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廣西旅遊新方向】覓三姐芳蹤,感山歌曼妙!劉三姐傳說背後藏有更多故事
金羊網 作者:朱智祥 2019-12-20
採風團來到劉三姐故裡與莫土司衙署,挖掘「劉三姐傳說」背後的故事。
金羊網訊 記者朱智祥攝影報導:「我倆結交定百年吶,哪個九十七歲死呀,奈何橋上等三年……」唱罷,「劉三姐」含情脈脈地看著「阿牛哥」,從閣樓將繡球拋向他,「阿牛哥」高高躍起,牢牢接住了這一定情信物……
12月20日,記者跟隨「粵港澳大灣區媒體、旅行商看桂中」採風團的腳步繼續出發,今天的採風活動集中圍繞著劉三姐的美麗傳說全面展開。劉三姐和阿牛哥如何定情?劉三姐山歌為何廣為流傳?地主莫懷仁逼婚劉三姐的故事是否屬實?帶著這些疑問,採風團先後抵達廣西的宜州宜賓和來賓忻城,來到了劉三姐故裡與莫土司衙署,挖掘「劉三姐傳說」背後的故事。
劉三姐歌臺
美麗傳說:兩情相悅至死不渝,悠然山歌流芳百世
定情橋一橋相會情,龍眼樹一樹覓知音……來到劉三姐故裡,眾多飽含傳說寓意的景物深入記者眼帘。採風團的一位成員不禁感嘆故裡之美如斯:「初到劉三姐故裡,我驚訝於此處環境的美麗建設,人們的服裝頗有民族氣息。我期待在這裡能夠學到劉三姐的山歌。」
「阿牛哥」韋華山用葉片「吹」出山歌一曲
「自從出了劉三姐,五湖四海美名傳……」一曲透徹響亮的山歌驚豔眾人,回首一望,身著「阿牛哥」壯族服飾的表演團成員韋華山正吹起葉片,以歌代言,以歌達意。他說,正是當年劉三姐「指物成歌」,以傳唱山歌的方式將大家團結起來,才有了現在宜州人民越來越緊密的和諧關係。「現在我們這裡,在進行男女婚嫁時,都要進行一次對唱山歌的儀式。」談到劉三姐對宜州人民的影響,韋華山感觸頗深。
相傳,下梘村壯女劉三姐生性愛唱歌,卻遭其兄砍斷懸崖藤枝,三姐不幸墮崖落水。今其落崖高數百尺,人不能到,亦數百年不朽。又有傳說說道,河岸上的一棵龍眼樹就是劉三姐與阿牛哥悽美愛情的見證:他們在河岸因山歌相識,種下龍眼樹象徵愛情萬古長青,最終卻遭遇地主莫懷仁的威脅與迫害。面對威逼,二人至死不渝,可歌可泣的堅貞故事感人至深。
「劉三姐」同「阿牛哥」載歌載舞盡意趣
史料有證:莫氏三姐年代不一,土司衙署溯源可究
金羊網記者了解到,戲劇《劉三姐》曾出現過一段有關「地主莫懷仁威脅、逼婚和關押劉三姐」的劇情,這部分內容可有實據所證?人物原型與角色是否真實還原?記者隨後到訪了位於來賓市忻城縣城內翠屏山麓的莫土司衙署景區,把這個謎團最終揭開。
莫土司衙署
記者發現,整個土司衙署建築皆為磚木結構,硬山翹角,朱漆柱粱,既具有中原古典宮廷建築的風格,又有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韻味,體現了壯族地區的民族特色。
衙署建築風格極具特色
來到莫氏歷任士官畫像展室,「莫懷仁」老爺的人物原型真正揭曉——他就是莫氏家族第十二任土官莫猛。值得一提的是,據莫氏土司世系表所示,莫氏首任土官生於明代;而廣西羅城縣誌卻記載有「劉三姐於公元618年(唐代)生於廣西羅城」的內容。此外,記者從衙署景區講解員了解到,傳說土官莫猛曾一度認為山歌傷風敗俗,遂通過一系列舉措予以禁唱。因此,戲劇與史料之間,確實存在著特定相關的聯繫。
莫氏土司世系表與莫猛
另一方面,莫土司衙署名聞各地,除了依託於人們對於劉三姐傳說情節的探究外,其內在價值同樣值得細細探索。作為廣西乃至全國現存古建築保存最完整、歷史最長的土司衙署群,莫土司衙署至今經歷了430多年的歷史,館藏文物主要有金器、玉器、青銅器、土司服飾上千件,對研究我國土司制度、古建築藝術及民族史等具有珍貴的科學價值。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