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享譽全球的葡萄酒鑑定專家以及加利福尼亞州Chai顧問公司(Chai Consulting)的所有者,莫林•唐尼(Maureen Downey)曾在臭名昭著的魯迪•庫尼亞萬(Rudy Kurniawan)假酒案中為FBI提供假酒鑑定服務,也在Netflix拍攝的紀錄片《酸葡萄》中出鏡,被譽為「假酒偵探」。
▲ 莫林•唐尼
我們通過居住在法國波爾多(Bordeaux)的約稿作者蘇珊娜·瑪斯塔希(Suzanne Mustacich),與莫林·唐尼進行了一次獨家專訪,為大家揭露造假行業的秘辛!
(SM=Suzanne Mustacich,MD= Maureen Downey)
SM:請問您是如何發現第一瓶假酒的?
MD:2000年我任職於莫雷爾酒行(Morrell & Company)的拍賣部門。當時我正在整理滿滿一桌的酒款,把他們分批次進行檢測。
我繞到桌子後面想拿一瓶柏圖斯(Petrus),它的瓶子實在太輕,以至於差點就可以扔到天花板上。我的肌肉記憶告訴我這不是柏圖斯的正常重量,這就是我第一次發現假酒的線索。經過對於瓶身、酒標和酒帽的檢查,那瓶柏圖斯被證實是假酒。
▲ 一瓶疑似造假的1950年柏圖斯
SM:在假酒方面,您最為震驚的發現是什麼?
MD:在過去的19年裡,我看了太多太多。我們最近的一個驚人發現是:歐洲的一些造假者正在偽造頂級法國名酒,他們連名酒的防偽手段都在一併偽造。
他們使用隱形墨水、偽造防偽標記,一些本來用於證明酒款真實性的東西。造假者和造假手段已經進入了一個駭人的「升級期」。
▲ 葡萄酒真偽鑑定中的許多細節
SM:有很多關於中國市場假酒數量的評估分析,有一份來自法國外交部任命的對外貿易諮詢委員會的報告曾被封禁兩年之久,首席顧問也因此離職,直到2015年這項數據才被洩露。
報告稱,在中國市場上,一瓶真的法國酒可以對應至少一瓶以上的假酒。您覺得他們這個估測是否準確?
MD:我一直收到的大量信息反饋顯示全世界流通的葡萄酒中大約有20%是假酒。他們一定收集了一些強有力的證據才聲稱這個比例是50%。雖然我沒看過這個報告,但他們應該是做了相關的研究和數據分析。
如果你把多種類型的造假,如刻意錯標、侵犯智慧財產權(即山寨酒,在亞洲非常普遍)、真瓶重新灌裝、仿冒酒瓶等等都算進去,我能明白為什麼他們能列出這個數字。這和20%的葡萄酒是假酒的國際數據相互相支持,國際刑警組織的調查數據還涵蓋全球的奢侈品市場的假貨問題,包括電子產品、錢包、手錶、圍巾、運動鞋……
▲ 贗品(左)與真品(右)
SM:您覺得在中國或者其他地區,為何葡萄酒造假如此猖獗?
MD:葡萄酒造假是一項低風險、高回報的犯罪行為。如果一個人被指控銷售偷來的酒或假酒,或者製造假酒,他頂多受到一個輕微的處罰,但卻已經賺了不少黑錢。
就算他被逮捕或者被密切監視——就像約翰•卡蓬(John Kapon)在魯迪造假案中的情況一樣——相比其他罪行,判罰輕得難以置信,他們的生意好像也沒有受到影響。
▲ 約翰•卡蓬
我們發現,只有少數的消費者可以繞開肆意傾銷百萬假酒的不法商家。所以幹嘛還要在買酒的時候仔細檢查瓶子呢?令人傷心的是,法律的力量還不能嚴厲地懲處那些葡萄酒的造假者,因為這不是什麼重罪。綜上所述,你會很容易明白為什麼葡萄酒市場充斥著假酒。
在中國,消費者閱讀酒標會遇到語言隔閡,實際上中國市場還在新生階段。在美國也曾經發生過同樣的事情:19世紀80年代末到2000年代中期,美國有很多新手收藏家,他們對葡萄酒有著極大的需求和購買力,卻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太多酒商沒有檢驗葡萄酒真實性的能力,對比消費者和行業的利益,他們只在乎市場的利潤。
▲ 一瓶酒標上同時出現「盧森堡」和「法國」字樣的假酒
當香港2008年取消葡萄酒關稅後,一群愚昧和充滿惡意的賣家立刻將一大批來自魯迪•庫尼亞萬、 哈代•羅登斯託克(Hardy Rodenstock)等著名造假者的假酒投入亞洲市場。直到今天,幾乎所有這些假酒都還在市場暢銷無阻。
SM:說到葡萄酒造假,中國市場是最嚴重的地區嗎?
MD:絕對不是!很多人都想把假酒問題歸咎於中國市場問題或亞洲市場問題,但實際上這遠遠不是真相。
在智慧財產權侵權上,中國的問題也許是最大的:Pacurs和Petrus、Penfoids和Penfolds……還有一些大批量仿冒酒瓶的入門酒款,比如加州樂事(Carlo Rossi)。說到那些高仿的名酒,其實歐洲才是製造和貿易的溫床。自從魯迪•庫尼亞萬落網後,絕大部分仿冒假酒都是在歐洲製造的。
有趣的是,由於中國市場的造假實在太普遍,中國葡萄酒收藏家的警惕性比西方收藏家要高得多。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許多中國收藏家無比迫切地想確認他們購買、收藏和飲用的葡萄酒的真實性,他們對假酒問題的高度重視和精打細算遠遠超越西方收藏家。
▲ 放大酒標細節以鑑定真假
SM:假酒大都是仿冒稀有酒或者頂級名酒嗎?超市品牌會有假酒嗎?
MD:很遺憾,任何層次級別的酒款都有假酒。我們從近期的新聞得知,假酒絕不僅限於高檔品牌。最近一個報導追蹤了西班牙桃紅葡萄酒冒充普羅旺斯桃紅的事件,最丟人的是其主要灌裝地點在法國波爾多。
報導還稱,在市場流通的羅訥河谷大區酒款中,有15%的是帶防偽的高仿假貨。大多數在超市銷售的酒款也被假冒,比如加州樂事,還有一些在中國市場猖狂造假的低端澳大利亞品牌。
▲ 正在鑑定酒款真假的莫林·唐尼
SM:識別假酒有訣竅嗎?
MD:如果你懂行的話,肯定有!錯誤的酒瓶、酒帽,假冒偽劣的軟木塞,偽造印刷的酒標——這些都在我和我的鑑假團隊面前原形畢露。只要經過少許培訓,消費者就可以學會如何避免買到最低劣的假酒。
另一個訣竅是: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如果你可以花三千元買到一瓶原價五千元的酒,你其實並沒有省下兩千元,而是完全浪費了三千元。超低折扣是有原因的,肯定不是為了幫買家省錢。
▲ 藉助工具幫助鑑定真假
SM:最常被偽造的酒款是什麼呢?
MD:簡單來說:能給造假者帶來最大利潤的酒款就是最常被偽造的酒款。
在名莊酒這一塊,局勢正在變化。過往,造假者的目光總是集中在波爾多、勃艮第的名莊和偉大年份上。但我們看到了造假新趨勢:偽造開始拓寬到西班牙、義大利,甚至是其他新世界國家的頂級酒款或較新的年份。
很重要的一點是,造假者開始降低標準,對一些中檔酒款進行偽造。現在有許多售價大約40美元的酒款成了造假重災區,有法國、義大利、澳洲甚至是西班牙的酒。造假者意識到人們在購買頂級酒款時戒心很大,所以他們拓寬了造假範圍來避免被發現。
如今,中檔的勃艮第、蒙塔爾奇諾的巴內洛(Brunello di Montalcino)以及少量的波爾多品牌都在被仿冒。就在上周我們還看到了一款仿冒的南非酒。
SM:葡萄酒收藏家要怎樣確保他們買到的是真品?
MD:在買酒時可以委託我們的Chai顧問公司或其他一些專業鑑假團隊來提供決策(一定要驗明專家的真身,因為行內不乏冒充專家的欺詐者,其中還有些名字非常浮誇的...)。
建議僱傭擁有TCM™ 資格的鑑定師,在購買收藏用酒時,選擇經過Chai Vault™ 認證或者其他具備TCM™資格的組織鑑定過的酒款。也可以選擇製造者和產區酒商直銷的酒款。
收藏家最好跟從沒賣過假酒,也從沒被牽扯到假酒醜聞中的具有高誠信度的酒商購買。確認賣家有真實存貨,因為許多酒商在到貨前就開始預售酒款,他們根本沒見過貨品實物。很多酒商都缺乏專業的鑑定知識,或者被灌輸了錯誤的鑑假知識。
▲ 左圖為1960年柏圖斯酒標,中、右圖均為假酒的酒標
我鼓勵收藏家們去學習鑑假。如果他們並不打算去僱個鑑假專家來維護權益的話,他們至少要花點時間來學習如何保護自己。這就是我們創立WineFraud.com的原因。在這個平臺上,買家可以深入學習、參加我們的研討會,了解造假和鑑定。
委託認證專家、或者花時間學習基礎鑑定知識,相比投資數以百萬買到假酒來說,都只是一筆小開銷。
SM:葡萄酒製造者採用的什麼防偽科技是最有效的?是防偽標籤、雕刻酒瓶、酒標細節之類的嗎?
MD:目前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有效阻止造假。防偽標籤可以撕下來,在瓶子被倒空和重新灌裝的情況下,標籤也不能證明瓶封是否被破壞過。
防偽標籤和其他防偽措施可以通過3D列印技術來仿造。假的標籤雖然不能掃描出什麼,但看上去很逼真,已經足夠去騙取大家的信任。反正人們在買酒時一般不會先去掃描防偽標籤,他們覺得看到那個標籤就覺得很有保證了。
▲ 酒標字母上清晰的墨跡,並不符合這瓶酒的年齡
酒莊還在酒標和酒帽上極盡防偽之能,甚至在玻璃原料的選擇上,大多數酒莊都不會和其他人分享他們做了什麼防偽措施,如何分辨,即便是他們的分銷商。這樣一來的好處是,沒有人知道他們做了什麼防偽。
在葡萄酒的外觀和包裝上,最大的問題是這些措施不能在未來長期起到防偽作用。這些技術就像創可貼,它不能解決問題,經受不了時間的考驗。
簡而言之,面對層出不窮的造假手段,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對葡萄酒的認識,學習葡萄酒鑑定技巧,選擇正規誠信的酒商;勿聽信謠言,勿貪小便宜!
- End -
作者
Suzanne Mustacich
翻譯
Reina Qian
編輯
Jenny Lu
富隆酒業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轉載,請後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 推 薦 閱 讀 -
- 進群交流,分享美酒生活 -
想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酒友嗎?
想得到專業導師的免費答疑嗎?
想獲得現場品鑑的入場機會嗎?
請添加【富隆小秘書】的微信:AussinoWW
立刻找到組織!
添加時,請註明「進群」。
▼ 點擊閱讀原文,更多內容盡在《美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