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 THE DEVIL
塔羅牌起源於14 世紀1420-1440年期間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首先要了解,在早期的手工塔羅裡並沒有惡魔這張牌。但在之後的木刻塔羅以及再後來的印刷紙塔羅裡都存在。塔羅中的惡魔牌是一隻長著角的惡魔,是基督教觀念裡惡魔的化身,這個形象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很常見。作為美德的對比,惡魔與七宗罪關聯,作為混亂與無秩序的化身。惡魔的形象在基督教藝術要追溯到公元6世紀。可以說,基督教中關於惡魔的那一套系統有其異教的根源。早期關於惡魔形象的一些例子比如在義大利拉文納的聖阿波利乃爾教堂中的一副鑲嵌藝術以及某些某手稿中的插圖所畫出的惡魔僅僅只是一位擁有鳥類翅膀的黑暗天使。12世紀時有一類似於紀念碑式的藝術作品中畫出的惡魔則擁有巨大的頭顱、火焰般的頭髮、動物的手爪、鳥類的翅膀。直到12世紀的中期以後,惡魔的形象才趨於常見,一些特徵也逐漸與15/16世紀的塔羅牌中的惡魔類似,比如多毛、頭上有角、背後有翼、爪足等等。塔羅牌中的惡魔形象取自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惡魔的普遍理解,也與文藝復興時期與惡魔有關藝術作品的特徵上存在一致,比如在鳥爪、蝙蝠翅膀、雙角等細節上都是一樣的。
塔羅中的惡魔起形象也有一說,是源於希臘神話中的潘神。潘(Pan)一詞源自古希臘語Π?ν,意為「一切」「全部的」,所以潘也會被認宇宙的象徵、自然的化身」。潘生性極其好色,經常藏匿在樹叢之中,等待自然寧芙們經過,然後上前求愛。在基督教中,潘神頭頂的角和分裂的羊蹄也成為了撒旦的標誌,被歐洲中世紀時期天主教妖魔化成為惡魔的原形。這裡有一個小故事。有一次,諸神在尼羅河岸設酒宴時,突然出現了一個怪物,諸天神都大驚失色,變成各種形態逃進河中,潘恩也急忙跳進水中避難,但由於過度驚慌失措,而無法完全變成一條魚,只是下半身是魚的形態。這就是「摩羯座」的由來。在古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羊的潘是創造力、音樂、詩歌與性愛的象徵,同時也是
恐慌與噩夢的標誌。潘同時也是摩羯座的守護神。
在啟示錄的文學作品中涉及惡魔形象的發展與宗教藝術之間存在呼應之處。有關啟示錄的文字作品中將惡魔描述為「來自無底深淵的野獸」,以及「巨龍、撒旦、惡魔、魔鬼」。對於惡魔最為細緻的描述出現在啟示錄中的13:1/3:「我看到一隻野獸從大海中浮出,它有七個頭顱、十隻角角上有十個王冠…..這隻野獸猶如一頭豹子,擁有一隻只熊的爪子和獅子的大口。」
從這裡說的惡魔牌也好,還是前一張說到的死神牌也好,我們都能發現塔羅牌中的死神與惡魔這兩個符號都不算古老。古時基督教藝術中對於惡魔的描繪通常都是以墮落天使為形象,而較古老的啟示錄傳統也是將惡魔描繪為巨龍或大蛇。將惡魔描繪成長毛野獸的形象則要到12世紀。而惡魔的其他一些細節符號,如蝙蝠翅膀,則是在14世紀才出現。所以,從惡魔這張牌的符號特徵分析中我們也可以得知,塔羅牌不可能起源於比這更早的時期。
在15世紀生活的人們一看到惡魔的圖像自然就會將它與死亡符號結合在一起並再度聯繫到有罪之人死後所受到的懲罰。根據當時人們所處的大環境和思想氛圍來看,人們更有可能將惡魔的形象與啟示錄最後的審判結合起來看待,當時也正值方濟會傳教士廣泛傳播末世、地獄說的時期。所以對當時人們來說,也許惡魔最能引起他們反應的情感就是焦慮、擔憂以及一種悔罪的意識。而在充滿信仰的那個年代,惡魔在人們眼中尤其在神學者的觀念裡則是屬於一種與神對立的存在。在卡特裡教派的二元理念中,整個世界被分為光明與黑暗的二元對立體,精神和靈魂為善,而物質和肉體則為邪,用於囚困人類的靈魂,物質便猶如惡魔那般束縛、阻止靈魂的自由。惡魔在當時人們的理解中也不能排除代表黑魔法的想法。屬於惡魔的黑魔法在那時的歐洲還是比較普遍的,今天還有那時留存下來的關於惡魔召喚的咒術與魔法書冊。
羅素在1988年出版的《The prince of darkness: radical evil and the power of good in histor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中詳盡分析了導致巫術與黑魔法存在與發展的因素。首先在神學者們的眼裡,黑魔法的施法者就是邪惡惡魔的化身,屬於惡魔那邊的立場。其次,歐洲民間的神話也充斥著吸血鬼與惡魔。第三,中世紀卡特裡教派及其餘波都比較注重惡魔的力量及其帶來的影響。最後,顛倒黑白的宗教審判運動在對受審者的逼迫、拷問下,迫使那些人不得不承認自己的一些宗教儀式就是惡魔的儀式,然後被錄入各種懺悔書中並被留檔保存。所以可能正是由於惡魔擁有大量且極端的邪惡屬性,才被15/16世紀的貴族所厭惡,並最終導致為貴族打造手工塔羅牌的藝術家們經過謹慎考慮後才不將惡魔牌囊入整副牌中。
在馬賽塔羅中,牌圖裡的惡魔頭上生有一對鹿角,背後為蝙蝠的翅膀,腳趾上又有尖爪利足。惡魔站在一張基臺上,手裡舉著的火炬象徵放肆無度。在惡魔的前兩側,有兩個奴隸模樣的人,他們頸部銬著枷鎖,在大多馬賽系的塔羅中,這兩人為一男一女。這副圖描繪的是文藝復興時期象徵罪惡的藝術,我們有時會發現惡魔使一男一女成為他的囚徒,而這種被束縛的囚徒正是地獄常見的描繪。馬賽塔羅惡魔牌裡,這兩名囚徒體現了一個深層的含義:女性形象能夠象徵欲望的囚徒,代表對物質肉慾的沉溺,對應了大牌第一組的欲望靈魂;男性形象象徵苦行與抗爭,對應大牌第二組的意志靈魂。從最高層次的理智靈魂角度看來,欲望和意志靈魂其實都是處於非理性的控制之下。
我們再來看看韋特塔羅中的惡魔。
惡魔頭上有個倒五芒星,是魔法的標記。逆五芒星是一個代表墮落和黑暗的符號。如果我們兩腳張開站立,雙手展開,就會呈現五芒星,正五芒星就好像一個人的頭和四肢,用邏輯和理智控制自己的行動。那麼逆五芒星就好像一個人的四肢和生殖器,通過欲望和衝動控制自己的行動。也就是說,逆五芒星代表這個人已經被自己的欲望和衝動所控制住了,而理智已被完全拋到一邊。
惡魔的手掌心有個佔星術中土星的符號,這個行星通常被認為是災禍和不幸。惡魔的手勢似乎是對教皇祝福姿勢的嘲弄,教皇兩指往下,代表著生命不僅只是肉眼所見;同時也暗示通往更深層知識的道路是封閉的。惡魔張開手指象徵著除所見之外別無他物的狹隘錯覺或者也可以象徵看見一切,沒有任何東西被隱藏起來。惡魔這個特殊的手勢,四指兩兩併攏,中間留一縫隙,正是古代耶路撒冷大祭司接引靈能的手勢。至今還留存再猶太新年的慶典中,作為祭司賜福儀式的一部分。
惡魔蹲於一根狹長的黑柱上,身前立著一男一女,兩人被鏈條所銬住。一男一女分別可聯繫到亞當和夏娃,但他們的愛與光明的天使卻變成了自私與黑暗的墮落惡魔。他們的裸體代表了原始欲望的放縱,從形象上看他們也被賦予了動物的獸性特徵——尾巴與角,亞當的尾巴尖端是朵火焰,夏娃則是葡萄,都是戀人牌樹上結的果實 ,表示她們誤用了天賦,這正是亞當與夏娃墮落的情形。我們這裡要注意,兩人並未被鏈條真正拴住,只是套在他們的脖子上。如果想解開很容易就會解開,可是他們甘願服從,說明墮落的人無法擺脫欲望的枷鎖。惡魔牌背景全黑,光芒不存,代表精神上的黑暗。
偉特塔羅的惡魔與佔星的摩羯座對應,牌圖中山羊頭的圖像借鑑了李維的巴佛滅和傳統的馬賽塔羅圖像。偉特說,在惡魔的腹部有一個水星符號,可是我們牌圖上卻根本沒有表示出來。看來,偉特希望將李維對惡魔的描繪——巴佛滅的形象表達出來——因為巴佛滅腹部的確有水星符號墨丘利神的手杖。這個符號沒有出現在偉特牌圖上可能是因為繪圖者史密斯小姐考慮到偉特牌所基於的體系是金色曙光體系,該體系中惡魔對應摩羯,而並不是李維將惡魔對應水星的那種體系。
正位的惡魔代表正在經受這欲望的引誘,權 錢 利 欲 酒癮、毒癮、色癮、賭癮、菸癮,或是各種形式的沉迷。也代表的是束縛、限制、沉溺、自私、邪惡、醜陋與道德敗壞。
惡魔逆位比正位更加的邪惡與墮落,如果說正位惡魔會透過努力來滿足欲望,逆位則代表已經身陷欲望之中不擇手段了。甚至犯罪或出賣肉體來得到所求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