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南京紫金山,3歲在雪地裡裸跑,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開飛機圍繞北京野生動物園飛一圈,6歲寫自傳,7歲三次穿越新疆羅布泊,8歲考入南京大學,10歲一年內通過了20門自學考試課程,11歲南京大學畢業,12歲準備同時讀碩士和博士。」這份看起來很「唬人」的簡歷,讓少年何宜德再次受到輿論關注。
有網友指出,這份「神童簡歷」存在諸多可疑,有誇大其詞之嫌。例如,所謂「8歲考入南京大學」,其實並非參加高考,而是讓十幾歲的孩子參加成人自考,就讀銷售管理專業。而且自考報名就能考,不存在是否考上的問題。對此,何宜德之父也回應稱,「簡歷是兒子參加某電視臺一檔綜藝節目,由電視臺工作人員整理。通過自考,與普通人理解的大學畢業有差異。」
回溯「神童」何宜德的成長經歷,其超越同齡人生長規律的事例比比皆是。此前,最受爭議的莫過於他「3歲在雪地裡裸跑」,當年那段視頻也曾引發教育方式大討論,讓其父過於嚴苛的「鷹式教育」飽受輿論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何宜德的父親不僅將「鷹式教育」試驗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還在2016年創辦了所謂「鷹爸公學」,打造一系列「鷹爸公學神童班」「鷹爸公學天才班」「軍事體育特訓班」「情商特訓班」「小領袖特訓班」等等。不過,該教育機構因被指殘酷對待學生,沒有辦學資質,已停課、整頓、關門。
其實,無論是「12歲準備碩博連讀」的「裸跑弟」,還是此前引發網友熱議的「一天能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和15000字小說」的天才少女岑怡諾,真正神乎其神的都不是簡歷唬人的孩子,而是隱身「神童」背後的生意經。
「神童」頻繁出沒,幕後推手絕不滿足於「人造」一兩個天才少年,瞄準的還是那些受育兒焦慮驅使、拔苗助長的父母的錢袋。
近年來,「教育起跑線」不斷前移,孩子奔走在各種補習班、大小考試之中。一些販賣成功學,打著「神童教育」旗號的商業機構,也看準了其中的有利可圖。放大成才焦慮,用販賣成功學的生意經,精準收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
此前,被媒體曝光的量子波動速度班,就是販賣「神童焦慮」的典型。翻開此類培訓班現場視頻,孩子們圍坐在一個大房間裡不停埋頭翻書,翻書速度快得像在用書頁扇風。招生機構也言之鑿鑿「1分鐘可以看完10萬字的書」「閉著眼睛就能和書發生感應」……
其實,諸如此類匪夷所思的培訓,實質大多是斂財牟利的騙局。高昂的培訓費用,不僅培養不出所謂「神童」,只會讓家長掉進騙子精心設計的陷阱,頻頻交上智商稅。
對待這些所謂「神童教育」「速成天才」,部分過度焦慮的家長應該端正心態,正確看待教育的意義。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一味拔苗助長、催熟搶跑,不僅難育才,更可能耽誤了育人,重蹈「傷仲永」的覆轍,給孩子正常成長路徑挖坑、埋雷。
對這種流水線式製造神童的成功學生意,公眾也應高度警惕,不為其忽悠話術所幹擾,防止成功學毒瘤侵蝕教育淨土,還孩子一片正常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