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新增就業目標提前實現(2020,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②)

2020-12-20 視界網

12月10日,搬遷群眾在貴州省從江縣貫洞鎮美娥食用菌種植基地採摘木耳。吳德軍攝(人民圖片)

11月12日,重慶市永川區,求職學生積極與參與校園雙選會的招聘企業負責人交流。陳仕川攝(人民圖片)

11月28日,浙江中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在忙碌趕製加工高溫高壓染色機零部件。王 正攝(人民圖片)

「還缺人!很多工廠機器不停,工人只能兩班倒!」「訂單在增加,雖然員工擴招了好幾撥,還是得加班加點才能完成排單計劃!」

從年初疫情突襲愁訂單、擔心能不能保住員工崗位,到現在招工火熱、好多活兒等著人來幹,不少行業見證了就業市場向穩轉好的暖意。在電子、家電、玩具、家具、自行車等不少領域,招聘用工格外活躍。

就業,就業,就業!疫情衝擊下,牢牢穩住就業在中國成為全社會重中之重。從「六穩」到「六保」,就業均居於首位。穩住這個基本,居民就有了收入和消費,經濟社會大盤就有了穩定的基石。

政策貼心給力,市場主體頑強突圍,勞動者勤勞肯幹。今年以來,中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1-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又下降0.1個百分點。

活源頭,保住上億市場主體

從街頭夫妻小店,到縣鎮扶貧車間,再到工業園區的現代化廠房,保住大大小小總數過億的市場主體,就能保住崗位,保住就業。

「今年,我們公司急需進口一批環保印染設備和自動化紡織設備來擴大生產,但進口設備價格高昂,繳納稅款又需要佔用大量資金。」廣東省普寧市一家織造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張偉德一度很發愁。

紡織服裝是普寧市外貿支柱產業,受海外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出口形勢嚴峻,不少企業面臨這樣那樣的難題。了解實情後,當地有關部門迅速聯合行動,指導企業依法申請、使用和處置減免稅設備等,降低運營成本。政策助力,企業爭氣,自8月以來,普寧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已連續3個月企穩回暖。

減稅降費、降成本、加強金融扶持,一系列舉措帶來真金白銀的幫扶,更讓企業收穫寶貴信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13659億元。前三季度,全國共新設市場主體1845萬戶,同比增長3.3%。企業穩住了,崗位也就穩住了。

中國就業市場的不俗表現,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早在今年3月,路透社就報導稱,「中國的就業市場正在呈現復甦跡象」。近日,《華爾街日報》網站刊文指出,中國經濟復甦範圍擴大,工廠正在僱用更多員工以滿足需求。

優服務,保障重點群體就業

1.7億外出務工農民工,847萬高校畢業生。疫情之下,重點群體就業背後有著沉甸甸的數字。在老鄉們每一次啟程、畢業生們每一次收拾行囊的時候,也有許多人為之奔忙。

「『包機』上班,還是頭一回!」春節過後,雲南省昭通市的羅敏乘坐政府包機,順利地回到了位於浙江嘉興的汽車零部件公司上班,一路費用全免。「點對點」做好返崗服務,中國各地通過「輸出有組織、健康有檢測、承運有防護、到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的方式,保證農民工「從家門到車門、從車門到廠門」。

作為家庭生計的希望,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更是牽動人心。在湖北,省穩崗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帶領工作專班分赴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地開展穩崗對接,調研走訪企業,推動湖北籍貧困勞動力穩在崗位、穩在企業、穩在當地。截至9月底,全省已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03.9萬人,佔去年外出務工人數的107.3%。

在山東,當地聚焦「至少穩定19萬中西部貧困勞動力在魯就業」目標任務,主動對接22個中西部省份,同時將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政策覆蓋面再擴大。截至9月底,山東省吸納中西部省份貧困勞動力就業20.2萬人,已超去年水平。

看全國,截至三季度末,全國外出務工的1.79億農民工中,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達2934萬人,超過去年總規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穩就業政策落地見效,重點群體就業得到較好保障。」人社部副部長李忠說。

拓渠道,就業創業育新機

不久前,「95後」小夥喬象淵獲得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的獎項,收穫一份珍貴的認可。兩年前畢業時,他放棄在大公司就職的機會,回到家鄉西藏開啟創業之路。從藏香豬到藏香、菌菇、松茸等農副特產,他和團隊先後創立2家公司,讓許多藏地好物「飛越」山川。

經歷過籤訂購銷合同的喜出望外,也體會過訂單被取消時的無奈,還好有政策支持,有市場支撐,他和團隊在挑戰中一路成長。「困難時期,政府部門幫我們推薦參展、介紹商務洽談、安排企業培訓,幫助是實實在在的。」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其中一家電商公司銷售額已經超過200萬元。他和團隊已經定下目標:「兩家公司都能做到800萬元營業額就挺滿足,形勢不錯,我們有信心!」

不僅僅是創新創業,還有試水新職業、靈活就業、兼職副業,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將人們的就業渠道大大拓展開來。

從數位化管理師、電子競技員,到網約配送員、全媒體運營師,再到網際網路營銷師、在線學習服務師,去年以來,中國已有3批共38個新職業「呱呱墜地」,不斷刷新傳統「職業版圖」,呼應著蓬勃增長的市場需求。

新業態欣欣向榮,不斷釋放著新崗位。僅電商這一業態,有報告顯示,上半年電商對「直播運營」相關崗位人才需求增幅達47%。發掘新技術帶來的就業新潛力,培育適應新業態的政策氣候,讓更多敢闖敢拼的幹事者健步奔跑!

面對全球疫情蔓延以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中國千千萬萬勞動者們正努力寫下斑斕多彩的就業答卷。

相關焦點

  • 視頻|新增就業22.23萬人,棗莊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
    1月14日上午,棗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時期全市就業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主任王振作新聞發布。王振說,城鎮新增就業規模更加穩定。「十三五」時期,我市堅決貫徹省、市關於就業創業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增加城鄉就業、穩定就業崗位為重點,突出抓好服務落地和政策生效,各項就業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 歲末回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就令人讚嘆
    今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是如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哪些民生福祉?這些成為網友最近熱議的話題。增速轉正歲末回望,中國經濟發展成就令人讚嘆。求是網的一篇評論寫道:「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需求;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提供更強勁動力。」2020年,中國經濟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創新成為這一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疫情防控之下,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 王昌林: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只有大力提高發展質量,才能解決好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經濟發展規律表明,一個國家進入工業化中後期,只有實現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益型,推動高質量發展,才能順利完成工業化、實現現代化。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
  • 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 以高質量發展向「整體走在全國前列」目標邁進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紮實開展「防風險、保穩定」工作;決戰決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戰,多項戰果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信訪矛盾減存控增三年攻堅圓滿收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穩步推進,「村民評理說事點」實現全覆蓋;命案防範治理工作成效顯著,群眾安全感再創歷史新高。一年來,我們厲行法治、護航發展,全面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 市場主體數量創新高(2020,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⑥)
    今年以來,中國以改革促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上億市場主體展現出強勁韌性,有力支撐著經濟復甦。  「煙火氣」裡看生機  市場主體活力強不強,從城市的煙火氣裡可窺一斑。  「老闆,結帳!」「哎!來啦!」晚飯時刻,重慶市萬盛經開區九王爺火鍋店裡,店長彭偉正在忙碌著。  「越忙越開心。
  • 貴陽息烽縣2020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7925人
    1月4日,記者從息烽縣獲悉,2020年,息烽縣人社局通過多渠道挖掘就業崗位,幫助轄區群眾農民工有班上、有收入,該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925人,佔全年目標任務的103%。今年以來,為切實幫助未就業勞動力實現就業,息烽縣人社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加強了與縣發展改革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等行業主管部門的對接,充分挖掘縣域範圍內工業企業、農業企業、建築業、服務業企業、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中適合低收入困難群眾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業的崗位信息,並充分發揮縣內企業帶動吸納勞動力就業的效應,提供了多個就業崗位信息的同時,
  • 溫州超額完成2020年就業工作目標
    原標題:我市超額完成2020年就業工作目標溫州市人力社保局昨(1月6日)發布2020年全市就業工作數據,數據顯示,去年1月-12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4.16萬人,同比增加19.4%,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705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3856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 四川今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43.88萬人 累計減免三項社會保險費225...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現場了解到,1-6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8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截至6月底,全省累計減免三項社會保險費225億元;1-6月,全省農民工轉移就業2380.1萬人。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的嚴重影響,四川省人社廳認真貫徹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堅持以保企業穩就業為核心,全力做好就業促進各項工作,全省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1-6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8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其中二季度環比增加4.64萬人、增幅達23.6%。
  • 東航雲南:奏響逆風中翱翔穩步曲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這一年也是東航雲南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東航雲南公司勇擔使命、展翅翱翔、穩健向前,為「十四五」開局提前布局,為東航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2020年南通新增殘疾人實名制就業811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更是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生存之本。2020年初,我市將「免費為全市殘疾人提供技能培訓1000人次、推薦就業750人」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記者從南通市殘疾人服務中心了解到,目前已超額完成該項工作。
  • 長春市: 城市新增就業9.7萬人 多方發力全面開啟創業就業「導航」
    原標題:長春市: 城市新增就業9.7萬人 多方發力全面開啟創業就業「導航」   年初以來,長春市上下堅持
  • 百尺竿頭,乘風破浪 長沙探索高質量發展的多彩新路徑
    疫情之下,這個特殊的2020年上半年,全市上下以戰時狀態、戰時思維同時間賽跑,以競賽活動為抓手,以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長沙精神為鼓舞,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不僅跑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沙速度,更探索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多彩新路徑。回首這波瀾壯闊的百日徵程,長沙到底幹得怎麼樣?發展成色足不足?
  • 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_國內新聞_新聞...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託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 2019碩果纍纍 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0目標明確 努力擦亮品牌建設...
    2019碩果纍纍 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0目標明確 努力擦亮品牌建設 ——東阿法院召開2019年度… 2020-03-29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年我國風電、光伏合計新增裝機目標大增!
    12月22日,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年會2020暨「中國電力圓桌」四季度會議在京召開。有代表在會上表示,目前國家能源局已經提出了「2021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1.2億千瓦」的目標。該消息也得到了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的證實。
  • 宿遷經開區南蔡鄉:聚焦高質量發展 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在宿遷市公布的2019年全市高質量發展先進鄉鎮名單,宿遷經開區南蔡鄉入列其中。在3月16日召開的宿遷經開區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暨項目攻堅突破動員大會上,南蔡鄉獲評「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一等獎」。
  • 關於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
    在去年已提前下達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1.29萬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提前下達限額1萬億元。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階段性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緩繳住房公積金,降低企業用電用氣成本等,一季度減稅降費規模超過7000億元。實施3次普遍降準、定向降準,新增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進一步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
  • 積蓄高質量發展勢能
    本報訊(記者 魏巍)日前,南開區委副書記、區長孫劍楠主持召開區政府全體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政府工作報告(討論稿)》《天津市南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討論稿)》《關於南開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討論稿)》《關於南開區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生態保障
    原標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生態保障   大綠野趣、鬱鬱蔥蔥、鳥語花香、生機盎然,這樣的生態美景,如今已經成為濱海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