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宏觀經濟學的感受是什麼?

2020-12-20 騰訊網

有人問:學習宏觀經濟學的感受是什麼?我認為簡單說有兩:

治大國如烹小鮮和治國平天下的感受都有。

一是治大國如烹小鮮。宏觀微觀是對立統一關係,做好宏觀,必須做好微觀。宏觀經濟就是微觀經濟的集合。檢驗宏觀調控政策,最終還是體現在微觀運行上。能把微觀集合體搞活搞好,就是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功,所以如烹飪小魚一樣,原理大道至簡。但宏觀又不是微觀世界的簡單堆徹,又有其獨有的規律,需要好好學習。

二學好宏觀經濟學,就能對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全球經濟有一個整體認識和治理方案。當實踐時,戰略和大局觀,會使你有治理天下的感覺。

明白這兩種感受及其背後邏輯,就知道如何辯證管理宏觀微觀經濟。辯證地而不是機械地套用「本本主義」和「拿來主義」,這就是為什麼留學回來的,簡單套用用西方經濟學治理國家而不靈的原因。

請記住宏觀經濟管理初心:讓微觀系統及其關鍵系統協調有序運行,最大程度達到效率與公平的辯證統一。不管白貓黑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對症、實用、有效,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好宏觀管理,這難道不是一個宏觀管理者的責任!因此,還有一個責任意識。

相關焦點

  • 宏觀經濟學的貧困和凱恩斯以外的世界
    那麼問題來了,宏觀經濟學和對宏觀政策的分析以及據此作出的資產配置策略還有意義嗎?據說巴菲特就說過,「我從不把時間和經歷浪費在分析宏觀經濟上。」一以我個人的研究和實踐經歷來評價,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政策制定者,人們對於長期的經濟增長問題似乎沒有太大分歧。
  • 事業單位經濟知識:價格歧視經濟學常識的學習經驗
    經濟學常識在學習當中,一般分為市場經濟、宏觀經濟、微觀經濟、國際經濟四個部分,其中以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考試居多,市場經濟和國際經濟部分比重較小,因此,考生在複習的時候應該要有側重地去複習。在微觀經濟學的學習中,應該注重知識的廣度,多了解一些有關於消費者行為學的知識,多了解一些經濟學的名詞,比如:豐收悖論、中等收入陷阱、消費者剩餘、生產成本理論、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等知識,以及一些菲爾普斯曲線、勞倫斯曲線等等,學習的重點在於明白這些名詞的含義,以便於在做題的時候能看懂四個選項,找到正確答案。
  • 方紹偉:羅默《宏觀經濟學困境》一文經濟學家的常見病分析
    該文認為宏觀模型並不是宏觀經濟學的全部,宏觀經濟學也並未遭遇羅默所說的麻煩。由於問題已經清楚,故本文將不再重複這個討論,而是在概括介紹之後把重點放在宏觀模型與現實脫節的原因上。 本文從「理論三分法」的視角去分析宏觀模型與現實脫節的原因,認為與現實脫節正是經濟學參照型理論的基本特徵和必然要求,也是經濟學向解釋型理論發展的必要基礎和起點。
  •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201場 | 勞動力市場中的半定向搜尋(宏觀經濟學...
    本期工作坊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趙波助理教授主持,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了會議。Liangjie Wu研究了求職過程中固有的有限信息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工人支付了一個與所選的搜尋策略與基準隨機搜尋策略之差成比例的成本來進行定向的勞動搜尋。有了這個成本,工人就可以以較高的概率申請每項工作,並且更高概率申請到高薪工作。
  • 大學老師把課堂變成「奇葩說」,引導學生辯論中學習經濟學
    「從表面上看,商品的價格都是由供求決定的,但從深層次看,物價後面既有有形的手,又有無形的手在調控,因此政府的宏觀調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課堂上,同學們化身「辯論選手」開始了各自的演講。劉娜老師成為這場辯論賽的主持人,通過騰訊課堂主持辯論,營造寬容平等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 經濟學家、經濟學與中國改革
    由此許多中國經濟學家產生了系統學習現代經濟學,提升學術水平的願望。在北京大學等重要學府中重新開設了現代經濟學課程。同時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開始了創建比較經濟學學科的努力。經濟學家劉國光、董輔扔、趙人偉、榮敬本等都為這方面的進展做出了貢獻。
  • 宏觀經濟學通識課
    我經常聽到周圍朋友扼腕感嘆:「傻子不夠用啦,什麼牛鬼蛇神都能吃飯糰了」。開始的時候,我還一本正經地勸慰:「陪娃去天文館看看!你會發現所謂『宇宙』,就是大環環套小團團,一個又一個的圈子罷了」。經常我話音未落,對方便開始鼓吹他的愛豆,不外乎又是渾鐵光棍匝了鍍金筆帽,便號稱金箍棒那種。每當這時候,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與人類達成了第2020ZB+1次的和解:人嘛,HumanBeing,猴沒避孕而已。
  • 2021-2022中國人民大學802經濟學考研指導經驗
    經濟學院與應用經濟學學院的報錄比大概在20:1左右,財政金融學院、馬院政經、社會人口學院人資環、商學院等招收人數較少,報考的人數也較少。總體來講,人大經濟學考研難度較大,但是如果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並克服惰性持續努力,就會發現離目標其實只有一步之遙。
  • 《宏觀經濟學史:從凱恩斯到盧卡斯及其後》中文版序言
    利用這樣的網格式分析方法,我們可以將宏觀經濟學的歷史視為一系列轉折:從「凱恩斯的經濟學」(Economics of Keynes)轉向「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Keynesian Economics),再轉向動態隨機一般均衡研究計劃(DSGE program)。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下)
    他們所研究實際經濟周期理論標誌著「第二代」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真正興起,他們是繼盧卡斯之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2.36.1 芬恩·基德蘭德  基德蘭德1943年出生於挪威,1968年從挪威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畢業,獲得經濟學學士,1973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教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現任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大學經濟學教授。
  • 中國創造經濟奇蹟,為什麼沒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可以頒發給單個人,也可以最多由三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獲獎者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新的經濟分析方法等領域所作的貢獻。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獎金仍為約合140萬美元。先來了解一下2015年湯森路透發布的最可能獲得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學者的名單。
  • 行為經濟學,感覺就是人類蠢事大集合
    錯誤的行為 正確的經濟學  文/徐瑾「你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變得主流
  • 經濟學究竟在研究什麼?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是什麼?
    (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917245514627449096/)》中提到,好些網友、甚至專家、大咖都對經濟學頗有微言,說經濟學家無法預測市場。這太正常了。經濟學研究是人們的意識和行為——人類最難理解的東西,而並不研究我們製造或購買什麼,不研究公司,甚至不研究金融市場。經濟學研究的是人們如何做出選擇……而根本就不會(更不該)去預測市場,何來準確預測?!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揭曉
    此後諾貝爾經濟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截止至2020年10月,諾貝爾經濟學獎一共頒發了52次,共有86人獲獎。本期子明薦書為大家精選了歷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專家們的經典著作及最新作品,希望讀者朋友喜歡。
  • 深度洞察:將搜索營銷視為宏觀經濟
    宏觀經濟學基礎 宏觀經濟學是表達 宏觀經濟學主要關注收入和國民產出的增長。 經濟學原理 哈佛大學的著名經濟學家格雷戈裡·曼基夫(Gregory Mankiw)概述了他對宏觀經濟學的理解,即所謂的《經濟學原理》。
  • 讓普通人看懂和獲益的宏觀經濟分析
    他的學生瓊·羅賓遜夫人則提醒人們:「學習經濟學不是為了知道關於經濟問題的一堆現成的答案,而是為了避免被經濟學家欺騙。」在經濟學已經成為高度專業化、理論化的知識與技能的今天,行為經濟學等領域的最新研究已經質疑「理性經濟人」(Econs)這一核心公理假設,並提出應當重視此前被理論忽視和捨棄的那些有局限理性、有局限認知計算能力、有局限自利追求的「常人」(Humans)。
  • 諾貝爾經濟學獎經典文庫系列(套裝共11冊) 作者:保羅・克魯格曼等
    站在巨人的肩頭,眺望21世紀經濟學的雄偉殿堂,經濟學領域必備必讀之書!《政治算術:西蒙·庫茲涅茨與經濟學的實證傳統》一部介紹經濟思想發展史的著作;一位偉大經濟學家的工作傳記;一位諾獎獲得者花費一生時間研究經濟體運行和嫻熟應用經濟學分析工具完成的作品。
  • 日本留學的商科經營學和經濟學如何區分?
    日本「臉盲」專業:商學 經營學 經濟學儘管在日本,因大學的不同導致課程內容設置的不同,但是總的來說最初開始學習的基礎科目是幾乎相同的,例如:經濟學入門,經濟信息入門,經濟英語入門,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學史等等基礎科目是共通的。
  • 招生|北大國發院經濟學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招生簡章
    二十餘年來,在學校領導和各方的關懷下,經濟學雙學位項目以科學的課程體系、一流的師資隊伍、標準規範的教學服務,受到廣大同學的歡迎,享譽北大校內外。從2003年秋季開始,為滿足校外非經濟學專業學生學習經濟學的迫切需要,經北京大學教務部批准,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國家發展研究院前身)開始招收校外在讀本科生及本科畢業生修讀。
  • 這才是經濟學的聖杯—閱讀辜朝明最新《復盤》有感
    我的感覺那就是——這才是經濟學的聖杯,這才應該是諾貝爾經濟學獎最應當授予的理論和經濟學家!說來話長,長期以來,關於凱恩斯和哈耶克之間的宏觀經濟學理論爭論此起彼伏,貌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在我看來,我更傾向於哈耶克,再對比這本書再次闡述的「資產負債表衰退」這個宏觀經濟理論突破,書中分析,認為日本1990年、花旗2008年、歐盟2010年的經濟衰退,其實都是「資產負債表衰退」,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作者被所謂實證和規範的學術思維限制,還是作者本科碩士博士都是經濟學科,而我是工科本科和經濟學碩士所學專業體系不同造成思維體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