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
這幾天,「辱母殺人案」成為熱點,各種觀點喧囂震蕩。整個網絡世界都在同仇敵愾,為於歡的「殺人護母」叫好,為於歡喊冤,希望司法顧及人倫,重審於歡案,輕判於歡,或者宣布於歡無罪,甚至,要推舉於歡為「感動中國」的英雄人物,道德楷模。
從你的眼睛中,我清清楚楚地讀到了太多困惑。
你問:難道殺人是對的嗎?
你問:為什麼忠孝不能兩全?
你問:如果公民的身份和兒子的身份發生碰撞的時候,到底應該怎麼辦?
……
親愛的孩子,請原諒我們這個還很不成熟的社會,讓小小的你,必須要面對這麼多的荒誕。媽媽當然希望,我們的世界,是非分明,善惡清楚,該擁有的良知,該具備的正義,都清清爽爽,一覽無餘。你們在一個海晏河清的時代長大,一切都像教科書上的基礎知識,背下來,就能考滿分。
但是,孩子,永遠不會有這樣的一個理想世界出現。社會不是一個大魔方,總有口訣可以破解奧秘。所謂成長,本身就意味著在萬千糾結中探詢生命之道。
很多問題暫時沒有答案。
很多困境暫時沒有出口。
很多毒症暫時沒有解藥。
兒子啊,生命的成長不是中考,亦不是高考,總有一個標準答案在那兒等候著。成長是一個社會,也是每一個人的科研課題。終其一生,也未必能夠結題。
於歡的課題就遇到了死結。這個結能否解開,要看他的造化。
我是母親,我只能為於歡祈禱,祝福這個可憐的孩子,能夠遇劫化劫。
兒子,這些社會的「重大事件」,我們目睹了,耳聞了,我們應該收穫一點兒什麼。
所以,面對你的困惑,媽媽不應該沉默。跟你聊一聊我的看法,是媽媽的責任。
如果你覺得媽媽說得不對,請暫時把它們放在一邊,權且作為一種觀點,一種參考,然後在慢慢長大的歲月中,再去應證,再去思辨。
媽媽想表達兩層意思,以你的母親的身份。
第一層:作為母親,這個惡性事件再次警示我,我需得向我的兒子承諾,我將作出全部的努力,竭盡所能,讓你,讓我們家的老人,不會陷于于歡的困境。
在辱母殺人案中,有一個可憐的母親,她就是於歡的媽媽蘇銀霞。從各種新聞信息的罅隙中,我們能夠感到,這是一個很有事業心的已經成為了「企業家」的母親,這是一個一直在勤奮刻苦地打拼的母親……一個女人,赤手空拳,支撐一個工廠,該是多麼不容易,其間,該有多少艱辛啊!但是,外表看來挺氣派的工廠不僅說倒就倒,瀕臨絕境,而且,債主一次次上門,索要逼催,慘絕人寰,好好的家,轉眼就沒了。
孩子,我們不懂企業的經營,更不知蘇銀霞阿姨到底遇到了什麼瓶頸,以至於沒有能力保護好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我們沒有資格去指責她,我們只能為她的掙扎於高利貸債務而遺憾痛心。
就如媽媽講楊絳的《老王》。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活命」狀態,沒有誰的人生,不是波譎雲詭的。
而且孩子,這並不是個別現象,就在故鄉,就在我們家,在我們的至親中,也都有因為各種原因,已經,或者即將陷於這樣的困境。這常常讓媽媽食不甘味夜不安寢,只怕小輩們做的孽,會殃及老人。
所以,媽媽又一次告誡自己:活得穩一些,再穩一些。創業是必然要冒險的,但對這個險,一定要有足夠清醒的認知。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對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有預案,有準備。生活中處處都有暗礁,有急流,有險灘,稍不小心就會被裹挾進去,身不由己,生不如死。
親愛的孩子,你也將會慢慢長大,必將會為自己的學業和事業去拼去闖,你可以走向詩和遠方,但千萬不要走向歪門邪道。
比如賭博吸毒,那就是歪門邪道;比如高利貸,那就是歪門邪道;比如偷奸耍滑,那也是歪門邪道;比如坑蒙拐騙,那更是歪門邪道……
我們是普通人,我們就老老實實過普通人的日子。奮鬥人生,勇敢是必須的,但在大事大非的問題上,寧可「膽小」一點兒,「謹慎」一點兒。有些險,絕不可涉,有些路,千萬別踩。
在這方面,你和媽媽,都一定要向外公學習。媽媽小時候老家拆遷,為了有一個立足之地,一無所有的外公四處借債,篳路藍縷,建起了綦江灘子口上的住房。因為這次建房,外公成為了負債纍纍、一無所有的底層平民。那些年,家裡連吃飯都差點兒成問題了。但就在這樣的艱難下,外公也要緊了牙關,沒有去借高利貸。他去拉三輪車,去給人家煮飯,去打工……硬是靠自己老老實實的努力,當然也在媽媽的幫助下,一分一分地積累,終於用別人家不可以忍受的「蝸牛速度」,用整整十幾年的時間,徹底還清了債務。同時,他還居然把老家的老屋,從一層變為了兩層。
親愛的孩子,那幢老屋,是你外公人生的勳章,是我們家真正的傳奇,更是後輩永遠的精神高地。它告訴媽媽,昭示後人:走正道,踏踏實實地活,小心翼翼地活,也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夢想有大小之分,但沒有卑微崇高之分。做個腳踏實地的普通人,也是一種成功。
所以,親愛的孩子,媽媽向你承諾:為了家人的安全和幸福,媽媽要更加努力更加認真更加謹慎地生活,絕不因為自己的冒險和失誤而把家人置於險地。
孩子,如果你也能夠給媽媽一個這樣的承諾,那作為母親,媽媽會很幸福。
以上是媽媽要表達的第一層意思——我們要努力規避風險,一輩子走正道,不要和黑道有糾纏。
媽媽想表達的第二層意思是:兒子,你不需要為媽媽拼命。媽媽,也不願意你為我拼命。
兒子,你知道嗎?於歡這一刀下去,最痛苦的是誰?不是於歡自己,而一定是於歡的母親蘇銀霞。兒女承受的痛苦,在母親身上都是要翻倍的呀!
於歡的這一刀,送走了杜志浩的命,也把自己的母親,送到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不管怎麼說,於歡成為了一個殺人犯。或者說,他舉過了刀,殺死了人。
不管是重判還是輕判,甚至是免於刑法,這一刀,都會成為於歡生命的夢魘。我相信,無數次午夜夢回,這個年輕的小夥子,都可能被驚出一身冷汗。
多少人說於歡是英雄。但是我想,作為母親,怕沒有誰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為這樣的英雄。
這個榮譽,付出的代價太沉重。而且,這些代價,有些看得見,有些看不見。那看不見的部分,甚至會徹底淹沒一個人的人生——不管是在監獄外,還是在監獄內。
一個母親,還有什麼痛,比得上這樣的痛——因為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親手,是,主要因為自己的原因,把兒子推進了非死即傷,無可選擇的兩難境地。
經歷了這樣的慘痛之後,哪怕母親身體被救,但她的心靈,將永無可救。
可憐的蘇銀霞,在未來的歲月裡,她對兒子的愛越多,她的傷會越痛。
所以,兒子,請不要追問我:如果在現場,你該如何辦?
一方面,媽媽要使出洪荒之力,讓我們的生命,絕不會出現這樣慘痛的「現場」!
假如,假如,退一萬步說,退一億步說,媽媽真的被劫持,被侮辱,被傷害,請記住了,記住了:我親愛的兒子,你也不需要以這樣的方式為媽媽拼命。
兒子,記住,記住,在任何時候,在每一個時刻,你都要以高度的冷靜和理性,選擇最好的應對方式,最大可能地保護好你自己。
保護媽媽,不是你殺人的理由。
保護好了自己,你就是為媽媽拼命了。
網絡上對於歡案的討論,更多是來自於新聞雪泥鴻爪的報導,各路朋友們出於義憤,都不斷地發揮著自己的想像力,然後把這件事情的現場描繪得毫無翻轉的餘地。
大家的同情心悲憫心讓媽媽感動,但也讓媽媽恐懼。孩子,你不要害怕,生活中當然有黑暗,但這樣的「極端事件」的出現的概率還是很小的。大部分事情,之所以最後到了一個無可收拾的境地,在前期,在中期,在當下,一定會有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加倍地小心,謹慎地應對,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可能讓事件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動刀,撲向「敵人」,固然勇敢。但不戰而屈人之兵,無刀而止人之戰,才是更大的智慧,更大的勇敢。
你不需要把自己釘在那個兩難選擇的恥辱柱上。
就算於歡案網傳的細節都是真實的,媽媽還是要對你說:面對險象環生的現場,面對強大的對手,忍無可忍越要忍,忍無可忍時忍了,你才可能在最不能保持理智的時候保持住理智。
拼,有時候是可以的。但拼命,孩子,不可以!不可以!
什麼是拼?什麼是拼命?這兩者之間如何轉換,如何把持,孩子,這就是智慧,就是作為母親,渴望你能夠擁有的智慧。
於歡如果必須要拼,作為母親,我也祈求他,祈求老天保佑他,不要因為這一拼,拼掉了自己的前程和幸福,也拼碎了母親的心。
我相信,所有的母親,內心都有一個呼喚:兒子,不要為母親拼命!不要!
因為母親都是「自私」的。如果你為母親拼掉了自己的命,活下來的母親,還是等於沒命了。
兒啊,請你記住:我是母親,我絕不願意用我兒子的命來換我的命。
如果這樣,我將墮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兒啊,你的拼命,根本換不來母親的幸福!
所以,孩子,在這樣的時刻,請你成全母親!
不要因為母親魚死網破,不要因為救母親而讓自己無法被拯救。
母親寧願被凌辱而死,也不願親手埋葬兒子的未來啊!
如果,孩子,再退一萬步,再退一億步,我們假設,在那些極端的事件中,母親受盡了凌辱,母親甚至被折磨而死,撒手人寰。
孩子,你應該如何辦?
請記住,兒子,今天,媽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訴你:
不要記仇!
更不要復仇!
原諒,寬恕,忘記,然後——
好好生活!
你好好地活下去,就是對死去的媽媽最好的告慰,最好的懷念,或者說,也是,最好的「復仇」。
孩子,人都是帶著原罪來的,有些苦難,是無緣無故的苦難。苦難真的降臨了,躲不過去的,不要去問為什麼,承受就是。
媽媽面對的苦難,都是媽媽命中該承受的。那就讓媽媽去承受吧。
至於壞人。我相信沒有人天生是壞人。我還相信沒有人願意做壞人。那些可恥卑劣的行徑的後面,都有一個又一個同樣慘痛的生命故事。
換一個角度看,壞人也都是可憐人。
上帝讓一個人成為壞人,就已經是對他們最苛刻嚴厲的懲罰。
黑暗並不能掩蓋一根小蠟燭的光輝。無論如何,公道還在,正義還在,壞人,總會有報應。甚至哪怕他們暫時逃脫了法律,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誰,又能真正逃過良心的天譴?
所以,孩子,如果我們躲不開苦難,那也絕不要終生被苦難綁架。
這次「辱母殺人事件」網文滔滔,許多驚世駭俗之文讓媽媽背脊骨發涼。各人有各人的價值觀,別人怎麼說,別的母親怎麼想,媽媽管不了,但作為你的母親,媽媽要對你說:
孩子,不要去做《一代宗師》中的宮二小姐。為了給父親復仇,她賭上了自己全部的青春、愛情、事業,甚至生命。她一輩子就只做成了一件事:殺掉那個殺父仇人。
如果宮二是我的女兒,見她一輩子就這麼冷冰冰地守著一個復仇之夢過日子,作為媽媽,我會在另外一個世界心疼得死去一回又一回。
我想,如果宮二的父親泉下有知,他也未必希望女兒活成這樣。
孩子,如果悲劇已經發生,那就不要去為悲劇殉葬。
有些英雄主義是愚民主義啊!
悲壯悲壯,「壯」當然好,但如果太「悲」,那就只適合作為藝術作品供在牆壁上來審美和取悅人心。
凡俗人生的日子,是要一天一天來過的。一粥一飯,一菜一蔬,萬丈紅塵裡的我們,需要一顆安寧平和的心,才能過完這漫長而艱難的一輩子。
孩子,選擇寬恕吧,這比「拔刀」更需要勇敢。
媽媽讀顯克微支的《你往何處去》,感慨很多。當年羅馬人拼命地殺早期的基督徒,但是後者卻絕不反抗。為什麼,他們絕不複製惡。他們絕對不像惡那樣存在。所以,直到最後,羅馬城被「殺」成了愛之城。
這本書中有一個最令人感動的故事,叫「格勞庫斯的寬恕」:有一個小人叫基隆,他出賣了格勞庫斯的妻子與兒女,但是格勞庫斯寬恕了他,可是他後來又出賣了格勞庫斯,當格勞庫斯被綁在火刑柱即將被處以極刑時,基隆終於良心發現:
基隆這時突然晃動了一下身子,向蒼天伸出了雙手,發出了一聲撕心裂肺的可怕的叫喊:
「格勞庫斯!以基督的名義,寬恕我吧!」
周圍一片死寂。所有的人都打了個寒戰,一雙雙眼睛便不由自主地朝上望去。
受難者的頭微微地動了一下,從火刑柱上隨後傳來了一個像呻吟似的聲音:
「我寬恕你!」
兒子,這個片段看得媽媽熱淚盈眶。
和曼德拉一起拯救了南非的圖圖大主教說: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媽媽希望你慢慢懂得這句話。
黑暗就是黑暗。批判黑暗,消滅黑暗好像很痛快,但是並不一定能迎來光明。以惡抗惡,以暴抗暴,大部分時候不過是對惡的投降與複製。當我們對世界的黑暗採取報復的方式的時候,我們自身,也變成了黑暗的一部分。
兒子,這是一個龐大的話題,媽媽以後再跟你慢慢聊。今天,針對於歡事件,媽媽只是想告訴你:通過與黑暗同在的方式並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背對黑暗,面對光明才是我們心靈真正的出路。
孩子,媽媽是母親,所以有此叮囑。你不必受困於網絡上的一些血氣之言,比如:連母親受辱你都不敢拼命,以後祖國受辱你敢拼命嗎?
這些類比太簡單粗暴強硬,沒有什麼邏輯。你不必去管。
兒子,你不殺人,哪怕壞人也不殺,並不等於你不勇敢。就像寒假時我們看的《血戰鋼鋸嶺》。男主角戴斯蒙德堅決不拿槍不殺人,連對手日本人也不殺。但實際上,他是鋼鋸嶺戰役中最勇敢最無畏貢獻最傑出的一個戰士。
戴斯蒙德不拿槍不殺人,是因為他的信仰。這個信仰的核心,是愛,對世界上每一個人的愛,包括對「敵人」的愛。
孩子,媽媽希望你的心中也懷著這樣的大愛。比起揮舞的刀,擁有她們,你才擁有了獲得自由和幸福的武器。
孩子,懷著大愛,好好活,認真地活。這,才是媽媽要的兒子的「拼命」。
媽媽
2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