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系列節選自我2020年的畢業論文:日劇《LEGAL HIGH》的角色塑造與主題表達。全文約26000字,將按照章節之間不同的側重分成幾篇發布。《LEGAL HIGH》是我超愛的電視劇,然而目前對它的討論大都停留在「雜談」,相當不過癮。本系列將藉助美國劇作大師羅伯特·麥基的著作《故事》以及小說家凱蒂·維蘭德的著作《創造角色曲線》中的研究方法,著重從角色和主題兩個方面對這部電視劇進行系統的研究。
人物與主題影響一部電視劇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將從《LEGAL HIGH》系列的第一集作為起點,探討第一集對整個系列所起到的引領作用。接著重點分析系列中的幾個代表人物,理解他們各自鮮明的個性以及背後代表的價值。最後從看故事是如何通過這些人物將主題全面而準確地展示出來。
(一)優秀的開端——第一集的引入功能
什麼是故事?美國好萊塢知名劇作教學大師羅伯特·麥基在著作《故事》中提到:
「故事不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一種載體,承載著我們去追尋現實、盡最大的努力發掘出混亂人生的真諦。」[美]羅伯特·麥基著,周軼東譯.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熒幕劇作原理[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6.
雖然從整體來看,《LEGAL HIGH》系列裡每一集都是相對獨立的故事,但該劇在第一集裡集中完成了幾件最重要的事:呈現故事世界、展示人物、確定主題、為之後的故事做鋪墊。
1.呈現故事世界首先是呈現故事世界。第一集開始,首先用兩分鐘左右的時間展示本集中案件的部分背景,之後才開始正片,這也成為之後每一集的慣例。接下來通過一個電車場景向我們展示了兩位角色:滿懷愛心與正義感的新人律師黛真知子、與黛幾乎完全相反的古怪男子。這兩分鐘著重在雙方對讓座問題的爭論,結果卻出人意料地以不讓座方的完勝而告終。一個兩分鐘的小場景不僅展現了角色鮮明的性格,其意外的結果也使得觀眾不禁開始疑惑和思考,迅速將觀眾拉入故事世界的同時,也展現了整個系列一以貫之的快節奏風格,為之後故事的展開與人物衝突進行鋪墊。正片開始之後關押所的對話以及律師事務所的場景則向觀眾展現了故事的主要背景。
2.展示人物
其次是展示人物。正片開始後,我們通過黛律師的視角認識了以三木長一郎為首的三木律師事務所,了解到事務所效率至上的工作風格。與上司三木意見不合之後,黛經三木的秘書澤地君江介紹,終於找到傳說中百戰百勝的王牌律師古美門研介時,卻發現他正是電車上遇到的那個「冤家」。通過第一集的前大半部分我們慢慢發現,古美門簡直是一個將追名逐利、金錢至上、愛慕虛榮、為人刻薄、不擇手段、貪財好色,毫無正義感、道德感等特質集於一身的「討厭鬼」。瘋狂的人物設定往往需要複雜且真實的人物背景做支撐,果然,古美門的形象在第一集最後的部分開始反轉,並在接下來的系列中逐漸展現出與第一印象完全相反的一面。
3.確定主題
再者是確定主題。前文提到《LEGAL HIGH》在大陸和臺灣地區的譯名是有差異的,前者的流行譯法是《勝利即是正義》,而臺灣地區譯作《王牌大律師》或《法律至上》。它們的區別在於,「勝利即是正義」在含義上傾向「成王敗寇」、「勝者為王」的邏輯,這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該劇的主題;「王牌大律師」簡單直白,不做討論;而接近直譯的「法律至上」恰恰是這部劇貫徹始終的主題。第一集中通過黛與古美門的交談直接將主題點明,以下為第一集中雙方的對話:
(案件結束後由於檢方證據不足,嫌疑人獲釋,但他對白井警部一句不經意的「下次殺了你哦」似乎另有暗示。接下來)
古美門:害怕自己是不是放虎歸山了?
黛:您覺得是他殺的嗎?
古美門:是不是都無所謂,不管他殺沒殺人,都和我無關,我也毫無興趣,檢察廳的證據不足,所以他被無罪釋放,這就是法。回三木那裡去吧。
黛:可是,那真相何在呢?
古美門:別太自戀了,我們不是神,只是區區的律師。不可能知道真相的。
黛:既然這樣,那我們該相信什麼呢?
古美門:自己去找!
妄談正義、真相往往是自大的表現,謙虛地承認自己不是神,不用主觀立場來判斷是非,盡全力搜集證據、說出自己的觀點、為委託人辯護才是律師的本職工作。至於剩下的,就交給法律來處理。第一集沒有深入解讀這個主題,而是選擇直接點明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在故事世界觀的基礎上,點明主題不僅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基本點,同時為之後的故事從各個方面對其進行深入探討留下餘地。從時長來看,第一集雖然完成了很多任務,卻也達到了近一小時的時長,相比深究主題,不如選擇用簡單明了的方式(比如上述臺詞)直接點明。之後的劇集時長也大多固定在40—50分鐘左右。
4.故事鋪墊
最後是故事鋪墊。《LEGAL HIGH》系列使用了一個非常古怪的片頭,內容是兩位主角擺出奧特曼打小怪獸的經典架勢相互打鬥,而每一集的片頭都是用慢鏡頭播放的打鬥片段。
如果將所有片段剪輯之後連起來,則是一個時長4分06秒的完整戰鬥過程。有趣的是,打鬥的過程和故事內容、人物成長是相互呼應的:黛一直處於劣勢,只會盲目進攻,而最後有所成長又扳回一成。正片方面,除了明確提到的古美門與三木的恩怨,故事開頭的讓座之爭在第一集結束前再次得到呼應,原本看似古美門完勝的結果被黛成功駁回。然而古美門的一句「前提是你能在當時(把這番道理)說出來」也暗示了黛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秘書澤地君江向黛介紹古美門時,除了提到古美門與三木之間的恩怨,還用約1分40秒左右的時間(即在15分18秒—17分02秒內),畫面不僅展現出古美門的行事風格與獨特手段,也暗示了他的主要收入來源。這一伏筆在結尾52分20秒—53分06秒收回:古美門失去了最大的收入來源,今後不得不重新開始接手案子。結尾處黛認識到自己的不成熟,需要在古美門這裡找到自己應該相信的東西,於是古美門線與黛真知子的成長線,成為接下來故事的兩大主線。同時,人物的反差、情節的不斷反轉也讓觀眾不由地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
(二)價值的交鋒與暗示
在第一集完成呈現故事世界、展示人物、確定主題以及為之後的故事做鋪墊的引入之後,重新對其進行審視,會發現隨著故事的發展,案件本身、法庭內外的博弈與爭論並不是那麼重要,而不同角色背後深刻而複雜的價值交鋒開始浮現出來。上文提到這個故事開始於一個人性的難題——謊言——正是其中的一個價值。這裡的「謊言」並不是指不誠實的話,而是指角色內心堅信但其實是錯誤的東西(例如對現實世界的誤解或幻想)。要讓角色有正面的進展,故事就必須開始於角色生命中的某個缺憾,這個缺憾並不是指某個外在事物,而是角色心中的謊言。這樣的角色往往是不完整、需要學習並不斷成長的。例如觀眾第一次見到充滿正義感的新人律師黛真知子,往往會從常識的角度出發,傾向於認為這樣的「正面」角色一定代表了本劇的主要價值。就算現在缺乏經驗,但成長之後一定會實現自己正義的理想。這一認識在接觸了「私德敗壞」的古美門研介後得到進一步加深,例如第一集12分49秒處,黛請古美門協助時,古美門說「正義可以用錢買到,拿錢來(3000萬日元)」。然而隨著故事的推進,我們發現黛真知子的正義其實是盲目的。她初入社會,一心為正義和真相而來,好像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通過成為律師實現正義,可是她完全不知道成為律師到底意味著什麼,對人性也是一無所知。對現實的膚淺認識和對正義的盲目追求正是她內心的謊言。
「反抗主人公的對抗力量越強大越複雜,人物必定會發展地越充分。」[美]羅伯特·麥基著,周軼東譯.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熒幕劇作原理[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370
「一個在衝突的深度和廣度上進展到人生體驗極限的故事,必須依循以下型式來運行:這一型式必須包括相反價值、矛盾價值和負面的負面價值。」[美]羅伯特·麥基著,周軼東譯.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熒幕劇作原理[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373
他的意思是,反對勢力並不是黑白分明的,而是包括好幾個層次:相對、矛盾、負面的負面。所謂相對價值就是與角色代表的價值格格不入,但並非完全對立的價值;矛盾價值則是完全對立;負面的負面指的是更為深層的對立或是更糟糕的情況。相對價值就是「不公」,與正義不同但沒有完全對立,一件正義的事情同樣可能是不公平的;而負面的負面價值可以被理解成偽裝成正義的不公不義,例如強權借正義之名消滅真理。對「負面的負面」,《故事》中還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藉助《故事》提到的型式進行分析,會發現《LEGAL HIGH》中的價值衝突絕不是簡單的真假、正邪二元對立,而是包含了多個層面。為了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結構,需要從第一集確定內容出發,繼續深入不同的角色以及之後的故事。
【美】羅伯特·麥基著,周軼東譯.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熒幕劇作原理[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
註:轉載需私信作者,如若私自轉載或改編四十字以上者,將會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