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丁景新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收錄於話題#宮頸癌8個
全世界每年約有50萬人新發宮頸癌,80%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我國患病人數大約13萬,約佔總人數的1/3左右。
宮頸癌不得不防!
今天我們來看看宮頸癌發生之前,不得不說的真相。
1、HPV感染必然導致宮頸病變?
HPV感染不一定會導致宮頸發生病變,就相當於B肝病毒攜帶者不一定會得B肝一樣。
HPV病毒就像感冒病毒一樣常見,感染後並無任何症狀,對於HPV病毒尚沒有明確的特效藥但是每個健康女性體內都有一定的免疫力,大部分情況下,你自己的免疫系統完全可以幹掉它。
只有「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才有可能最終發展成為宮頸癌。其中有部分患者會進一步發展成為宮頸癌,這一過程約5到10年。
在發展到癌之前的漫長過程裡,定期的婦科檢查,就顯得尤其重要。
感染HPV後是否會進展為宮頸癌,還與HPV的類型有關。HPV病毒大約有160多種亞型,女性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見的類型分別是6、11、16、18型,其中16、18屬於高危型,與70%左右的宮頸癌相關。
還有其他高危型如31、33、45、52、58等,有可能引起宮頸病變或者癌變、肛門癌、口咽癌等,一旦發現就要高度警惕了。
2、帶了保險套就不會感染HPV了?
HPV病毒可以通過唾液、性接觸及皮膚接觸傳播,即使保險套也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HPV的傳播,因為該病毒可以在肛門和生殖器周圍任何區域存活,包括保險套無法覆蓋的區域,而且可以存活數年。
所以,定期進行宮頸篩查很重要哦!
3、中年婦女才會得宮頸癌?
一般來說,20-70歲之間的婦女都可能會感染HPV、得宮頸癌,只是高發年齡是40~50歲。20歲以前得宮頸癌的婦女比較少,但是近年來年輕婦女誘發宮頸癌有上升的趨勢,有報導稱發現有十六七歲的處女罹患宮頸癌的病例,在我院也有少女罹患宮頸癌的案例。
所以,對於有條件的女性,最好在首次性生活之前接種HPV疫苗。但是即使有性生活並且曾經感染過HPV也可以儘早接種疫苗,因為疫苗可以對尚未感染的HPV型進行預防,接種前也沒必要做HPV篩查。
4、「宮頸糜爛」會變成癌?
其實小編已經反覆闢謠過了,但是總有人在問、在焦慮,那就再說一遍:宮頸糜爛根本就不是病!早該退出歷史的舞臺了,更不要說和宮頸癌有關係了。
這就是宮頸裡面的柱狀上皮細胞長到外面來了,醫生在檢查時,會發現宮頸局部充血呈現紅色,看起來像是「爛了」,但其實是隨著生理周期出現的正常現象。
因為早期宮頸癌在外觀上和「宮頸糜爛」的表現非常相似,所以容易混淆,但兩者木有關係。
關於宮頸癌,你還有哪些想要知道的?
歡迎留言
後面幾期我們將繼續安排典型的問題答疑哦
-- The end --
專 家 介 紹
丁景新,婦科腫瘤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導。
專業擅長:
宮頸癌、外陰癌、內膜癌、生殖道畸形、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脫垂等的微創手術治療。
門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楊浦)
原標題:《保險套能阻止HPV感染?女性必知的宮頸癌真相(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