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新增就業22.23萬人,棗莊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

2021-01-17 大眾日報

1月14日上午,棗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時期全市就業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主任王振作新聞發布。

王振說,城鎮新增就業規模更加穩定。「十三五」時期,我市堅決貫徹省、市關於就業創業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增加城鄉就業、穩定就業崗位為重點,突出抓好服務落地和政策生效,各項就業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全市連續5年城鎮新增就業在4萬人以上,累計新增就業22.23萬人,超額完成「十三五」新增就業21萬人目標。尤其2020年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年初我們及時成立工作專班,大力開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穩定就業專項行動,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3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1.02%。「十三五」期間我市年度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為2.38%、2.39%、3%、2.23%、2.33%,始終控制在3.5%以內。

王振介說,重點群體就業保障更加有力。始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全市大學生年度就業始終在85%以上,2020年就業率90.43%;積極推動高校畢業生創業,6500餘名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撥付大學生創業引領資金736萬元。深入實施「三支一扶」招募計劃,招募235人到基層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持續開展高校畢業生見習工作,安排見習人員6174人。2018年實施人才新政以來,為1046名大學生落實生活和租房補貼1851.3萬元。強化困難人員託底安置,全市累計新增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0077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061個,累計發放社保補貼及崗位補貼1.75億元,實現1437家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零。累計實現轉移貧困勞動力就業1.35萬人,為4690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代繳居民養老保險金,將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48568人納入居民養老保險統籌,按月發放養老金,公益性崗位安置1539名農村特困人員,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810人。

據王振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更加完善。實施「職業技能提升3210」計劃,利用3年時間,安排2億元扶持資金,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2019年、2020年以來共培訓各類人員9.02萬人,完成三年任務目標的90%。啟動實施失業保險技能提升「展翅行動」,「十三五」期間累計發放技術技能提升補貼812.5萬元,受益職工6495人。大力開展以工代訓,為企業紓困解難發放補貼5910.4萬元,惠及企業559家、職工50494人。

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副主任湯國華,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科科長高會幹出席,並一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附:記者問答實錄

記者:請問「十四五」時期,我市就業工作總體規劃是什麼?

王振:「十四五」時期,我們將繼續堅定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推動就業穩定增長,有效應對失業風險,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概括為強化健全「七大體系」:

一是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體系。強化就業優先目標導向,將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將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下限,加強就業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的有效銜接,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二是強化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和多渠道靈活就業政策體系。完善創業扶持政策,擴大創業擔保貸款規模,加大對初創實體支持力度。持續推動多渠道靈活就業,鼓勵個體經營,增加非全日制就業機會,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強化對靈活就業人員就業服務、勞動權益和基本生活保障。突出開放、競爭、有序、高效的創業培訓工作導向,強化公益性、開放性社會大學屬性,充分整合駐棗高校、社會培訓機構、孵化基地等資源,大規模開展創業培訓,提高勞動者創業能力,實現以培訓促進創業,充分釋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三是強化促進重點群體就業服務體系。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提檔升級高校畢業生來棗就業創業政策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留棗來棗就業。實施基層成長計劃、青年見習計劃、就業啟航計劃,強化失業青年幫扶。繼續健全統籌城鄉就業政策體系,積極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外出就業、就近就地就業。加強失業人員就業服務,保障基本生活,兜牢民生底線。加強困難人員就業援助,確保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統籌做好婦女、殘疾人等群體就業工作。四是強化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推行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就業創業和人才成長需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五是完善開放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健全公共服務有保障、經營性服務逐步壯大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提升服務就業創業與人力資源開發配置能力。六是健全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健全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開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範城市和充分就業社區建設,提升城鄉公共服務能力。七是強化防範化解規模失業風險體系。構建覆蓋勞動力市場、企業用工主體和勞動者個體的就業失業統計調查體系。完善就業失業監測預警體系,完善規模性失業風險應急防控預案,做好失業風險處置工作。

記者: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請問就業工作將具體開展哪些工作?

湯國華:2021年我們將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積極開展「創業棗莊·樂業魯南」行動,重點實施「青年就業」「創業賦能」「技能提升3210」「就業地圖」等專項計劃。主要做到「四個注重」:一是注重就業提質擴容。實施青年就業計劃,以社區為單位,為未就業青年提供指導、培訓等全方位就業服務,打造就業服務網格化棗莊新模式。協調有關部門,以市政府名義制定支持數字服務外包經濟發展政策,鼓勵新產業新業態帶動高質量就業,支持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不斷拓寬就業新渠道、培育發展新動能。落實《棗莊市就業援助辦法》,統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人群就業,開展「一對一」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二是注重創業示範帶動。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實施創業賦能計劃,提升創業政策、創業載體、創業培訓、創業大賽、創業服務等五大平臺能力建設。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擔保方式,實施創業擔保貸款精細化管理,簡化手續、降低門檻,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億元,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三是注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深化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連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3210」計劃,利用3年時間,安排2億元扶持資金,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2021年是計劃的第三年,完成培訓不少於3萬人次。四是注重就業信息化提升。創新實施「就業地圖」計劃,提升就業數據支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優化完善靈活用工管理平臺等信息化服務手段,健全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高效便捷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就業服務水平。

3、記者:日前,我市出臺了《棗莊市就業援助辦法》,下一步針對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有那些具體考慮和舉措?

湯國華:穩定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是落實「六穩」、「六保」重要舉措,也是展現政府關懷的具體體現。2020年,市人社局在認真研究《就業促進法》、《山東省就業促進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梳理了我市就業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起草了《棗莊市就業援助辦法(徵求意見稿)》,經多次徵求市直有關部門、部分企業等意見建議,形成了送審意見稿。12月6日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後,於2020年12月9日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了《棗莊市就業援助辦法》,並在棗莊政務公開網、棗莊就業網等網站進行公開發布。圍繞落實《就業援助辦法》,2021年1月,市人社局建立就業援助定點聯繫區(市)制度,指導區(市)按照《就業援助辦法》規定,摸清有就業意願就業困難人員底數並對符合條件人員及時認定,通過多種方式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重點幫扶。2020年以來,全市累計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541人,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3192.1萬元。下一步市人社局將根據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特點,採取更加積極有效的幫扶措施,促進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主要做好「三個到位」:一是宣傳到位。做到政策宣傳全覆蓋,使轄區內群眾和用人單位特別是需要就業援助的居民知曉各類就業創業扶持政策主要內容、具體申請程序和經辦機構。二是登記到位。對轄區內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特別是零就業家庭成員等援助對象開展入戶走訪,精準登記,精準認定,做到人員底數清、就業情況清、技能水平清、就業需求清。三是幫扶到位。根據就業援助對象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人一策」幫扶方案,通過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送溫暖等形式,及時為援助對象提供真實有效的政策諮詢、崗位信息、職業培訓、創業扶持等有針對性的公共就業服務,幫助就業困難群眾儘早實現就業,不讓一個就業困難群眾掉隊。

4、記者:「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指出,完善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對於支持靈活就業,有什麼具體工作打算?

高會幹: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是勞動者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對拓寬就業新渠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時期,將繼續把穩就業放在做好「六穩」工作的首要位置,把支持靈活就業作為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的重要舉措,加大對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支持,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更好服務於穩就業大局。2020年12月31日,經市政府同意,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對於支持靈活就業,主要開展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擴大就業容量。通過推動打造特色小店經濟、規範發展夜經濟、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等舉措,創造更多靈活就業崗位,吸納更多勞動者就業。二是促進創業帶動就業。通過降低準入門檻、落實減稅降費、實行創業補貼和貸款貼息等扶持政策,鼓勵支持自主創業。三是優化靈活就業供需匹配。建立健全靈活就業崗位信息庫、人員信息庫和線上求職招聘平臺,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12333」式就業服務;整合、利用本地區現有線上線下資源,鼓勵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規範有序的求職招聘、技能培訓、人力資源外包等專業化服務;推進全市「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將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補貼範圍,提升靈活就業人員技能水平。四是保障靈活就業人員權益。探索發布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人員較為集中的職業(工種)市場工資價位,加大對拖欠勞動報酬行為監察執法力度,推動新業態行業集體協商,保障靈活就業人員工資收入權益和平等協商權益。五是營造良好環境。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和媒介,深入宣講支持靈活就業的政策措施,大力宣傳自謀職業、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先進典型,在全社會營造支持靈活就業,鼓勵新業態就業的社會氛圍。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通訊員 蘇子龍 報導)

相關焦點

  • 溫州超額完成2020年就業工作目標
    原標題:我市超額完成2020年就業工作目標溫州市人力社保局昨(1月6日)發布2020年全市就業工作數據,數據顯示,去年1月-12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4.16萬人,同比增加19.4%,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705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3856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 安徽人社築牢民生之本 「十三五」以來城鎮新增就業339萬人
    12月8日,安徽省政府召開「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安徽省人社廳廳長徐建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安徽人社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積極應對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各種挑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省穩定就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係等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視頻|「十三五」棗莊商務工作躋身全省第一方陣
    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良好2016—2019年,全市省級經濟開發區註冊企業2426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累計1667億元,年末單位從業人員31.37萬人,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累計507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累計4811億元,實際到帳外資累計3.58億美元,稅收收入累計261億元,進出口累計47億美元。
  • 「十三五」巡禮全力推進實施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
    水母網12月23日訊(記者 張奕 王一翰)今天,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重點發布我市「十三五」時期就業和社會保障情況。堅守民生之本,推動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城鎮就業65萬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2.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2萬人;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90
  • 長春市: 城市新增就業9.7萬人 多方發力全面開啟創業就業「導航」
    原標題:長春市: 城市新增就業9.7萬人 多方發力全面開啟創業就業「導航」   年初以來,長春市上下堅持
  • 南寧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及2020年度環境空氣品質目標任務
    截至今年12月20日,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8%,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及2020年度藍天保衛戰確定的95%的目標任務;PM2.5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超額完成31微克/立方米的目標任務;PM10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超額完成54微克/立方米的目標任務……今年以來,南寧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
  • 福州四部門通報「十三五」成果 共謀「十四五」規劃
    福州市科學技術局  「十三五」:R&D經費投入總量連續四年保持全省第一  福州市科學技術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福州科技創新發展指標完成較好。其中,高新技術企業迅猛發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444家增至1407家,佔全省比例近30%,今年可突破2000家。
  • 「十三五」規劃綱要多項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22日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介紹了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相關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十三五」時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 粵菜師傅培訓1.7萬人次 已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粵菜師傅培訓1.7萬人次 已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金羊網  作者:戚耀琪  2020-07-24 廣東將會抓住下半年施工建設的黃金期和推進民生實事各項工作的關鍵期
  • 生態環境部:「十三五」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2月22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介紹,「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與2015年相比,2019年全國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比例上升8.9個百分點,地表水質量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6.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23.1%,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2%;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累計分別下降11.5%、11.9%、22.5%、16.3%。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穩定提升。
  • 我市「十三五」新增就業10萬餘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十三五」以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截至目前,新增就業超10.19萬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堅持將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出臺做好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意見和激勵回鄉人員就業創業等政策,建立多層面多維度「穩就業」政策支持體系,累計投入超6億元支持就業。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第四場新聞發布會舉行繪就幸福生活新圖景
    □本報記者董天力  1月7日,「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舉行,市政府新聞辦邀請市人社局局長胡志強、市民政局局長李淑華、市教育和體育局一級調研員史冠武出席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市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民政事業、教育和體育事業3個方面取得的進步和成就
  • 四川今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43.88萬人 累計減免三項社會保險費225...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現場了解到,1-6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8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截至6月底,全省累計減免三項社會保險費225億元;1-6月,全省農民工轉移就業2380.1萬人。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的嚴重影響,四川省人社廳認真貫徹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堅持以保企業穩就業為核心,全力做好就業促進各項工作,全省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1-6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8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其中二季度環比增加4.64萬人、增幅達23.6%。
  • 生態環境部:2020年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十三五」時期,各地區各部門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
  • 新增就業3.58萬人!河北石家莊市人社局打出「組合拳」保就業促發展
    河北新聞網訊(胡嬋娟、孟東)從河北石家莊市人社局獲悉,截至3月底,石家莊市城鎮新增就業3.5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29%;城鎮登記失業率3.24%;轉移農村勞動力1.4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28.7%。
  • 「十三五」目標任務即將如期完成
    原標題:「十三五」目標任務即將如期完成   「十三五」時期是南海全面邁入高
  • 江蘇超額完成「十三五」節能任務
    《江蘇新時空》記者從江蘇省工信廳獲悉,江蘇在去年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能耗約束性目標後,今年再接再勵,將超額完成更多國家指標,實現增長與節能的雙贏發展。【1026家能耗大戶納入省級能耗監測平臺】2016年-2019年,江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18.1%,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降低17%的約束性目標,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39%,全年計劃下降3%,預計十三五期間全省單位GDP能耗降幅可達20%,超過國家指標3個點左右。
  • 「十三五」生態環境九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央視《新聞聯播》)
    「十三五」生態環境九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央視《新聞聯播》) 2020-12-22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增就業目標提前實現(2020,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②)
    「訂單在增加,雖然員工擴招了好幾撥,還是得加班加點才能完成排單計劃!」從年初疫情突襲愁訂單、擔心能不能保住員工崗位,到現在招工火熱、好多活兒等著人來幹,不少行業見證了就業市場向穩轉好的暖意。在電子、家電、玩具、家具、自行車等不少領域,招聘用工格外活躍。就業,就業,就業!疫情衝擊下,牢牢穩住就業在中國成為全社會重中之重。從「六穩」到「六保」,就業均居於首位。
  • 1-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
    原標題:11月份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 (2020年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11月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著力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