。什麼是菠蘿獎?
  • 「河北樊少皇」手工耿喜提菠蘿科學獎
    10月18日晚,萬眾矚目的菠蘿科學獎頒獎儀式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拉開序幕。 菠蘿科學獎被稱為中國版的「搞笑諾貝爾獎」,雖然看起來不靠譜,可它是個正兒八經的科學獎項,由浙江省科協扶持創辦。菠蘿科學獎的最大特色在於將趣味性與科學性完美結合,將「向好奇心致敬」這個口號貫徹到底。 所以,從歷屆菠蘿科學獎的獲獎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奇葩科研成果。
  • 菠蘿科學獎兩屆心理學獎得主:看透金錢的「網紅師」
    菠蘿科學獎兩屆心理學獎得主周欣悅看透金錢的「網紅師」數錢能降低疼痛、花錢讓人「肉疼」、摸到髒錢會降低道德感……作為研究金錢對人們心理影響的專家,浙大管理學院教授周欣悅因一系列有趣的實驗和發現而聞名。這位年紀輕輕便一頭「扎進錢眼兒」的女學者,在好奇心的引領下已發表了幾十篇頗具分量的學術論文,充分享受著科研帶來的快樂。
  • 【新華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揭曉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科院供圖  中國科學院8月28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評選於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效候選項目評審、國內外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正式候選項目評審和理事會終審等環節,最終產生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信息技術科學獎空缺)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 衡陽80後教授喜獲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龍少華 記者唐家華報導 8月28日,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名單揭曉,現就職於南京大學的唐朝生榮獲「地球科學獎」。據悉,這是唐朝生教授繼2018年12月12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之後,獲得的又一重量級大獎。
  • 中國版「搞笑諾貝爾」揭曉 科大《美麗化學》獲獎
    就在4月11日晚,被譽為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的菠蘿科學獎正式揭曉。  今年「菠蘿科學獎」的語言學獎頒給了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汪奎,他在碩士畢業論文中探討了「呵呵」一詞的網絡功能,「呵呵」這個「最傷人網絡聊天詞彙」終於有個像模像樣的註解。汪奎在研究中發現,在模仿笑聲時,人們更容易傾向於認為縱聲大笑發出的聲音像「哈哈」一樣;「吼吼」的笑聲不大,但似乎有點賣萌扮蠢的傾向。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友雒建斌院士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985級校友、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雒建斌院士榮獲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
  • 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三位拓撲領域科學家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12月13日,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復旦-中植科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宣讀獲獎名單,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布裡斯託大學教授麥可·貝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查爾斯·凱恩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其中, 麥可·貝裡提出的貝裡相位,是量子力學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促進了對拓撲物態的研究。
  • 燕山大學教授田永君榮獲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長城網秦皇島訊(記者 李興雙 祖迪 通訊員 歷帥 朱可嘉)5月30日,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北京揭曉,燕山大學教授田永君榮獲陳嘉庚技術科學獎,獲獎項目為《比天然金剛石更硬人工材料的合成》。該獎項的獲得在河北省尚屬首次。
  • 陳嘉庚科學獎得主首次來甬作報告,暢談中醫藥與化學研究
    今天下午在寧波材料所舉辦的陳嘉庚科學獎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家林國強和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陳興侃侃而談,闡述他們對中醫藥守正創新與手性化學、化學與糖生物學融合發展的看法和理解。
  • 中科大再獲菠蘿科學獎 因《美麗化學》傳播具有影響力
    繼去年中科大「殺手教授」丁澤軍教授榮獲菠蘿ME獎後,剛剛揭曉的2015年「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菠蘿科學獎中,來自中科大的《美麗化學》獲得「菠蘿U獎」(獎勵上一年當中,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科學傳播事件)。
  • BIBF菠蘿圈兒國際插畫展暨首屆菠蘿圈兒插畫藝術節舉辦
    8月20日至9月30日,首屆菠蘿圈兒插畫藝術節推出入圍名單直播、插畫師線上沙龍分享、獎項揭曉與頒獎典禮直播、線下插畫展與「秦叔來了」線下見面交流會等系列活動。  為什麼叫「菠蘿圈兒」?9月28日,菠蘿圈兒內容總監張迿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菠蘿』的諧音為『伯樂』。
  • 2019年「科學突破獎」揭曉 兩位華人科學家獲獎-中新網
    2019年「科學突破獎」揭曉 兩位華人科學家獲獎 2018-10-18 13:02:17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山東師大附中黃一帆斬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生物全國最高...
    12月13日2020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暨年度頒獎典禮日前在清華大學順利閉幕。來自中國內地26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地區及美國、英國等17個國家400餘所中學的1500餘支團隊、近1700名學生報名參賽。最終,來自山東師大附中國際部的黃一帆經過重重考驗一路過關斬將,闖入總決賽並斬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生物全國最高獎項金獎。
  • 「復旦—中植科學獎」頒出 英美中三國科學家分享獎項
    昨天,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在拓撲領域建樹卓著的三位中外科學家分享該獎項。獲獎者分別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教授麥可·貝裡(Sir Michael V.Berry),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查爾斯·凱恩(Charles L.Kane)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
  • 2020年度法治人物評選結果揭曉
    2020年度法治人物評選結果揭曉公安民警吳湧當選「年度法治人物」 阿真能周劉煒榮獲「年度致敬英雄」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活動12月4日晚落下帷幕,10位「2020年度法治人物」和4位「2020年度致敬英雄」獲獎者揭曉。
  • 「向劇作家致敬2020」萬方作品展演啟動
    2020」萬方作品展演在北京菊隱劇場啟動。  2020年是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值此特殊契機,「向劇作家致敬2020」推出曹禺先生的女兒、著名劇作家萬方作品展演,選取《你還彈吉他嗎》《報警者》兩部作品進行劇本朗讀,並以此紀念曹禺先生。  萬方是著名劇作家、小說家,從八十年代開始創作小說,同時創作舞臺劇、電影及電視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