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 (哈麥/文)2020年末,郭敬明突然在深夜為曾經的抄襲道歉。隨後,於正也公開向瓊瑤道歉。有人相信這兩人的道歉是真誠的,發自內心。也有人質疑,在被156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的當口,在參與的綜藝節目受到影響,他們本人可能面臨監管風險時,這種道歉更像是一次危機公關。
郭敬明在被法院判抄襲後的十五年裡,拒絕道歉,對他的事業沒任何實質性影響,反而越來越紅,越來越受資本追捧。但如今的輿論和監管環境下,如果還繼續死硬抵賴,會有什麼後果?或許這才是他權衡最多的。
郭敬明通過寫作和運營年輕作家創造了一個IP小王國,多年前,伴著紙媒的衰落,他就早早開始了華麗轉身,之後的工作重點就是通過影視化讓自己的IP繼續發揮價值。
2012年,郭敬明正式打入影視娛樂圈,算上編劇、監製的作品,以及已拍完待映的《晴雅集》續集《瀧夜曲》,八年時間裡,他推出了19部作品,其中電影12部,電視劇7部。這期間,他還參加了很多檔熱門綜藝節目。郭敬明早就是一個影視和綜藝人了,這才是他後半程致富的行當,所以還能否在這個圈子繼續生存,對他至關重要。
就僅拿這幾年最讓他風光的電影來說,8年12部作品,看看他到底賺了多少?
《晴雅集》口碑兩級影響賺錢?
12月25日,郭敬明導演的《晴雅集》上映,在影迷聚集的豆瓣,均分只有5.1分。雖然略高於《小時代》系列和兩部《爵跡》,但依然被定在了「爛片」行列。但在大眾購票及評分平臺貓眼,《晴雅集》得分8.7分,打五星滿分的人佔76.7%,算得上「佳作」,比徐克的《狄仁傑》系列評分高多了,跟今年的票房冠軍《八佰》比也僅差0.5分。
郭敬明再一次證明,不管影評人、資深影迷、業內人士是不是喜歡他,他的電影都有體量不小的受眾。《晴雅集》開局很猛,首日排片佔比32.2%,票房9500萬元,追近了口碑大好的《拆彈專家2》。只是,接下來幾天「高開低走」,排片佔比和上座率逐日走低。目前上映7天累計票房約3.7億元,預測最終可能近5億元。
假如《晴雅集》總票房落在5億元左右,那投資方能分到約1.7億元。這還沒有算之後賣網絡、電視版權的收入。像這種熱度和投資級別的電影,預計光網絡版權帶來的純收入就在5000萬元上下,甚至可能更高。
《陰陽師》這個IP是兩部套拍,第二部《瀧夜曲》和《晴雅集》早就一起拍好了,製作完成就可以隨時上映。再算上第二部將來的票房和版權收入,這個項目會不賺錢嗎?
《瀧夜曲》、《晴雅集》的前三大出品方是禾和影業、上海最世文化、新經典影業。
新經典影業是新經典文化旗下公司,新經典文化主做圖書策劃與發行,擁有上千部文學作品的版權,所以設立了影業公司來開發其版權作品。除了郭敬明拍掉的《陰陽師》,路遙的《人生》、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井上靖的《敦煌》都已確定被影視化。
禾和影業是隨著前幾年中國電影行業的火爆崛起的一個新勢力,曾因18億元豪賭保底周星馳的《美人魚》在業內打響名號,參與出品過的作品包括《鋌而走險》《地久天長》《邪不壓正》《暴裂無聲》《暴雪將至》《青禾男高》《火鍋英雄》等。東陽阿里影業是其第二大股東(持股30%),陳坤、曹保平、楊坤等明星名導也是其股東。
上海最世文化是郭敬明的公司,由郭敬明100%控股。作為第二大出品方,郭敬明會直接從《瀧夜曲》、《晴雅集》兩部電影中獲益。
兩部《爵跡》真的虧慘了嗎?
再往前回溯,可能有人會覺得,那兩部《爵跡》虧了吧?票房那麼慘。
《爵跡1》早在2016年就上映了,總票房3.82億元,投資方分帳1.43億元。
《爵跡2》因主演範冰冰的稅務風波,也因為製作上的問題,拖了好幾年,最終在今年賣給了某視頻平臺,改名為《冷血狂宴》網播。
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數據,《冷血狂宴》上線不到一個月累計播放量達到了1.03億。依照視頻平臺的點播規則,用戶在開通會員的情況下購買本片的價格是12元,非付費會員需24元。如果1.03億是真實有效的購買點播量,那淨票房收入高達12.36-24.72億元。不管是被平臺買斷版權還是和平臺分帳,估計版權方的收益都不會少。
當初,這兩部電影也是套拍的。《爵跡1》被曝光的成本是1.3億元,《爵跡2》未知,預計兩部電影的總成本可能不超過3億元。郭敬明在接受採訪時也透露過,這兩部電影的預算給的挺緊張的,他是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
兩部《爵跡》的三大主要投資方是樂視影業、和力辰光、上海最世文化,如果有利潤或者虧損,郭敬明同樣享有。
和力辰光是郭敬明《小時代》系列的投資方,樂視影業是《小時代》系列的投資兼發行方。郭敬明也是這兩家公司的股東。
《小時代》系列票房郭敬明都有份?
比起《晴雅集》和《爵跡》,《小時代》系列是最確定讓郭敬明賺大錢的,尤其是《小時代3》和《小時代4》。
在《小時代1》和《小時代2》時期,電影圈對郭敬明來說還是陌生的,他作為一個新人導演被發掘,那時候還沒有太大自信,也還沒嘗過電影帶來的甜頭。所以,套拍的《小時代1》、《小時代2》郭敬明自己並沒有投資,可能只是拿勞務報酬。
這兩部電影的出品方有很多家,包括北京紫禁城影業、群星瑞智藝能(監製柴智屏的公司)、上海天娛(策劃龍丹妮的公司,她當時還沒離任天娛)、和力辰光、歡瑞世紀、大盛國際(製片人安曉芬的公司)、樂視影業等,套拍成本約5000萬元,兩部票房合計7.8億元,投資方分帳合計2.93億元,爆賺。
到《小時代3》和《小時代4》,郭敬明已經成了香餑餑,電影公司都爭搶著投資,原來有的投資方如大盛國際出局,新進了華策影視、儒意欣欣、嘉博文化等新的投資方。當然,郭敬明的上海最世文化也參與了這兩部電影的投資。主控投資方變成了樂視影業和和力辰光,也就是給郭敬明股份讓郭敬明成為其股東的兩家公司。
郭敬明獲得了樂視影業500萬股,佔0.6%股份;獲得了和力辰光約1000萬股,佔4.05%股份。樂視影業後來因為賈躍亭的債務危機,已被拖垮,往日輝煌早就不再。
《小時代3》《小時代4》套拍成本未知,估計不會比前兩部高太多。兩部合計票房10億元,投資方分帳合計3.8億元,同樣爆賺。這次,作為核心的郭敬明分享到了利潤。
會賺錢的「徒弟」落落
除了以上三個系列共8部自己拍的電影,郭敬明還培養出了一個「徒弟」落落,她已經拍了《剩者為王》《悲傷逆流成河》《如果聲音不記得》三部電影,全是愛情、青春題材。
《剩者為王》票房6140萬元,主控投資方是上海電影。可能因為早年就建立的這段關係,上海電影也投資了《晴雅集》和《瀧夜曲》,為第四大投資方。
《悲傷逆流成河》票房3.57億元,主控投資方是北京光線影業,作為原著作者的郭敬明參與了該片的編劇,但沒投資,所以收的可能只是版權費和勞務費。
《如果聲音不記得》跟《悲傷逆流成河》一樣,同樣是最世文化的版權作品,同樣是青春片,同樣用的全是新人演員,成本不會高。看到落落的票房潛力後,最世文化從《如果聲音不記得》開始也進入投資方行列,是僅次於光線影業的第二大出品方。該片票房3.34億元,投資方分帳1.59億元。最世文化是版權方、出品方,郭敬明同時擔任編劇、監製,旗下簽約的落落擔任導演、編劇,全方位分享收益。
「步履不停」郭敬明
雖然大眾口碑沒好過,但精明又高產的郭敬明過去一直是影視圈的寵兒。《陰陽師》的導演工作就是版權方找上門要他拍的,正好他自己也感興趣。
接下來,郭敬明還有很多新電影計劃,包括《爵跡3》、《幻城》,包括自己寫的科幻片《未來未來》,以及要導演的芒果TV預定古裝武俠劇《刀上糖心上霜》。
他的「徒弟」落落還有新電影《給初戀的你》《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你》,以及網劇《全宇宙至此劇終》。
如此吃香,手上有那麼多活兒,有些已經籤約,郭敬明能停下來嗎?如果因為嘴硬造成損失,那也太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