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母,從生娃開始,嬰兒到上學時代,孩子們的生活便充斥著家長們的生活。
可以說,除了吃飯、睡覺、上班,剩下的時間都在為孩子忙活。從孩子的日常起居到上學課堂作業,都需要盡心盡力,生怕一不小心,孩子就落後於別人。
小學生「3.2+6.8=10」被判錯,家長群裡質問老師。
陳先生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平常學習特別的勤奮,一回家放下書包便蹦躂蹦躂地跑回房間學習,是老師眼裡的「小學霸」,也是陳先生眼裡的「勤小夥」。
陳先生對兒子的成績和表現都非常的滿意,還時常向朋友們炫耀兒子的成績,讓他感覺到倍有面子。
陳先生對兒子的成績總是採取獎罰分明的制度。當孩子成績有所提升時,給予一定的獎勵;成績下降時,則嚴厲批評。
這天,兒子的數學試捲髮下來了,雖然還是考了97分的較高分,僅錯了一道題。這樣的結果總是差強人意的。看到回到家的兒子一臉悶悶不樂的樣子,陳先生非常困惑。在與兒子的交談中,得知了這個事情,便拿過兒子的試卷查看,到底錯了哪一道題。
這是一道很簡單的算術題:1.2+6.8=8。陳先生不禁疑惑,答案填寫了,步驟也很準確,「為啥老師給我兒子打了一個大大的叉?」是看我兒子成績不爽,還是批改試卷時迷糊改錯了?
陳先生越想越憤怒,便在家長群裡質問起數學老師,生氣道:「1.2+6.8=8這答案不準確嗎?明明是對的,為啥判我兒子錯?」
接著便有好幾個家長接連在群裡發出了同樣的質問。數學老師一臉的無奈,但還是很有耐心地在群裡和各位家長解釋道:「正確的答案應該是8.0,孩子們都少寫了小數點和0,所以這道題被扣了分。」
看到這樣的解釋,陳先生表示並不能接受,反問:「8.0和8有區別嗎?」
老師解釋道:「這是一道列豎式的算術題,即便是小數點後面是0也需要寫上。數學的思維要求是嚴謹的、有邏輯的。孩子的數學基礎要從嚴謹的計算態度抓起!後面學習起來,數學思維才會更嚴謹呢!」
在老師的一通解釋下,家長群裡的家長們紛紛舉起了大拇指。陳先生也欣然接受了老師的解釋,並提醒兒子需要注意解題細節,吸取教訓,下次不要粗心大意。
在數學的學習中,總會遇到一些容易掉坑的細節題,那麼遇到這類題目,孩子們該如何提高警惕呢?
1、細心審題,避免「掉坑」
數學是一門有著很多「坑」的學科,有時候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細節,都能讓人栽跟頭。在平常的做題中,養成耐心和細心的審題習慣很重要。
2、數學要整潔規範,一步一步走
不僅僅數學,所有的學科都要做到字體書寫工整,這樣老師批閱卷子也一目了然。一份書寫工整的試卷,老師批閱的開心,卷面分都不會少到哪裡去!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