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幾項隨機對照試驗結果的公布,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級預防中的作用受到質疑。
不過,目前中外指南均強調,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級預防中仍有重要價值,但要評估獲益和風險。只有獲益明顯超過風險時,使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才有意義。
指南指出,小劑量阿司匹林(75~100 mg/d)僅建議用於10年心血管病預期風險≥10%、出血風險不高的40~70 歲成年人。
10月28日,JAMA心臟病學子刊在線發表的一項基於美國達拉斯心臟研究的分析提示,基於CT的冠脈鈣化評分有助於找出哪些人需要用阿司匹林。
該研究顯示,隨著冠脈鈣化評分增加,心血管病和出血風險均會增加,不過心血管病風險增加更明顯。
與冠脈鈣化評分為0分者相比,冠脈鈣化評分為1~99分、≥100分者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分別增加3.8倍和4.3倍,出血風險分別增加60%和1.6倍。
研究者指出,只有冠脈鈣化評分高、出血風險低的人才能從阿司匹林中獲益。在出血風險較低的人中,當冠脈鈣化評分≥100分、10年心血管病風險≥5%時,應用阿司匹林的獲益才能超過風險。
通過Meta分析模型估算,研究者發現,拋開冠脈鈣化評分,10年心血管病風險
這意味著,對於冠脈鈣化評分為0分的人來說,只有10年心血管病風險≥20%時應用阿司匹林有淨獲益。當0年心血管病風險
而對於出血風險較高(既往發生過明顯的出血事件、有出血危險因素、應用容易導致出血的藥物)的人來說,無論冠脈鈣化評分和10年心血管病風險多高,應用阿司匹林都只有害處。因此,這些人不應該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病一級預防。
研究者認為,這一研究結果強化了目前指南的建議,即阿司匹林一級預防僅適用於某些經過選擇的人群,而冠脈鈣化評分有助於做決策。
研究者表示,阿司匹林不是一種一刀切的治療措施,冠脈鈣化評分是一種有價值的個體化評估工具。
該分析從達拉斯心臟研究中納入2191例基線無心血管病的成年人,其平均年齡為44歲,57%為女士。冠脈鈣化評分為0分者基本佔一半,7%的人冠脈鈣化評分≥100分。
中位隨訪12.2年期間,共發生116例大出血事件、123例心血管事件。
來源:Value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anning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et Benefit of Aspirin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8, 2020.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