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告別2020年了,縱觀目前的電影市場,國慶檔餘溫已過,跨年檔還在蓄勢待發,而我心中最值得看的電影top 1依舊是正在熱映的《金剛川》。
截止到昨晚,淘票票和貓眼兩大平臺評分高達9.4,累計票房7.35億。再看看觀眾們的真實評價,有人說《金剛川》故事紮實,人物出彩;有人說這代表了華語電影工業化的高水準;更有人說影片震撼心靈,已經二刷……總結來說就兩個字:值得!
1953年,金城戰役前夕。對人民志願軍而言,橋是重要運輸線。《金剛川》的故事就圍繞著這座「打不爛、炸不斷」的木橋展開。
眾所周知,《金剛川》是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位風格鮮明的導演聯合執導而成。早在上映之前,影迷們就紛紛猜測三位導演的分工模式。但看過電影後,大家發現這是一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膽嘗試。
管虎導演——陣地視角
以小見大是管虎的標誌性拍攝手法之一,此次管虎又將重點放在高炮兵張飛(張譯 飾)與關磊(吳京 飾)之間的協同作戰及戰友情誼上,用這樣的視角映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張飛與關磊是師徒也是戰友,他們雖性格迥異,但在無數真槍實彈下磨練出信任與默契。在敵軍來襲時,志願軍的空中火力只有兩座高炮,而張飛和關磊看似「搶功」,實則是在搶著犧牲。
關磊之所以沒要張飛的炮彈,也是基於他對戰友的信任。他堅信待他犧牲後,這些炮彈將會擊落敵軍。而張飛最後也帶著所有戰友的信念,完成了他的使命……
捨生忘死的情誼、保家衛國的忠烈,都融合在這一盪氣迴腸的段落中,令觀眾為之感動。我們也再次見證張譯、吳京的神演技及管虎導演的功力。值得一提的是,管導除了負責陣地視角的拍攝外,也是整部電影大方向的掌舵者,一併承擔了電影的籌備、協調等等工作。可以說,《金剛川》完全展現出他身為大導的風採。
郭帆導演——敵軍視角
之所以說《金剛川》是華語戰爭片的新嘗試之一,原因之一就是插入了敵軍視角。以希爾為首的空軍,從最開始的輕蔑自大、到驚訝志願軍的修橋速度,再到最後優越感被徹底擊垮……從對手的角度反觀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反倒更能襯託出這群英雄們的無畏堅守和英雄氣概。
這一視角對特效要求較高,非郭帆導演莫屬。除此之外,郭導也貢獻出很多難忘的特效場景,比如一次次激烈暢快的空中對峙場面。如果說郭帆導演在《流浪地球》傳遞的是人文氣息濃厚的科幻感,那麼在《金剛川》中,他所傳遞的又是一種帶著希望的悲壯感。
路陽導演——步兵視角
路陽導演從人性角度出發,刻畫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步兵班長劉浩(李九霄 飾)。劉浩是條血氣方剛的漢子,他最大的心願就是過橋上前線,打贏勝仗以慰戰友。起初收到修橋的命令,劉浩心中憤憤不平,可看到心儀的通訊員老鄉被炸、聽到高連長犧牲前讓他修橋的囑託後,劉浩終於明白了什麼叫「修橋也是打仗」。
在路陽導演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一位平凡戰士的失去與成長,這也是戰爭之下眾多小人物的群像縮影。在最艱難的時刻,是這一個個平凡的志願軍英雄,頂著炮火,多兵種協作成功渡江。影片傳遞出的如此強大的信念感和行動力,足以令所有觀眾難忘。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與拼盤電影的模式不同,《金剛川》雖然是由三個導演負責三個視角,但他們的創作並非完全獨立,而是互相溝通交流。導演組通過5G傳輸同步觀看彼此拍攝畫面,及時做出調整,最終將人物群像、戰友情誼及英雄精神展現得深入人心。
毋庸置疑,《金剛川》是一部優秀的戰爭片,這不僅是三位導演於拍攝風格上的交鋒與相融,更是華語戰爭片工業化一次成功的嘗試。這樣難得的佳作,最適合帶著自己的家人、朋友們共同觀看和感受。