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文玩圈
前些日子,延參法師在新浪微博裡怒懟佛牌:
他後來又說道:
泰國佛牌這物品對於泰國人來說,就是我們平常帶的手串,根本起不到招狐仙,養小鬼,降小人的作用。
生活別迷信,更別信邪。
從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在我國一些朋友的認知中,佛牌似乎是一種很神秘的事物,甚至具有招鬼請神的效果,因此法師才發文解釋。
那二者中,誰對佛牌的認知比較靠譜呢?
一.佛牌是什麼
佛牌是泰國獨有的一種佛教護身符,因大體呈牌狀得名。
它在泰語中意為通過模具壓制而成的小型宗教藝術品,其製作材料也是多種多樣,佛經、花粉、藥草、寺廟香灰、金屬寶石等均可製作佛牌。
早期佛牌的製作流程,是先雕刻一件與要製作的佛牌完全一樣,被稱為「雕母」的原型鐫刻品。
再給雕母外面裹上物質,翻制若干件模具,然後以模具製造佛牌。
如義大利學者圖齊就在《梵天佛地》中寫道:
我認為擦擦一詞的原意是完美的形象或複製,即一個形象與另一個相似,所以相當於形容詞化的等同。
雖延參法師不喜佛牌,不過在外國人眼裡,佛牌幾乎可以說是泰國佛教文化的代表。
西方學者賽代斯《暹羅佛牌》一文中就推測:
佛牌的誕生可能與印度的四大聖地有關,分別代表佛陀誕生、成道、初轉法輪和涅槃。
古代泰國人似乎也對小像情有獨鍾。
如我國唐代高僧義淨法師就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記載:
歸東印度,到三摩坦吒國,國王名曷羅社跋。
每日造拓模泥像十萬軀。
二.對佛牌的質疑
毫無疑問,佛牌確實在泰國的文化中佔據著一定的地位,然而,它流入中國之後,卻處處透著一股子低端炒作的味道。
首先,佛牌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大部分的牌商都貼上某些明星佩戴佛牌的照片,吸引大量玩家跟風購買。
其次,佛牌的消費往往伴隨著很多故事,什麼商人一夜暴富,病人起死回生等等。
且佛牌據說還分「陰牌」和「陽牌」,這點越傳越邪乎,據傳買錯了就是家破人亡。
在商家那裡,佛牌還有個開光的講究,他們常在開光前加上「泰國第幾」大師的名頭,泰國佛教裡竟還有一個「法師功力排行榜」,也是奇聞了。
然而,佛牌開光這種說法其實是很沒道理的,它本意只是佛像塑成之後,擇吉日舉行的儀式罷了。
蒲松齡 《聊齋志異》有云:
祠既成,開光祭賽,更有所需。
淨空法師也直批過開光:
菩薩常常提醒我們,我們心裡的光明就發出來。是菩薩開我們,不是我們開他。
我們開菩薩的光,還要菩薩幹什麼?
三.佛牌和佛教
佛牌的炒作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認為這種瘋狂圈錢的行為,實在是與大家印象中講究「清修」的佛教搭不上邊。
但佛教,真的就代表清修嗎?
似乎早期佛教確實是很超脫世俗的。
如印度初期大乘佛教思想的代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的諸多名句: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可見人家早在幾千年前就猜測到了後世佛教可能的發展趨勢:造像,求佛等諸多噁心事,並在經文中提前加以規勸。
因此,公元二世紀,佛教剛傳入泰國時還是很純粹的,只為弘揚佛法。
《善見律毗婆沙》云:
於是帝須語諸長老:汝等各持佛法至邊地豎立。
即遣大德末聞提至廚賓犍陀羅國,摩訶提婆至摩醯娑末陀羅國……各豎立佛法。
但真正來說,佛教想要傳播,單靠佛法,也是不行的。
一如西南大學崔樹增先生在《由琉璃在唐代佛教中的應用看佛教的物質觀》一文中的論述:
試想一種宗教如果想獲得世人的尊敬和認可,如果只有純粹的說教,而無菩薩、佛祖,舍利、七寶等實質性的神化象徵,人們無從相信,也無從信仰。
佛教想要得以存活,似乎只能選擇世俗化,物質化。
如《海國圖志》記載:
暹羅尊奉印度佛教,凡事苟且節儉,惟修建寺,則窮極華靡。
而所謂佛牌炒作一事,應也只是泰國佛教世俗化浪潮中的小小波瀾而已吧。
來源網絡,如遇侵權問題,請聯繫小編,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者支付稿費,謝謝~
看更多實用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文玩圈
◆更多關鍵詞查詢,請回復「00」獲取
◆文玩手串購買聯繫:wwq-10086
◆南紅購買聯繫:15635178126
◆商務洽談投稿:V1843437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