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五一當天,新版《倩女幽魂》正版視頻平臺上映。我是帶著想說這部電影好話的心態觀看該片的,甚至於觀影途中,無時無刻不在找這部電影的亮點,期待通過一篇好評文章,來實現大家的其樂融融。然而,整部電影觀看完畢之後,真心無法給出好評,不然,內心的基本電影常識與良知會受到譴責。
先不拿老版與之比對。這部《倩女幽魂:人間情》作為獨立存在的電影作品,也與目前市面上的捉妖題材的電影沒有太大區別。當然,我們可以說這部電影的特效視覺是大於市面上大寫捉妖電影的,尤其是那些捉妖題材的網絡電影。但是,如果一部電影只能拿特效說事兒了,那這部電影,真的可以稱之為好電影嗎?
新版《倩女幽魂》只能說是把故事講齊整了,技術上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吧。這樣的作品,在劇本和拍攝層面上,可以給到及格分數。但是,要想繼續提升自己的級別,就真的要看看自己夠不夠級別和檔次了。張國榮、王祖賢版本的《倩女幽魂》屬於「高山仰止」,那樣的作品,豆瓣目前是8.7分(第一部)和7.9分(第二部)。新版幾斤幾兩,拿個及格分數,不委屈了。
沒有辦法不把新版和老版拿出來對比。《倩女幽魂》這樣的作品,劇本層面上,沒什麼出奇的,人鬼情未了的劇情模式,劇本故事起不到提攜電影本身的作用。戲很難捧人,但人可以捧戲。所以,《倩女幽魂》是要求演員的,尤其是演員要自帶捧戲的能力。
老版的《倩女幽魂》當中,張國榮飾演的寧採臣,是痴情書生,情痴和書痴缺一不可,缺一丁點,都不是可愛,而是傻。尤其是書痴的部分,這種痴是這部愛情電影的最大情感基點。沒有讀書人的痴,怎麼會有情痴上的出現呢。張國榮之所以演得好,就是因為他把這兩種「痴」上升了境界,甚至於有了不是演戲的影子,更像是一種真人的書痴情痴狀態。
真的不是背上個小背簍,要進京趕考,就是讀書人了。書痴的氣質,需要從演員的自身內在氣質當中散發出來。這是劇本很難給到的。張國榮從《倩女幽魂》當中的邁開第一步,就讓人相信他是古代的讀書人,並且痴迷於讀書。劇本寫不出來,這是演員演技層面上的事情。張國榮這位演員乾淨,讀書人氣質的角色能夠很好駕馭。
我們現在也有一些所謂的戲痴,很有幾位標榜自己是戲痴呢。但他們演的角色都缺少一股子靈氣,把痴迷演成了痴呆。不乾淨,尤其是眼神上的不乾淨,就演不出好戲來。我們現在很多青年演員的眼神裡邊都烏突突一片,像死魚眼。導演都不敢給他們面部特寫。大量的需要眼神的戲,都沒有辦法拍。青年演員裡邊,張譯要好很多。其實,張譯可以嘗試嘗試寧採臣,他有一股子靈氣。
反觀這次的新版《倩女幽魂》,先肯定一下年輕演員敢於挑戰的精神。其次,說問題。這位青年演員提供的寧採臣,缺少書生氣質。他沒有書痴的一面,也就很難實現後續情痴一面的升級加碼了。所以,這位演員呈現到最後,把電影演成了一般的捉妖題材的網絡作品了。演員要自己先信自己就是書生,就是有痴情才行啊!
整部《倩女幽魂:人間情》都是男主角在機械地完成故事,而不是演員帶著故事走。對於寧採臣這個角色,之所以能夠在影迷心目當中留下深刻印象,最大原因就是他有著「讀書人的自況」。張國榮演出了這種氣質,新版當中的青年演員,演出的只有劇情臺詞。
男主角之外,女主角也需要講一講。王祖賢的小倩為什麼好呢?風情,不是風騷。王祖賢同時期的幾位香港女演員,都能夠把風情演得非常好。風情是什麼?是青樓詩書。風騷呢?就是窯子妓院罷了。為什麼香港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的那批女演員把「風情」掌握得非常好呢?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這批女演員有閱歷,是從片場裡邊成長起來的,能夠在作品當中找到自己的內心。她們知道如何演到恰到好處,觀眾不噁心。
王祖賢的聶小倩,是風情,是滿足男性對於異性的極致想像力的。反觀這部新版的《倩女幽魂》,劇本和女主角層面上,都有問題。劇本層面上,寫的「肉戲」部分太多了,編劇對「風情」理解有誤了。新版當中,連續多次露大腿,聶小倩著急要「魚水之歡」了寧採臣等等,都是敗筆,是把《倩女幽魂》往低端了搞。
女演員當然也存在問題。但是,批評一個剛二十出頭的小女孩,似乎不夠公允。從資料來看,這位女演員還在電影學院讀書呢。讓這樣的學生妹演王祖賢她們那一代人的片場、生活場當中積累起來的風情,她們哪裡懂呢?這樣的小孩子,還是需要更為高級的演技指導的。演技也是生活,沒有生活,哪有演技。章子怡的《羅曼蒂克消亡史》演的就好,這是歲月帶給章子怡的成績。
新版《倩女幽魂》女主角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孩子,能演成這樣,也是她能理解和駕馭的最高範疇了,無法強求。男主角是中戲讀書的,演不出書生氣質,有些奇怪。新版《倩女幽魂》在男女主角上缺少應該的氣場,所以說它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