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插畫大展」在上海展出,雲集了25位「國際安徒生插畫獎」得主近300幅真跡。近日去看了展覽,確實值得一去,安利給爸爸媽媽們和插畫愛好者們。
對於不在上海居住、暑假也沒有來上海遊玩打算的爸爸媽媽,我整理了詳細的作者作品清單和線上在售的繪本書單,附於文末,可供你們收藏參考。
為什麼要帶孩子看插畫展?
很多爸爸媽媽平時都有陪小小孩閱讀繪本的習慣;等孩子大一些了,也會給孩子購買一些帶插圖的注音童話。現場看插畫展會有什麼特別的收穫呢?
>>>> 第一個收穫,是拓寬視野,欣賞大師級的作品。
平時雖然陪熙寶讀了不少繪本,但這次去看展覽,發現參展的25位大師中,我知道的插畫大師竟然只有安東尼·布朗一位——就是我們熟悉的《我爸爸》《我媽媽》的作者。對比各種圖畫書,會發現在兒童插畫領域,藝術水平也有很大的高下之別。
安東尼·布朗《我爸爸》《我媽媽》
當然,每本繪本的教育重點不一樣,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對比它們的價值。但如果單單從美感陶冶的角度出發,誠如古人所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選擇高藝術水準的「教材」,讓孩子接觸大師級的作品,對孩子良好審美品味養成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個收穫,是了解原畫的質感、創作步驟和創作技法。
平時讀繪本或童話故事,我們看到的插畫基本上都是平面印刷的。觀賞原畫,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材料、方法達到的不同效果。比如:
|「數字輸出」可以創作出非常複雜逼真的空間環境;
| 有的畫家是用類似透明玻璃片的材料給畫稿分層上色的(依卜·斯邦·奧爾森就是這麼創作《戲法》的);
| 各種技法可以混合使用(羅傑·米羅在創作《小小燒炭工》時,拼貼了一塊橄欖形的螢光橘色代表火口,效果非常逼真)……
羅傑·米羅《小小燒炭工》
多種多樣的材料和創作方法,對孩子和成人拓寬思路都有很大的啟發;尤其對家長來說,多看看,才知道孩子有時候的「亂來」跟大師的創意那麼近。當他們把帶汁的鮮花拍扁在白紙上,把顏料水潑灑在畫上,他們可能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實驗。
對於大一點的或有美術基礎的孩子,他就可以觀察到插畫師上色的層次、線條的筆觸。欣賞原畫時一目了然的技巧,自己摸索起來卻可能是漫漫長路。
怎樣陪孩子看插畫展?
看畫展不像看演出,它有許多故事的碎片,卻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令很多爸爸媽媽感到無所適從。
在現場,我看到有的孩子和父母看得津津有味、樂在其中,不時交流想法,孩子還向父母介紹他看過的繪本故事情節。
有的家長卻摟著才及自己腰際的孩子,逐字逐句讀作者介紹給他聽;孩子剛要去看畫,又被家長扯回來,繼續「聽課」。
有的孩子捧著小畫板想要臨摹,又無從下手;家長則對孩子的慢吞吞感到有點不耐煩。
羅伯特·英潘《醜小鴨》
▶ 怎樣欣賞插畫?
首先要明確一個基本的目的——感受美。一切不以美的感受和薰陶為目的的美術教育都是耍流氓。去插畫展看什麼?當然是看畫。
插畫藝術和其他藝術一樣,是先有作品,後有名家。所以我們欣賞作品時,應該先去感受他的畫。這些作品是溫暖感人的,還是神奇怪誕的?是幽默滑稽的,還是深沉憂鬱的?
| 有的作品著重於刻畫人物的性格,於是主人公長了一個碩大的鼻子,高興和發怒的時候表情和四肢都有誇張的變化,我們站在畫前,就好像感受到了他的喜怒哀樂。
| 有的作品富於神奇瑰麗的想像,畫中的環境變得匪夷所思。比如約克·彌勒的作品《地毯國王的警報》,地毯長著珊瑚叢般粗而長的絨毛,有人騎著馬像穿越森林一樣走過。
| 有的作品手法細膩富有人情味,裡面的動物們就好像我們自己。比如安東尼·布朗的作品《動物園》裡,一隻背對我們的大猩猩,他耷拉在地上的毛髮就像女人的頭髮一樣又長又柔軟,讓人心生憐憫。
莉絲白·茨威格《海的女兒》
美的感受力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搖籃裡嘬著奶瓶的嬰兒,看見像媽媽一樣笑容溫暖的畫報就會笑,看見顏色鮮豔的玩具就要伸手去抓。當我們成為成年人,站在一幅畫作前面,卻要問:「這是什麼意思?」是什麼剝奪了我們對美的感受力呢?
當然,不得不說,西方藝術進入20世紀以後,變得越來越看不懂。但插畫通常並不以表現觀念為己任,說故事和輔助說故事才是它們的主要任務。所以,我們在看插畫的時候,只需要聯繫作品名稱想一想:「這幅畫表現的是什麼場景?」此外,就是去欣賞它「外表和個性的魅力」了。
瑰麗的色彩是一種魅力,細膩的筆觸也是一種魅力;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是一種魅力,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也是一種魅力;讓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是魅力,引人感動發人深思也是魅力……
| 當我們看到莫裡斯·桑達克畫的體型龐大的野獸,身體掛在細弱的樹枝上,忍不住擔心他們要掉下來,那些兇猛野獸的表情卻萌壞了。這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的一幕。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就可以。當然,還可以讓孩子去觀察一下每隻野獸的眼神——當眼珠子的位置分別在右下、右上、左下方時,他們的眼睛是看向哪裡的?當下一次孩子自己畫畫時,他就可以畫出好幾種表情。
莫裡斯·桑達克《野獸國》
▶ 要不要去了解作者?
作者簡介是寫給大人看的,輔助說明風格、特點,以便在欣賞畫作時抓住核心;以及事後查閱資料、購買圖書。大一點的孩子也許會參考到。至於根本不識字的孩子,何必和他說這個呢?難道我們欣賞日出之前,都先要了解太陽的歷史和太陽能的應用領域嗎?
▶ 看插畫展時我們聊什麼?
如果是自己也能看得很專心的大孩子,不打擾就是最好的陪伴。
如果是小小孩,需要互動來保持好奇心和注意力,我們該聊些什麼以便讓他在展覽中收穫更多呢?
阿諾伊斯·卡瑞吉特《提著小鈴鐺的烏利》
>>>> 情形一:如果孩子有很多問題,不妨讓他來問。
「這是什麼啊?」「好像是一隻鳥吧!嘴巴像鳥,手和腳又不像鳥。可能是只怪獸鳥!」孩子經常會問一些我們不知該如何回答的問題。在我們不確定答案的時候,加上前綴「好像/也許/我覺得……」會是個好辦法,一來可以隨時糾正答案,二來也給孩子保留了思考的空間。
>>>> 情形二:如果需要我們自己來提問,不妨提一些「不尋常」的問題。
「奇怪奇怪,你看這個螞蟻住在什麼地方?」孩子可能會回答你是「城堡」,這時他就注意到了,原來畫畫時可以讓螞蟻住在樓閣裡而不只是泥洞裡。「這個螞蟻是什麼顏色啊?」孩子可能會回答你「有點黑色又有點紫色」,這時他就注意到了,螞蟻不僅可以用黑色來上色,還可以塗上他喜歡的任何顏色。
>>>> 觀看結束後,還可以問一問。
「今天哪一幅畫你最喜歡呀?」如果他回答了,不妨傾聽一下他的想法,之後還可以追問:「還有哪一幅你喜歡的呢?」要知道,這些作品可能都會進入他的夢境;如果他什麼也沒說,不代表他全忘了,可能只是語言表達上有困難;你也可以簡單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作品。
赤羽末吉《蘇和的白馬》
>>>> · <<<<
我花了兩小時待在現場,一個人不被打擾地觀看,還是覺得有點走馬觀花。所以前去觀看展覽的朋友,不妨穿著一雙舒適的鞋,給自己充分的時間。有的插畫愛好者攜帶了小畫板,邊看邊做筆記、臨摹造型,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我們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畫板,必要時做簡單的臨摹和記錄,比如畫一個鼻子、眼珠子、鳥嘴、簡單的構圖框架等,就像我們小時候摘抄優美詞句一樣。
安東尼·布朗《夢想家威利》
現場的作品是不允許拍照的,我把參展的作者作品全部做了記錄,並在亞馬遜和當當網上一一搜索,可以在線購買到的,全部做了備註,以便家長朋友們購買時參考。
另外,展廳出口處的紀念品商店有繪本套裝出售,數量是50本,價格為3980元。單本價格核約80元,相對於線上銷售的價格當然是很高的。不過據我在亞馬遜和噹噹上查找的結果看,這50本書中,有40本以上在大陸目前沒有銷售。我個人認為,如果出於家庭繪本教學的單純目的,在線上購買在售的繪本就可以了;如果你對價格並不在意,就喜歡收藏市面上少有的繪本,則另當別論。
(根據獲獎年份排列)
1966
阿洛伊斯·卡瑞吉特【瑞士】
趕雪節的鈴鐺
莉娜和野鳥
大雪
3本均包含於《有你真好純美大獎繪本(全6冊)》,亞馬遜/噹噹有售
1968
吉力·唐卡【捷克斯洛伐克】(噹噹/亞馬遜無售)
安徒生童話
1970
莫裡斯·桑達克【美國】
野獸國(亞馬遜/噹噹)
兔子先生和美好的禮物(噹噹)
格裡格裡砰!(噹噹)
給小熊的吻(包含於《親愛的小熊》(全5冊),噹噹有售)
廚房之夜狂想曲
保護者海克特與當我越過海洋:兩首童謠
1972
依卜·斯邦·奧爾森【丹麥】
小火車頭(亞馬遜/噹噹)
卡爾斯·彼得的生日
沼澤婆婆釀酒的傳說
1974
法爾希德·馬斯哈裡【伊朗】(噹噹/亞馬遜無售)
藍眼睛的男孩
小黑魚
我,我的娃娃和刺蝟
蛇城
詹姆希德王
新物種
等待你
阿拉什功箭手
1976
塔吉娜·瑪麗娜【蘇聯】(噹噹/亞馬遜無售)
童話故事集
神奇動物
1978
斯凡·歐特【丹麥】(噹噹/亞馬遜無售)
安徒生童話
格林童話
喬恩的大日子
1980
赤羽末吉【日本】
蘇和的白馬(亞馬遜/噹噹)
剪掉舌頭的麻雀
木匠與鬼六
快逃,小鳥們
1982
澤比紐·裡科利齊【波蘭】(亞馬遜/噹噹無售)
童話故事集
詹森夫人
聰明的枕頭
垂耳熊和朋友們
垂耳熊的冒險
綠野仙蹤
玩偶熊
1984
安野光雅【日本】
數數看(亞馬遜)
旅之繪本-丹麥篇(包含於《旅之繪本》套裝6冊/8冊,亞馬遜/噹噹有售)
天動說
1986
羅伯特·英潘【澳大利亞】
書中花園(亞馬遜)
小熊的季節
冒險勇士七個半
平安夜
醜小鴨
世界民間故事集
1988
杜桑·凱利【捷克斯洛伐克】
蟋蟀和小螞蟻(噹噹)
斯洛伐克童話
安徒生童話
1990
莉絲白·茨威格【奧地利】(亞馬遜/噹噹無售)
海的女兒
玫瑰花瓣傳奇
採花
怪小孩
搖籃曲
伊索寓言
養豬王子
1992
柯薇塔·巴可維斯基【捷克共和國】
小小花國國王(噹噹)
我的床邊怪獸
奇妙的字母世界
灰姑娘
1994
約克·米勒【瑞士】
再見,小兔子(噹噹)
堅定的錫兵(噹噹)
地毯王國的警報
動物的叛亂
1996
克勞斯·恩西卡特【德國】(亞馬遜/噹噹無售)
孔雀的婚禮
童話字母
1998
湯米·溫格爾【法國】
月亮先生(亞馬遜/噹噹)
三個強盜(亞馬遜/噹噹)
2000
安東尼·布朗【英國】
夢想家威利(亞馬遜/噹噹)
膽小鬼威利(亞馬遜/噹噹)
公園裡的聲音(亞馬遜/噹噹)
大猩猩(亞馬遜/噹噹)
大猩猩與小星星
動物園
愛麗絲夢遊仙境
糖果屋
2002昆丁·布萊克【英國】(亞馬遜無售;噹噹有售若干全英文繪本)
市長-巴德喬伊先生
老多琳
巧克力商和他的神奇魔法鍋
光腳丫先生
羅爾德·法爾作品集
2004
馬克斯·維爾修思【荷蘭】
弗洛格嚇壞了
特別的日子
冬天裡的弗洛格
弗洛格尋寶藏
弗洛格和陌生人
(以上5本均包含於《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套裝共12冊)中,亞馬遜/噹噹有售)
鳥兒在歌唱(包含於《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第3輯中,亞馬遜/噹噹有售)
男孩和魚
紅母雞
幸運的一天
2006
沃爾夫·埃爾布魯赫【德國】(亞馬遜/噹噹無售)
又是什麼!
當鴨子遇上死神
2008
羅伯特·英諾森提【義大利】
最後的勝地(噹噹)
鐵絲網上的小花(噹噹)
灰姑娘
聖誕頌歌
木偶奇遇記
胡桃夾子
2010
尤塔·鮑爾【德國】
大嗓門媽媽/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噹噹)
爺爺的天使(亞馬遜/噹噹)
直立在森林裡的小屋/森林裡的小房子(亞馬遜/噹噹)
晚安
檸檬水
國王的使者
為什麼要住在城外
壞脾氣的熊
海報,兒童世界
插圖:一個和所有
2012
皮特·西斯【捷克共和國】(亞馬遜/噹噹無售)
無題(美國,美國)
無題(鯨魚)
無題(企鵝)
無題(臭鼬)
探子
2014
羅傑·米羅【巴西】
沼澤地的孩子們(亞馬遜/噹噹)
小小燒炭工(亞馬遜/噹噹)
卡塔利那船
約翰的引線
花園
所有微小的關心!
聲明 ▼
本文與展覽主辦方、圖書銷售網站均無任何商業合作關係;
書單所列作品適合的年齡段請自行參考商家說明。
馭風為馬 >>> 一個信筆由韁的原創公眾號;
與你分享育兒心得、遊玩筆記、生活雜記……
感謝閱讀,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請關注我、幫我轉發或打賞吧!
iPhone打賞專用二維碼
二維碼打賞請備註暱稱哦
如需購票和了解展覽信息,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