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13日,香港紅磡體育館「第十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大會,嘉賓雲集,巨星薈萃,星光璀璨,熱鬧異常。獲得三項大獎的天皇巨星譚詠麟接過獎盃後,拿起話筒神色嚴肅地宣告:「在未來的日子裡,我決定不再參加有比賽性質的音樂活動。」譚詠麟詞語一出,全場震驚,主辦者和12,000名觀眾目瞪口呆。
時隔一年,香港歌壇另一位巨星張國榮在香港最大的室內體育館舉行了三十多場演唱會,但這一次演唱會的名字不再是「浪漫」、「勁舞」,而是「告別樂壇」。一時間,香港歌壇退隱風驟起,直至1991年底,大阿姐梅豔芳和常青樹許冠傑也相繼退出歌壇,令全港再度譁然——從此,香港歌壇「譚張梅」時代正式宣告結束。
香港流行歌曲從70年代末開始形成,歷經十餘年的滄桑變遷,逐漸走向成熟。70年代末,臺灣歌手鄧麗君、劉文正等相繼登陸香港,香港人終於有了國語歌曲可以哼唱。一些香港人也就仿效著用粵語腔調唱幾句臺灣的國語歌曲。
一段時間後,真正能令港人懷舊的大概也就是鄧麗君、甄妮兩位甜嗲歌喉了。鄧麗君出道比甄妮早,成名也比甄妮早,但只有甄妮被香港歌迷認為是香港歌星。鄧麗君由於她在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地巡走,香港人似乎是把她當做客棲歌星來看待的。
80年代初,由於電視成為大眾社會中主要的娛樂內容,電視劇主題曲以其根據劇集配合宣傳,曝光率密集,形成了一股強大的主流。羅文、汪明荃、葉麗儀、葉振棠等歌手也因為演唱電視劇主題曲一炮走紅。他們演唱的電視劇主題歌當時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比如羅文和甄妮合唱的《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歌、汪明荃演唱的《萬水千山總是情》主題歌、葉麗儀演唱的《上海灘》主題歌,可以說是街知巷聞,大人小孩都會哼唱。這股潮流一直延續到80年代末,隨後也許是劇情不夠吸引人,也許是歌曲欠缺新意,電視劇歌曲的熱潮自此一去不復返了。
進入80年代中期,香港歌壇實力派與偶像歌手薈萃,幾位著名歌星佔據壟斷地位。譚詠麟、梅豔芳、張國榮、林志祥、徐小鳳等大牌歌星實力平均,風格各異,而且各自擁有一定的粉絲和極受歡迎的歌曲,競爭開始進入白熱化。這一時期,是香港歌壇的鼎盛時期。
男歌星當中,由於譚詠麟和張國榮風頭最勁,而他們二人的超級爭霸戰可以說是香港娛樂史上空前的熱門話題。香港歌壇每年都會舉辦多項音樂評選活動,其中有三大活動是最受矚目的,這就是商業電臺的「中文歌曲擂臺獎」,無線電視臺的「十大勁歌金曲獎」,以及香港電臺的「十大中文金曲獎」。
「十大中文金曲獎」意在嘉獎當年度成績突出的歌星和新秀,表揚本地優秀作曲作詞家及幕後製作人的辛勤勞動。由於十大中文金曲獎的創辦時間長,評選方法較為公正,評選出來的獲獎歌手、作曲家、作詞人及幕後工作人員都是香港樂壇上最具有代表的人物。加上主辦單位——香港電臺是香港廣播電視界中唯一的官辦機構,所以使這項活動成為香港流行樂壇同類盛世中最具權威性、代表性規模和影響最大的音樂活動。
譚詠麟和張國榮的競爭就是從評獎開始的。從1984年起,譚詠麟連續四年被評為最受歡迎男歌手。據不完全統計,譚詠麟自步入歌壇以來,在影、視、歌三方面先後獲過大小獎項100多個,其成就無與倫比。同時,張國榮在歌迷中的聲望逐漸超過了徐冠傑,羅文、林子祥、陳百強等多位天皇巨星,穩坐香港流行音樂歌壇的「第二把交椅」。
此時,譚詠麟的事業如日中天,張國榮雖然已是歌壇二號人物,其成績仍大大遜色於譚詠麟。直到1987年,張國榮轉投新公司,在暑假黃金時間推出了一張新唱片,並且連續六周高居銷量保守,銷量高達六個白金數字,力壓了譚詠麟、梅豔芳、陳百強等同期推出的唱片。唱片內的《無心睡眠》、《共同渡過》等數首歌曲極為流行,樂評人士交口稱讚。該唱片商業性與藝術性並重,走勢凌厲的張國榮終於可以與譚詠麟平起平坐,分庭抗禮了。
兩位明星的世紀之戰,使兩派歌迷產生敵意。譚派歌迷與張派歌迷為擁護各自心愛的偶像而對罵、摩擦的事情時有發生。為此,譚永林、張國榮二人不得不經常發表談話,勸說歌迷應冷靜。過多的不快聚集在一起,使譚詠麟感覺壓力很大,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譚詠麟主動退出了歌壇,而張國榮即成為眾矢之的。
1989年12月21日,張國榮在記者招待會上突然宣布退出歌壇,並抬出一塊匾,上書四個大字「告別歌壇」,令記者們吃驚不已。他在紅磡體育館舉行了33場告別演唱會,成為1990年香港藝壇十大新聞之一。張國榮最後的休止符完成的十分漂亮,演唱會的場數超過譚永林的20場、徐小鳳的17場和梅豔芳的28場,成為香港樂壇之最。這場超級爭霸戰終於告一段落。
在女歌星當中,梅豔芳和徐小鳳當初頂尖人物。然而二人卻不像譚、張那樣劍拔弩張。梅豔芳6歲開始正式登臺,十幾歲的星海浮沉,經歷豐富。她的形象多變,或是溫文爾雅的淑女,或是充滿野性的黑夜獵豹,或是火辣辣的巴西女郎……令人眼花繚亂。她的嗓音低沉、深厚,富有磁性,每一張唱片都引起極大轟動。
從1985年開始,梅豔芳連奪五屆最受歡迎女歌手獎,還多次被評為十大歌星、十大靚人。這位歌壇大阿姐獨領風騷,越來越紅。梅豔芳善良勤奮,工作起來十分認真,絕對不馬虎。她培養的幾個徒弟,像譚耀文、許志安、草蜢等,也先後穩立歌壇,成績斐然。正當人們關注著梅豔芳1992年會有什麼新變化時,她卻在年底宣布退出歌壇。在阿姐的告別演唱會上,她再次變出驚人的形象,頭罩金色假髮,身穿三點式在臺上與十幾位赤裸著上師的男模特表演,令人遐想的動作使香港輿論界譁然。
就在阿梅這邊獨領風騷的時候,另一位被譽為歌壇常青樹的女歌星,卻身居簡出,她就是徐小鳳。徐小鳳風靡歌壇20多年,魅力依然不減,當年也毫無退休之意。她對自己的事業的追求有著獨特的見解,不會輕易被別人所左右。在她20多年的歌壇生涯中,她的歌聲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她演唱的歌不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而且內容健康,激勵人們積極向上拼搏人生影響力。
另外這一時期的歌壇重炮手林子祥、陳百強等在歌壇雖然也佔一定的地位。但顯然是不如以上所說的諸位的影響力,但仍可稱之為「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