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
01.
深圳女孩火爆全網!
「搞錢,讓我們獨立而有底氣」
前幾天,「深圳女孩」火爆全網!
她們火的方式不太一樣,不像上海名媛群裡的姑娘那樣拼單買奢侈品買名牌包包來包裝自己,也不像星巴克「氣氛組」點杯熱咖啡、輕觸超薄筆記本看起來很忙很高端的樣子~深圳女孩火,居然是因為「搞錢」。
我們先來看看網上對「深圳女孩」的定義——指那些每次聚會不聊八卦不吹水,都是在聊如何「搞錢」的深圳女孩,她們聊的都是買房、炒股、基金、項目、副業。
圖源 | 深廣電第一現場
「說我沒人要可以,但不能說我賺不到錢」,深圳女孩也太勵志了吧?!
那這幫勵志的姑娘是如何火起來的?
起初,是因為微博大V @休閒璐 發了一條微博:
圖源 | 微博截圖
休閒璐說,她有兩個深圳的女生朋友來北京玩,晚上就約著一起去酒吧喝酒,總共有7、8個人。
北京女孩們率先聊天,話題基本圍繞著搞對象、罵老公、聊八卦,還有哪裡好吃、哪裡好玩。
席間不斷掏出手機,交流自己最近認識的帥哥、明星有什麼新瓜,或者朋友的婆婆又做了什麼氣人的事情。
深圳的兩個女孩聽愣了,後來偷偷地問休閒璐:「你們在北京的女生出來都聊這些的嗎?」
休閒璐說,別人不知道,但她們姐妹出來聚會確實就是聊八卦,你們深圳的出來聊什麼呢?
深圳女孩正襟危坐說:「搞錢。」
「我們深圳人這種七八個人聚在一起,都三十來歲了,開始也會聊八卦。但是聊了一兩個小時後,話題都會切入一下:你最近都怎麼搞錢,你朋友都怎麼搞錢。」
「接著分享彼此的信息:你聽說了嗎,XXX在哪裡搞到了錢,XXX在哪裡搞錢失敗了。XXX在哪裡買的房子升值了,我們也攢錢交個首付一起搞錢!」
言談間,深圳女孩的鬧鐘響了,她說:不好意思,你們聊,我看一下美股!
她朋友也點頭微笑說:我今天的基金收益過一會也能看了,激動啊!
就這樣,「深圳女孩」這個詞就在朋友圈大面積刷屏了!接著,休閒璐這一條微博炸出了好多愛搞錢的勵志女孩,她們紛紛在各大平臺留言:
「真實!天天都在想怎麼搞錢,只想搞錢」
「我在深圳,我也天天想如何搞錢並提升自己」
「深圳女孩深有體會,只搞錢不搞事」
「搞錢」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有點粗俗,但卻發生在深圳的每個角落,有網友分享了身邊真實的例子:
勤勞的深圳女孩,往往有著多個副業:公眾號排版小編,小紅書種草達人,vlog博主、平面設計師、手繪設計師,還有港淘代購,微商帶貨等等。
現在深圳95後00後的小女孩,基本都會理財:買基金,做定存,股票「打新」等等,而她們學習理財的場合是哪裡?答:要麼是午休的辦公室,要麼是公司聚餐的餐桌上。
有姐姐表示,搞錢比搞帥哥快樂幾百倍,男生就像奶油,隨便一下就打發了。鐵打的閨蜜一定要 「一起搞錢」,什麼平復感情創傷啊,共度人生低谷和分享快樂啊,都不如一起賺錢穩固。
在職場上,深圳女孩大多是停不下來的大忙人。她們尤其不喜歡別人一直來找她們聊天,以至於每次心裡都會有默默的拒絕三連:「沒工作的嗎」、「工作不飽和嗎?」、「這麼閒是不是騙子?騙感情可以,騙錢給我滾!」
圖源 | 深廣電第一現場
話說,這幫女孩搞錢的幹勁也太有感染力了吧!連阿擇老師現在都恨不得多「整」幾個副業,向她們看齊了!
然而,當問起深圳女孩為啥這麼愛「搞錢」時?她們的回答很爽快——「搞錢」能治癒一切矯情!
圖源 | 深廣電第一現場
因為愛「搞錢」,所以不少深圳女孩都有著獨立的個性,她們敢闖敢試敢拼,不怕失敗,還吃苦耐勞,更有著一定的經濟獨立性。
據深圳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1-9月,深圳女性置業者購房數量佔比達到53.3%。也就是說,女孩們搞了錢後,就為自己買房!單純從數據上看,深圳有超過一半的房子被深圳女孩買走了。
不得不說,深圳女孩獨立而有「錢」圖,她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很清楚錢能帶給自己更大的安全感,並會為此付出巨大努力,這樣的姑娘永遠值得點讚!
有人說,圈子真能影響人。高曉松曾發過一個段子,他對比了北京上海的名媛圈後,狠狠地表達了自己對深圳名媛圈的愛意。
圖源 | 微博截圖
他說,「在深圳的名媛圈中,沒有貴族沒有富二代,從風雨陽光中生長出許多平等和平淡,越來越喜歡。」
講真,獨立而自強,憑真本事賺錢過好日子的女孩,人人都喜歡,不只是高曉松。
02.
一心搞錢的人,
活得太通透了!
有些人認為,鑽進錢裡的人,活得太糊塗了,然而阿澤老師恰恰有相反的觀點,真正活得明白的人,是一心搞錢的人,就如這幫深圳女孩一樣。
一心搞錢的人,他們腦子裡早就屏蔽了那些虛無縹緲、華而不實的東西,他們深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深知錢才能給人更大的自由和安全感,他們才是最腳踏實地的人。
一心搞錢的背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吃苦精神,是自食其力、靠人不如靠己的獨立個性,是嚮往美好生活而拼命奮鬥的人生信念!
其實,除了深圳女孩,還有一大波中年父母,他們每天也都在用心搞錢。
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長輩老人的贍養,更高的生活追求……這些都是一對中年父母必須搞錢的動力,因為他們深知,只有財富更自由,家庭才更有安全感,生活才更欣欣向榮。
正如這位家長 @馬小葵 所言:
搞錢的目的???讓自己的父母,自己,自己的孩子,在面對生活中很多重大關卡和選擇的時候,有底氣做自己喜歡做的選擇,而不是被迫無奈做選擇另一個。
圖源 | pixabay
大家都知道易烊千璽媽媽是一個「報班狂魔」,她在千璽很小的時候就給報了n個興趣班,書法、街舞、拉丁舞、民族舞統統都安排上,而為了督促兒子,她還給自己報了同樣的班,幫兒子記動作。
大家都在稱讚千璽媽媽教子有方時,有網友卻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了一句非常現實的話:家裡應該很有錢吧!不然怎麼能支撐起北京高額的興趣班費用呢?
是的,正如這位網友所言,給孩子抱許多培訓班很燒錢,需要有足夠的家底來支撐。
我們都知道,要想把孩子培養成才,教育經費勢必成為家庭裡一筆很大的支出,而看懂了這些底層邏輯的父母,早就在搞錢路上停不下來了。
去年,都市電視劇《三十而已》火爆全網。
阿擇老師非常喜歡顧佳這個角色,因為她就是一個拼命搞錢的新時代女性,雖然已婚,但比單身女性還獨立,比男人還能幹。
圖源 | 書單
顧佳喜歡折騰,曾費盡心思混入太太圈,有人批評她這個做法很「勢利」,但卻阿擇老師卻非常理解並給她點讚,因為當時家裡的煙花公司快要維持不下去了,必須有一個突破口。而顧佳這一舉動為的就是能給自己的公司多聯絡幾個煙花訂單,她不能看著公司垮掉,她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公司度過財政危機。
後來,她又接手茶廠這個爛攤子,一方面是幫助茶廠的工人度過難關,另一方面就是當作副業多賺錢,過更好的日子。
在顧佳看來,只有生意做得更大,錢賺得更多,家人才有安全感,孩子的教育才有保障。我們知道她把兒子送進了上海很貴的國際化學校讀書,後來她也把自己的爸爸送進了非常高檔的養老院,而這些都是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做後盾的。
圖源 | 騰訊視頻截圖
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寫道:「金錢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別想讓其餘的五種感官充分發揮作用。
這一點,看了《當幸福來敲門》的人應該深有體會。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講述了一個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電影雖然善終,但看完的人心情都很沉重。
而來這種沉重感的根源,就是因為缺錢:
經濟蕭條,瀕臨破產;
妻子因為無法忍受艱難的生活,離家出走;
交不起房租,父子倆被房東掃地出門,甚至在地鐵的衛生間過夜……
圖源 | 騰訊視頻截圖
這些畫面看了非常讓人心酸,一個家庭最可怕的就是缺錢。
試想,沒有錢,如何給家人一個安定的家,沒有錢,如何給孩子一個可以憧憬的未來?
因此,意識到錢的重要性,並用心「搞錢」,是一個成年人應該有的責任和擔當。
03.
專心搞自己的錢,
讓別人去羨慕吧!
在這裡,給用心搞錢的你一些建議:
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專心「搞」自己的錢
有人說: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你一直在意別人的眼光,那你就很難幹成一件事情。
網上看到過一份97年小夥的簡歷,其覺悟之高令人嘆為觀止:
「寒窗苦讀數十載,一天只睡6小時,接到任務通知,可馬上設計、編程、畫圖、做仿真。
身體健康,可連續工作24小時不休息,討論設計5小時不喝水,什麼苦都能吃,什麼都能幹。
泡麵礦泉水已經準備,父母不支持工作已斷絕關係,朋友不看好已絕交,女朋友不理解工作忙已分手。」
這份簡歷確實走了清奇路線。這個男孩不得不讓人佩服,為了工作,為了掙錢,他似乎已經修煉成仙,自動屏蔽了周圍所有人的眼光。
雖然有些極端,但是這種勇氣和精神有可借鑑之處。專心搞自己的錢,讓別人去說吧!
搞錢路上,不要怕吃苦
《奇葩說》最近一期裡有一個辯題:熱愛的工作令我禿頭,我要不要辭職?
圖源 | 《奇葩說》視頻截圖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用辯論。因為但凡是一個有擔當、遇事冷靜穩重的成年人,面對工作的壓力和負面情緒,都不會說辭就辭,更何況還是熱愛的工作。
追夢路上,誰還沒個坎坷?搞錢路上,誰還沒點壓力?
搞錢路上,永遠也不要怕吃苦。咽下那些心酸和壓力,你就能賺更多的錢,成就更棒的自己。
明白「搞錢」背後的意義,不要陷入金錢主義的怪圈。
正常情況下,搞錢是一個褒義詞,它意味著人們為了美好生活而奮力拼搏的進取精神,這是很正能量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搞錢而搞錢,把自己變成了金錢的奴隸,唯利是圖,陷入金錢主義的怪圈。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要讓每一分錢都來得明白,花得值當。這是對自己的勞動應該有的尊重!
最後,期待你在「搞錢」路上越來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