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億箱!14億升!18.7億瓶!
其中,標榜身份、地位、品味的進口紅酒,消耗量為3289萬箱,3.5億升,4.67億瓶,佔總消費量的25%。尤其是頂著「進口榮耀」的假拉菲更是遍地都是!
假拉菲 small拉菲:小的拉菲
在今天讓我們擦亮雙眼,好好看看我們平時買到的紅酒都是什麼東西,接下來我們來盤點一下2018年被查獲的國內5大假紅酒案件!
01
臺灣高雄查獲16萬公升假冒阿根廷葡萄酒
據臺媒報導,18年2月,臺灣高雄警方查獲威力酒廠製售假冒阿根廷進口葡萄酒案,當場查扣酒廠各類酒品及半成品16萬公升,以及製造葡萄酒填充機、貼標機、封蓋機、噴字輸送帶及葡萄酒標籤等設備。
酒廠從2008年營業至今,僅申報進口2隻貨櫃的阿根廷葡萄酒,其餘酒品以濃縮葡萄汁加入香料及酒精自製,再自印各品牌貼紙,佯裝進口葡萄酒翻倍價格出售給大賣場及喜宴餐廳飲用。每瓶酒的成本約10至20元,卻翻倍賺,每瓶賣200至1800元不等。
02
鄭州5萬瓶假酒被查,載重3噸的貨車拉了將近100車。
據鳳凰網酒業報導,18年3月,鄭州成功破獲一起製售假假冒葡萄酒的犯罪團夥,搗毀制假窩點5處,抓獲犯罪嫌疑人10人,查貨假酒8000餘箱,50000餘瓶,生產工具若干,以及防偽標識、商標、瓶塞等十餘萬枚,涉案價值高達1800餘萬元,辦案人員單拉假酒就拉了一天一夜。載重3噸的貨車拉了將近100車!
該團夥以低價購置劣質酒為原料,定製包裝箱以及瓶塞,防偽標識,商標等,加工成澳大利亞知名奔富(BIN)品牌,每瓶賣500至8000元不等。
03
廣州破獲特大網際網路假酒案!仿冒某知名葡萄酒成本只需要19塊
18年4月,《南方都市報》報導,原價600元以上的澳洲頂級品牌葡萄酒,電商平臺只賣兩三百,犯罪團夥以銷售部分其他正品紅酒為幌子,通過非法渠道購進非正規來源的普通或劣質紅酒,再簡單貼上防偽標籤後假冒正品進行銷售。
涉案人員在廣州、深圳、中山及廣西南寧形成鏈條式製售假酒。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繳獲價值人民幣1000餘萬元的假冒品牌紅酒一批及大量包裝材料。
「這一澳洲頂級品牌紅酒比較暢銷,所以這個團夥就在非法渠道買到一些非正規來源的普通或劣質紅酒,貼上假冒的標籤後,19元一支進回來的普通紅酒以兩三百元一支的價格售出。」辦案民警說。相比正品600元以上的價格,這個團夥賣的這款假酒能吸引不少買家,銷量最為可觀。
04
廣州破獲連環假酒案,涉案超5000萬元。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今年9月,廣州黃埔警方搗毀一個專門製售假酒的團夥,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24名,繳獲各類假酒以及作案用工具一大批,查扣涉案車輛8輛,涉案金額高達5000多萬元人民幣。
該製售假酒團夥除了自己製售假酒以外,還糾集了一大群同鄉人員下設分銷窩點,有償地為分銷窩點提供原液酒、空瓶酒、瓶身重新打碼,貼標籤等「專業」服務,主要以製售假冒的高檔洋酒、白酒為主。
團夥成員先是購買多種廉價的原液酒,再根據顧客需求,經過簡單的勾兌,灌裝後重新打碼、包裝,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外出售。
05
昌黎葡萄酒造假案
在18年,央視《葡萄酒真相》欄目曝光了河北秦皇島市昌黎縣周邊葡萄酒廠家一條龍造假內幕。「野力」、「更好」、「丘比特」、「嘉華」、「韓愈」五個品牌登上「黑名單」。
昌黎是建國後第一家獨立釀製紅酒的公司,但是在央視記者暗訪的過程中了解到低至6元錢一瓶的假紅酒其實是:最低檔的不是全汁,而是水多酒少,酒汁連50%都不到,只有20%左右的含量。
昌黎本地有大大小小几百家葡萄酒製造廠,從某經理的口中了解到,每年大約有7千噸假紅酒製造銷售!
好吧,看完了這幾大震驚全國的假紅酒案件,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在國內的紅酒市場有多亂了,那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怎樣擦亮雙眼以防被騙呢?下面教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每個人都能學會)
就是把買到的紅酒拿回家打開,取一張上好的紙巾,將葡萄酒滴在紙巾上,由於原汁葡萄酒中的紅色是天然色素,顆粒非常小,在紙巾上擴散開的溼跡是均勻的葡萄酒的紅色,沒有明顯的水跡擴散。
假冒葡萄酒由於是用莧菜紅等化工合成色素勾兌而成的,色素顆粒大,會沉澱在餐巾紙的中間,而水跡不斷往外擴散,紅色區域跟水跡之間分界明顯,消費者憑此可以很簡單地辨別真假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