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 《盲國薩滿》放映與交流

2021-02-26 後窗

米歇爾·歐匹茨紀錄作品 《盲國薩滿》

 "Shamans of the Blind Country"  film by Michael Oppitz

《盲國薩滿》放映與映後交流

時間:2019年11月23日(周六) 13:00 - 17:00 

地點:深圳蒲公英館·蒲公英劇場

票務:60元/人(普通票);48元/人(會員票)

映後交流:陳韻(本片中文版出版和放映組織者)

主辦:夢周文教基金會

協辦:深圳蒲公映社

點擊蒲公映社的推文,了解購票和觀影的詳細信息


影片介紹

盲國薩滿

Shamans of the Blind Country

導演:米歇爾·歐匹茨 Michael Oppitz

紀錄 |  1980 | 德國 | 223min | 中文字幕 

國家 尼泊爾/德國/美國 1978年-1980年 

拍攝 三次前往尼泊爾魯庫姆(Rakum)區馬嘉人聚居地, 1978年和1979年 

全世界首映 1980年10月15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 

歐洲首映 1981年2月18日,第 31 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第11屆國際論壇 

喜馬拉雅地區首映 1982年10月16日,塔卡(Taka)的玉米地 

格式16毫米,彩色底片,聲畫同步 

播放時長 223分鐘(第一部分:97分鐘;第二部分:126分鐘)

《盲國薩滿》是一部神話史詩紀錄片,片中記敘了一個尼泊爾西北部邊遠地區的宗教治療。為紀錄當地宗教習俗的基本特徵,電影跟蹤拍攝的時間超過十八 個月。在宗教精神上,該特徵見於北亞的西伯利亞地區和廣大喜馬拉雅地區, 與大內亞地區典型薩滿教傳統的多種形式一脈相通。電影的基本構想來源於在馬嘉人中觀察到的一個基本特徵。在拍攝那段畫面的時間內,馬嘉人的生活中充斥著神話。不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 什麼,都被認為和由他們薩滿吟唱的和起源故事中相應的事件有關。

在有利的環境下,神話中的過去和神話主角的事跡不斷重現:通過幾乎日日舉行的治療集會,薩滿的實踐使得口頭傳統能在普通信徒的意識中生存下來。一遍又一遍表演的吟唱,指引村民度過混亂和不幸。一定程度上,神話頌歌和日常行為邏輯之間的互動關係留存至今。因為神話中的過去和世俗現代生活中的相互作用,《盲國薩滿》曾被稱為一部神話學電影。又因為電影中當代人頻繁面對起源故事中的英雄,《盲國薩滿》也曾被稱為史詩電影。

《盲國薩滿》電影分成大致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

講述道拉吉利(Dhaulagiri)地區的北方馬嘉人 (Magar) 薩滿,為了滿足顧客的利益,他們舉行多種類型的治療儀式,並依據每個人的情況判斷結果。治療者首先需要確定是誰導致了目前的疾病或不幸。導致疾病或不幸的,可能是一個邪惡的靈魂,也可能是女巫的惡作劇,或者是已故村民不安分的幽靈。因為儀式以薩滿和這位超自然代表之間的交易告終,所以任何被指認為導致災難的人,都會成為儀式過程中治療者的主要受訪人和貿易夥伴。

第二部分:

主要聚焦於師徒之間薩滿知識的傳承。傳承過程中,學習的強度不斷增長。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首先,在使命被證實前,傳承奧秘之人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測試。測試的高潮來自他的重生。第二,舉行傳統所規定的各種複雜儀式的能力;第三,藥用植物的正確使用方 法;第四,共情地理解村民心理狀態的方法。在學習多年後,才能夠爐火純青 地應用上述不同能力。由於沒有紀錄和考證上述大量知識的文獻,薩滿只能用 唯一的工具來幫助自己記憶—那便是他的鼓。

「毋庸置疑,這部電影是迄今德國民族志電影中最重要的一部。」

——華納 • 皮特曼等,《看見陌生人》,《民族志和電影》1984年第207頁

「電影《盲國薩滿》用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擴大了民族志電影的可能性。」

——烏利齊 • 格雷戈爾,柏林電影節,1981年2月14日國際討論會

「這部電影史詩⋯⋯因其主題而成為一部獨一無二的紀錄片。歐匹茨,還有他的兩個攝影師喬治•傑賽爾和魯迪•帕拉創造了非作秀性質的鏡頭和順序,它們認真而迷人地刻畫了真實的生活活動。」

——蒂爾曼•斯彭格勒 :《南德日報》, 1983年8月8日 

「米歇爾•歐匹茨製作了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導演對馬嘉人及其文化的感受貫穿了整部電影,並賦予了電影獨特的價值。電影對薩滿教的表達.是無人可超越的。」

——琳達 • 斯通:《美國人類學家》第90期,1988年,第1049 頁

導演簡介

米歇爾·歐匹茨(Michael Oppitz)教授1942年出生於捷克、波蘭兩國邊境(西裡西亞)的詩尼坎普附近。歐匹茨在德國科隆度過童年和學生時代,又在伯克利、波恩和科隆度過大學時代。先後於1974年完成以結構人類學史為主題的博士學位論文,和以交表婚為主題的博士後論文。米歇爾·歐匹茨在英國、法國和美國做過訪問學者,是蘇黎世大學的社會人類學教授。1991年至2008年期間,米歇爾·歐匹茨曾擔任蘇黎世民族志博物館的館長, 並於2008年榮譽退休。米歇爾·歐匹茨曾在各地展開過多次田野調查,其中包括1965年的夏爾巴人調查、1977年至1984年期年間的馬嘉人調查、1995至1996年期間的雲南納西族調查、2000年至2001年期間的四川羌族調查。 

此外,米歇爾·歐匹茨還出版了大量關於親屬制度、神話學、儀式、比較宗教和薩滿教、影視人類學、符號學和物質文化的專箸。2013 年, 他出版了兩本關於薩滿藥物的箸作。目前,米歇爾·歐匹茨還在準備無文字社會中文本消失神話的比較研究。 

這部電影的產生源於一次失敗的經歷。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內,我都在努力用文本描述一場儀式。我試圖描寫在一個夜晚,發生於一個馬嘉村莊的一間房屋內的一次儀式,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一篇關於喜馬拉雅地區薩滿的普通論文。

——米歇爾·歐匹茨,《流動的神話》

(《盲國薩滿》套裝中的電影書)

Michael Oppitz在喜馬拉雅地區,1970-80s

《盲國薩滿》電影簡史


1981年後,所有16mm電影拷貝都已磨損,有些電影拷貝已從檔案館和電影院消失,最後甚至電影的底片也從紐約一個實驗室運往另一個實驗室的過程中消失,無法找回。很多年過去,毫無蹤跡。最終,一份幾乎完整的《盲國薩滿》正片出現在德國科隆的西德廣播公司(WDR,即電影最初的製作基金來源),這份拷貝的出現,使電影的數位化成為可能。 

在一次申請官方機構資助的嘗試失敗後,私人資助使電影的重生成為可能。那是在 2013 年的夏天,在鄂爾渾峽谷的一個蒙古包內。鄂爾渾峽谷,距離哈拉和林幾公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薩滿曾經在這裡舉行儀式並吟唱神話。在一次自發的活動中,蒙古包的主人克裡斯多夫·吉爾克建議一些被邀請來的朋友出資挽救這部電影。

在不到 15 分鐘的時間內,修複數位版電影所需的經費就已被擺在了桌子上。實際工作在同年秋冬季節完成。正因如此,在 33 年後,也就是 2014 年第 64 屆柏林電影節,《盲國薩滿》的第二個德語版得以首映。 

現在,也就是5年後,在夢周文教基金會支持下,終於完成這部電影的中文版DVD的出版,並邀來Michael Oppitz 在部分城市出席放映並與中國觀眾交流。

《盲國薩滿》中文珍藏套裝

(3DVD+2CD+電影書)

正片DVD兩張,共223分鐘

德、英配音,中文字幕;

花絮DVD一張,含四部短片,中文字幕,41分鐘;

CD兩張,70分鐘和43分鐘的薩滿唱誦歷史錄音;

電影手冊一本(精裝,192頁,含中文版導演序文、影片梗概與信息、創作背景、唱詞原文與中譯對照、導演深度訪談等。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預售價格:380元人民幣(包郵)

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可購買

請注意:

下單之後會陸續從臺北發貨。請各位影迷朋友們不用過於著急,您的藏品一定會安全抵達手中!

相關焦點

  • 放映 | 《盲國薩滿》
    2:00PM —— 5:45PM  《盲國薩滿》放映5:50PM —— 6:30PM  嘉賓分享+討論
  • 北京《盲國薩滿》加場放映
    在有利的環境下,神話中的過去和神話主角的事跡不斷重現:通過幾乎日日舉行的治療集會,薩滿的實踐使得口頭傳統能在普通信徒的意識中生存下來。一遍又一遍 表演的吟唱,指引村民度過混亂和不幸。一定程度上,神話頌歌和日常行為邏輯之間的互動關係留存至今。因為神話中的過去和世俗現代生活中的相互作用,《盲國薩滿》曾被稱為一部神話學電影。又因為電影中當代人頻繁面對起源故事中的英雄,《盲國薩滿》也曾被稱為史詩電影。
  • 北京 | 《盲國薩滿》特映會和導演見面
    MeePark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北路9號恆通國際創新園C8棟語言 德語畫外音,康語、尼泊爾語對白 中文字幕 嘉賓 導演米歇爾·歐匹茨Michael Oppitz 流程 影片放映 223min +導演現場交流 票價 30RMB / 僅170座主辦:夢周文教基金會協辦:導筒、MeePark
  • 一部神話史詩紀錄片|《盲國薩滿》臨海放映會
    在薩滿的幫助下,進入薩滿的秘密世界文/ 郭淨民族史博士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處於喜馬拉雅中心位置的藏族,把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分為三個層次: 外部的(phyi)、內部的(nang)、秘密的(gsang),即眾生看見的塵世,神靈看見的天堂,佛看見的寂滅。
  • 深圳民間電影放映史:一座新型城市的文化崛起(二)
    講到新世紀深圳的民間電影放映,不得不提的是深圳獨立電影社的成立。深圳獨立電影社的創始人主要是阿飛(舊天堂書店的老闆)和艾米。根據豆瓣小站的記錄:「2002年4月7日,在無心快語酒吧舉行第一場放映活動,到場人數約三十人,放映影片為賈樟柯《小武》和日本導演薩布《盜信情緣》。」早期,深圳獨立電影社的活動宣傳主要依靠舊天堂的BBS和在華強北嘉華舊貨市場阿飛的小店門口貼的海報。
  • 國際短片交流分享會特別放映《籤手》:「一生做好一件事」情懷打動觀眾
    希望藉此機會與更多心中有夢想的電影人,一起回顧過往,暢想未來;同時與觀眾搭建起電影藝術文化交流的橋梁。日前,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國際短片交流分享會舉辦了首場活動,在深影國際嘉之華中心影城給觀眾帶來了電影《籤手》的特別放映,並邀請電影主創趙湧、孫輝到場,在映後與大家進行了分享交流。
  • 薩滿:定義、歷史、信仰
    薩滿教的習俗在世界範圍內以各種不同的文化中被發現,巫師通常在他或她的社區中享有受人尊敬的地位,並扮演至關重要的精神領袖的角色。「薩滿」是人類學家用來描述廣泛存在的基於原始信仰而實踐發展出來的信仰的統稱,其中許多與佔卜,精神交流和魔法等有關。 薩滿教實踐中發現的主要信念之一是,最終所有事物(以及每個人)都是相互聯繫的。
  • 紀念梅豔芳電影【梅豔芳菲】深圳放映會
    電影【梅豔芳菲】西南地區內江、成都、重慶放映會圓滿結束,9月13日【梅豔芳菲】深圳放映會將在深圳寶能影城(龍崗區中心城寶能allcity)舉行,與深圳影迷觀眾不見不散。感謝香港純製作、香港芳心會、深圳寶能影城、內江海山選煤、成都綠芽藝術支持。影片介紹電影由曾志偉擔任顧問,高志森、梁柏豪共同執導,胡杏兒、郭羨妮、林德信主演,江欣燕聲演。
  • 特別放映報名指南 第三屆深圳獨立動畫雙
    時間/無間分解為兩個大的部分,空間中的動畫和放映,空間中的動畫是體驗時間和空間的關係,是通過觀者觸發的現場,觀者就是時間的因素,與空間相遇。放映集中在一個從a到b的連續的時間段,是對作者和觀者所經歷時間的一次覆蓋和交叉,體驗時間、敘事的關係,處於空間中,和眾多人一起分享。
  • 放映交流沙龍:汾陽小子賈樟柯
    鳳凰紀錄片蝸牛工作室全息智庫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放映交流會放映時間 12月26日 周六 19:00 放映地點 北京 海澱區 蝸牛會藝室(展春園西路五道口嘉園3號樓3單元D入口地下室 ,下方有詳細行車路線)放映形式 影片放映+觀眾交流報名方式
  • 學院放映廳NO.90:《基隆》放映交流活動
    #學院放映廳#第90期學院放映廳活動將於11月27日(周五)下午14:00於北京電影學院標準放映廳舉行。
  • 一周電影/紀錄片放映 「愛來·愛去」UCCA影展、《衝鋒車》粵語放映、《十二公民》主創交流……
    19:00-20:40《LOVE ME》5.214:00-16:30《犴達罕》放映暨映後導演交流獨立紀錄片導演顧桃憑《猂達罕》獲第51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5.314:00-15:00《搖滾救貧窮》16:00-17:30《小小的善舉》5.9 17:30-18:55《太陽能媽媽》19:30-21:00《中間地帶》5.10 14:00-17:00《1428》放映暨映後導演交流
  • 眾星亮相北京放映開幕 深圳十大女傑王曼酈現身
    鞏漢林與王曼酈   第十八屆北京放映於10月13日下午在北京王府井舉行了盛大的開幕酒會,當天到場的明星有黃宏、孫海英、鞏漢林等。為支持電影事業蓬勃發展,這次北京放映得到來自國際10多個國家的電影製片公司參加。  第十八屆北京放映提名的影片包括:黃金時代心花路放 泰囧 刺夜的眾多優秀影片。本屆獎項總共分20個獲獎者,最終花落誰手還要等10月15日頒獎典禮上揭曉。
  • 「在南方」電影放映計劃:《回南天》深圳首映
    10月24日到11月8日,由聲色場所主辦、碼頭電影協辦的「在南方」電影放映計劃,一場以南方題材或南方導演的電影作品為主要展映方向,為鍾愛華語電影的影迷輸出優質華語佳作的電影展在深圳百老匯電影中心順利舉辦。
  • CNEX MOVIES | 長沙站首場放映《威廉布洛斯的叛逆人生》+映後交流
    ,放映緊跟時代潮流的新片和部分國內無緣看到的國外佳作,其中還包括部分國際電影節獲獎作品的中國首映。映後,我們提倡觀眾交流彼此的觀影感受,反饋信息給導演,形成文字記錄,達到最好的交流效果。CNEX MOVIES期待在不同的城市與你相遇。CNEX MOVIES 長沙站去年10月,我們與66號放映室合作舉辦過「忐忑流年」2016主題紀錄片聯合展映,精選了4部優秀紀錄片,而張贊波導演的《大路朝天》放映也成為66號放映室迄今為止到場觀眾最多的一場。
  • 致穎《雕塑品》參加OCAT深圳館放映| 「華文碼頭 (一) :東方信使 」
    > /  楊圓圓、餘政達、致穎、劉雨佳、方迪展映日期 / 2020年7月25日 - 2020年7月26日 展映地點 / 地點:OCAT深圳館展廳A線上合作機構 / CEF實驗影像中心OCAT深圳館放映項目「 華文碼頭」將在三個周末帶來三場主題放映,這三場放映將以地緣順序逐層為觀眾帶來了由遠及近的三段式視角,在本周第一場的放映主題「東方信使」中,聚焦於海外華人生存情況與對他國歷史的研究。
  • 凹凸放映 | 2019年神作《張素英的城堡》成都首映+嘉賓交流
    凹凸放映 | 2019年神作《張素英的城堡》成都首映+嘉賓交流 2020-08-13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標準墊底的薩滿也能上傳說?看了《拯救薩滿》計劃之後,我找了薩滿的出路!
    自從這周《逗魚時刻》上線以來,就有不少觀眾老爺在後臺留言,「牌醬,我沒有雪妍姐姐的運氣,但我想玩薩滿,有什麼卡組推薦麼?」,「牌醬,標準模式下薩滿的出路在哪裡?」尤其是那波互換技能的操作,選的竟然也是薩滿的英雄技能,作為一名薩滿信仰玩家,那一刻有被冒犯到,更有觀眾老爺直接說:「牌醬牌醬,救救薩滿吧!」看著薩滿在標準模式中的勝率,只能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難道薩滿只配在狂野天梯中掌控雷電,在標準模式中根本不配出現麼?
  • 魔獸世界中的「薩滿祭司」現實中並非傳說-----帶你全方位了解薩滿這一職業
    當時,我也不懂,就去了,甚至連百度一下都沒有,薩滿究竟幹啥的,真的是全憑宇宙安排了,但是去了以後才知道,我不是什麼都不懂。他讓我越來越明白,我當年利用「課餘時間」(其實是不好好學習)玩的WOW魔獸世界,原來是現實世界的寫照。而其中的角色,薩滿祭司,也是真正流傳在世界上的「薩滿」的真實存在。
  • 文史宴:作為薩滿的屈原,豈有不嗑藥之理
    薩滿教需要通過一些方式來跟神溝通。薩滿教的產生,就跟人類在漫長的狩獵採集時代偶然吃到致幻性植物,從而產生升天的幻覺有關。吃到致幻植物的薩滿們交流之後,發現彼此的幻覺差不多,自然會達成宗教共識,認為那就是神聖世界,在此基礎上,大家才好一起研究這個世界裡的神聖法則,才能形成擁有眾多教士的薩滿教。 我國雲南有一種美味的蘑菇見手青,據說手一摸就會變成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