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聯盟國際化的趨勢很明顯,國際球員越來越多,要論這其中的翹楚,除了字母應該就是東契奇和約老師了。
但是字母跟這二位又不一樣,字母走的是剛猛路線,他的身體天賦萬中無一。約老師和東契奇呢——一個大白胖子,一個小胖墩兒——身體天賦肯定有,但絕對不是頂尖,他們打球主要還是靠腦子和手上的活兒。
所以約老師和東契奇打球都特別好看,傳球不拘一格,整體球風天馬行空,你看他們打球就像欣賞一幅天才隨意揮就的畫作,看似隨心所欲,其實處處皆是妙筆。
但今天情況不太一樣,兩人開局的狀態都不算好,上半場兩個胖子的表現堪稱辣眼,不由得讓人懷疑兩個人是不是昨晚上約著一起吃漢堡,喝百事去了。
數據為證:約老師上半場12中3,只得了10分2個助攻,還領到了3個犯規;
東契奇上半場12中5,拿到了14分4個助攻,但是卻有4個失誤,罰球只6中3。而他在賽場上的掙扎程度,遠遠超過這份數據所體現出的東西。
不過雖說兩人都比較掙扎,但具體原因卻又各不相同。
先說約老師,按常理來說,約老師在低位面對考利-斯坦應該是有優勢的,但是今天上半場約老師所有在低位單打考利-斯坦的球都沒打進,我說的是所有。
上半場約老師一共3個運動戰進球,兩個打博班出不來的弧頂三分,一個面對考利-斯坦的中投。約老師何以如此狼狽呢?
首先是心態問題,我覺得約老師心態就沒擺正。他覺得自己打考利-斯坦手拿把攥,但是人家防下來了,裁判還沒給犯規,約老師一度急的跳腳。
越是這樣,他越想在低位打考利-斯坦,越想要裁判給犯規,打著打著就急了,越急越打不進。
其次跟掘金的防守有關:掘金從開局的第一個回合開始,只要東契奇和中鋒擋拆,約老師必定到三分線外參與夾擊。
面對聯盟絕大多數對手,約老師遇擋拆都是收在籃下不出來的。但馬龍教練給了東契奇足夠的尊重,從頭夾到尾,多說一句,每次掘金遇到火箭,馬龍教練都是要求隊員夾擊哈登的。
那麼這種防守對於約老師的消耗就很大,他需要一路從禁區跟到三分線外,夾擊完等東契奇出球之後,再一路小跑回禁區。大白胖子的精力和體力就這麼多,防守端投入的多了,進攻端自然就少了。
而東契奇的掙扎表現也和掘金的防守有關,從賽季開始之初,我就一直強調東契奇的狀態並不好,最近還遭遇了四頭肌的傷病,這些都是客觀因素。
這些因素導致他一直找不到三分手感,突破的節奏也不像以前那麼好了,中距離是掘金給他的,所以在掘金看來,現在的東契奇是一個傳球威脅大於個人進攻威脅的球員。
所以他們上夾擊,然後其他球員停在他的傳球路線上,逼迫他去傳那種很難,距離也很遠的球,這種球就是五五開,傳出來就是五佳球,失誤了就挨反擊。東契奇如果突到內線,掘金還是所有人都停在他的傳球路線上,所以東契奇今天上半場就4個失誤,全場合計8個失誤。
但天才畢竟是天才,他們的調整能力也無與倫比。
下半場一上來,約老師那個划水的勁兒明顯消減了不少,先造成考利-斯坦四犯,即便博班上場,約老師在低位的殺傷力也絲毫不減,他第三節打進的4個運動戰進球幾乎全在籃下。
這就說明啊,約老師上半場那個情況,不是獨行俠防的多好,主要還是他心態的問題。其實約老師這樣的球員,他在場上有沒有划水,你看幾個回合就能明白了。
而獨行俠對於約老師的防守也很有意思:不管約老師在內線翻江倒海成什麼樣,不到萬不得已不夾擊,約老師從賽季開始以來,場均要送出11次以上的助攻,你看看他今天呢?
東契奇的調整也是一樣,他知道今天這種情況非得自己攻開了,才能給隊友好好傳球。所以下半場他幾乎不投三分了——總共只在加時出手了兩次,剩下所有的球都往籃下殺,或者拿掘金給他的中距離拋投。
因為掘金防守策略的問題,東契奇自主進攻的殺傷力越大,掘金對他的包圍圈就越收越小,他隊友的空間就越來越大,他傳球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所以打到這裡,約老師和東契奇這兩個歐洲的天才就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約老師化身內線殺神,將整個掘金扛在了肩上,下半場的常規時間,他拿了25分,幾乎佔到了球隊下半場得分的一半。
東契奇下半場也拿了15分,但更耀眼的是他送出的9個助攻,導致獨行俠下半場不斷有人能站出來,比如小哈達威第三節的三分,詹姆斯-詹森第四節初連得7分,克萊伯最後一節穿心的三記三分。
而掘金這邊,除了約老師以外,穆雷漸漸隱身了,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常規時間兩隊的最後一次進攻最能說明問題:
比賽最後還剩7.7秒,獨行俠以106-107落後掘金1分,獨行俠的邊線球。
掘金這邊哈裡斯追東契奇沒有問題,但防界外發球的克萊伯的卻是穆雷,這就說明掘金並不認為機會會出在克萊伯那裡。
東契奇繞出來接到球之後,恰恰是克萊伯給他做了個假掩護拉開,但因為是穆雷防的克萊伯,所以如果掘金直接換防,就將是穆雷直面東契奇,所以哈裡斯選擇放掉克萊伯過來夾擊——當然即便不是穆雷,按照掘金本場的策略,或許也會夾擊東契奇。
東契奇分給弧頂被放空的克萊伯,克萊伯命中三分,還剩2.4秒獨行俠領先2分,這幾乎是個準絕殺。
但是我們看掘金這邊的布置,很簡單:穆雷從對側底角借掩護兜到上線,其實穆雷跑出半個機會了,而且是在三分線外;約老師從禁區借哈裡斯的掩護往底線走,考利-斯坦跟出來了。
此時巴頓如果第一時間把球給穆雷,穆雷或許可以絕殺,但他沒有,而是給了底線附近的約老師,這就說明掘金這個戰術就是給約老師做的。約老師面對考利-斯坦,運一下球,一個後撤步的長兩分,打進!絕平!
這兩個球防守一端的球隊都有問題,給球的壓力太小,讓對方太過輕鬆的發出了球。但你看兩邊選擇的方式——獨行俠借東契奇的牽制助攻三分,約老師自己持球命中絕平球——是不是像咱們前面說的,兩個天才走向了不一樣的方向。
最後說說加時,加時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東契奇太厲害,他先是借著身高硬投了哈裡斯一個三分和一個中距離,然後獨行俠對約老師改了防守策略。
常規時間是約老師內線怎麼鑿都不夾擊,到了加時,夾擊就從四面八方過來了,但穆雷的隱身讓約老師不太好傳,只能頂著人硬上,兩次沒打成,掘金就大勢已去了。
殺死比賽那球是東契奇在35秒左右的中距離後撤步跳投,你看這個球的防守,約老師沒像常規時間上來夾擊了,而是收到了籃下,給東契奇中距離的空間。
我以前一直在說,東契奇到了中距離除了拋投以外,辦法並不多,所以他最後用出這招中距離後撤步跳投還挺讓人驚訝的。
最後的最後,東契奇還是自己終結了比賽。
全場東契奇砍了38分9籃板13個助攻,如果只拼數據的話,約老師毫不遜色——38分11個籃板,但勝利卻被東契奇帶走了。
歐洲雙胖的這次對決,終究是小胖子棋高一著,不知道下次會鹿死誰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