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讀詩2015夏季詩歌音樂會
Tiny Workshop是北京一間成立於2009年的工作室,2020年工作室名字改成T-Workshop。
T-Workshop是一個開放的創意平臺,團隊致力於視覺跨界試驗。通過對設計核心理念的提煉,研究並發展出系統性可延續的創意,圍繞項目整合形象識別、圖形、新字體開發、攝影、空間、多媒體等多種視覺手段。
「你好先賢」系列書籍設計
T-Workshop創始人顧瀚允,作品多次入選日本東京TDC、紐約TDC等賽事,曾獲得過香港HKDA評審獎、金獎、銀獎、銅獎,GDC提名獎,美國ONE SHOW,英國D&AD,亞洲最具影響力大獎,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銅獎,美國IDA,德國紅點獎等獎項。近年更受邀參加AGI在中國展、佛洛倫薩(中國)國際設計雙年展,圖文——2016全球華人平面設計德國展,日本設計周米蘭展,第二屆首爾國際字體設計雙年展等展覽。
以下是T-Workshop近年的一些作品——
一元日料品牌形象
客戶:北京佳燁天宸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一元MOTO是一家日本料理店,創始人致力於將新的生活方式和西方的飲食理念加入傳統的東方料理。T-Workshop設計了「一元MOTO」和高端的「MOTO Black」兩個分支的品牌形象。
「一元MOTO」採取的是標誌的修正和完善,並設計全新的中英文字體。而全新的高端品牌「MOTO Black」,T-Workshop提出了當東方遇到西方的概念,通過中文西文並峙的方式進行設計,其中MOTO的兩個「O」被取自魏碑中的漢字「口」替換,而中文「一元」的筆劃樣式卻來自西文的無襯線字體。
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品牌形象
客戶: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
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建於 2012 年,學校致力於培養學生成為擁有紮實音樂功底和良好藝術素養,同時兼具中國文化底蘊、國際化思維及語言技能的多元化青年藝術家。
活力與節奏是中音鼎石新形象的核心,原有LOGO由陳漢民先生設計,我們保留了原有漢字"鼎"的概念,通過音符和樂器音孔形象組成了漢字「鼎」——圖形像是一個舉起雙手擁抱未來的學生。標準色由原來的單一藍色增加至五種色彩,為這所中學注入年輕的面貌。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品牌形象
客戶: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原LOGO是普通的印刷宋體字。設計師試圖消解設計,讓LOGO看不到多餘的設計,於是從清刻本出發,經過筆畫修復和細節調整,讓文字看起來更加現代,同時加入更豐富多彩的輔助色。
JOMA品牌形象
客戶:JOMA中國
時尚運動品牌JOMA創立於1965年,總部位於西班牙,西班牙第一運動品牌,至今已覆蓋全球65個國家。2016年JOMA發力中國以及亞洲市場,對品牌形象進行了升級。
T-Worshop負責了該項目的設計工作在傳承原有品牌視覺記憶的基礎上從品牌故事中又重新提煉出雄鷹之翼作為形象升級的核心概念,整體設計更加流暢動感富有時代氣息。
TWO CUPS啤酒餐吧品牌形象
客戶:TWO CUPS啤酒餐廳
TWO CUPS是在重慶江邊的啤酒吧,T-Workshop和DAIPU建築事務所合作共同完成了整體的形象設計。我們希望打造一個簡約但又有地方特色的環境,
以山城的山形為概念,設計了一個地勢起伏的室內環境,透過大面積落地玻璃可以一覽長江之水,四幅植入重慶本地文化的插畫:啤酒、越野賽車、極限運動和音樂,共同詮釋著品牌將要帶給你全新的生活體驗。
「舞蹈即存在」展覽平面設計
客戶:北京中間美術館
《舞蹈即存在》是北京中間美術館舉辦的關於美國與中國的兩位舞蹈藝術家伊馮娜·雷納與文慧數十年的藝術歷程的展覽。設計的靈感來自於伊馮娜·雷納提出的《不要宣言》:不要奇觀。不要精湛。不要轉化,魔術和假裝。不要明星的魅力和超越的形象。不要英雄。不要反對英雄。不要垃圾圖像。不要參與表演者和觀眾。不要風格。不要裝腔作勢。不要用表演者的詭計去誘惑觀眾。不要古怪。不要移動或被移動。
在設計中設計師試圖通過平面設計的語言去回應《不要宣言》——相同的字體,相同的字號,減少視覺的層級關係,放棄任何多餘的形式,僅僅通過排版去完成。
中信出版集團2020深圳圖書月主賓社
客戶:中信出版集團
中信出版是2020年深圳圖書月主賓社,深圳讀書月的大主題是5G時代對圖書出版未來的影響。
通過文字信息流形成三維動態高地的形態,文字在空間中隨著時間流動、起伏,充滿激情和生機,山脈的起伏前進推動著文本信息的主體,正響應活動的Slogan「激情閱讀、生機湧動、觀念高地、知識之城」。
《班門》第三輯書籍設計
客戶:北京城建集團、北京聯合出版社
《班門》第三輯共四本,分別是《光》、《生》、《氣》、《性》,這四個關鍵詞都來源於某種建築的狀態。
以漢字為設計根源,設計師分別在形態和印刷工藝上去對應這不同的感受:「光」的設計是漢字的輪廓和極光燙印的工藝;「聲」字通過筆畫的消失和起凸的工藝體現大音若稀的感受;「氣」字通過書法和圖形的結合以及鏤空的工藝體現氣的流動;「性」字隱藏在一堆無法閱讀的文字中間,若隱若現。
2016國際時裝院校聯盟年度學術會議平面設計
客戶:北京服裝學院
2016國際時裝院校聯盟年度學術會議(IFFTI)的主題是文化新生,這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平臺,從東方文化的角度重新審視世界時尚文化。
以文字作為文化交流的載體,古典的拉丁字母,經過東方筆墨的書寫獲得了在時間、空間、歷史、文化不同緯度的新生。
「星星美展」40周年
客戶:星星美展
1979年在中國美術館東側的小公園舉行了首屆「星星美展」,成了中國當代藝術的開端。在「星星美展」40年之際,當年的發起人之一藝術家黃銳希望能夠以文本、圖集的形式梳理這段歷史。
設計師把書籍裝入黑色的塑封袋子,給人一種打開歷史的感受;藍色和紅色呼應了當時的政治氣氛和展覽狀態;攝影圖片定格了時間的一瞬,文字燙黑撐滿整個封面,歷史的回憶撲面而來。
築茶書籍設計
客戶:築茶
築茶是國內第一個通過時尚發布和藝術展覽的方式進行推廣的茶品牌。這是築茶在蘇州誠品書店的Pop-up展的概念書籍。
T-Workshop通過非線性的編輯方式採用活頁的書籍結構,把碎片化的圖片和文字穿插在一起,打破了常規書籍設計的時間性和空間結構。製作工藝上則試圖回應碳培茶特有的火燒狀態,在文字和書籍邊緣都採用了雷射灼燒的方法進行處理,燃燒產生了不同的可能性,形成了每本書籍各自不同的特有效果。
沙龍沙龍:1972-1982年以北京為視角的現代美術實踐側影
客戶:北京中間美術館
「沙龍沙龍:1972-1982年以北京為視角的現代美術實踐側影」展覽,以林彪事件發生後的1972年為起點,截止至1982年中央批轉《第五次全國「兩案」審理工作座談會紀要》之間的十年作為研究與討論的時間段,通過思考這個時期美術現象的具體相貌和多層次的實踐,來考量在政治劇變時期藝術創作者的心態和已有藝術歷史敘述的尺度問題。
書籍封面使用了一張展覽的圖片,它被處理成膠捲衝洗過程的中意外的失真效果。在封底同樣位置我們放置了相同圖片的高清版本。兩張照片一前一後相互呼應正像是那段美術歷史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回應了兩個策劃展人關於展覽的訴求。
「為你讀詩 給靈魂片刻自由」衍生品
客戶:為你讀詩
這套衍生品的主題是給靈魂片刻自由。設計師從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和勒·柯布西耶的建築朗香教堂得到靈感,創作了一個仿佛寄至遠方的禮物——三個本子和一個詩集,裝在一個松垮的大信封裡。
整套作品全部採用手寫漢字,我們希望在當下能夠提倡大家回歸書寫,找尋詩意的生活。
T-Workshop工作室
www.t-worksho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