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花開,相約武漢去看一場《知音號》

2021-02-22 中國旅遊報

「知音號」開來武漢長江邊,已春秋三度。

   

2017年亮相時,這部由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聯合著名導演樊躍等打造的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令人耳目一新;3年後,「知音號」已不僅僅是一場演出,它承載著IP集群,助推武漢全域旅遊,助力打造文旅目的地,築起城市精神新地標。

   

3年間,《知音號》演出900多場,帶領全球60多萬觀眾「穿越時間」。體驗式演出的精神盛宴,也讓遊客與武漢深有共鳴。

   

又到「5·20」。在公演3周年之際,「知音號」推出了全新主題:「江上知音,武漢倒影」。作為新文旅大潮中的「知音」和濃縮城市精華的「倒影」,這艘船正劈波斬浪,乘風領潮。

「知音號藝術發展中心」」自開業以來,受到了家長和學員們的一致好評。

「知音號」啟航時,全國文旅產業的潮水正悄然轉向。

隨著消費市場升級、中產人群擴大、旅遊習慣改變,文旅消費模式從「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觀光式旅遊變成了「人生還有詩和遠方」的嚮往的生活。能否滿足「價值、體驗、情感」三重訴求,成為文旅項目是否優秀的標準之一。

 「知音號」的價值不僅在於正劇演出,還通過IP集群在提升。

以城市文化IP為核心,「知音號」策劃開展了豐富的白天場活動,體驗式場景營造、文化品牌活動屢獲好評。

與戲劇IP無縫對接,「知音號」成立藝術發展中心,兒童戲劇教育在全國首開先河。獨創的沉浸式教學體系,融入聲樂演唱、美術設計、舞蹈表演、器樂演奏、語言表達等五大獨立板塊,並拓展出微演出、泛戲劇等產品。

亮點紛呈的還有服務IP。復古造型服務、科技創新的「有聲導覽」服務提升了沉浸式體驗;「知音禮遇」完善了服務鏈條,將「知音號」品牌從船上延伸到整座城市。

文創IP則羽翼漸豐。正劇衍生出IP形象與文創產品,萌娃系列、人魚系列、貓系列讓人愛不釋手。「萬裡茶道·知音禮遇」禮盒攜手知名企業的聯名款月餅,熱乾麵、小龍蝦等漢派小吃冰箱貼,還有根據黃鶴樓、武漢長江大橋、武漢大學、江漢關等設計的「城市輪廓」拼裝積木都備受青睞。「知音號」為「城市輪廓」系列積木發起的眾籌,12小時即達成6.5萬元的目標,可見關注度之高。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遊客會更重視旅遊中教育、社交、健康等綜合價值。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董事長董志向則表示,「知音號」衍生產業收入佔比超50%,IP集群的持續開發和運營正成為越來越多遊客來武漢的理由。

而隨著在IP領域不斷跨界融合、教育社交等功能不斷強化、「知音號」姊妹船的推出、高端會議和餐飲等服務的拓展,「知音號」將探索輸出文旅項目發展的「武漢模式」,武漢城市文化資產的價值和吸引力也將進一步提升。

文旅目的地:拉動兩江旅遊經濟翻番 由旅遊過境地向目的地轉變

珞珈山賞櫻、「知音號」看劇已成為不少外地遊客來武漢的經典線路。「知音號」供圖

提升城市吸引力的目的是助力城市成為文旅目的地,推動全域旅遊良性發展。

2019年12月31日晚,數百位「知音號」上的遊客在長江燈光秀的絢麗光影中一起倒數,跨入新年。長江上的動人儀式讓人意猶未盡:「明年還要來!」

遊客感受不到的是,這一幕其實是正在進行中的「全域旅遊」戰略的縮影。

自誕生起,「知音號」就在全域旅遊的熱浪中全速前進。

新文旅時代的旅遊體驗不再是單個景區的碎片化觀光,而是從產品到服務的系統化「沉浸」。遊客前往的城市不再是走馬觀花的景點,而是可以小住、可以融入、可以生活的文旅目的地。

而作為國內沉浸式表演的熱門產品,人們在「知音號」上的「沉浸」實則是對武漢的「沉浸」:通過劇中人物,一座城市的記憶直接展現在遊客眼前,武漢的歷史、文化、故事不知不覺已然了解。看完一部劇,就愛上一座城;登上一條船,就遊遍了三鎮。

因為有這樣豐富、良好的體驗,3年中,觀看《知音號》的外地遊客從公演時的兩成上升至六成,境外遊客也越來越多。

在文旅熱潮催化下,武漢文旅格局也在變化。除了傳統的「三菜一湯」——黃鶴樓、古琴臺、歸元寺和東湖外,近年來,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推出了三大文旅新地標——「知音號」、東湖綠道和長江燈光秀成為新一代「網紅」,還有百年建築裡的江漢關博物館等,它們與經典風光交相輝映,讓武漢旅遊異彩紛呈。

2019年「五一」假期,長江燈光秀啟幕,吸引遊客紛紛乘船「打卡」,兩江遊覽客流收入實現「雙100%」增長,東湖綠道總收入也翻了一倍多。

在文旅熱潮催化下,武漢的文旅目的地屬性明顯增強。2019年,武漢接待遊客總數約為3.19億人次,全國排名第四。澎湃江湖、煙火大城、過早之都、文藝青春和懷舊經典都成為讓億萬遊客慕名前來的理由。

新文旅趨勢中的沉浸式、夜遊經濟、消費升級等風口也通過「知音號」等項目串聯。在「知音號」登船眺望,兩岸風物盡收眼底,「最武漢」、最潮流的生活方式也通過「知音號」來到遊客身邊,收穫感、滿足感油然而生。

相關焦點

  • 2021,一起去武漢呀 !
    東湖櫻園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2021年,來武漢走一走!武漢楚河漢街 王康榮 攝去乘坐一次「知音號」,觸摸武漢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模樣;知音號內場秀 知音號供圖去漲渡湖一日遊,看「網紅」水上森林的綠意盎然;
  • 重逢《知音號》,你準備好淚奔了嗎?
    》復演在花開疫散後火爆回歸此前,由湖北衛視和白燕升團隊合力打造的大型戲曲文化電視欄目《戲碼頭》,曾發起「心繫湖北 聲援武漢——戲碼頭·北京愛心義演」。此次名家名角們來漢,是參加「感恩有你·與鄂同行」全國愛心義演,也成為知音號復航以來的首批外地遊客。著名崑曲名家、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計鎮華,疫情後第一次來武漢。
  • 福利滿滿、全新升級,6月24日《知音號》復演更精彩
    》將從6月24日正式拉開復演序幕01全情福利老幼免單 天使免費受疫情影響,《知音號》演出停擺5個月如今花開「疫」散,時間之船又將起航復演大幕拉開時值仲夏,正是乘涼看星的好時候「知音號」貼心推出「仲夏團聚2+1」優惠內含2張成人票+1張仲夏團聚票仲夏團聚票適用於身高1.2m-1.5m的兒童或65周歲以上老人帶著孩子聆聽故事,帶著長輩追溯時光感受濃濃的文化氣息和歷史溫度
  • 直播花絮 | 當「老武漢」遇見「知音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甜冰冰:坐過一次「知音號」,但沒有把每一個船艙都體驗到,還想再次和老公一起去感受武漢這座城市的百年滄桑。@知足常樂:演繹大漢口繁華城市記憶,感受老武漢深厚文化底蘊。@兔八哥:拿一張知音號的舊船票,走進老武漢的故事,體味昔日的人生百態。@藍漠:沒想到武漢有這麼美的地方,好想穿上旗袍去看看。@康康:知音號演藝方式全國首創,大武漢的自信值得一看。
  • 三年劈浪前行演出過千場,拉響汽笛見證大武漢重啟,《知音號》築起...
    3年來,「知音號」劈浪前行,它已不再是一場單純的演出,已成為武漢這座英雄之城的品牌名片,築起城市精神新地標。漂移長江外地遊客持續增多2017年,在武漢漢口江灘的一處碼頭,一艘按照上世紀初民生公司「江華輪」為原型打造的蒸汽遊輪「知音號」亮相了。「知音號」正是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的劇場,也是長江上移動的「年代主題公園」。
  • 熱乾麵、黃鶴樓……2021年,我在武漢等你!
    等你來遠眺東湖的碧波蕩漾; 等你在黃鶴樓看千帆遠影; 等你共赴一場櫻花雨…… 東湖櫻園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2021年, 來武漢走一走!武漢楚河漢街 王康榮 攝 去楚河漢街, 欣賞城市的燈火闌珊; 「知音號」全景 知音號供圖 知音號內場秀 知音號供圖 去乘坐一次「知音號」,
  • 【年終策劃】熱乾麵、黃鶴樓……2021年,我在武漢等你!
    等你來遠眺東湖的碧波蕩漾;  等你在黃鶴樓看千帆遠影;  等你共赴一場櫻花雨……知音號內場秀 知音號供圖  去乘坐一次「知音號」,  觸摸武漢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模樣;漲渡湖 張暢 攝  去漲渡湖一日遊,  看「網紅」水上森林的綠意盎然;
  • 《知音號》演出滿千場「108將」齊修內功再出發
    「上次來武漢,一直在方艙,哪裡也沒去。沒想到武漢這麼繁華,《知音號》演出這麼驚豔!回去後我會跟其他醫療隊成員說一說,讓他們有機會都來武漢轉一轉」。樂隊部分的最後一首歌曲調整為《武漢武漢我愛你》——我們為這座英雄的城市而自豪。
  • 武漢街頭偶遇鄧超、鹿晗,明星來武漢拍綜藝都去哪兒?
    ,《中餐廳》、《女兒們的戀愛》、《極限挑戰》、《奔跑吧》.....越來越多的綜藝喜歡選址武漢,節目組都去哪裡取景了?我們一起來看~知音號也成了眾多遊客來武漢的必打卡點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以知音文化為靈魂,以上世紀初大漢口長江文化為背景,還原了一艘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蒸汽輪船,演員在遊輪上再現老漢口不同階層的人生故事。
  • 熱乾麵、黃鶴樓……2021年,我在武漢等你!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等你來遠眺東湖的碧波蕩漾;等你在黃鶴樓看千帆遠影;等你共赴一場櫻花雨……知音號內場秀 知音號供圖去乘坐一次「知音號」,觸摸武漢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模樣;漲渡湖 張暢 攝去漲渡湖一日遊,看「網紅」水上森林的綠意盎然;
  • 本相約北海道,卻都馳援武漢 四姐妹:等春暖花開,我們在武漢看櫻花
    2月7日中午12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派出第三批共計131人的醫療隊馳援武漢,作為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赴武漢開展救治工作。當天上午,醫療隊隊員、專科副護士長吳穎正在抓緊時間清點行李。行李中,她帶了一點四川口味的香腸。
  • 演員招募 | 知音號邀你成為城市主角
    ,像所有武漢年輕人那樣生活。登上知音號成為表演者,也是在作為一位城市主角亮相。2017年,由武漢旅發投集團聯合著名導演樊躍打造的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正式公演,時間之船鳴笛啟航。巡遊長江的千個日夜,《知音號》演出九百多場,引領全球60多萬人次觀眾觀演,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觀眾心目中的武漢新網紅。
  • 他遠在安徽,卻選擇帶著女友來武漢求婚
    這兩天,作為一個專門給求婚儀式、結婚紀念日、生日會出創意點子的策劃人,「知音號」市場部的楊曉蕾非常忙碌。 「從上個周末到現在,每天就是不斷的接不同的電話,了解客人的需求,整理想法和方案。」23日下午,楊曉蕾還在「知音號」的場地內看場地、走流程,跟船上的各個部門協調求婚儀式的整個安排。
  • 抖音上爆紅的武漢神劇《知音號》,帶你一秒夢回民國
    《知音號》是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是湖北省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的重點創新文旅項目及武漢市長江主軸文化軸亮點項目。[1] 由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著名導演、跨界藝術家樊躍共同打造。以知音文化為靈魂,以大漢口長江文化為背景的實景大劇,故事取材於上世紀20-30年代的大武漢。
  • 廣東音樂人為武漢加油,《相約春天裡》民謠歌曲MV首發
    一聲問候,就讓堅守在武漢的市民和白衣天使感到溫暖,感到親切。我好想去看你呀,帶去我這裡春天的消息。你堅守一座孤城裡,遠方的我在默默想念你。我好想去看你呀,天涯海角我們沒有距離。你堅守一場風雨裡,遠方的我在默默等著你。
  • 春之戀曲 花開「疫」散
    2020年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轟然打響。黨的正硧領導,果斷及時的打響了抗疫阻擊戰。人人行動,聽黨指揮。我們萬眾一心、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全力以赴與疫情鬥爭,咬緊牙關背水一戰,我們必將贏得戰「疫」的最終勝利。初心永擎,方可照亮前路,使命在肩,更需勇毅前行。春天己在路上,曙光就在眼前。腳步雖有些滯重,但我們從沒停止對春的渴望,擦乾淚水和汗水,春把病毒消散,笑臉面對春花,我們期待春的到來。
  • 知音號又升級了 | 穿過生命的洗禮,只為更好地相遇
    作為長江上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綜合接待遊客65萬人次。為了帶給觀眾更難忘的視聽體驗,知音號對細節的打磨傾盡誠心,每年至少三次的導演組升級機制,為了不斷超越大家的期待,知音號一直在努力。復演以來,我明顯地感受他們似乎在知音號上尋求著什麼。這或許是對武漢的印象,或許又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精神力量的傳遞,再或許是在國家危難時刻,我們所表現出來的責任感。9月份,導演組來漢維護升級。我飾演的楚天舒戲份得到了調整和升級。作為演員,我們所要做的是把觀眾的情緒也帶入到我們的呼吸節奏中,讓他們感受到「別時容易見時難」的那份真摯的情感。
  • 知音號推出,全國首款情境式浪漫產品——甲板訂製驚喜
    夜幕闌珊,燈火絢爛  碼頭的空氣中洋溢著浪漫的氣息  就連起航前的等待  都能輕易察覺出絲絲甜蜜  一年一度的七月初七  知音號載著情侶們  駛向日月星辰下的幸福彼岸  而他們的愛情故事  也和知音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眾多情侶中,小張和莉莉的愛情故事,顯得尤為珍貴。
  • 6月24日,「知音號」的正劇演出就要回來了
    聽說,她也登上了這艘「知音號」,我便拿著小板凳和鞋油啥的,也上船了,想再看看她。現在的我是宋濤濤,宜昌人,2016年來到武漢,一上這艘船就是4年。但在疫情期間還是非常渴望去演出的,沒有演出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心裡痒痒的,閉上眼睛,臺詞就能蹦出來。盼了五個月,終於盼來了復演,對我來說這並不是「復工」,因為演出這事兒對我來說不是「工作」,而是「熱愛」,是和「知音號」這個老朋友見面的愉悅,是和觀眾每次互動後產生新的火花的興奮。
  • 2020武漢跨年元旦活動匯總!你準備去哪個?
    ▼快看小舞為大家搜羅的武漢跨年活動合集!有燈光秀、煙花、燈會還有演唱會、音樂會等想看什麼?都在這裡!- 攻略轉自@武漢本地寶 -來源:好玩武漢活動亮點:帶上心愛的人,一起去迎新倒數。現場還有以武漢非遺、老字號和原生態文創為主打的「武漢製造」創意集市。活動地點:知音號,沿江大道三陽門內知音號碼頭活動時間:12月31日21:00—2020年1月1日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