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歐匹茨紀錄作品 《盲國薩滿》
"Shamans of the Blind Country" film by Michael Oppitz《盲國薩滿》放映與映後交流
時間:2019年11月23日(周六) 13:00 - 17:00
地點:深圳蒲公英館·蒲公英劇場
票務:60元/人(普通票);48元/人(會員票)
映後交流:陳韻(本片中文版出版和放映組織者)
主辦:夢周文教基金會
協辦:深圳蒲公映社
請點擊蒲公映社的推文,了解購票和觀影的詳細信息
影片介紹
盲國薩滿
Shamans of the Blind Country
導演:米歇爾·歐匹茨 Michael Oppitz
紀錄 | 1980 | 德國 | 223min | 中文字幕
國家 尼泊爾/德國/美國 1978年-1980年
拍攝 三次前往尼泊爾魯庫姆(Rakum)區馬嘉人聚居地, 1978年和1979年
全世界首映 1980年10月15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
歐洲首映 1981年2月18日,第 31 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第11屆國際論壇
喜馬拉雅地區首映 1982年10月16日,塔卡(Taka)的玉米地
格式16毫米,彩色底片,聲畫同步
播放時長 223分鐘(第一部分:97分鐘;第二部分:126分鐘)
《盲國薩滿》是一部神話史詩紀錄片,片中記敘了一個尼泊爾西北部邊遠地區的宗教治療。為紀錄當地宗教習俗的基本特徵,電影跟蹤拍攝的時間超過十八 個月。在宗教精神上,該特徵見於北亞的西伯利亞地區和廣大喜馬拉雅地區, 與大內亞地區典型薩滿教傳統的多種形式一脈相通。電影的基本構想來源於在馬嘉人中觀察到的一個基本特徵。在拍攝那段畫面的時間內,馬嘉人的生活中充斥著神話。不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 什麼,都被認為和由他們薩滿吟唱的和起源故事中相應的事件有關。
在有利的環境下,神話中的過去和神話主角的事跡不斷重現:通過幾乎日日舉行的治療集會,薩滿的實踐使得口頭傳統能在普通信徒的意識中生存下來。一遍又一遍表演的吟唱,指引村民度過混亂和不幸。一定程度上,神話頌歌和日常行為邏輯之間的互動關係留存至今。因為神話中的過去和世俗現代生活中的相互作用,《盲國薩滿》曾被稱為一部神話學電影。又因為電影中當代人頻繁面對起源故事中的英雄,《盲國薩滿》也曾被稱為史詩電影。
《盲國薩滿》電影分成大致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
講述道拉吉利(Dhaulagiri)地區的北方馬嘉人 (Magar) 薩滿,為了滿足顧客的利益,他們舉行多種類型的治療儀式,並依據每個人的情況判斷結果。治療者首先需要確定是誰導致了目前的疾病或不幸。導致疾病或不幸的,可能是一個邪惡的靈魂,也可能是女巫的惡作劇,或者是已故村民不安分的幽靈。因為儀式以薩滿和這位超自然代表之間的交易告終,所以任何被指認為導致災難的人,都會成為儀式過程中治療者的主要受訪人和貿易夥伴。
第二部分:
主要聚焦於師徒之間薩滿知識的傳承。傳承過程中,學習的強度不斷增長。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首先,在使命被證實前,傳承奧秘之人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測試。測試的高潮來自他的重生。第二,舉行傳統所規定的各種複雜儀式的能力;第三,藥用植物的正確使用方 法;第四,共情地理解村民心理狀態的方法。在學習多年後,才能夠爐火純青 地應用上述不同能力。由於沒有紀錄和考證上述大量知識的文獻,薩滿只能用 唯一的工具來幫助自己記憶—那便是他的鼓。
「毋庸置疑,這部電影是迄今德國民族志電影中最重要的一部。」
——華納 • 皮特曼等,《看見陌生人》,《民族志和電影》1984年第207頁
「電影《盲國薩滿》用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擴大了民族志電影的可能性。」
——烏利齊 • 格雷戈爾,柏林電影節,1981年2月14日國際討論會
「這部電影史詩⋯⋯因其主題而成為一部獨一無二的紀錄片。歐匹茨,還有他的兩個攝影師喬治•傑賽爾和魯迪•帕拉創造了非作秀性質的鏡頭和順序,它們認真而迷人地刻畫了真實的生活活動。」
——蒂爾曼•斯彭格勒 :《南德日報》, 1983年8月8日
「米歇爾•歐匹茨製作了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導演對馬嘉人及其文化的感受貫穿了整部電影,並賦予了電影獨特的價值。電影對薩滿教的表達.是無人可超越的。」
——琳達 • 斯通:《美國人類學家》第90期,1988年,第1049 頁
導演簡介
米歇爾·歐匹茨(Michael Oppitz)教授1942年出生於捷克、波蘭兩國邊境(西裡西亞)的詩尼坎普附近。歐匹茨在德國科隆度過童年和學生時代,又在伯克利、波恩和科隆度過大學時代。先後於1974年完成以結構人類學史為主題的博士學位論文,和以交表婚為主題的博士後論文。米歇爾·歐匹茨在英國、法國和美國做過訪問學者,是蘇黎世大學的社會人類學教授。1991年至2008年期間,米歇爾·歐匹茨曾擔任蘇黎世民族志博物館的館長, 並於2008年榮譽退休。米歇爾·歐匹茨曾在各地展開過多次田野調查,其中包括1965年的夏爾巴人調查、1977年至1984年期年間的馬嘉人調查、1995至1996年期間的雲南納西族調查、2000年至2001年期間的四川羌族調查。
此外,米歇爾·歐匹茨還出版了大量關於親屬制度、神話學、儀式、比較宗教和薩滿教、影視人類學、符號學和物質文化的專箸。2013 年, 他出版了兩本關於薩滿藥物的箸作。目前,米歇爾·歐匹茨還在準備無文字社會中文本消失神話的比較研究。
這部電影的產生源於一次失敗的經歷。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內,我都在努力用文本描述一場儀式。我試圖描寫在一個夜晚,發生於一個馬嘉村莊的一間房屋內的一次儀式,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一篇關於喜馬拉雅地區薩滿的普通論文。
——米歇爾·歐匹茨,《流動的神話》
(《盲國薩滿》套裝中的電影書)
Michael Oppitz在喜馬拉雅地區,1970-80s
《盲國薩滿》電影簡史
1981年後,所有16mm電影拷貝都已磨損,有些電影拷貝已從檔案館和電影院消失,最後甚至電影的底片也從紐約一個實驗室運往另一個實驗室的過程中消失,無法找回。很多年過去,毫無蹤跡。最終,一份幾乎完整的《盲國薩滿》正片出現在德國科隆的西德廣播公司(WDR,即電影最初的製作基金來源),這份拷貝的出現,使電影的數位化成為可能。
在一次申請官方機構資助的嘗試失敗後,私人資助使電影的重生成為可能。那是在 2013 年的夏天,在鄂爾渾峽谷的一個蒙古包內。鄂爾渾峽谷,距離哈拉和林幾公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薩滿曾經在這裡舉行儀式並吟唱神話。在一次自發的活動中,蒙古包的主人克裡斯多夫·吉爾克建議一些被邀請來的朋友出資挽救這部電影。
在不到 15 分鐘的時間內,修複數位版電影所需的經費就已被擺在了桌子上。實際工作在同年秋冬季節完成。正因如此,在 33 年後,也就是 2014 年第 64 屆柏林電影節,《盲國薩滿》的第二個德語版得以首映。
現在,也就是5年後,在夢周文教基金會支持下,終於完成這部電影的中文版DVD的出版,並邀來Michael Oppitz 在部分城市出席放映並與中國觀眾交流。
《盲國薩滿》中文珍藏套裝
(3DVD+2CD+電影書)
正片DVD兩張,共223分鐘
德、英配音,中文字幕;
花絮DVD一張,含四部短片,中文字幕,41分鐘;
CD兩張,70分鐘和43分鐘的薩滿唱誦歷史錄音;
電影手冊一本(精裝),192頁,含中文版導演序文、影片梗概與信息、創作背景、唱詞原文與中譯對照、導演深度訪談等。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預售價格:380元人民幣(包郵)
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可購買
請注意:
下單之後會陸續從臺北發貨。請各位影迷朋友們不用過於著急,您的藏品一定會安全抵達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