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ATF是超高安全核能系統的未來

2021-01-09 科學網
2016事故容錯燃料技術國際研討會 ATF是超高安全核能系統的未來

 

本報訊(記者甘曉)近日,中國廣核集團承辦的「2016事故容錯燃料技術國際研討會」在深圳舉行。大會聯合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學會理事長李冠興指出,事故容錯燃料(ATF)技術是超高安全核能系統的未來,是全球核能行業面臨的一次機遇。

事故容錯燃料是為提高燃料元件抵禦嚴重事故能力而開發的新一代燃料系統,與現有核燃料相比,能夠在較長時間內抵抗嚴重事故工況,同時保持或提高其在正常運行工況下性能的新型燃料系統。

據中廣核研究院院長龐松濤介紹,中國政府對先進核能技術高度重視,已在《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與《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中明確了ATF研發任務。目前,我國已經設立ATF重大科研專項,並由中國廣核集團牽頭,聯合國家電投、中科院、中物院、中核集團等業內主要企事業單位以及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組織起一支國家級研發團隊和產業聯盟,致力於突破ATF技術重重難關。

龐松濤表示,為在ATF項目運行中開放地吸收全球智力資源,中國廣核集團正與美國愛達荷國家實驗室、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密西根大學、電力研究院(EPRI)、韓國原子能研究院(KAERI)、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機構開展技術交流,使中國的ATF技術始終活躍在世界核能技術潮流的前沿,逐步躋身ATF技術的主流與領導者。

《中國科學報》 (2016-06-30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核力創造美好未來—新聞—科學網
    在10月22日開幕的「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上,召開了「核能安全利用與行業發展展望」分論壇。能源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政府、企業的管理人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核能行業發展。 迎來戰略機遇期 彩光流動的華龍一號模型吸引了許多參觀者駐足。「如今的華龍一號,已然成為繼高鐵之後又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
  • 拜登的核能拯救計劃:美國兩黨或將共同支持國內核能發展
    儘管,參議院很可能落入共和黨的控制之下,但美國兩黨可能會罕見地在低碳能源方面達成一致意見,共同支持國內核能發展。美國核能智庫「全球安全夥伴關係」主席肯尼斯·盧恩戈表示:「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不太可能放慢核能領域正在進行的項目。」核能是美國少有的兩黨共同關注的問題之一。
  •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最新版《全球核能發展報告》
    由於政府需兼顧政治承諾、公眾意見、氣候目標和電力供應安全等層面,許多國家核能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較高2018年11月,法國修訂能源規劃,公布了2050年「碳平衡」戰略。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需關閉化石燃料發電廠,延長現有反應堆使用壽期,確保退役計劃順利進行,並發展可再生能源。在2035年的電力結構中,作為法國能源戰略的支柱,核能將佔有50%的份額,其餘50%來自可再生能源。
  • 石家莊鐵道大學獲批鐵路行業重點實驗室—新聞—科學網
    >   12月15日,國家鐵路局召開2020年鐵路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對認定的7家鐵路行業重點實驗室和10家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進行授牌,石家莊鐵道大學申報的「基礎設施安全與應急鐵路行業重點實驗室
  • 科學網博客話題是華人科教界的風向標。科學網博主總是在第一時間...
    高校「破格」錄用年輕人才引發科教界爭議,科學網博主紛紛發文,有人質疑此為「學術界造神」,也有人為地方高校提高引進人才待遇叫好。 科學網特邀請了參與此次項目的曹俊、邢志忠兩位老師,與廣大網友就此次發現進行交流。
  • 「隱身衣」讓隱私更安全—新聞—科學網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教授王志波告訴《中國科學報》。 近日,王志波課題組等提出了適用於任意壓縮方式的抗壓縮對抗性圖像生成方案,顯著增強了圖像的抗壓縮能力,讓用戶在社交平臺上更安全地分享生活點滴成為可能。
  • 中山大學開設「馮·諾依曼」計算機實驗班—新聞—科學網
    該實驗班計劃設置計算機系統結構和超級計算兩個專業方向。系統結構方向在計算機專業基礎之上,強化諸如處理器設計等計算機硬軟體基礎技術的訓練和計算機系統能力培養;超級計算方向將結合計算數學和高性能計算,依託擁有世界領先的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強化並行計算思維的訓練,加強高性能工業計算軟體等交叉學科的課程設置與能力培養。
  • 讀《未來症》 體會「若有若無」的未來—新聞—科學網
    但在《未來症》中卻沒有星河宇宙,也沒有飛船和外星人,甚至沒有真正拿得出手的科學技術,「我用了很長時間說服自己這是科幻小說,因為這個故事更像是現在已經存在的社會問題的再嚴重版,這些在當下看來無傷大雅的存在,或許都是未來世界難以忍受的病痛,是人類的『癌』。」魯般坦言。
  • 專家呼籲合理調整我國P3實驗室運行政策—新聞—科學網
    事實上,重大傳染病病原體的研究需要生物安全三級(P3)和四級(P4)實驗室防護設施。SARS疫情後,我國先後建立了近30個P3實驗室和2個P4實驗室,其中P4實驗室分別設在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和哈爾濱首醫研究所,P3實驗室主要集中在國家和地方疾控中心。 「由於疾控中心功能與人才儲備的限制,這些設施對提升我國在新型傳染病的防控實力方面的貢獻微弱。
  • 臺灣擁核團體提:重啟核四、核能減煤「公投案」
    臺灣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與醫學物理學會理事廖彥朋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提出「核能減煤」與「重啟核四」兩項「公投案」,並將於下午送交提案書給臺「中選會」。因此本次他擔任「核能減煤公投」提案領銜人,希望讓臺灣立法機構制定包括咎責機制的「核能減煤專法」,在2030年之前達成核能發電不低於燃煤發電的目標。去年「以核養綠公投」是複決案,順利廢除2025非核的條款,但臺當局卻限縮尊行「公投」結果,因此本次提出創製性質的「公投」。即將新任而且已經註銷民進黨籍的「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的第一份功課就是「核能減煤公投」,請審慎依「法」處理,不要像去年一樣處處刁難。
  • 《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劇情高能反轉!
    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程序,也沒有一個系統是安全的。《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中電影時刻告訴著我們,比起複雜的程序系統,人類才是最大的安全漏洞,更容易被利用。《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豆瓣評分:8.2《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故事發生於主人公班傑明,他是一個現實中非常屌絲而且沒有存在感的人,這樣的他有著超高的電腦技術,而一次偶然中認識了「馬克思」等人並組成了黑客組織,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大事件」,漸漸地他們的行為引起了歐洲刑警組織的關注……《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的開頭是以主人公班傑明接受女檢察官的盤問開始的
  • 電影《海怪》今日上映,核能巨獸,異形降臨!
    核能巨獸復活出擊,人類陷入荒島逃亡故事以核汙染洩露核能加持,破壞環境的惡果近在眼前《海怪》不僅是一部驚險刺激的核能怪獸大逃殺電影,更是反思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災難片。在人類和核能變異生物以及小海怪的戰鬥中,核汙染的惡果已被大家熟知。而面對危急關頭,人與人之間放下成見和立場,攜手與共合力抵抗不明生物的精神,更是彰顯了團結合作的力量。而少數人的私心,則成了反面示例。
  • 免疫PET顯像或將成為精準醫療重要輔助手段—新聞—科學網
  • 「一語道破」碳中和背景下,中國廣核「勇闖未來」!
    當前人類掌握的清潔能源只有幾種,分別是風能、太陽能、水能、核能、生物能和海洋能。在未來,新能源汽車突破技術障礙成為汽車市場主流的時候,也將是清潔能源取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時間節點。而核能在人類利用能源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一座100萬千瓦的火電廠,每年要燒掉約330萬噸煤,要用許多列火車來運輸,而同樣容量的核電站一年只用30噸燃料。
  • 專家提出大流行病時代風險降低方案—新聞—科學網
    聯合國框架下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10月29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自然退化導致大流行病爆發的風險上升,如果應對全球傳染病的方式不發生根本性變革
  • 電影《海怪》今日上映,核能巨獸,異形降臨
    核能巨獸復活出擊,人類陷入荒島逃亡 故事以核汙染洩露,海底章魚基因變異,甚至擁有了將人類變為異形的能力為背景,講述了一場巨輪船員與巨型章魚和異形海怪對抗的故事
  • 海底泥火山是這樣產生的—新聞—科學網
    作者表示,了解是什麼導致泥漿形成,以及它會花費多長時間到達表面,有助於研究者醫生對未來爆發的預測。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9/2020JF005623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中天科普虛擬滅火體驗系統、消防圖標識別系統、安全知識搶答系統...
    中天科普虛擬滅火體驗系統、消防圖標識別系統、安全知識搶答系統在寶安新橋街道展出 來源:財訊網 • 2020-11-27 15:49:54
  • 中國海軍未來殺手鐧,超高聲速反艦飛彈和艦載彈道式高速反艦飛彈
    近期, 在一名業內人士內公開講座上, 出現了臨近空間超高聲速反艦飛彈和艦載彈道式高速反艦飛彈」 的概念,所謂的臨近空間一般是指20至100千米高的空域, 在此空域,空氣密度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有利於包括飛彈在內的各種飛行器高速飛行。而超高聲速, 則需要其最大速度達到或超過5倍聲速。
  • 美國造出「錒系核燃料」安全無汙染沒有放射性
    我們一直以為核燃料以及裂變性質的核武器,必須使用鈾和鈽這兩種元素,但近日有國內媒體報導稱,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宣布,他們用錒系造出了核燃料,而且還是安全無汙染,沒有放射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