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進樓入戶、調解矛盾、幫扶老弱……18年來,來鳳縣翔鳳鎮花園堡社區幹部連芳每天穿梭在社區大街小巷,發揮共產黨員的實幹擔當和為民情懷,盡心盡力解民憂、幫民困,用堅實的腳步在社區留下一串閃光的足跡,贏得居民讚譽。
當好群眾「家長」
「社區工作一定要貼近群眾,不熟要看熟,不親要走親。」2002年,連芳從國企下崗後,到花園堡社區人民路小區工作。
剛到社區時,她買了一輛自行車,騎著它跑遍了社區的每個角落。2011年,自行車壞了,她換上電動車繼續走街串戶。「有它們就不怕小巷路窄,遇到居民還可以停下來聊幾句。」雖然自行車破舊了,但連芳一直捨不得扔,這輛車是她的寶貝,記載了18年來她在社區工作的點滴。
「我要找連嬢嬢。」2018年,因父母離異再婚,9歲女孩田詩怡來到社區尋求幫助。了解到小詩怡的生活狀況後,連芳多次上門家訪,送去學習用品和衣物,給她安慰和鼓勵。疫情期間,連芳將小詩怡帶到社區上網課,請社工「一對一」輔導作業。
「大人的一個眼神、一句話,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除了小詩怡外,孤兒李某、貧困生楊某等10餘個兒童,連芳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
老社區宿舍的下水道堵了,鹽街曹某家發生家庭矛盾,獨居老人全阿姨身體不太舒服,居民的「家務事」,連芳全記在心裡,她是花園堡社區6000餘戶居民的「大家長」。哪裡有困難,居民也習慣找連芳。通過一樁樁小事的解決,連芳一步步走進了群眾心中。18年來,從街道辦事處到社區居委會,連芳5屆都高票當選居委會幹部。
做好社區的「管家」
為發揮好「傳幫帶」作用,2019年,上級部門成立以連芳命名的工作室——連芳工作室。工作室面積不大,但牆上「法為上、和為貴、調為先、讓為賢」的標語十分醒目,是連芳多年來開展調解工作總結的法寶。
「連書記,最近天天有人往糧食局後面的空地上扔垃圾。」疫情期間,一堆生活垃圾引起糧食局附近居民不滿。那時,連芳腰椎間盤突出症狀嚴重,但她強忍疼痛,挨家挨戶叮囑附近居民愛護衛生、防範病毒,又聯繫保潔公司及時轉運垃圾。
「多虧連書記,大眾舞廳不吵了,附近的孩子都能安靜上網課了。」6月初,連芳到老農技中心走訪,居民胡寧鳳拉著連芳的手感激地說。此前,常有人到大眾舞廳學跳交誼舞,音樂聲和人聲影響附近孩子學習,打擾居民休息,連芳便出面協調。與常來跳舞的群眾商量暫時關閉舞廳,得到他們的理解。
自參與調解工作以來,經連芳調處的婚姻家庭糾紛、鄰裡矛盾糾紛等300餘起,調解成功率達98%。在她的帶動下,4名社區「兩委」幹部、42名志願者也當起了調解員,一起打造和諧社區。
抓好黨建強服務
「暴雨來襲,請各位小組長密切關注轄區內汛情,有情況及時反饋。」7月17日晚,連芳在鹽街片區黨小組工作群發布了一則防汛消息,13個黨小組組長迅速行動,走訪入戶,排查災情。
作為花園堡社區黨委副書記、鹽街片區黨支部書記、城市社區治理「尖刀班」成員,連芳抓實黨建引領加強城市社區治理,從報到黨員和自有黨員中,擇優選取13個黨小組組長,充分發揮黨員服務小區、服務樓棟的作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同時,連芳和社區治理「尖刀班」一起,建立健全「社區黨委、片區黨支部、街巷(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體系,建立花園堡社區「張富清先鋒隊」,整合老年協會、「愛心媽媽」等社會組織和駐區單位黨組織、志願者力量,使治理隊伍強起來。
近日,樓道裡不亮的燈修好了,小巷路上的坑填平了,垮塌的泥土拉走了。在連芳的統籌和帶動下,各類組織和社會力量通過開展支部主題黨日、志願服務等活動,積極參與社區治理,讓服務內容「實」起來。
「居民遇到的生活難題、家庭糾紛、環境汙染等問題,黨小組組長、志願者們都熱心幫助,非常貼心!」在鹽街十字路口靠補鞋為生的低保戶老姚連連誇讚。
來源:恩施日報
原標題:《連芳:服務社區18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