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網友問:「如果一個女人在婚姻中被迫不再依賴老公給予感情、關愛和精神支持,是成長還是可悲?」
當她問出這個問題,其實她就有了一些感受。
「被迫」一詞,本身就蘊含著「可悲」。
如果是個可選項,那就不一樣了。
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可以選擇放過自己。
有一種狀態,有的人稱為自強自立,瀟灑恣意;有的人則認為是被迫的堅強,無奈的心酸。
是前者,還是後者,不過是心境而已。
(一)被迫不再依賴
這六個字意味著:女人其實很想依賴老公,可是老公不願意被她依賴,或沒有能力讓她依賴。於是,女人不得已轉而依賴自己。
有痛苦自己擔著,有悲傷自己受著,有憤怒自己消化著。
這個過程中,女人一定會得到成長,但是同時會失去什麼,只有女人自己知道。
(二)給予感情、關愛和精神支持
給予感情、關愛:
這個與方式有感。
老公給予女人的感情的方式,可能剛好是女人喜歡的,也有可能是女人討厭的。
比如男人喜歡黏著女人,認為時刻在一起,才是愛,才是給她感情;
可是女人喜歡有獨立的空間,有需要分享或分擔的事,才在一起共同解決。
反之,也是可能的。(男人喜歡彼此獨立,女人黏人。)
如此一來,你給的,不是她/他想要的。
於是,便錯位了。
久而久之,一方越來越沒有動力給了,一方則越來越失望。
又或者:
隨著婚齡越久,男人對女人產生審美疲勞,或者各方面都沒有什麼興趣了,主觀上不願意給了。
婚姻在他眼中,就變成了與女人共在一個屋簷下,搭夥過的日子。
這會有一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可能會讓生活失去熱情,還會讓女人失去光彩。
雖然婚姻中的每一方的努力,都很重要。但是,愛情和婚姻畢竟是雙方的事情,不是一個人努力就能完成的。
精神支持:
這個就比較抽象了。
如果男人沒有能力給女人精神支持,那就只能女人自己向內求了。
如果男人有能力給女人精神支持,就是不願意給,那女人如果願意的話,可以想一想原因,是否可以通過自身努力而改善。
若可以,去嘗試;若很難,要接納。
(三)放過自己
無論原因是什麼,到底是男人主動拒絕被依賴,還是沒有能力被依賴,現在面臨的都是這樣的現狀:
——老公靠不了,只能靠我們自己。
那麼,我們糾結原因糾結過去,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要學會放下,學會向前看。
既來之,則安之。
既然到了這樣的境地,接納它,好好照顧自己,保持成長的心態,舒解自己的煩悶,活出更多的精彩。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把一切都寄托在他人身上,總歸是被動的。
如果我們有能力在生氣的時候,自我舒解;在傷心的時候,自我療愈;在困惑的時候,自我解惑;在鬱悶的時候,自我放鬆……
那我們便是人生的主人,我們擁有人生的絕對掌控權。
這種狀態,有的人稱為自強自立,過得瀟灑恣意;
同時,有的人卻認為是被迫的堅強,無奈的心酸,人前光鮮獨立,人後落寞垂淚。
心境不同,認知不同,人生便不同。
如果讓你選擇,你想選擇前者還是後者?
所以,若想過得開心,你要學會放下,有所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