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愛過誰,比海還深?

2021-02-19 木易電影

這是「MOVIE&島」電影計劃第2篇

本文共計3553字,預計閱讀時間3-6分鐘,建議播放以上音樂進行閱讀~

電影《比海更深》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參與執導的第14部作品,靈感源於2001年,導演的父親去世,留下母親獨自面對餘生,引起導演的一些思考。

在撰寫本片劇本時,是枝裕和在第一頁寫下這樣一句話:「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一、活成了曾經討厭的人

與是枝裕和合作過多次的阿部寬,是一位高大俊朗的演員,時常登上各大雜誌封面,光鮮亮麗,英俊挺拔。

但在《比海更深》裡,阿部寬飾演的篠田良多雖然看上去仍然高大,卻渾身透著一股頹敗的loser味道。年少時,良多是一個很有文學天賦的人,經常能寫出不錯的作文。成年後,他獲得過一個文學獎項的認可,甚至也出版了書籍,成為了一名「不是很成功」的作家。


儘管影片沒有過多交待,也能夠知道,良多與父親的關係不是很好。事實上,他很討厭他的父親,因為他好賭,卻又沒有什麼特別的賺錢本領,以致於一家人都過得很拮据。他不想成為父親那樣的人,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公務員。

然而,待到良多自己長大成人,不僅沒有成為理想中的公務員,還沾染上了好賭的惡習。寫作的收入本來就不多,賭博的「支出」讓生活變得更加拮据。大概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他的妻子和他離婚,兒子的撫養權歸妻子,他只能靠每月支付撫養費來換取與兒子相處的短暫時間。


寫作沒寫出名堂,公務員又當不上,妻兒離自己而去,生活拮据到連給兒子的撫養費都出不起;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去偵探事務所工作,靠跟蹤監視一些出軌男女換取一些收入;即便是有了收入,還忍不住去賭博,以致於窮困潦倒到在母親家裡「搜刮」存款。

人到中年,他沒有成為自己理想的大人,反而越活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人。


他知道自己變成了一副什麼樣子的人,也試圖做出一些改變,但遺憾又無奈的是,改變從未生效。甚至在敲詐一位中學生的時候,對方憤怒地、鄙夷地朝他說道:「我可不想成為像你這樣的大人!」


一個無力挽回的失敗人生,讓這個高大的男人變得毫無英氣。這是導演是枝裕和的諸多作品裡,頭一回出現的角色類型。

二、最關心你的人

妻子帶著兒子離開他,同事瞧不起他,中學生都鄙視他,唯有他的母親,自始至終關心著他,疼愛著他。

樹木希林是日本國寶級的女演員,出演過不少電影,演技精湛,實力非凡。在《比海更深》裡,她再一次飾演阿部寬的母親——上一次,是在是枝裕和的作品《步履不停》裡,有意思的是,那部電影裡,阿部寬也叫「良多」。


電影《步履不停》

在《比海更深》裡,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在丈夫去世之後,獨自居住在「團地」(一種集體住宅區,是日本50年代中後期興建的用於緩解土地緊張的公寓房,大多數居民都不富有),每天僅有的外出要麼是買菜,要麼就是和一群老年人欣賞古典樂。大多數時候,她都待在家中,在屋子裡整理,在陽臺上眺望,開著冰箱納涼。

她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但都沒有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唯一的兒子,也就是良多,本來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能夠時不時回家熱鬧一下。但在兒子與兒媳離婚之後,就再也沒有那樣的熱鬧了。可即便如此,一旦兒子良多回家,她都格外的高興。


良多第一次回家,對外人說是回家處理父親去世後的一些事務,實則回家「搜刮」一些錢財,以填補自己的經濟缺口。母親也知道他回來是為了什麼,她的女兒還提醒過她要注意一點,但她就是高興,無論兒子在家裡翻找些什麼,她也還是會笑得很知足。


就像大多數關心自己的孩子的母親一樣,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雖然知道自己的兒子「並不算多有出息」,也還是心疼著他。就像她在陽臺上很自然的一句「你不在家,我就把它當你,每天給它(橘子樹)澆水」那樣,心裡掛牽著自己的兒子。

即便是所有人都認為她的兒子「沒出息」、「失敗」,她也不會嫌棄他,甚至還特別為他自豪,遇見鄰居,她很自豪地向他介紹:「這是我的兒子,他是個作家!」


看到這的時候,島主的眼淚突然就掉了下來。是啊,回想起我們自己的母親,何嘗又不是像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那樣,總是最關心自己,總是為自己自豪呢?

是枝裕和總是這樣,通過這樣的細節,直擊觀眾的內心,叫人毫無預防地備受感動。光是親情這一點,《比海更深》這部電影就足夠值得一看。

三、怎麼就會變成這樣了呢?


但全片最令母親開心的時刻,並非兒子第一次回家時的平靜白日,而是兒子第二次回家時颱風侵襲的風雨之夜。

妻子在離開良多之後,陸續結交一些新的男友。良多借著在偵探事務所的工作之便,跟蹤監視前妻最新的情感生活。偷窺他們陪著兒子打棒球的畫面,跟蹤他們餐廳吃飯的行跡,內心放不下妻子與兒子,又無力改變這樣的現狀。


好不容易等到了與兒子相處的日子,卻因為付不起撫養費,而只能和兒子相處一小段時間。為了獲取更長的相伴時間,他以兒子想去奶奶家為藉口,將前妻與兒子領回母親家裡。

終於,母親再一次迎來了久違的熱鬧,看著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帶著孫子回家,心裡甭提多高興。她收拾好屋子,做好一桌好吃的,偷偷準備好床鋪,以「颱風夜回去多不安全」為藉由,將良多、良多前妻以及量多兒子留在了家裡。


早已離婚的夫妻不得不又聚在了一起,儘管良多母親非常高興,表情裡充滿了知足,但前妻並不認為這很愉快,相反,她更多的感到一種尷尬,甚至一種難受。但為了不讓年邁的母親失望,她心平氣和地接受著暫住一晚的事實。

每個人都難免惦記過去,有時甚至更願意活在過去。譬如良多,他懷念自己寫作拿獎的時光,懷念自己和妻兒在一起的時光,內心放不下,所以在離婚之後,仍然「密切」關注著妻子與兒子。當晚,夫妻倆再次坐在一起,良多不禁問她是否已經和新認識的男的好上,甚至直接問她有沒有「做過」?


當前妻很平靜甚至很自然地回答「做過」時,難過的良多升騰起一股憤怒,竟撲向前妻,意欲和前妻「做」一次。前妻當然拒絕了,並且告訴他,她將和那個男的結婚。良多聽後很失落,但似乎又無能為力,只能將自己所有的關懷,都集中在兒子身上。

就在這時,前妻詰問他:「那麼拼命想當一個好爸爸,在一起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努力呢?」


而就在不久之後,母親和前妻坐在一塊聊天,心懷渴望的母親問良多的前妻,還有沒有重歸於好的可能?前妻給了一個否定的答案,母親很失落,但也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她向良多前妻拋出一個語重心長地疑問:「怎麼就會變成這樣了呢?」

說完,一張布滿皺紋的臉開始痛苦的哭起來,牽動著觀眾的心,為之動容。


這一幕,是樹木希林精湛演技的一個表現;而這一問,則是全片最刺人心頭的一問。因為這一問,源於一個渴望兒子能夠擁有和睦家庭的母親。只是,一切已成定局,前妻心意已決,良多又無力挽回,木已成舟,再多的問,也得不到滿意的答案。

四、比海更深


像以往多數是枝裕和作品一樣,越是到最後,觀影的情緒越會被調動,直至淚崩的高潮。

颱風夜裡風雨交加,良多拿著手電筒帶兒子前往被大雨澆灌的小區遊樂園。他和兒子鑽進遊樂園的一個空間裡,兩人吃著零食,展開一段父與子的談話。良多問兒子,將來想當什麼,兒子回答他:想當一名公務員。


兒子就像自己的父親良多一樣,也愛打棒球,但也不想追求打出全壘打;在寫作方面也頗有天賦,但卻並不喜歡成為英雄。於他而言,幼小的心思裡,最希望看到的,是一家人重歸於好。所以,他才對彩票那樣的重視,不惜冒著風雨找回彩票。因為,他父親說過,只要彩票中了大獎,爸爸和媽媽就會回歸到一起。

他並不知道,那只是良多安慰他的一句玩笑。


不久後,前妻也來到了遊樂園,三個人為了躲避風雨,重新擠在了一起。就像一個完整的家庭一樣,三個人在狹窄的空間裡,呈現出全片最令人欣慰的一幕,迸發出全片最令人感動的情感:既成事實的一切或許無法再改變,但總有那麼一些時刻,會讓曾經沒有珍惜的,展現出溫馨美好的一面。

是枝裕和導演通過颱風的設計,讓一家人相聚在一起,讓親情、愛情得以相遇,並在彼此心有餘熱的關係中,流露出令人感動的情感。


颱風過後,太陽照常升起,日子重歸平靜,而良多與妻、兒、母親幾個人之間的關係,似乎得到了一些修復,卻也並沒有完全重合。早飯過後,良多和妻兒離開母親,老人的生活再次回歸孤獨,良多的生活則再次面臨拮据,前期帶著兒子漸漸遠去,她們或許將和他人重新構建一個屬於他們的家。


生活還在繼續,而電影的感動,卻並未及時停住。在良多與妻兒告別之前,他拿著翻找出來的一塊墨硯去兌錢,被老闆告知,自己的父親曾拿著他寫的書籍,到處宣告,街坊四鄰人人給了一本,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曾經那麼討厭的父親,曾經關係緊張的父子,就在這一刻,情緒抵達最高點。沉默不語的良多沒有哭,但看得出來,他在心底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或許也在心底,感謝了父親。從頭至尾,良多的父親都未曾出現過,唯一的一次「露面」,也僅僅是一張遺照,安靜而淡然。


可這正是導演是枝裕和最想表達的情感吧,自己的父親當初也是早早就去世,他大概在心底累積了不少的情感,需要用這樣一部電影來溫柔表達。

整部影片和之前的《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海街日記》一樣,故事平平淡淡,畫面溫馨清澈,音樂娓娓動聽,情感細膩感人。是枝裕和用他最擅長的方式,將日常生活裡極易被忽視卻又真實存在的細節呈現給我們,並透過這些細枝末節,觸動著我們的心弦。

他還是在給我們講家庭,講親情,點綴一些愛情,融入更多溫情,以最細膩的方式,催出淚來。


片名《比海更深》來自鄧麗君的歌曲《別離的預感》(就是文首那隻歌),也在片中藉由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之口說過:

「我到這種年紀了,還沒有說過愛過誰比海更深」


是啊,我們在現實的生活裡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可能從來沒有過愛一個人比海更深,可能在一起時並不懂得好好珍惜,可能會在失去之後才意識到擁有的珍貴,如此這般,構成了我們很難理想的生活。

但也不能總是糾結於這樣的遺憾,也不能總沉浸於那些過去的事物裡,無力改變的人生固然失敗,但全然放棄的人生可能更無幸福。就像影片中母親對兒子說的那樣:


「還是得趁人在的時候好好對待才行,為什麼男人都不會珍惜當下呢?總是在追求失去的東西,想著無法實現的夢想,被這些東西困住,每天還怎麼快樂?幸福這種東西啊,要是不放棄什麼,就得不到呢~」


不要太執著於過去,適當放下,或許會更好。

祝福大家。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絡,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MOVIE&島」電影計劃試圖「用100篇文章對100部電影或電影人」進行認真解讀,強調認真看電影的態度與嚴肅寫作的精神,在這個日漸浮躁的氛圍裡,尋求一種慢下來、靜下來的狀態,以此回歸電影與寫作的某種本質:觀察與思考。

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歡迎交流~


相關焦點

  • 「我從沒愛過一個人,比海還深.」
  • 溫情治癒系電影《比海更深》,你是否愛過一個人比海更深?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述的是一部日本溫情電影《比海更深》。這部電影小編覺得中年人都應該看一看,影片中的就是中年男人良多的故事,良多曾是一名作家,但除了自己的處女作獲得一次獎之外,便再也沒有其他好作品,不僅如此他還是個失敗的丈夫和父親,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妻子帶著兒子離開,面對此景良多也無可奈何,他不願意放下身段去創作沒有靈魂的作品。
  • 你有沒有,比海更深地愛過一個人?
    但那種觸及到了你心裡的話,不管過多久,不管是否被你遺忘,再次看到它的時候都還是能再次touch you.故事從一場颱風即將登陸開始。良多是一個落魄的小說家,十五年前因一本小說得過獎,也因此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 誰的內心不是比海還深
    是枝裕和導演的近作《比海還深》就是這樣的故事吧,不能判斷那些內心的波瀾——它是溫暖的,還是冷酷的,就像在海底,只是深不可測。所以,人們才需要彼此多一些理解,而不是惡語相向。這麼平白的內容如何構成一部電影吸引人呢?看完之後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以及似曾相識。
  • 如果你也曾深愛過一個人,不妨讀讀元稹這首詩
    喜歡元稹,還是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代,是從摘抄網站上看到的,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兩句就沒有理由的喜歡,那種喜歡就好比你在如潮的人流中突然看見一個令你怦然心動的陌生人。都是也不知道這兩句詩的作者是誰,也不知道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麼,只是為了賣弄風雅,在一篇又一篇的作文裡瘋狂的引用這兩句詩,也不管恰當不恰當,為此鬧出不少笑話。
  • 比海還深的是對人生的羈絆
    終於,在這個必須宅在家裡的時刻,能夠拉著愛人,窩在沙發裡細細地品味《比海還深》裡,是枝裕和淡拓的人生。小人物良多是個過氣的作家,為了挖掘他所要的題材寧肯混跡在一個天天糾纏阿貓阿狗瑣事的偵探事務所,也不願委身去迎合大眾的口味去編漫畫故事。
  • 你想對曾深愛過的人說什麼?
    你想對曾深愛過的人說什麼?陳諶說嗨,你好,不知不覺三年時光就這樣過去了,不知道現在的你是否安好。還記得那是我倆一起去麗江,大理和香格裡拉旅行的那個秋天,我忘記帶剃鬚刀因而鬍子拉碴的,你說要親手幫我刮,於是你手持鋒利的刀片讓我躺好,隨後小心翼翼地將鋒利的刀片遊走在我的下巴與喉間。
  • 《比海還深》即便比海還深,也無法抵擋生命的無常
    是枝裕和的電影在我的記憶中都較難留下記憶點,因為較為著重細節的表現以及手法較為平淡而無起伏,或許對於被各種衝突與轉折寵壞的觀賞者如我來說,是一種霎時難以適應的作品,但《比海還深》卻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無法放棄這個必須要放棄的現實,不想讓過去成為過去,所以否認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的當下,活在過去、活在懷念,因為所有的愛都還留在那裡,而當自己理智清楚地說:「懂了。」決定前進的一刻,也就是確切知道愛將被永遠留在那個時光中的時候。偏偏並不是這個決定困難,只是,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愛都是絕無僅有,去了將不復返。
  • 《比海還深》:我們終究無法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良多《比海還深》《比海還深》也不例外。暴雨夜那晚,劇情衝突感人肺腑,主角之間比海還深的親情令人淚目。老母親的那番人生感悟,更是堪稱真理。比海還深,Bluer, even than the sky.比天更藍。電影的片名《比海還深》就是取自這句歌詞。聽到這裡,似乎更加觸動了老母親的心。
  • 如果你深愛過的男人來找你複合,你恰巧是單身,你會怎麼辦?
    他,就是那個你曾經深愛過的人。他可以主宰你的心志,控制你的悲喜。你願意為他妥協,願意為他改變。怎奈,人世間常常愛恨結伴,悲喜同行。有終成眷屬,也有勞燕分飛。得到可謂欣喜,失去卻終成憾事。那麼,突然有一天,你曾深愛的男人突然來找你,你又恰好單身,你會選擇複合還是淡然離開?首先,不管你想複合還是拒絕,都不要很快做出決定。
  • 我深深愛過你,愛過一整個曾經
    曾於茫茫的人海中默默追尋,追尋那個朝思暮想的身影。深愛使人不顧一切,願付出所有去換一人的平安喜樂。深愛使人失去理智,周幽王為博佳人笑,烽火戲諸侯。良辰美景奈何天,為誰辛苦為誰甜。痴情之人亦像一個任勞任怨的辛勤園丁,不舍晝夜的培育自己的那株愛情樹,盼望著能夠等來一樹繁花,收穫甜蜜的碩果纍纍。在收穫之秋,卻不是人人都能豐收,有人等來的,只有疏風驟起的黃葉滿地,以及寒冬突臨的殘枝敗葉。
  • 曾經深愛過的人,分開後仍舊是朋友
    作者:壹號心理原創作品,抄襲必究01現實生活中,我想大家都會遇到這樣的煩惱,那就是曾經深愛過的人,究竟還可不可以做朋友曾幾何時,你們的戀情會讓周圍的人充滿羨慕的目光,甚至連周邊空氣都散發著一股愛情的清香,兩個人就像是「連體嬰兒」般的膩在一起,根本就不分你我。之前,就曾在網絡上看到過一段話,大概意思就是兩個人分手後,根本不可能成為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但也不會成為敵人,因為彼此深愛過。
  • 男人的心,比海還深
    俗話說,女人的心像海底的針,可男人的心,或許比海還要深。阿豪家庭條件一般,人長得也一般,從小和女生一說話就會臉紅。初中時期,和其他同學一樣,青春荷爾蒙暗暗萌動,阿豪也有了喜歡的女生。然而阿豪膽小、自卑,一直都是默默喜歡著,卻從不敢對女生表白。就這樣,默默地走過了初中,來到了高中。
  • 曾經深愛過你的男人,分手後是不會再主動聯繫你的
    人們都以為那些在分手以後苦苦哀求回來的人才是真正深愛過的人,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的。有時候深愛過的人才明白愛情真的有太多的不得已。02正是因為深愛過所以才對彼此了解的那麼深刻,正是因為知道對方的不得已,所以才不願意讓自己的一意孤行打擾到他,有時候越長大越發現擁有一段愛情真的太難了。
  • 其實,你沒必要刪去那個深愛過的人
    其實啊,刪不刪,對於你來說,並不重要,那個深愛的人,那段難忘的經歷都留在那裡了。並且都是深愛過、難忘過的人,怎麼可能是一個刪除鍵,就能忘掉的。與其在打出那兩個字後,便刪去ta,還不如留在那裡,順其自然,不再過問。
  • 「不論男女,曾經深愛過,就別再打擾了」
    02袁鵬曾和夏萍是一對情侶,當時,他們身邊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倆,還說他們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對,兩個人的感情很好,也少有爭吵。夏萍原本不會做飯,在和袁鵬生活在一起之後,她開始學習做飯,因為她曾聽說過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男人的胃,袁鵬原本脾氣很大,沒有耐心,後來也改了很多。
  • 《比海還深》:打風夜,跟阿部寬和樹木希林一起聽《別離的預感》可好
    然後最近總是遇到很多沒譜的事情和沒譜的人,他們令你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產生情緒,一個字,燥,兩個字,負能。要治癒這種情緒需要看一套好電影,因為我始終相信藝術上的美能令你變得平和,可以讓你暫時忘掉那些沒譜的人事。
  • 《比海還深》:人生中有些人一旦錯過了,就不會再擁有
    《比海還深》:人生中有些人一旦錯過了,就不會再擁有比海還深這部影片由是枝裕和導演的家庭親情溫馨電影,由樹木希林與阿部寬再度合作出演劇中的母子角色。影片中的阿部寬飾演一位曾得文學獎的作家良多,卻因為賭博而輸掉自己的婚姻、家庭。
  • 一直忘不掉的人,曾被你「用生命」愛過
    一個人,若開始了坦誠相待,多半是一場冒險,因為誰也不知道將來會怎樣,遇見誰,又錯過誰,還會被誰辜負和傷害,關於這些,都是一種未知,只是一味地傾付很多,比如時間,心思和金錢等等,但是這個成本註定了會有不甘心的存在。有些人,屬於曾愛過,但是也屬於難以忘掉。
  • 怎樣忘掉深愛過的一個人
    文/柚子姐姐,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深愛過的人怎麼能說忘就忘」短短的一句話卻是令人感傷,分手過後的人總是想辦法去忘記對方,總說時間是忘記一個人最好的良藥,可是有人過了我4~5年依舊對之前深愛過的人難以為忘懷,那麼要怎樣才能忘掉一個深愛過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