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港片裡,警務署、保安局、廉政公署也常有出現,但重來沒有哪部港片把幾者聯繫起來,更沒有涉及到警務處副處長這個層面的官員。
所以就題材而言,《寒戰》的這個角度挺新。
很多媒體在報導的時候,都把《寒戰》系列歸結到警匪片裡。如果說是第一部,勉強也算吧,但出到第二部的時候,再將其歸結到警匪片其實是非常不合適的。
一環套一環,從第一部的衝鋒車失蹤案到第二部的特首競選,警匪只是《寒戰》裡面很小的一部分元素,它更多的偏向還是一部政治片。
香港的權力機構分為行政、司法和立法三部分。行政機關就是特區政府;立法機關就是立法會,70名議員,所做的事情主要是制定修改法律,並對特區政府進行質詢;司法就是各級法院,相對獨立,但香港法官的產生,是由當地法官和法律界人士所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推薦產生。
在《寒戰2》中,周潤發扮演的簡奧偉律師介入的就是立法會。整體的政治鬥爭的框架才開始浮現出水面。
《寒戰2》看完,可能很多朋友最想問的就是,《寒戰2》裡的李文彬到底有沒有黑化?因為以從第一部起頭的義氣到第二部「黑化」,太過突兀。
灣哥可以直接回答你,沒有。
梁家輝在《大咖樂視電影》節目裡談到《寒戰》解釋過李文彬這個人:
而之所以要回來當警務處長是因為劉傑輝掌控不了局面,並且傷害了他的兒子李家俊:
我們可以在《寒戰2》的很多個細節裡找到蹤跡:
·李文彬在和兒子告別時候曾說,讓他遠離蔡元祺一行人,重新做人。他的側身,給了歐律師拍到蔡元祺照片的機會。
·李文彬在警隊多年,最後的剿匪行動,他顯然知道全程會有監控,監聽,也知道誰告密誰死,但還是用手機打字提醒手下人告密,挖了坑給蔡元祺的人跳。
·裡面有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的情節:在立法討論會上,李家俊給父親李文彬遞了一副眼鏡,說:「您的眼鏡戴了那麼多年,該換副新的了。」潛臺詞很明顯,李文彬帶上這副眼鏡是就代表了他加入了蔡元祺的陣營,但電影裡他戴上眼鏡,但在後面也脫下了眼鏡,導演還特意給了個特寫。
李文彬所做行為的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反倒是劉傑輝,從第一部到第二部,反差非常之大。
劉傑輝這個警務處副處長在第一部裡時時刻刻都在講並踐行著一件事,就是程序正義,保安局局長陸明華張口閉口港人的法制精神。但是到了第二部,就完全對規則程序不管不顧了,電影一開始,在審問李家俊的時候,就直接撞斷了他的鼻梁。而後打著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法的幌子,非法監聽監控市民,難道要情況歸結到妻子被綁架後,才亂了方寸,在營救時表現出讓人擔心的智商?
即便我們退一步,就當他是關心則亂,但你想到第二部裡簡奧偉指責一個現任警務處長違規行事,居然劉傑輝沒有受到懲罰。
第一部所立下基礎根基,在第二部中被推的一乾二淨。
但《寒戰》這個系列的電影如果拆開看,會產生這樣的尷尬:
第一部《寒戰》的故事內核是什麼?就是主旋律,最高的兩位長官都被懷疑有問題,最後卻查出來是某位長官的手下人謀劃了一系列的陰謀,而長官是不知情的。然後這位長官退位。這種劇的結構,大陸的反腐劇裡都被拍爛了吧。
《寒戰2》的故事怎麼樣?為了串聯第一部和接下來第三部的劇情,把關鍵的幾個背後的重要人物帶出來,所以又鬧著蔡元祺這個層面的人物居然還會出現在案件現場,這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只有把兩部,或者說以後還會出的續集第三部,全部下載好,一起全部看完,這個故事內核才能顯得完整的。
《寒戰》的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故事,但可能是為了做成幾部,把創意切割開來。
這麼做,但造成的結果就是,就算把故事放到一起,前後不統一,還是一樣是尷尬。
推薦閱讀
趙薇要去威尼斯電影節做評委了,但你知道她演過哪些電影嗎?
這才是國產動畫該有的樣子
爸,媽,先別罵,我玩的這款遊戲要拍成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