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蝦兒 麻蝦醬
李志傑
過年的豆腐已磨好,兩小缸,養在水裡,露天擺放,上面用竹篩子遮蓋。寒冬臘月的,只要勤換水,擺到年後都不壞。我們這邊的人家,年前都到鴨蛋家磨豆腐,他家是周樓老字號豆腐坊,磨出的豆腐雪白,豆香濃鬱,燒著起孔入味,是正宗的周樓豆腐。周樓、塘頭等地的超市裡也賣他家的豆腐,自家送豆子去磨,才像過年的樣子。
吃了幾天的青菜燒豆腐,尋思換個花樣,做麻蝦醬燒豆腐吃吃。聽說南通的海安產麻蝦醬,到淘寶上搜索了一下,還真有。
說起麻蝦兒,那是滿滿的兒時回憶。在三十年前,我們這邊的小河、溝渠沒有汙染,只要有水,就有麻蝦兒。印象中,麻蝦兒通體黑褐色,狀如芝麻。麻蝦兒沒得什麼肉,比不上小河蝦。小河蝦炒韭菜呱呱叫,麻蝦兒做不了菜,人們並不稀罕。記得溝渠裡的水快乾涸時,一汪汪的小水塘裡,密密麻麻的麻蝦兒,蹦蹦跳跳,作垂死掙扎。小孩兒都不愛搭理,只有麻鴨兒喜歡衝進去,亂啄一氣,嘎嘎歡叫。
麻蝦兒做不了菜,醃成麻蝦醬,卻是極好的烹飪調料。那時有婦女專門扒麻蝦兒賣。扒網多半用舊夏布帳子蒙成,像倒扣的蹚網,與蹚窩撈相反,扒網是往身邊拽。母親那時也用自製的扒網扒過麻蝦兒。大冬天的,穿著膠鞋在溝河邊一趟趟地走,一桿杆地扒,很是辛苦。積少成多,將扒來的麻蝦兒挑盡雜物,洗淨剁碎,與鹽相拌裝瓶,上面澆一層熟菜籽油,再密封好。醃製好的麻蝦醬,色澤發紅,燒菜時只需用筷子挑一點點放進去,香氣撲鼻,透鮮。麻蝦醬炒鹹菜,麻蝦醬燉蛋,燉麻蝦小面醬,以及麻蝦醬燉豆腐、燒豆腐,都是記憶猶新的兒時味道。
百度介紹,麻蝦又名糠蝦,是一種產於江蘇鹽城大豐、東臺弶港、南通海安等地區的一種淡水小蝦。網上的麻蝦圖片成淡紅色,與我們這方兒時的麻蝦不盡相同。海安李堡的麻蝦醬很有名。麻蝦必須在夜裡兩點左右捕撈,三小時內進行工藝處理,否則會融化。麻蝦醬的製作工序亦比家常的醃製方法複雜,由鮮蝦、發酵鹹蝦、豆瓣醬、色拉紅油按比例,再加入蔥薑汁等輔料製成。
從淘寶上購買的麻蝦醬產於海安李堡,打開瓶蓋,一股久違的、特有的醬香味嫋嫋撲鼻而來。當天就到缸裡撈了五塊豆腐,做了一道麻蝦醬燒豆腐。味道很好,兒子很愛吃。我也品出了絲絲兒時的味道。心裡想,我們這一方何日能清水長流,家鄉的麻蝦兒能否再回來?
回眸往期:
家鄉的新鹹菜
家鄉的茨菰
喜歡請轉發,讚賞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