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讓任正非捐款,任正非就問了幾個問題。
校長答不上來。
任正非便說:「那我不能給你錢!」
結果,過了幾天,任正非叫了幾十位大佬(其中包括柳傳志、馮侖、陳東升等),一起來到任正非的母校——替這所學校擬定校訓!
原來,當時任正非問校長的問題就是:
「校訓是什麼?
校長答不上來,任正非便說:「你要說不清楚,我找朋友來幫你說清楚,然後你們都認可,就按這樣做,我就支持你!」
於是,沒過多久,任正非就帶了一堆大佬,來到母校,最終大家選好了校訓:立志、崇實、擔當!
那次參與擬定校訓的馮侖,在文章中感嘆道:「我從來沒見過一個企業家,請這麼多朋友,花這麼多精力,就為了研究學校的辦學宗旨、校訓,要賦予這個學校一個靈魂,明確學校發展的願景和方向,同時再給一筆錢,讓管理者按照這個方向把學校辦好。」
其實,對任正非來說,校長提出的捐款要求,他可以立即滿足,根本無需分配精力去關心這所學校,畢竟,捐錢搞教育總不會出錯。
但任正非卻覺得:
一件事不在於錢,在於理,不在於事,在於它的起源和發心。即便是捐款做好事,也要對錢的用處和本該受益的人負責!
這就是一個企業家的責任擔當和格局所在。難怪有人說「在中國商界,任正非是一個立得住的名字!」
任正非為什麼要這樣做?
通過故事大家應該能看出裡面的原因,是因為:
一個人如果回答不了這幾個根本的問題,那就表示在他心裏面根本都沒有想過要把這件事情做成什麼樣。
那麼,一個連自己要做一件什麼樣的事都沒想清楚的人,又怎麼能指望他能把那件事情做好?
99%是不可能的(剩下的1%留給運氣)!
這個道理一說估計大家都懂,是吧?
那麼,打聽一下:
您現在在做什麼事?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你最終想把它做成什麼樣?
怎麼去達到這個結果?
這4個問題,你能不停頓地一口氣清楚回答嗎?
如果能,給您一個大大的大拇指!
如果不能,表示您也還沒有想清楚過!
那麼,再想想,您之前做的那些事情還有哪些也沒有像這樣想清楚過?
如果這個道理還沒有在你的日常行為中展現出來,那就表示,其實您還不懂這個道理。
能看懂這些道理,只能說你的天分是充足的,但並不代表你真的就會了。
我們都知道「得過且過」是不好的,但細細想想,其實所有做事情時沒想清楚這些問題的人,都是在得過且過。
如今的華為,對於國人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一家商業上成功的企業,而是中國人自強不息,頑強奮鬥的一種精神。
而一手締造了華為這個商業帝國的創始人任正非,也當之無愧成為了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的精神和事跡成為無數追夢的年輕人,進行企業管理的經理人效仿的對象。
如今平臺上引進《任正非傳:聲名顯赫又沉默如謎》,本書以時間為線,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人生和創業經歷還原,分享了他在華為獨特的管理思路,前述的故事有的也在書中有詳細解讀,這是一本具有勵志色彩的任正非傳記。
現在只需要一杯咖啡錢,38元,你就能把任正非的過人智慧帶回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連結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