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8 20:57:00來源:央廣網
▲ 點擊收聽報導錄音
央廣網廣州4月8日消息(記者 鄭澍)據總臺經濟之聲《環球新財訊》報導,針對全球疫情嚴峻形勢,4月7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第127屆廣交會於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這將是廣交會第一次完全在線上舉辦,不少外貿企業表示,希望能在這個全新的線上平臺拓展新市場、新客戶,在疫情的挑戰下搶抓發展新機遇。
佔廣東省進出口比重超過1/3的加工貿易,近年來要素成本不斷增加;在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下,廣東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著收入下滑、訂單減少、資金緊張等方面的困難。然而,儘管面對困難,但企業信心不失,潛心搞研發、積極拓市場。
▲ 廣東外貿企業逐步復工 海關助力中歐班列重新出發(央廣網發 通訊員濮關攝)
據海關廣東分署統計,今年1-2月,廣東省外貿進出口8427.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5.2%,佔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20.4%;其中,出口4903.7億元,下降17.5%;進口3523.8億元,下降11.8%。
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表示,當下外貿企業對於市場的開拓非常迫切,「佔我省進出口比重超過1/3的加工貿易,近年來要素成本不斷增加,很多加工貿易企業急需通過加強技術研發等來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再比如在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下,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需求非常迫切,對開拓國際市場的風險保障也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陶瓷外貿行業浸淫多年的伍劍鋒,一年多前聯合成立了佛山格高斯建材有限公司並出任總經理,他告訴記者,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之大,是他從業20多年所未見,但是他充滿信心,「我覺得首先所有的問題都會過去,是吧?不是從歷史長河來講,有起有落很正常,不可能永遠都這樣,然後我們的轉型升級還是有潛力……」
伍劍鋒說,由於國外疫情蔓延影響,訂單明顯下滑,加上國內原材料上漲、企業現金流收緊以及部分國家針對陶瓷的反傾銷政策,情況不容樂觀。他打算潛心研發,「閉門造車」,「為什麼我要說閉門造車,目前人家進不來,我們也出不去了。造車,我的意思是要搞研發,要搞發展,等可以開門的時候,我們已經準備好『武器』出去了!」
伍劍鋒說,當下已經找準了方向,計劃研發具備一定韌性、尺寸達到1.2m*3.6m的巖板,並且將厚度控制在3mm左右。他判斷,該產品將不僅用於地面,還可廣泛用於牆面甚至櫃門,未來會有巨大的市場。
▲嘉騰6噸無軌戶外運行AGV(央廣網發 嘉騰機器人供圖)
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20多年來一直從事移動機器人研發生產,公司副總裁陳洪波說,公司的訂單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已經將精力更多地投放到研發、培訓,因為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包括設備,用這種智能的工具來幫助人,幫助我們改變生產的傳統的方式,甚至是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它都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它一定是這樣子的,所以在疫情這個階段,去做一些整理,然後做一些研發,做一些準備。」
企業家們普遍意識到,訂單下滑、甚至零訂單,其根本原因,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因為疫情原因將需求延後。一旦疫情過去,訂單一定會反彈。
▲粵芯潔淨室生產線(央廣網發 粵芯半導體供圖)
在廣州黃埔,粵芯半導體二次擴產項目在2月份成功籤約,二期建設將新增投資65億元,專注於65-90nm模擬工藝平臺,生產高精度數模轉換晶片、高端電源管理晶片、光學傳感器等產品。
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海明表示,國內晶片市場很大,但是晶片自給率仍較低,具有長足的成長空間。「國內的自給率其實大概是國內需求量的10~15%之間而已,我們有85%~90%這個空缺,如果說我們要去用國產的晶片去填補的話,這個成長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第126屆廣交會格蘭仕展區(央廣網發 格蘭仕供圖)
格蘭仕集團海外市場大電亞太業務部副部長潘子盛說,已經做好了相應的預案,儘量地通過電子化的手段,彌補客戶對於產品的感知。「計劃要做一個網頁形式,甚至是3D形式的方式去做展示。然後提供新的產品,針對這些新的產品去做一個網絡版的一個介紹、視頻。我們儘可能地彌補客戶不能到達廣交會(現場),對,我們其實已經做好準備」。
據悉,目前第127屆廣交會將於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認為,抓住機會,就能夠「化危為機」,「支持服務型貿易企業發展壯大,主要包括促進市場採購貿易的健康發展,全面提升跨境電子商務的貿易水平,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