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甘曉)近日,中國廣核集團承辦的「2016事故容錯燃料技術國際研討會」在深圳舉行。大會聯合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學會理事長李冠興指出,事故容錯燃料(ATF)技術是超高安全核能系統的未來,是全球核能行業面臨的一次機遇。
事故容錯燃料是為提高燃料元件抵禦嚴重事故能力而開發的新一代燃料系統,與現有核燃料相比,能夠在較長時間內抵抗嚴重事故工況,同時保持或提高其在正常運行工況下性能的新型燃料系統。
據中廣核研究院院長龐松濤介紹,中國政府對先進核能技術高度重視,已在《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與《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中明確了ATF研發任務。目前,我國已經設立ATF重大科研專項,並由中國廣核集團牽頭,聯合國家電投、中科院、中物院、中核集團等業內主要企事業單位以及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組織起一支國家級研發團隊和產業聯盟,致力於突破ATF技術重重難關。
龐松濤表示,為在ATF項目運行中開放地吸收全球智力資源,中國廣核集團正與美國愛達荷國家實驗室、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密西根大學、電力研究院(EPRI)、韓國原子能研究院(KAERI)、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機構開展技術交流,使中國的ATF技術始終活躍在世界核能技術潮流的前沿,逐步躋身ATF技術的主流與領導者。
《中國科學報》 (2016-06-30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