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承載著「原力夢」,戴頭盔的男人回來了!《曼達洛人 第二季》再度上演「國王歸來」,登陸Disney+後,一集飆到9.6分,放出四集後,得分穩定不減。爛番茄上拿下93%的好評率,IMDb單集評分9.1!
在原本就成色頗佳的情況下,居然還有漸入佳境的勢頭,這部美劇堪稱年度「最佳」,其製作和投資水平更是讓不少電影大片都感到汗顏。
《曼達洛人 第二季》(The Mandalorian Season 2)作為Disney+的重頭戲,的確實力不俗,要開啟這個有40多年歷史積澱的超級IP,沒有幾把刷子可是會被粉絲「噴」死的。
被迪士尼寄予厚望的《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全球公映後,票房口碑雙失敗,粉絲幾乎攻佔了官方網頁。
迪士尼見此只能緊急叫停所有尚在開發中的《星戰》正史電影,這其中包括了一套新的三部曲以及多個外傳項目。當時媒體評論紛紛唱衰,這個經歷了四十多年的美國流行文化品牌,已經走到末路,失去了活力。
但離開大銀幕,來到了流媒體之上的《星戰》系列,卻因為這部《曼達洛人》而開啟了全新的敘事角度,不但收穫了收視率和高評價,而且為之後的《星戰》影視劇奠定了類型範式與受眾期待。
「太空武士片」
1977年喬治·盧卡斯的第一部《星球大戰》取得空前成功的原因,並非完全是因為其豐富的宇宙觀和設定,而更在於他對於日本武士片和傳統西部片的偷師和改造。
作為喬治·盧卡斯的偶像,黑澤明於1958年拍攝的電影《戰國英豪》堪稱第一部《星球大戰》的敘事範本。《戰國英豪》講述了兩位逃兵偶遇落難公主和隱姓埋名的武士的冒險經歷。
而《星球大戰》中的「天行者」、失散多年的兄妹,絕地武士,包括達斯·維達的頭盔都帶著鮮明的日本武士印記。到了《曼達洛人》,執導過《鋼鐵俠》的導演喬恩·費儒(Jon Favreau)再度回歸到傳統的經典敘事中,把日本武士電影的故事內核與人物關係進行了「重構」。
有資深影迷看出他借鑑了日本片《帶子雄狼》的整體架構,武士帶著孩子,一路冒險,孩子逐漸成長,成為武士的得力幫手。
推著嬰兒車的武士本就「難得一見」,這樣的人物設計一面可以展現父子溫情,同時還具有象徵意義,讓情緒渲染和主題升華自然閉合。
《曼達洛人》中的男主角其實就和武士文化瀕臨崩潰的浪人一樣,原本崇物,終於信條的曼達洛人遭遇了滅頂之災。流離失所的殘餘分散在宇宙各個星球上,當起了賞金獵人求生存。
在黑澤明的眾多武士電影中,浪人武士為了生存甚至不惜以性命保護農民免受強盜侵襲,為了一碗米飯,付出自己的生命。但即便如此,武士也不會丟棄自己的地位和榮譽感,武士階層始終自視甚高,只願提供幫助,但絕對不會融入,完成任務後便決絕地離開。
曼達洛人也是如此,他們身穿閃亮的盔甲,由稀有的曼達洛金屬鑄成,防禦力驚人,而且價值連城。
而且曼達洛人不能在旁人身邊揭下頭盔,一旦建立了超越血緣的信條關係,就必須視對方如親兄弟或者親生孩子,用生命來保護,陪伴其成長,壯大曼達洛人的族群。毫無疑問,《曼達洛人》中無主的賞金獵人,帶著有超強原力的孩子,反抗帝國軍團餘孽追殺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日本武士電影的太空版「翻拍」了。
另外,《曼達洛人》嚴格控制了每集的長度,大多數正片在30到40分鐘中間,遵從經典的三幕結構,曼達洛人接受任務後自然劃開「敘事鴻溝」,衝突出現,然後解決矛盾,隨後開啟下一個任務。
第一季中,曼達洛人帶著孩子四處漂泊,目的是逃離追殺;到了第二季,他們有了更明確的目的,四處遊走是為了找到「同族」,即曼達洛人或者「尤達寶寶」的家人。
曼達洛人來到陌生的環境,遇到朋友,遭遇敵人,解決問題,再轉身離開,絲毫沒有拖泥帶水,且每一集的故事都十分完整,即便你沒有看過第一季,也可以第二季的大概劇情。
對於習慣性「挖坑」的美劇來說,無論從單集時間,還是整季的故事完整性來看,《曼達洛人》都堪稱一股清流,酣暢淋漓。
「太空西部片」
除了日本武士片元素,《曼達洛人》從第一季至今,最明顯的就是對於好萊塢西部片的類型借鑑。
眾多星球的城市打造,特別是星戰迷無比熟悉的塔圖因,基本就是西部「廢土片」的原型,加上一些高科技設備,與《銀翼殺手2049》、《瘋狂麥克斯》的場景設計如出一轍。
劇中,牛仔換成了曼達洛人,騎的馬匹變成了懸浮摩託或者其他外星怪獸。有一集甚至花費幾十分時間講述了兩位賞金獵人智鬥一位擅長狙擊的女逃犯的荒野冒險。而第二季第一集,明顯就是西部片模板「偷換元素」後、重新拼接出的故事。
曼達洛人為了拿到同族的裝備,幫助當地的執法官殺敵。對手是一頭巨獸,為了徵服巨獸,當地水火不容的兩個族群最後握手言和,殺敵之後,當地回歸平靜,執法官交出了「賞金」,獵人重新踏上徵途。
曼達洛人和「尤達寶寶」始終只能作為外來者介入當地的衝突中,他們不會融入其中,太空漂流者的身份一直要到尋找到族人和家鄉後才會摘下,當然家鄉可能已經不復存在,他們要麼選擇重建故土,要麼在異地延續信條,將族人精神傳承下去。
畢竟,《星球大戰》的核心就是「冒險精神」,是人類對於外太空充滿好奇心的無止境探索。這一點和大多數西部片的主題是一致的。當然,重新披上了西部片和武士片外衣的《曼達洛人》不會放棄積攢了幾十年的星戰梗。
尤達寶寶萌翻全場,「反轉」父子情比天行者和達斯維達暖了百倍。還有塔圖因星球雙落日重現,正傳電影中第一個登場的曼達洛人角色,波巴·費特堪稱最大伏筆。
眾多熟悉的外形生物和機器人。
第二季首集中,克雷特龍的登場,有著不輸任何星戰電影的高規格特效,幾乎每一集都在瘋狂燃燒預算。在高潮戲的大戰中,導演直接將畫幅全開,從之前的寬銀幕2.39:1,直接變為家庭影院的全屏畫幅1.85:1,讓觀眾以更大的視野感受這場人龍之戰。
《曼達洛人》讓「財大氣粗」的迪士尼為「星戰」這個超級IP找到了未來出路。這個宇宙可以逐漸擺脫對大銀幕的依賴,變成粉絲日常生活中更常見的陪伴。
特別是在當下這個特殊的環境中,《曼達洛人》預示著迪士尼將會把更多星戰劇集、人物放到流媒體上。與其他流媒體相比,迪士尼光靠「星戰」這個金字招牌就能「以一當十」,有著無盡開發的潛力,儲量巨大的礦藏。
目前《曼達洛人》已經續訂第三季,相信會有更多「小而精」的星戰劇集會與影迷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