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金馬獎昨晚揭曉。生平第一次,看了一個獎項的全過程。
坦白說,有些冗長。不過從下午5點半走紅毯開始,到午夜12點獎項全部頒出,看點還是很多,多少也有些讓人感慨。
大陸影人狂攬全部大獎,堪稱爆冷
用臺灣媒體的話說,此次金馬獎,大陸影人最風光。
繼去年「六爺」拿下金馬影帝後,馮小剛今年又憑影片《我不是潘金蓮》獲最佳導演獎,理由是:影片用圓形畫面呈現了仿古特色,在敘事和構圖上都挑戰了電影語言。
接著,首度入圍金馬的大陸演員範偉,因在老舍作品改編的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的出色表現,拿下最佳男演員獎。這部影片還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
而周冬雨和馬思純兩位年輕演員,則憑《七月與安生》雙雙封后。
最後,名不見經傳的青年導演張大磊更是爆出最大冷門,其處女座《八月》獲得最佳劇情片。
評委會稱,《八月》通過一個小男孩的眼睛展現了時代變化,表演極度自然,黑白光處理也很好,很耐看,因此力壓柯震東復出之作《再見瓦城》和"略有瑕疵」的《我不是潘金蓮》獲勝。
大獎全部花落大陸影人,在金馬史上屬首次。一時間,各種聲音都有,歌手阿信直言,「臺灣電影輸得很慘」,而且「連怎麼輸得都不知道」。
《不成問題的問題》和《八月》都屬文藝片,目前好像都沒有在臺灣公映。就算公映,也會放在小眾影院。
臺灣許多網友贊同阿信的說法,說「八成以上的誰是誰我都不知道」;「這叫不願面對現實的限制上映,但又公平地把獎頒給對岸優秀的電影人才……非常矛盾」;「場地真的很慘,又小又擠。」
我的臺灣搭檔也表示,有些擔心臺灣電影的未來。
他說,一度金馬獎很少頒給大陸和香港的影人,但這次,臺灣完全成了配角,只拿下最佳男女配角獎等少數幾個獎項,這給臺灣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敲響了警鐘,說明其滲透能力已大不如從前,需要好好反思。
大陸影人發表感言語無倫次,欠缺美感
此次金馬獎,破天荒地開出雙影后,而且還是來自同一部電影,實屬驚喜。
兩位年輕的演員周冬雨、馬思純激動之餘,完全不知如何表達,在臺上有些語無倫次。
先是互相推讓,讓對方先說。周冬雨經驗還算豐富些,不知說什麼,就想出了一個絕招,先給大家鞠個躬。兩人在臺上磨蹭嬉笑了很久,最後總算說了一些「正常」的話。
坦白說,我看著底下老演員們寬容的笑容和鼓勵的掌聲,真有些為我們的電影人著急。
雖然說緊張、激動是獲獎後的正常反應,說明事先可能真不知情,而且年輕女孩撒撒嬌也無傷大雅。但你看奧斯卡頒獎禮,人家也意外驚喜啊,為什麼他們從來不會冷場?
一旦入圍,就有獲獎的可能啊,哪怕這個可能性很小,也應該有所準備吧。這不光是反應能力的問題,也體現出對自己和對獎項的尊重。
就像日前我一個朋友在朋友圈感慨的,「一個句子非要拆到支離破碎,再用一些奇怪的連詞組合起來,說話之前稍微組織一下,是對聽眾的尊重啊」。
但我們不在乎,我們現在把這叫做「自然」、「本色」、「不做作」。
後來,《八月》導演張大磊上臺,也是腦子一片空白,完全不知所錯,更可怕的是,他嘴裡還嚼著口香糖。也沒想起讓小男主演說兩句。倒是一起上臺的張大磊父親,作為剪輯師,說話比較得體,算是補了臺。
說真的,在電影裡有出色的表現,卻遜色於這種「小事」,實在是件可惜的事。特別是,同樣是中文,臺灣影人、甚至香港影人的表達要好得多。即使是新人,都語言流暢,感情真摯,甚至還能玩玩幽默。
象舒淇之類,說話就更加無可挑剔了。
「我覺得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真的特別辛苦,因為有了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才有我們可以星光熠熠地站在這裡。」 舒淇始終給人很隨和隨性的感覺。
曾志偉又是不同風格,他最擅長自嘲,有時也拿別人開玩笑,但又很注重分寸。
相比之下,馮小剛有些過於嚴肅,一句「感謝金馬獎的胸懷」,傳遞的似乎是一顆很在乎輸贏的心。
陶晶瑩暗示舒淇懷孕 引發新聞大戰
話說當晚的頒獎禮,反應最快的還數主持人陶晶瑩。
頒獎禮的主持人並不好當,既要活躍氣氛,又要注意節奏,難免會有紕漏。但陶晶瑩到底是資深名嘴,遇事既能放也能收。
高潮在新婚的舒淇。
當她頒完獎正要離開,主持人陶晶瑩留住了她,然後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其實今天我很感動是因為舒淇她還特地來給我們頒獎,還穿著高跟鞋,這樣的暗示很明顯嗎?」
舒淇聽了一臉懵逼直搖手,陶晶瑩獲得訊息,開始往回收:
「不要急著否認,反正我們不承認也不否認,還可以炒三個月的新聞。」
但懷孕這麼大的事,光這幾句話還不足以消除誤解。陶子話音剛落,後臺就炸鍋了。所以廣告之後,陶晶瑩開始補場:
「我知道新聞中心現在忙瘋了,大家都想了解舒淇的身體狀況。不過我沒有辦法替舒淇說話,其實範冰冰也……」
底下,範冰冰當然也笑著直搖手。一個是爆料,一片就是玩笑了。陶子不落痕跡,也沒否定自己,就解釋了個清楚,不虧是箇中好手。
歌手表現
當晚的頒獎禮,還請來了歌手孫燕姿、竇靖童和李玟獻唱。
孫燕姿當天因為感冒發揮失常,自己也十分懊惱。事後朋友們紛紛暖心安慰。
竇靖童一生褲裝亮相,演唱了《七月與安生》的主題曲「It's not a crime」,被贊有著「獨特的空靈唱腔」,不愧是王菲女兒。
但也有網友稱她更有自己的風格,「比媽媽帥」。
竇靖童此次隨《七月與安生》劇組走紅毯,這也是她首次入圍金馬獎。
而李玟的壓軸演唱也沒有讓人失望,再次體現了巨星風採。
最後,我想說說臺灣媒體對金馬獎的報導,很快,而且質量不差。
頒獎典禮到半夜12點才結束,但12點的新聞已經有了各大獎項的報導。
臺灣媒體的做法是,一個獎項出來就做一條片子,每條大約一分多鐘。也沒時間做資料搜集,就是現場報導評述,但並不是簡單報個消息,也有血有肉。
不做綜合稿的好處是,它可以隨時更新,撤換。
比如走紅毯這條,到第二天上午也許就可以撤掉,因為大家都看過了。而陶晶瑩爆料舒淇懷孕,到底有沒有懷啊?可以有新的回應跟上。一些獲獎演員,事後如有採訪,或挖到背景,又可以單做一條。這樣,金馬新聞一直有,但並不雷同,始終有新鮮料。
這對於24小時滾動播出的節目特別有效。
其實不光是娛樂新聞,時政、社會新聞臺灣媒體也這麼做。如前不久剛剛發生的復興航空公司解散一事,因為不是綜合稿,官方回應更新起來就很方便,而且快速。
金馬獎是個交流平臺
其實,金馬獎不僅是頒獎典禮,它更是一個兩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平臺。
正如我的臺灣搭檔看到的是臺灣電影產業的危機和文化的衰落,而我看到的是我們大陸人文化修養和語言表達的欠缺,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從中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可能更多是自身的不足,這其實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