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脈鈣化評分有助判斷誰該吃阿司匹林!JAMA子刊美國研究

2020-12-24 瀟湘名醫

近年來,隨著幾項隨機對照試驗結果的公布,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級預防中的作用受到質疑。

不過,目前中外指南均強調,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級預防中仍有重要價值,但要評估獲益和風險。只有獲益明顯超過風險時,使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才有意義。

指南指出,小劑量阿司匹林(75~100 mg/d)僅建議用於10年心血管病預期風險≥10%、出血風險不高的40~70 歲成年人。

10月28日,JAMA心臟病學子刊在線發表的一項基於美國達拉斯心臟研究的分析提示,基於CT的冠脈鈣化評分有助於找出哪些人需要用阿司匹林。

該研究顯示,隨著冠脈鈣化評分增加,心血管病和出血風險均會增加,不過心血管病風險增加更明顯。

與冠脈鈣化評分為0分者相比,冠脈鈣化評分為1~99分、≥100分者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分別增加3.8倍和4.3倍,出血風險分別增加60%和1.6倍。

研究者指出,只有冠脈鈣化評分高、出血風險低的人才能從阿司匹林中獲益。在出血風險較低的人中,當冠脈鈣化評分≥100分、10年心血管病風險≥5%時,應用阿司匹林的獲益才能超過風險。

通過Meta分析模型估算,研究者發現,拋開冠脈鈣化評分,10年心血管病風險

這意味著,對於冠脈鈣化評分為0分的人來說,只有10年心血管病風險≥20%時應用阿司匹林有淨獲益。當0年心血管病風險

而對於出血風險較高(既往發生過明顯的出血事件、有出血危險因素、應用容易導致出血的藥物)的人來說,無論冠脈鈣化評分和10年心血管病風險多高,應用阿司匹林都只有害處。因此,這些人不應該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病一級預防。

研究者認為,這一研究結果強化了目前指南的建議,即阿司匹林一級預防僅適用於某些經過選擇的人群,而冠脈鈣化評分有助於做決策。

研究者表示,阿司匹林不是一種一刀切的治療措施,冠脈鈣化評分是一種有價值的個體化評估工具。

該分析從達拉斯心臟研究中納入2191例基線無心血管病的成年人,其平均年齡為44歲,57%為女士。冠脈鈣化評分為0分者基本佔一半,7%的人冠脈鈣化評分≥100分。

中位隨訪12.2年期間,共發生116例大出血事件、123例心血管事件。

來源:Value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anning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et Benefit of Aspirin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8, 2020.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冠脈鈣化積分精準「個體化」ASCVD一級預防,著眼淨獲益|病例實操
    儘管患者沒什麼症狀,但在患者要求下做了冠脈CT,還測量了冠狀動脈鈣化積分,得分是110(正常值=0 Agatston單位)。那麼,該患者應該採取何種ASCVD一級預防措施呢?什麼是冠脈鈣化積分?近來,《美國醫學會雜誌》心臟病學子刊(JAMA cardiology)上的一項研究[5]再次證實了上述結論,該研究結果顯示,通過Agatston積分計算的CACS為1~99分和≥100分者發生ASCVD的風險分別是CACS為0分者的4.8倍和5.3倍(圖3)。
  • 關於「冠脈鈣化」,您了解多少?
    我們做胸部CT檢查時,結論裡除了提到肺部情況外,經常還可以見到「冠脈鈣化」等字眼。那麼,究竟冠脈鈣化是什麼意思,有沒有危害呢? 1.冠脈鈣化怎麼形成的?
  • 阿司匹林可以隨便吃點嗎?有什麼副作用?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哪些人可以吃阿司匹林?哪些人不能吃阿司匹林?1、有病治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這些人應該吃(1)哪些情況屬於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呢?對於明確診斷的冠心病,比如經過造影檢查,發現冠脈狹窄超過50%,或者是已經存在心肌梗死,冠脈放過支架,做過冠脈搭橋手術。發生過腦梗死即缺血性腦卒中,或者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嚴重的頸動脈狹窄或者是周圍血管動粥樣硬化脈狹窄、閉塞。(2)為什麼這些人應該吃?
  • JAMA最新真實世界研究證明:遵循FFR結果的PCI術有益,反之有害!
    隨著FAME2等一系列研究的發布,對比ISCHEMIA等研究的陰性結果,目前越來越明確的是:基於冠脈功能學評估手段FFR指導的PCI手術更能讓患者獲益。2018年ESC冠脈介入指南也將FFR在中等程度狹窄的穩定性冠心病患者中作為指導手術治療的IA類推薦。
  • 冠狀動脈鈣化
    鈣化的厚度和面積無法評估。(C和D)冠狀動脈鈣的組織病理學和OCT圖像(D,白色星號)的比較。在OCT圖像上,請注意信號差且異質的區域,該區域具有清晰的邊界,可以測量鈣化的厚度和面積。Mintz, Gary S .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真的一吃就要吃一輩子嗎?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1、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何相同和不同?2、哪些人要吃阿司匹林?3、阿司匹林是不是要長期吃?4、哪些人需要同時吃兩種藥?吃多久?因此大家看到這種藥物都是用在冠心病、心肌梗死、冠脈搭橋、冠脈支架、腦梗死、周圍血管疾病的患者。作用機制不同是最大的不同:血小板的聚集、血栓的形成,有多種途徑和多種機制,就像我們用餐一樣,可以吃飯、吃肉、吃菜、喝湯等等使我們吃飽。
  • 2020年JAMA十大醫學研究與發現
    該刊仍由芝加哥美國醫學會科學信息部編輯出版。1. JAMA Inter Med :常吃植物蛋白可延長壽命! 7月15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與肉類蛋白質相比,吃更多植物蛋白的老年人壽命更長。
  • 病例分享|李瑞建:阿司匹林過敏ACS介入治療一例
    因此本患者是典型的GRACE評分高危患者。本例患者進行了血栓彈力圖檢測,結果顯示ADP抑制率為43.1%。更值得注意的是,該患者有阿司匹林過敏史,表現為支氣管哮喘,雖然病情略穩定後給予低劑量阿司匹林,仍引起哮喘發作。因此該患者的抗栓治療較為複雜,臨床上如何選擇抗栓方案是本病例預後的關鍵。
  • 阿司匹林:效果雖好,服用也需謹慎!該吃的吃,不該吃的不能亂吃
    出院後聽人說「吃阿司匹林能預防心腦血管病」,擔心日後再次中招,回去後他就跑到藥店買了阿司匹林,還買了三七粉和丹參粉,每天雷打不動地吃。近日,老伴喊王大爺起床,發現怎麼都喊不醒他,趕緊叫來救護車把他送進了醫院。CT檢查發現,腦出血達到81毫升,必須儘快手術。聽到醫生說了手術風險後,兒女們猶豫再三決定繼續保守治療。
  • 阿司匹林啥時候吃比較好?
    阿司匹林啥時候吃比較好?08-26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劉健健哥說 健哥說心臟最近,我遇到一位熱衷看 「健康」節目的老人,他問我,「阿司匹林究竟該什麼時間服用呢
  • 高血壓患者都需要吃阿司匹林?醫生闢謠:這個得看具體情況
    我們單位的一名22歲小護士最近去當地婦女兒童醫院產科做產檢,測出有高血壓的情況,收縮壓在158mmHg,.產科醫生讓她服用阿司匹林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小護士對醫生的話深信不疑,她認為人家畢竟是三甲醫院嘛,醫生說的話分量很重,那這為小護士真的需要吃阿司匹林嗎?
  • 冠脈狹窄50%以下不會心絞痛?狹窄75%就要放支架?都不對
    到醫院做個冠脈CT造影(CTA),或者直接插導管做冠脈造影,結果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但只是狹窄了20%~30%。醫生會說,這個診斷不了冠心病,只能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那什麼樣的狹窄才能診斷冠心病? ≥50%的狹窄才診斷為冠心病。
  • JACC專刊,關注TAVR熱點:二葉瓣畸形、左室流出道鈣化、瓣膜回收……
    這些數據強調了TAVR在該人群中的安全性。 該研究進一步擴展了我們對於使用自膨脹式平臺在BAV中進行TAVR後臨床和超聲心動圖結局的了解。 03 BAV TAVR仍舊面臨的問題 在BAV狹窄中進行TAVR時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誰是合適的候選者?
  • ESC發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
    如果患者確診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或者連續出現及可能出現提示心肌缺血ST/T段變化,或ST段短暫抬高,或GRACE危險評分>140,指南推薦給予早期(24小時內)侵入性治療(I)。低危患者可以在適當的缺血測試或冠脈CT發現有阻塞性冠心病後擇期行侵入性策略(I)。
  • 腸溶阿司匹林用處多,糖尿病人什麼時間段吃最好,還能減少副作用
    我的一個糖尿病患者在28歲那年因為急性心肌缺血,進行心臟造影檢查發現冠脈狹窄到了60%,還不需要支架植入,但是需要長期的抗血小板治療了,而他的糖尿病史時間還不到10年。因此對於糖尿病人來說,當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時,就意味著可能需要長期和阿司匹林作伴,但是正如有些糖尿病朋友所擔心的那樣,吃完阿司匹林後感覺胃不舒服,那怎麼辦?
  • 心血管狹窄且鈣化旋磨技術通「隧道」
    因心血管高度狹窄和嚴重鈣化,年過六旬的劉師傅痛不欲生。所幸,近日,在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通過冠狀動脈內膜高速旋磨手術,成功為其解決「心病」。劉師傅家住攸縣,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近兩年,他時常感到胸悶、胸痛。
  • 冠脈血管鈣化狹窄,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發病年齡一再刷新我們的三觀,四十多歲罹患冠心病的人群,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但對於四十來歲就血管鈣化狹窄的男性來講,仍然覺得這個來的太早。
  • 阿司匹林應該早晨吃還是晚上吃?
    阿司匹林應該早晨吃還是晚上吃?近年來,關於早晨或者晚上吃阿司匹林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應該早晨吃,理由是每天上午(6點到10點)血小板聚集力最強、最容易形成血栓;也有人認為應該晚上吃,理由是晚上吃阿司匹林不僅能夠預防血栓,還可以協助降壓。其實這些觀點都沒有太多依據,目前並沒有研究證實早晨吃更好還是晚上吃更好。所以何時用藥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何時方便、便於長期堅持用藥就何時吃。
  •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黏稠?預防血栓形成?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都說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對身體有好處,尤其是中老年人應該服用,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稀釋血液、防止血粘稠還是預防血栓?【醫生評析】首先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其次阿司匹林是藥物而非保健品,第三任何藥物都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應,所以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是有適應症的,否則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會被放大而給身體帶來損傷。那麼,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呢?
  • JAMA N:心臟驟停患者預後的判斷
    對於疑似HIE的患者,目前的指南建議採用多模式神經功能預後的方法進行判斷。缺少雙側皮質體感誘發電位(SSEP)、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濃度超過臨界閾值、高度惡性的腦電圖(EEG)模式,和CT上白質灰質比率(gray-whitematter ratio,GWR)低於臨界閾值,這些以可靠地估計患者的不良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