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監聽音箱和HIFI音箱之爭看監聽和HIFI的異同

2021-02-18 家庭影院網

  【家庭影院網 HDAV.com.cn】隨著數位音樂的普及,玩電腦音樂的人越來越多,燒出境界的發燒友們甚至組建起自己的音頻工作室,還有一些專業錄音師由於成本預算的限制也逐漸轉向小型音頻工作室,個人監聽系統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在一套監聽系統中,監聽音箱作為最後一個環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著整個系統的監聽質量,在音箱上的投資也的最容易看到效果的。

  監聽音箱——一般是供錄音師、音控師監聽節目用的音箱。錄音師需要聽到聲音的本質,這樣他們才能夠知道如何對聲音進行修飾,以最終達到完美,如果開始聽到的就是經過額外「修飾」過的聲音,那麼誰都無法保證最終產品會是什麼樣子。

  因此,監聽音箱具有失真小、頻響寬而平直,對信號幾乎不修飾等特性,它能最真實地重現聲音節目的原來面貌,被認為完全沒有「個性」的音箱,它不是用戶們最適合聆聽音樂用的音箱產品,而是通過它去及時、準確地發現節目聲音存在的問題和缺陷,稱得上是專業音頻「放大鏡」。 因此,從設計理念上就要求它必須以追求音源的原貌為出發點,不能添加進任何風格化、個性化的音質音色渲染。我們從良好的監聽音箱中應該聽不出有任何例如英國音、美國音的聲音味道來。其解析力 也必須高於普通欣賞性和擴聲音箱。

  從音樂的欣賞角度來講,無論是以純客觀回放為目的的監聽音箱,還是玲瓏剔透別有風韻的各類Hi-Fi音箱、AV音箱,各類音箱產品都有它不同的用戶群體,並不是音染極小的監聽音箱就一定是聆聽音樂的最佳選擇。

  說到這裡,我們需要額外解釋一下音染這個詞。音染是將聲音本質、原聲受到了額外的幹擾,出現了多餘的聲音,或者改變了聲音的原貌。舉個比較形象的例子:你對著一個大罐子說話,聽到自己的聲音和平時不一樣,罐子裡面的空間改變了你的聲音。這就是音染。監聽音箱的本質就是儘量杜絕音箱對聲音造成的音染。

  其實更多人喜歡的是各類不同類型的Hi-Fi音箱所發出的具有風格化、個性化的聲音效果。對於Hi-Fi音箱,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音染,廠商也會依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以及產品的風格對聲音中相應的頻率進行細微的修飾,這是出於唯美角度的音染。這正如同攝影照片、顯示器等產品一樣,有時一些色彩略顯濃重、渲染過度的更具風味的個性化產品反而會受到更多人的喜愛。也就是說,不同人在音色的取向方面有著不同的感覺,監聽箱和普通Hi-Fi箱都有著不同的適用領域。如果你希望成立個人音樂工作室或者是追求聲音本質的發燒友,那麼一款合適的監聽音箱是你的最佳選擇。

  音箱與功放組成了放音系統。音頻設備接到功放+音箱上,就能發出聲音。不帶功放的監聽音箱,叫做無源音箱,帶功放的則叫做有源音箱。目前在錄音界,有源音箱是主流,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監聽音箱 也都是有源音箱。

  不帶功放的監聽音箱,叫做被動式監聽音箱,或「無源音箱」。混音用的大型箱體,基本都是無源的,需要有功放來推動音箱,而且它的個頭通常會比近場的大一些,過去最流行的Yamaha NS10就是被動式監聽音箱。但是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大多數專業廠家都在向主動式產品轉型,一些經典被動式型號紛紛停產,Yamaha NS10在多年以前就已經停產了,雖然你在許多老的錄音棚仍然可以見到,但是新開的錄音棚都已經沒有Yamaha NS10了。不過,民用HiFi音箱,幾乎全都是無源音箱,這與專業市場的行情是完全相反的。

  功率放大器簡稱功放,用於驅動喇叭發聲的部件。功率放大器又分為前置放大器和後置放大器,前者主要用於調節音量,後者則是功率放大。在錄音工作中,通常我們並不需要前置放大器,因為我們的調音臺、音頻接口已經具備了它的功能 ,我們只需要後置放大器。有源監聽音箱自帶了後置放大器,因此如果你有主動式監聽音箱的話,就不需要功放了,直接連上調音臺或音頻接口即可。而無源監聽音箱,需要配上功放來「帶動」才能發出聲音。

  錄音棚之間使用的混音用音箱功放是比較複雜的,不亞於發燒友搭配音響,但功放一般不會全部使用民用產品。最經典的專業監聽放大器如Threshold,Crest,Crown等等,專業放大器首先最需要的是穩定可靠性壓到一切。切不能中途掉鏈子。

  主動式音箱即常說的「有源音箱」,這種音箱帶有功率放大器,直接輸入標準的模擬線路信號即可正常發聲。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正在生產的監聽音箱,基本都是主動式的,主動式是發展潮流,越來越多的專業廠家停止了被動監聽音箱的生產,無論是頂級的遠場主監聽音箱,還是低價的近場監聽音箱,現在大都是帶有功放的。主動式監聽音箱內置了功放,在背面直接接上設備即可,設有音量旋鈕(也有的叫「靈敏度」旋鈕)可以控制音量大小。

  按照音箱的大小以及音箱能擺放得多遠,分為三類:近場,中場,遠場。

  在早期的唱片工業中,幾乎所有的錄音棚無一例外的使用了大型的監聽音響設備。實際上,這些大型的大型的監聽音響的確聽起來震撼人心,這正是錄音棚經營者想讓花了大量鈔票的唱片商聽到的聲音。不幸的是錄音工程師與音樂製作人意識到這並不是保證精確混音的最好辦法,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在聽收音機,磁帶機和CD機的時候與錄音監聽並不是一回事。並且大型的監聽音響與隨之而來的聲學環境裝修的費用與日俱增,這些費用遠遠超出了日漸增多的小型項目與家庭工作室的預算。於是新型的精確混音的方式 誕生了:近場監聽。近場監聽音箱(Near-fieds Monitor ):顧名思義,近場監聽意指監聽設備與監聽者的距離相對較近,一般距離人頭1-2米左右。在小房間裡,它可以作為主要監聽來使用。小型錄音棚和個人工作室由於面積較小,一般只能使用近場監聽音箱,在 高成本的中大型錄音棚裡,雖然很少使用近場監聽音箱,但也備有這種音箱,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通常用來檢查聲音的「兼容性」)。近場監聽音箱,可以通過減少監聽設備與監聽者之間的距離讓聲音直接到達監聽者而減少了反射波(駐波)通過諸如牆壁等反射的機率 ,使得聲音在某些方面更準確,在錄音工程領域內小型的場監聽音箱已經成為可信賴的錄音混音工具了!另外,採用了進場監聽後工作室的聲學環境裝修也比遠場監聽簡單了很多。近場/中場/遠場監聽音箱之間僅從外觀上也很容易看得出:近場因為要即聽得清,又不能太繁瑣,基本都是小型化的,基本上也都是小型有源的(即自帶功放)

  由於設計結構的原因,中場監聽音箱在很多方面都超越近場監聽音箱。它們一般都是三分頻的。如果錄音棚面積夠大,預算充裕的話,中場/遠場監聽音箱是不二之選。中場監聽音箱(Mid-fieds Monitor):放在2-4米左右的距離的音箱,可作為中小型錄音棚的主要使用監聽。遠場監聽音箱(Far-fieds Monitor):放在3米以上距離的音箱。這種音箱具有最準確的聲音,是中、大型錄音棚裡最常用的音箱,所以通常叫做控制室主監聽音箱(Control Room Main Monitor)。

  很多大型錄音棚都將主監聽音箱埋入隔音牆中(mastering工作室除外)。這樣做的好處主要是避免牆壁反射,能讓錄音師獲得更準確的聲音。這些錄音棚一般同時具備一套主監聽音箱和至少一套近場監聽音箱,有的大型錄音棚備有好幾套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音箱,這是為了與其他錄音棚進行溝通(保持聲音上的一致)的需要,也是為了讓作品在儘可能多的音箱上進行檢查,讓作品具有更強的「兼容性」

  低頻揚聲器

  對於各種不同的音箱,低頻揚聲器的品質因素—Q0值的要求是不同。對閉箱和倒相箱來說,Q0值一般在0.3~0.6之間最好。一般來說,低頻揚聲器的口徑、磁體和音圈直徑越大,低頻重放性能、瞬態特性就越好,靈敏度也就越高。

  低音單元的結構形式多為錐盆式,也有少量的為平板式。低音單元的振膜種類繁多,有鋁合金振膜、鋁鎂合金振膜、陶瓷振膜、碳纖維振膜、防彈布振膜、玻璃纖維振膜、丙烯振膜、紙振膜等等。採用鋁合金振膜、玻璃纖維振膜的低音單元一般口徑比較小,承受功率比較大,而採用強化紙盆、玻璃纖維振膜的低音單元重播音樂時的音色較準確,整體平衡度不錯。

  中頻揚聲器

  一般來說,中頻揚聲器只要頻率響應曲線平坦,有效頻響範圍大於它在系統中擔負的放聲頻帶的寬度,阻抗與靈敏度和低頻單元一致即可。有時中音的功率容量不夠,也可選擇靈敏度較高,而阻抗高於低音單元的中音,從而減少中音單元的實際輸入功率。中音單元一般有錐盆和球頂兩種。只不過它的尺寸和承受功率都比高音單元大而適合於播放中音頻而已。中音單元的振膜以紙盆和絹膜等軟性物質為主,偶爾也有少量的合金球頂振膜。

  高頻揚聲器

  高音單元顧名思義是為了回放高頻聲音的揚聲器單元。其結構形式主要有號解式、錐盆式、球頂式和鋁帶式等幾大類。

  1.號角式高音單元由於指向性強,在號角正面能聽到強大的商音,多用於大功率的擴聲、會議音箱。

  2.錐盆式高音單元由于振膜面積過大、過重,高頻特性不如其它類型的高音單元,故而多見於老式音箱上,近年來已逐步被淘汰。

  3.球項式高音單元是目前在家用音箱和小型監聽音箱中最常用的高音單元。球頂式高音單元從球頂結構上分,可分為正球頂單元和反球頂單元;從球頂材料上分,又分為硬球頂和軟球頂兩大類。

  4.硬球頂高音的振膜材料有鋁合金、鈦合金、鎂合金、鈦合金複合膜、玻璃膜、鑽石膜等數種。硬球頂高音單元所回放的高音,音色明亮,具有金屬感。適合播放流行音樂、電影音樂及效果音樂。製作優秀的鋁合金、鈦合金複合膜球頂高音,也能較好地表現古典音樂及人聲。

  5.軟球頂高音的振膜材料有絹膜、蠶線膜、橡膠膜和防彈布膜等數種。軟球頂高音單元重播音樂時的高音靈巧、鬆弛,具有很好的自然表現力。在表現古典音樂、人聲等具有標準聽音概念的音樂時,尤為得心應手。尤其是近年來的絹膜、絲膜球項高音,其回放上限頻率已達到40KHZ。從理論上講,高音單元的上限頻率至少要達到20KHZ,越高越好。但高頻上限優秀的單元,其價格也要貴一些。

  6.正球項單元在播放音樂時,其水平擴散角度要大一些;反球項高音單元在播放音樂時,水平輻射角較小,但音色較純,承受功率也較大。

  如果你是一位古典音樂愛好者,又對回放時撞色要求很嚴格,你不妨選擇絹膜等軟球項高音單元。如果你的音箱在使用中還要兼顧卡拉OK和播放電影,選擇硬球頂單元會好一些。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音箱的回放音色,除與反選用的單元有關外,還與分頻器的設計,箱體的製造等諸多因素有關。

  揚聲器實際上是一種把可範圍內的音頻電功率信號通過換能器(揚聲器單元),把它轉變為具有足夠聲壓級的可聽聲音。為能正確選擇好揚聲器,必須首先了解聲音信號的屬性,然後要求揚聲器能「原汁原味」地把音頻電信號還原成逼真自然的聲音。揚聲器系統有許多與音色效果和使用場合直接有關的技術特性,為了用好用活這些技術特性,用戶必須對它們有所了解。

  音頻信號的頻譜範圍很寬,把20Hz-20kHz的信號要用一種揚聲器單元是無法滿足整段頻響的;一般的12寸以上大口徑揚聲器單元,低音特性很好,失真不大,但超過1.5kHz的信號,它的表現就很差了;1-2寸的高音揚聲器單元(高音壓縮驅動器)重放3kHz以上的信號性能很好,但無法重放中音和低音信號。於是就有了由各種頻響特性單元組成的揚聲器系統,由低音(含中低音)和高音(含中高音)兩種單元組成的稱為二路揚聲器系統,由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種單元組成的稱為三路系統。

  二路揚聲器

  二路揚聲器系統結構簡單,造價相對較低,為了解決缺少這段中音頻率,於是有些廠家用了一種折衰的方法,即在分頻網絡上把低音單元的頻響特性向上移動,把高音單元拭目以待頻率特性向下移動。另外一個問題是,分頻交叉點頻率只能設定在500Hz-2kHz之間,而此區域正是人聲和樂聲頻譜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聽覺上人留下「空洞」感和聽到的失真。亦因為如此, 兩路揚聲器對喇叭單元的要求相對較高,假若單元的性能不佳,整個揚聲器系統的聲音就不夠平滑,或有嚴重的相位失真。

  三路揚聲器

  三路揚聲器系統各單元的特性可不作折衷,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長處,兩個分頻交叉點可選在中音人聲和樂聲頻譜重要部份上、下邊緣處,對音質沒有任何影響,故三路揚聲器系統減小了聲音的失真,提高了聲音的清晰度,改善了低高和高音間交叉頻段的性能,增加了揚聲器系統的功率處理能力,因此是文藝演出、音樂廳和歌劇院擴聲系統的最佳選擇。

  靈敏度和最大聲壓級(SPL max)

  揚聲器單元是一種電信號與聲音之間的換能器,要求它能以相對較小的輸入功率轉達換成很宏亮的聲音,這就要求揚聲器有較高的聲壓靈敏度,[靈敏度]實質上是一種[轉換效率]的體現,各類揚虧損順系統由於採用的設計技術,選用的材料和生產工藝等多方面的差異,靈敏度的差異也很大。

  靈敏度是指輸入揚聲器單元1瓦的電功率,在揚聲器軸線方向離開1米遠的地方測得的聲壓級大小,如果兩種揚聲器的靈敏度相差3dB要達到同樣大的聲壓級輸出,需要增加電輸入功率一倍,因此靈敏度較高的揚聲器能發出較大的聲音。

  揚聲器系統的輸入功率能力一般都遠遠大於1瓦(一般都在100瓦-2000瓦之間)因此實際使用時都可輸入這個最大允許的電功率,以額定最大功率,輸入揚聲器,在揚聲器軸向1米處產生的聲壓級稱為最大聲壓級SPL max例,靈敏度=100dB,1w/1m揚聲器,若具最大功率承受能力為1000W,則SPL max=100dB+30dB=130dB,1m。

  失真和音質

  音箱工廠都沒有標稱他們產品的失真率,其實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參數,音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評價,亦沒有可能在文件上標稱,只能採取主觀的聽音比試,通常,靈敏度與音質是有矛盾的,生產商需要在兩者中作適當的平衡,一般來說,中低價的產品,均以靈敏度作主導,追求性能價格比,而高價位產品偏重音質,而最高層次者是兩者兼備。

  揚聲器系統的指向特性

  揚聲器發出的聲音通常在低頻段(低於200Hz)的聲音是無方向性的,在各方向均勻傳播,但在高頻段時,聲音的傳播呈現較強的方向性,這個指向特性(各類音箱均不相同)正是我們在系統設計中要加以應用,優良的恆定指向特性可在現場布置時把聲波的能量集中到觀眾區,避開聲波的強烈反射面和聲場互相干擾。

  揚聲器的指向特性使偏離軸向的聲壓級隨偏角的增大而聲壓級逐漸減小,同時聲壓級又隨聲波傳播距離的增加按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而衰減,在距揚聲器遠近和方位不同的聽眾區,若將這兩種衰減選擇得當,就可使兩種衰減互相補償,從而使聲場更為均勻,大型工程需要蓋相對比較闊的區域,單只音箱通常不足以應付,需要將多隻音箱拼合成音箱群(陳列),而在陳列揚聲器系統中,恆指向特性可使音箱之間的中、高頻段的聲波在音箱間不產生相互幹擾,用具有上述指向特性的一對揚聲器組成八字形擺放,可以覆蓋單個音箱的一倍,否則,聲音在音箱前方已經互相干擾,嚴重影響聲場的均勻度和聲音的清晰度。

  揚聲器系統的功率處理能力

  揚聲器的功率處理能力(或稱揚聲器的額定功率)是一項重要技術參數,它代表揚聲器承受長期連續安全工作的功率輸入能力,了解揚聲器的功率處理能力,首先必須懂得揚聲器驅動器是如何損壞的,驅動器的損壞模式有兩種:一種是音圈過熱損壞(音圈燒毀,過熱變形,圈間擊穿等),另一種是驅動器的振膜位移量超過極限值,使揚聲器的錐形振膜/或其周圍的彈性部件損壞,通常發生在含有很多大振幅的低頻信號。

  揚聲器單元的阻抗

  揚聲器單元的阻抗包括,電感量,電容量和電阻值,電感和電容是隨頻率而變化的,雖然在揚聲器系統中標稱一個阻抗變化太大,將會影響整個音響系統的穩定性,JBL最新DCD 雙線圈差驅動設計是將阻抗變為[純電阻]性,不受頻率變化而影響,讓整個音響系統穩定工作。

  

  [個性]與[共性]

  在此又再引伸出另一個相對抽象和主觀的性能評價,擴聲用的音響,有別於家中的Hi-Fi音響器材,必須兼容性非常高,因為每個場地都可能演出不同類型的節目,從歌劇到搖滾音樂會,亦可能只是以語言信號為主的報告會,故其音響系統必須要兼容不同的節目源,做到[平均性]的優異即不能偏重於某一個用途,而家裡的Hi-Fi音響器材,只需要照顧一個人或一小撮人的口味,其產品的[個性]是容許存在,但作為專業擴聲系統器材,則這種[個性]將會變成[局限性]或[缺陷]。

  專業擴聲器材需要為一大群公眾服務,節目內容經常變換,[共性]是基本要求,兼容性要強,不同性質的節目都要有[平均]的表現,除此之外,專業擴聲器材必須是「無渲染」,「不誇張」,「忠實」地將音源還原,就是[共性]或[共用性]。

  在輸入接口方面,監聽音箱與普通HIFI音箱有很大不同,最明顯就是XLR,TRS接口的應用。

  XLR

  XLR——俗稱卡儂接頭(Cannon),與RCA(蓮花頭的接口)模擬音頻線纜直接傳輸聲音的方式完全不同,平衡模擬音頻(Balanced Analog Audio)接口使用兩個通道分別傳送信號相同而相位相反的信號。接收端設備將這兩組信號相減,幹擾信號就被抵消掉,從而獲得高質量的模擬信號。此種接頭是由三個接點所組成,分別為1-- Ground接地;2--熱端(+級);3--冷端(-級),當然也有的設備裡規定3是熱端(+級);2是冷端(-級),這點要看清楚設備的說明書。

  卡儂連接插件是專業音響系統中使用最廣泛的一類接插件,可用於傳輸音響系統中的各類音頻信號,一般平衡式輸入、輸出端子都是使用卡儂接插件來連接的。在某種意義上說,使用卡儂接插件也是專業音響系統有別於民用音響的特徵之一。

  其優勢在於:

  1.採用平衡傳輸方式的,抗外界幹擾能力較強,利於遠距離傳輸。

  2.具有彈簧鎖定裝置,連接可靠,不易拉脫。

  3.接插件規定了信號流向,便於防止連接上的差錯。

  TRS

  和XLR卡農口一樣,1/4 TRS平衡接口能提供平衡輸入/輸出。TRS的含義是Tip(signal)、Ring(signal)、Sleeve(ground)。分別代表了該接口的3個接觸點(其實與6.22mm接口一樣)。1/4 TRS平衡接口除了具有和6.22mm接口一樣的優點——耐磨損外,還具有平衡口擁有的高信噪比,抗幹擾能力強等特點。對於一個真正的1/4 TRS平衡接口來說,其成本將是非平衡的2倍多。因此採用1/4 TRS平衡接口的設備一般是高檔設備,只有在2000元以上的專業卡上才可以看到。

  音箱應該橫放還是豎放,廠家最有發言權。科學實驗表明,兩個單元的音箱,豎放比橫放好。

  首先,把音箱豎放,會增大與調音臺臺面的距離和角度,減少由調音臺臺面反射音箱的聲音給錄音師的聲音,減少這種反射所帶來的「梳狀濾波」效果(本來是平直的頻響,卻變得不平直)。這是科學實驗可以證明的。如下圖所示,頻響曲線中的灰色曲線,是音箱的頻響曲線,綠色曲線,是音箱豎放時,經過調音臺的反射後的最終頻響曲線,紅色則是音箱橫放時的曲線。可以看到,當音箱橫放時,會給聲音帶來嚴重的影響。

  其次,任何由多個單元(喇叭)組成的音箱(例如近場監聽音箱都有兩個單元),都有個毛病:如果兩個單元與人耳的距離不一樣,那麼此時從兩個單元傳到人耳的相同頻率的聲音是不相同的,疊加後會相互抵消一部份,甚至在相位相反的時候會完全抵消,從頻響曲線上看,就是中間有個缺口(好象是被斧子砍了一下的)。所以我們要保持兩個單元與人耳的距離一致。而我們知道錄音師的腦袋在工作時要經常橫向移動,但很少縱向移動(要站起坐下才能達到),因此,把音箱豎放就能保持兩個單元與錄音師的距離是一樣的,不管錄音師是否在正中間的們置上。這樣就能避免音箱的這個缺點。

  總體來講,在選擇監聽音箱時候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也要科學的使用,才能發揮監聽音箱的最大效能。

原文:http://www.hdav.com.cn/hifi/20150511_2384.html

相關焦點

  • 全球十大監聽音箱品牌
    監聽音箱稍微要多說兩句,近些年一些很一般的貨也打著監聽的旗號,而且使用的錄音室也不少。但是,感覺他們更多的是圖個響和方便,一些低端錄音室拿來幹活沒問題,但真拿來欣賞音樂,那玩意不靠譜的說,那個是個放大鏡,而欣賞音樂要用的是正常視角!偏偏很多人以為這類音箱是「忠實還原錄音」,其實不然,它們一般只是還原其中部些部分,而對更重要的一些地方完全忽略不計。
  • 監聽音箱到底是咋來的
    監聽音箱到底是咋來的上古時代唱片業興起於20世紀2-30年代,當時的錄音室「監聽
  • 監聽音箱折騰記
    有幾年我去了珠海,在胡松華老師的音樂研究室的錄音棚工作,使用的是 Yamaha MSP10,這是我用過的第一款正經的錄音室監聽音箱,當時因為也沒什麼經驗,談不上有什麼感受。後來我回到廣州成為了一名職業的錄音師,使用過丹拿的 BM15和Air15,對丹拿的聲音非常喜歡,也很習慣。
  • 石機也玩HIFI?聊聊BT-AUDIO天弦音箱搭配的問題
    一套完整的音響系統,是由音箱,功放,音源和線材構成的。今天拋去線材,說說我最近組建的書架配石機的HIFI系統。對於ue的搭配,我諮詢了好多大神,可以說大神們的建議雖然很雜,但是大致意思都有相同點,這對於我來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另外就是看論壇,看見好多壇友說玩HIFI大多數搭配膽機,聲音比較溫暖,音樂感強,但是我個人覺得還是應該因器材而異,我比較喜歡真實自然的純淨之聲。
  • krk音箱
    由於在工作中常常受到沒有監聽標準的困擾,keith r.klawitter先生終於萌發了製造標準專業監聽音箱的決心。於是krk誕生了,這也決定了此音箱的特性:只生產高標準的專業監聽音箱,給錄音師一個沒有渲染的標準監聽環境。krk音箱的產品系列非常之多,其中比較出色的是v系列,當然e8b旗艦系列更為強大。
  • 丹拿Dynaudio LYD 48 監聽音箱評測
    來自丹麥的Dynaudio是家用音響,專業錄音室,汽車和多媒體市場的音箱製造商,成立超過40年。在家用HI-END市場廣負盛名的Dynaudio,於1992年成立專業部門,開始為錄音室和廣播市場開發監聽音箱。多年來,Dynaudio的專業監聽音箱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BM系列至今仍廣泛地被應用在許多錄音室與廣播電臺。
  • 桌面5寸有源音箱的純淨音質之選——聲擎A5+簡評
    當然了,聲擎的名氣其實並不像JBL的古董或者丹拿的監聽箱那樣靠推出什麼天價產品奠定自己的地位,而是依靠其多年在hifi音頻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為哈曼卡等、蘋果等公司提供音頻技術支持的經驗,並把技術應用到家用領域後,憑藉著推出的高性價比產品俘獲了圈子內的不少燒友以及一些大眾化用戶。
  • 2020年,9款受歡迎的監聽音箱推薦
    監聽音箱是沒有加過音色渲染(音染)的音箱,但又和高保真不同,監聽相當於全保真。監聽音箱是一種專業用的音響器材,他的特點是能夠平衡的還原高、中、低三個頻段的聲音,對聲音的回放不進行任何的修飾、渲染,忠實的還原音頻信號。無論咱們是個人在家錄音、配音也好,還是專業工作室、錄音棚也好,都會用到監聽音箱,來支持我們的音頻工作。
  • 家訪HIFI和AV雙修的hifihua,兼比對金榜AM5、真力G One以及達尼皇太子
    事情的起因,是音聯邦給我發了一對金榜的有源監聽音箱:金榜AM5,說讓我感受一下。我覺得剛好對比一下我手上的真力G One,就要來聽了聽。可是我在蘇州的環境實在是偏簡陋,設備也只有Macbook+劍橋DAC MgicPlus臺式DAC,聽下來覺得兩個喇叭基本都稱得上監聽,感覺不出太大的差異,只好約了總版去他家試。先看看我的兩套有源喇叭。
  • 全面均衡,自然透徹 JBL 104BT監聽音箱評測
    今年二月底,JBL發布了旗下同軸監聽音箱OneSeries 104的BT藍牙版,售價1888元。考慮到入門HiFi玩家會傾向於選擇這款產品,筆者還是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同軸音箱與非同軸音箱的不同之處:所謂同軸音箱,即音箱內的多個發聲單元排列在同一軸線上,這可以使音箱的聲源更加接近於一個點,實現理想的點聲源回放。同軸單元的結構設計比普通單元複雜得多,研發成本高,所以在2000元這個消費級別的音箱中十分少見。
  • 音平商城:錄音棚監聽音箱推薦 山葉HS系列
    當選擇工作室參考監聽音箱進行混音和音樂製作時,優先考慮的就是精準度。監聽音箱設計理念,強調聲音純度,保持原聲不帶有任何音染或交變。讓聲音永遠忠實原聲,從而保證最佳的混音效果。山葉最經典和知名的監聽音箱是傳說中的NS—10M。
  • 走進神秘陌生的錄音棚 一起來感受美國十幾萬的監聽音箱
    80年代末問世以來,一躍成為了全球頂尖音樂,影視工作室首選監聽音箱。其音域之寬廣,表現之真實,都可謂是史詩級的!跨越30年了,依舊是各個錄音棚主力遠場監聽的不二選擇。而且在市場流通方面,也是可欲而不可得的「收藏硬貨」,據說現如今二手購買也要20幾萬。有機會一定要給大家錄製一期,讓我們聽一聽他的魅力所在。
  • 新音響特別企劃丨TELARC唱片為什麼選擇ATC監聽音箱
    從我們找到的圖片來看,大部分擁有ATC音箱的錄音棚,主要都是作為中場(Mid-fieds Monitor)或遠場監聽(Far-fieds Monitor)之用,近場監聽相對較少。   當然也有人對近場監聽方式有異議,因為放在調音臺表頭上面的小音箱,依然會在調音臺表面造成強烈反射音,而調音臺好像延伸的障板又會強調低音。所以如果錄音棚面積夠大,預算充裕的話,中場/遠場監聽音箱是不二之選。
  • GENELEC真力S360監聽音箱協助打造西班牙首家杜比全景聲家庭娛樂...
    為了滿足不斷提高的客戶需求,西班牙媒體版權和內容製作商 MEDIAPRO 旗下的影視後期製作公司 Telson.Tres60 於2019年5月完成了新一輪的擴建工作,其中包括對監聽系統的徹底升級。在最終設計方案中,兩個混錄棚內各使用3 只 S360 作為左、中、右音箱,4 只 1032C 作為環繞音箱,4 只 8340 作為頂部音箱,7382A 作為超低音箱。每個房間內的 12 只音箱均使用真力 GLM 套件進行監聽校準及監聽管理,以靈活滿足不同製作標準的要求。
  • 【音響】近場桌面監聽王者!簡評ME RL906
    於是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在糾結到底是入什麼樣的音箱比較合適,可選的桌面音箱多如恆河之沙不勝枚舉,而風格又如滿天繁星各有特色,推動方式上同樣有主動被動之分,於是理清思路,根據自己的喜好與彈藥應該定位在有源音箱中,因為其整合功放與喇叭,省去了後級的選擇的同時又能體現出品牌本身的聲音風格,而且得益於監聽音箱的用途,聲音普遍都是中性少染色的,之所以沒有選擇純hifi的原因也是因為鬼太多,高價低能的例子屢見不鮮
  • 資深媒體評測丹拿Core 47監聽音箱|聲音事實的披露者
    首先是要避免每段都以這一句開始:"正如我在關於Core 59和Core 7的文章中所說的那樣……"。Core系列揚聲器有很多共同點,而不同之處還是在於彼此之間的差異度。另外我要努力避免反覆提到"自然開闊"、"性能強大"或"音質通透"這樣的詞,因為當我試圖傳達這款三分頻監聽揚聲器的核心意義時,這些詞語已經不夠用了。
  • MA 1——Neumann 諾音曼推出首款監聽音箱自動校準系統 與弗勞恩...
    德國柏林,2020年11月30日——德國錄音棚專家Neumann.Berlin展示了MA 1——這是一套整合了軟體與硬體,用於聲學校準和房間校正的集成式校準系統,專為Neumann諾音曼錄音棚監聽音箱量身定製。
  • MA 1——Neumann諾音曼推出首款監聽音箱自動校準系統 與弗勞恩...
    ,專為Neumann諾音曼錄音棚監聽音箱量身定製。這一點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涉及全球協作,一首作品要在不同的環境中經歷製作和審聽的複雜流程時。為了進一步完善這一優勢,自動房間校正順理成章成為我們下一個攻克方向。與合作夥伴弗勞恩霍夫集成電路研究所強強聯合,我們希望在錄音棚監聽音箱的房間校正領域,創立一套基於我們獨有經驗的校對標準——無論是用於小型家庭錄音棚還是專業標準級別的的大型控制室。
  • 購買Reference系列R-15PM有源監聽音箱的理由(下)
    毫不誇張地說,R-15PM有源監聽音箱確實非常棒。除了擁有內部功放,R-15PM還有內置唱機前置功放。大部分有源揚聲器仍需要獨立的唱機前置功放。內部功放及內置的唱機前置功放的出現進一步減弱了對兩個單獨零件(接收器與分立式唱機前置功放)的需求。以下是將R-15PM有源監聽音箱與唱機相連的詳細步驟:1.
  • 音樂人/鍵盤手伴侶物問題之:專業監聽音箱的音質必須用獨立音效卡
    近日,不少朋友在後臺留言,詢問專業監聽音箱連電腦聽音樂要不要接個音效卡!本期我們針對此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