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找任正非,校長提出捐100萬,任正非說了5個字,對方沉默無言

2020-12-24 小剛視野

母校讓任正非捐款,任正非就問了幾個問題。

校長答不上來。

任正非便說:「那我不能給你錢!」

結果,過了幾天,任正非叫了幾十位大佬(其中包括柳傳志、馮侖、陳東升等),一起來到任正非的母校——替這所學校擬定校訓!

原來,當時任正非問校長的問題就是:

「校訓是什麼?

校長答不上來,任正非便說:「你要說不清楚,我找朋友來幫你說清楚,然後你們都認可,就按這樣做,我就支持你!」

於是,沒過多久,任正非就帶了一堆大佬,來到母校,最終大家選好了校訓:立志、崇實、擔當!

那次參與擬定校訓的馮侖,在文章中感嘆道:「我從來沒見過一個企業家,請這麼多朋友,花這麼多精力,就為了研究學校的辦學宗旨、校訓,要賦予這個學校一個靈魂,明確學校發展的願景和方向,同時再給一筆錢,讓管理者按照這個方向把學校辦好。」

其實,對任正非來說,校長提出的捐款要求,他可以立即滿足,根本無需分配精力去關心這所學校,畢竟,捐錢搞教育總不會出錯。

但任正非卻覺得:

一件事不在於錢,在於理,不在於事,在於它的起源和發心。即便是捐款做好事,也要對錢的用處和本該受益的人負責!

這就是一個企業家的責任擔當和格局所在。難怪有人說「在中國商界,任正非是一個立得住的名字!」

任正非為什麼要這樣做?

通過故事大家應該能看出裡面的原因,是因為:

一個人如果回答不了這幾個根本的問題,那就表示在他心裏面根本都沒有想過要把這件事情做成什麼樣。

那麼,一個連自己要做一件什麼樣的事都沒想清楚的人,又怎麼能指望他能把那件事情做好?

99%是不可能的(剩下的1%留給運氣)!

這個道理一說估計大家都懂,是吧?

那麼,打聽一下:

您現在在做什麼事?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你最終想把它做成什麼樣?

怎麼去達到這個結果?

這4個問題,你能不停頓地一口氣清楚回答嗎?

如果能,給您一個大大的大拇指!

如果不能,表示您也還沒有想清楚過!

那麼,再想想,您之前做的那些事情還有哪些也沒有像這樣想清楚過?

如果這個道理還沒有在你的日常行為中展現出來,那就表示,其實您還不懂這個道理。

能看懂這些道理,只能說你的天分是充足的,但並不代表你真的就會了。

我們都知道「得過且過」是不好的,但細細想想,其實所有做事情時沒想清楚這些問題的人,都是在得過且過。

如今的華為,對於國人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一家商業上成功的企業,而是中國人自強不息,頑強奮鬥的一種精神。

而一手締造了華為這個商業帝國的創始人任正非,也當之無愧成為了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的精神和事跡成為無數追夢的年輕人,進行企業管理的經理人效仿的對象。

如今平臺上引進《任正非傳:聲名顯赫又沉默如謎》,本書以時間為線,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人生和創業經歷還原,分享了他在華為獨特的管理思路,前述的故事有的也在書中有詳細解讀,這是一本具有勵志色彩的任正非傳記。

現在只需要一杯咖啡錢,38元,你就能把任正非的過人智慧帶回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連結下單。

相關焦點

  • 任正非母校校長來要捐款,卻不知道校訓是什麼,任老送了他6個字
    2012年,任正非的母校——貴州都勻一中的校長胡立軍找到任正非,表示學校遇到了經費不足的狀況,希望他能夠給母校捐款100萬。為此,胡立軍還專門準備了一些「硬性指標」,比如學生的基本情況,本科的升學率等,以此來回答任正非可能會提出的一些問題。
  • 任正非, 為何再次沉默?!
    面對圍剿,張一鳴還是選擇沉默:儘量不參會,參會不發言,不接受採訪,整個公司各層級對外發聲被嚴格限制。這很任正非,又很不任正非。任正非也曾低調多年。但與80後的張一鳴選擇不同,這位40後的中國領袖級企業家,在面對美國「特殊關照」之時,罕見打破沉默,一度高密度接受中外媒體採訪。
  • 任正非:是,我很尾大!
    原來是任正非用數學方法推導出一個儀器,中國第一臺空氣壓力天平。 一夜間,滿報紙宣傳這位「先進代表」。任正非甚至因此當上全國人大代表,連他自己都不謙虛地說:「那時我在中國是頂級紅人,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都佔,不進第三梯隊才怪。」 這一來二去,人就飄了,「年輕氣盛,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提出了更高更難以實現的目標」。
  • 任正非甘當「傀儡」
    「傀儡」身後,英雄輩出。5.15制裁令後,有員工連續通宵加班5天,下班時寫下答案: 「限制和禁令對我們壓力實話說還是蠻大的,不過比去年當頭棒喝還是平靜多了。打仗不是我們選擇的,我們能做的只有應戰。我們是來創造歷史的,不是來見證歷史的。自當努力,添磚加瓦。」
  • 3段婚姻,5段情,風流倜儻的王學兵為何會栽在小15歲的張芊芊手裡
    任正非的母校貴州都勻一中,據說起源於嘉慶年間,任正非的父親也曾在這個學校當過校長。現任校長想請從一中走出來的大企業家任正非捐款支持母校建設。任正非一向重視教育,多次談話中都特別提到教育的重要性,認為&34;。為母校捐款,老任爽快答應,但老任捐款有個前提,就是&34;結果這可難倒了校長,因為確實沒人想過這個事。老任跟校長說:&34;校長也說不清楚,於是老任告訴校長:&34;原來這就是老任把這些部位老幹部、馮侖、柳傳志等重要人物聚到一起的緣由。
  • 鬥士任正非
    羅曼.羅蘭說:「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 華為高級副總裁陳黎芳認為,任總對這幅圖片之所以產生共鳴,是因為那隻傷痕累累的腳,代表的就是任正非本人。 這些年來,任正非帶領著華為人,挪動著疤痕累累的「芭蕾腳」,深一腳淺一腳,一步步地丈量出了華為的今天。
  • 任正非:我不要臉,我要活下去
    因為孩子多,每到新學期,母親就為學費發愁,經常要靠向人借錢維持,有時還借不到,因為別人也一樣困難。儘管日子十分難過,任摩遜和妻子還是堅持讓7個孩子都上學讀書。任正非每天飢腸轆轆,最大的願望就是吃上一個白面饅頭。而直到他高考前,這個願望都沒能達成,倒是可以吃上一個小小的玉米餅了。而任正非也知曉,「這小小的玉米餅來之不易,是從父母、弟妹的嘴裡摳出來的,我無以報答他們。」
  • 任正非的灰度管理
    美國著名學者約翰·加迪斯在其《論大戰略》(中信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中,提出了狐狸思維和刺蝟思維:狐狸追逐多個目標,其思維是零散、離心式的;而刺蝟目標單一、固執,其思維堅守一個單向、普遍的原則,以此規範一切言行。但是,「狐狸和刺蝟的悲劇在於,彼此都缺乏對方所具有的一些能力」。作者認為,一流的智者能夠始終在頭腦中保持兩種對立的想法。
  • 兩萬字,任正非採訪全記錄!
    在早期,我們還把晶片這方面的開發心得告訴對方,甚至研究成果,我們自己不生產,交給對方生產,要不然全世界的供應商怎麼對我們那麼好。「備胎好用,為什麼不用?」備胎、備胎,胎不壞,為什麼要用?記者:萬一真的出現斷供情況,對產業有什麼影響?任正非:對於我們公司,不會出現極端斷供的情況,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了。
  • 是什麼塑造了任正非
    70年前,任正非在這個物質極度匱乏的貴州小縣城已經度過了生命最初的五年。任家要哺育七個孩子,加上父母,家裡共九人,生活開支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資維持。到了月底,只能靠借錢度日。1950年,任正非(最後一位站立的小男孩)與母親和6個兄弟姐妹的合影為保證能活下來,任家實行了嚴格的分餐制。如果不這樣,可能會有一兩個孩子活不下去。這
  • 任正非:力出一孔
    路遙寫《平凡的世界》,每天熬到深夜,早晨從別人的中午開始,3部6卷100多萬字的煌煌巨著,每天握著原子筆在稿紙上筆耕不輟,直寫到手指露出白骨;陳忠實寫《白鹿原》,隻身跑到鄉下祖屋,每天抽著劣質煙,額頭上溝壑縱橫,歷時4年,把稿子交出去的時候,給對方說,「我把命交給你們了」;賈平凹早年想靠文學翻身,孤身獨屋,清晨一聲「開寫」,就運指如飛,草紙翻飛,一直寫到天昏地暗……孫皓暉寫《大秦帝國》
  • 孫亞芳:任正非背後的女人
    點擊上方藍字「葉葉柳」關注我哦
  • 任正非:我的思想是灰色的
    任總在2019年5月21日回答國內媒體採訪時也強調:「華為沒有哲學,我個人沒有學過哲學,也沒有認真讀過哲學書。外面的書,作者我也沒見過,不認識,也許是他編的吧。外面流傳的華為哲學是大家隨便說的,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我認為,如果說華為公司有哲學,就一點『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
  • 華為內部批判任正非十宗罪詳情 任正非犯了哪十宗罪
    華為內部批判任正非十宗罪詳情 任正非犯了哪十宗罪  據藍血研究消息,2018年3月華為藍軍組織開了一次內部批判會並列出任正非十宗罪,將其以電郵文件等方式公布。其中十宗罪包括有時指導過深過細過急、不能把中庸之道用到極致等。
  • 看任正非如何逆襲?
    任正非比較低調和神秘,寫他的書很多,但真真假假,難以分辨,我們找來這本是財經作家孫力科先生寫的,這個人是專門研究華為的,歷時十年,數十次深入華為,採訪華為很多的關鍵人物。這本書是2017年5月出版的,應該是寫任正非的,比較新的一本書了。這本書雖然叫做任正非傳,但更多的都是寫華為的,有些內容,也是從其他的寫任正非的書裡借鑑過來的,所以至少是一本比較全面的書。
  • 華為任正非:向天再借五百年
    從召集5個合伙人、湊夠2.1萬元創業基金起步,任正非憑藉代理香港鴻年公司的用戶小交換機,經過千辛萬苦的艱難創業,在短短的三四年間,就積累了幾百萬元的資金,並在全國建立起近十個銷售辦事處。1989年,由於用戶小交換機的市場太火爆,加上和鴻年的合作問題,華為的代理業務走到了盡頭,任正非決心自主研發。
  • 任正非的英雄史觀
    那時我已領悟到個人才是歷史長河中最渺小的,這個人生真諦」。醒悟了生命的任正非,懂得了敬畏年輕員工的無窮性潛能,富有新知識且靈動的年輕人才是華為生產力的發生端。如何激發他們自發自動去創造,如何激發他們勇於成為力挽狂瀾的英雄?任正非選擇了信任、授權、給錢。結果,華為群體英雄在寬鬆的環境下拔地而起,才有了今天華為的輝煌。
  • 任正非背後的女人,打敗老乾媽,僅次董明珠!
    最後,任總說:「我年紀大了。沒有精力去處理社會上的各種關係。孫亞芳同志年富力強,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我將集中精力做好公司內部的管理工作。請大家選舉孫亞芳為公司董事長」。當時公司高層有一些反對意見,所以上午並沒有馬上表決。休會期間,任總單獨找一些高層幹部進行談話,估計是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下午,進行無記名投票。在等待計票結果期間,任總顯得非常輕鬆愉快。
  • 任正非採訪全紀錄
    我不是學數學的,我曾經說,我退休以後想找一個好大學,學數學。校長問我,學數學幹什麼?我說,想研究熱力學第二定律。他問,研究用來做什麼?我說,想研究宇宙起源。他說,我很歡迎你!但是我到現在還不能退休,還去不了。我們那時是工科學生,學的是高等數學,最淺的數學。中國要踏踏實實在數學、物理、化學、神經學、腦科學……各方面努力去改變,我們可能在這個世界上能站起來。
  • 媽媽每天給任正非塞玉米餅,助他考上大學,任正非:我最愧對她
    任正非曾經在採訪中動情地說。從小家境貧寒任正非出生在貴州的一個非常貧窮的小山村中。父母都是鄉村教師,任正非在家中是老大,在他底下還有七個弟弟妹妹,一家九口就只靠父母幾百塊錢的微薄收入度日。在任正非讀高中的時候,十七八歲的年紀長身體的時候,因為整天吃不飽,任正非每天都餓得暈頭轉向,導致他的成績也非常的不穩定,就像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為此,任正非經常感到焦慮煩躁,媽媽注意到了他情緒的低落,便對他說:「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