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雖然褒貶不一,好多人噴這片是個大爛片,能理解,但我還是給了5星。
這片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於鎖定觀眾群體,80~90年代東北,滿地地痞流氓小混混和所謂的黑道大佬,在那個年代,男生沒後臺還不會打架就鐵定挨欺負,沒後臺會打架就會被小混混盯上,這就是事實。那麼什麼是後臺?軍區大院,重工業工廠,就是後臺。軍區大院一群從小玩到大的兄弟,重工業工廠一群抱團的同志,但凡外面的小混混來找茬,大家拎起來鐵鍬就是幹!
小偷去偷自行車,然後賣給廢品收購站,收購站給擦的乾乾淨淨,再轉賣二手自行車,收購站心裡很清楚,來賣車的都是小偷,但就是縱容他們繼續偷,因為有豐厚的利潤回報,通常廢品收購站都有很多合作多年的職業偷車賊。這事在我們東北那個年代簡直太常見了,在那個法律和認知都有空白的年代,無憑無據,無人能管。
我當年在離我家隔了2條街的廢品收購站,就找到了自己丟的自行車,他們正在賣二手自行車,我想搶回自己的車,跟對方打了起來,沒想到對方人多,屋裡衝出來4個正在打麻將的壯漢給我一頓揍。報警也沒用,差點把自己搭進去,因為我也沒法證明車就是我的,車騎了快1年了,小票早就扔了,而人家廢品收購站有張單子,上面有收車日期,證明車是幾個月前收的, 而我的車是前天丟的,時間對不上,而且那個年代也沒有監控,最後的定論是:我拿不出證據證明車是我的,而收購站有證據,還說我肯定是認錯車了(我自己怎麼可能認錯自己騎了1年的車?)但我又沒法證明他們的單子是假的,還是我先找茬,搶他們的車,因為我是挨揍的一方,而且只受了點輕傷,最後算民事糾紛,局裡勸我們雙方各退一步,醫藥費我自己擔著,車還給廢品收購站,對方就不追究我的責任了。從那以後,我幾天都沒睡好覺,失眠,心裡憋屈,我要回屬於自己的東西,我還挨了頓揍,還得自己掏錢看傷,還要把我的愛車送還給偷車賊,對方才不追究我的責任,這就是王法?我可去NM!@#¥#「」~%!!!這口氣,老子咽不下去。我已經在籌劃叫上一群哥們在周末休息的時候去收購站拼個你死我活了,結果還沒到周末呢,我爸給我買了輛新的自行車,還是當時剛開始流行的山地自行車,告訴我看開點,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好說歹說把我約架的念頭打消了。
雖然表面和解了,但小偷惦記上我家了,不知道是不是跟著我,這次新車我上了2個鎖,鎖在車棚裡的柱子上,車棚門也有鎖,沒幾天,又丟了,我當時都蒙了,還去了收購站去看,沒有我的車。
隔了一天我爸去早市閒逛把我的車騎回來了,我爸說路過那個廢品收購站, 發現了我的新車又出現在了那個廢品收購站,我爸說看車沒鎖,衝上去騎著就跑了,他們幾個人騎車追,沒追上,繞了好遠才甩掉,最後才把車騎回來,替我出了這口氣,當年我很佩服我爸。後來我怕車再丟,我天天把車扛三層樓,鎖在自己屋裡。
時隔20多年,那個收購站早就不在了,偶然跟我媽提起這事,才知其中真相,原來我爸當年是花錢把車買回來的,並且警告了廢品收購站,我們家後臺很硬,你們惹不起,只是我們的後臺太高,輕易不想動用,互相各留點面子,別到時候弄得不好看(其實我家根本就沒有什麼後臺)。我爸怕我年輕氣盛,如果告訴我是花錢買回來的,我肯定會再去收購站打架,後來我家的自行車再也沒丟過,可能這就是成年人解決問題的方式吧。
所以當我看到這電影時,感觸良多。沒在東北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看的一臉懵逼,覺得拍的是個什麼玩意?一出鬧劇,瞎扯淡,東快傻!爛片!而只有在那個年代經歷過的人才會引起共鳴,仿佛回到了那個時代,看到了那個時代的自己,有時揮拳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有時揮拳是為了給自己的鐵子哥們出口氣,有時揮拳是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女生,永遠有打不完的架,永遠有打不過的人,認慫的委屈和無奈,記一輩子,只有自己懂。
現在大家都老了,成家了,回頭看看,社會依舊如此,其實規則根本沒變過,只是時代變了,方法變了,以前玩的是如何用拳頭打倒對方,現在玩的是不用拳頭如何戰勝對方。
職業法師劉海柱,我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